这夜赵偲与许叔微以茶代酒,一同探讨各类医书中的理论与自己救治患者的经历。
赵偲毕竟是现代穿越到宋朝的,由于许多古代医书在战火中被毁,并没有流传到现代,所以赵偲所学存在诸多的纰漏。
而许叔微因为家境清贫,所以他能接触的医书并不多,但他刻苦攻读医圣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因此是《伤寒论》的大家,极擅常用经方治病。
此番畅谈,赵偲与许叔微都各觉有所获。待稍觉疲惫之时,竟到了隔日清晨,天已微微亮。
因今日还要去给京绳子的儿子复诊,于是两人都决定不休息了,待复诊完毕,再做打算。
赵偲与许叔微随后一同起身,往京绳子家去。
走到京绳子家门口,便看到京绳子正在门口煎药。京绳子见到许叔微与赵偲,一张老脸笑出了褶子,赶忙放下手中的蒲扇,迎上前来,开口便是千恩万谢。
原来,京绳子的儿子昨日服下三副真武汤后,身体的热便褪去了,而且不再抽搐,现在已能喝下一些粥。
许叔微听京绳子这么说,就知患者的病已好了七八分。便与京绳子说:“听老伯所言,令郎的病症应消退得差不多了,真武汤不必再饮。待我再为令郎诊脉,开些善后的药便可。”
京绳子听许叔微这么说,自是深信不已,忙把许叔微与赵偲迎进房中。
接着许叔微与赵偲各为患者诊了一次脉。
摸完脉象,许叔微便笑着问赵偲:“赵郎以为要用哪些药材为好?”
赵偲一听便知许叔微是在考她,思索了一会儿道:“用清心丸配上竹叶汤,便可清除余毒。”
赵偲说罢却见许叔微已将药方写好,方上写的正是赵偲所说。
“赵郎所思与我不谋而合呢。”许叔微一边说着,一边将药方交给了京绳子,并嘱咐他买好后如何用药。
而许叔微方才赞许的眼神,竟不知怎得让赵偲脸上一热,赵偲赶紧稳住心神,暗暗称怪。
待许叔微与京绳子交代完用药事项后,便与赵偲一同离开了京绳子家。
两人出门后,心上大石也算放下,都觉得有些疲惫。
许叔微便向赵偲请辞:“赵郎,你我也忙活了一天一夜。现下患者无碍了,你赶紧回旅舍休息吧。”
赵偲一夜未睡自是觉得疲惫,便答:“好的,在下正有此意。许大夫也赶紧归家休息吧。”赵偲说罢正要离去,而许叔微又叫住了她。
“赵郎且慢,你说你乃汴京人士,请问何时回汴京?”
赵偲答道:“在下来此地本是有些事务要处理,昨日均已处理妥当。之后便想领略一番两浙的山水,应游玩两三日方回汴京。”
许叔微听赵偲还要留于此地几日,心中竟有些开心,便说:“即是如此,赵郎可有兴趣去余杭一游?我可为向导。“
余杭便是后来的杭州。
赵偲本也有去余杭之意,有志同道合之人愿意当向导,自是求之不得。
“如此甚好,那劳烦许大夫明日至旅舍寻我,车马餐费皆由在下负责便可。”
许叔微听赵偲如此说,自是推脱:“不可如此。车马在下一路随行还成。餐费绝不可再倚赖于君。我自行买些干粮带着便可。”
赵偲也不让步:“许大夫不可如此。桴材与许大夫本就萍水相逢,如此投契实属不易。此番又要劳烦许大夫推辞了学堂那里的活计为我做向导,若是许大夫执意自备干粮,那桴材也不便让许大夫做向导了。”
许叔微听赵偲如此说,也知若再推辞就有些不通人情了,只得应下。两人约好明日碰头的时间后便各自离去。
隔日巳时,赵偲、许叔微与三五一同乘驴车从明州前往余杭,在驴车上三人闲聊琐事倒也和乐。大约走了一整天才到了余杭。
至余杭时已是深夜,遂就近找了一家旅舍,要了三间干净的客房先做休息。
隔日清晨,赵偲早早便起身,许叔微与三五亦是。难得来到余杭,自是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各色美食,早餐便是吃了各色的包子和糕点。赵偲尤爱灌汤包,将灌汤包先置于汤匙之上,对着包子皮先小小的咬一口,待汤汁流出后对着汤汁吹上几口气,然后便能一口将灌汤包吃下。赵偲吃着灌汤包,脑海里突然浮现在州桥夜市时,清照吃包子鸡皮结果被烫红了眼眶的画面。
