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旅馆就在江海关旁边半里地, 按照眼下的行政区划,属于公共租界。

    林