赵偲心想:清照那个小猫舌头,若是吃着灌汤包,怕是又要烫着了。也不知这丫头近况如何,多日未见,倒是有些想她。
想到清照,赵偲不知为何便弯了眉眼。许叔微见赵偲吃得眉开眼笑的,只觉是这家店的包子对了赵偲的胃口了。
用过饭后,赵偲一行人便一齐上了街,余杭城中景致瞬间映入眼帘,确如柳永《望海潮》中所言: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不过要问余杭比之汴京有何不同,那便是余杭不仅物产富饶、繁华喧嚣还兼有山水之美,来余杭必要去的地方,自然就是西子湖。
于是赵偲一行人领略过余杭城内繁华之后,便直奔了西子湖。
来到西子湖畔,只觉从喧嚣中走入了宁静。耳边再无车水马龙的喧闹嘈杂,只剩青山绿水。放眼望去,是开阔而澄清的湖面。向左,便能看到当代大文豪苏子瞻十几年前修建的苏堤,堤上还横跨着六座拱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往右观之,映入眼帘的便是白沙堤,而以白沙堤为媒介与陆上相连的是一座小山,名为孤山。西子湖中还修了一座小亭子,名唤湖心亭。
赵偲与艄公租赁了一只木舟。这不是赵偲第一次泛舟,但赵偲庆幸这次不必再由自己划了,给上艄公一吊钱,便能安心的乘舟观景。
今日天气甚是晴朗,且时令又未至夏,四月,正是西子湖春意未退之时。岸边堤垂柳,湖面禽戏水。绿重重叠叠夹着红,红零零乱乱点缀着绿。让人乱煞分不清是绿肥还是红瘦。
赵偲与许叔微对坐于舟上,由于租的这舟是比较好的一艘,故舟身颇大,且舟上还置了一张小桌,小桌上放着一个酒葫芦和两个瓷制酒杯。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衬着春风小酌一番。
赵偲自知不胜酒力,但也忍不住喝了两杯,倚靠在舟上向远处望去,还能看到南高峰、北高峰、飞来峰这些青山。
赵偲乘着醉意说:“许大夫,可惜今日无雨。只看得到水光潋滟晴方好,无缘山色空蒙雨亦奇。”
许叔微见赵偲仅酌了两杯酒便醉上眉梢,赵偲本就面若敷粉,喝了酒更似是涂了层胭脂一般,像极了南风馆中的小倌。
许叔微本不好此道,但现今喝了酒也有几分醉意,只觉得赵偲风流得紧,让人心生亲密之意,于是便说:“你我今夕得搴舟中流,自是缘分。便不要再唤我许大夫了,唤我知可吧。”
许叔微说得情真意切,眸中流转着淡淡的情愫。
赵偲本也就对许叔微有些好感,换个称呼这般事,自不在话下。便强撑起几分清明来,说道:“那知可也莫要再唤我作赵郎了,唤我桴材便可。”
许叔微笑着应是,而后便开始与赵偲介绍起西子湖上的各类美景。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
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赵偲倚靠在舟边,半眯着眼听着许叔微说着三潭映月的故事,但神思却飞去了八年前在明水镇溪亭的那一日。
那一日,有一个小女孩,带着自己泛舟,还教自己怎么划船。后面那个小女孩还喝醉了,倒在自己的怀中。最后她们还把船划进了藕花丛中,惊起了一大滩的水鸟。
思此,赵偲忍不住弯起了嘴角。这西子湖,似乎还是不如溪亭湖畔呢。
而许叔微看着赵偲笑若春风,以为是自己故事讲得精彩,便是更加卖力的将自己所知一一叙述。
直至日暮,赵偲醉意退去,方才返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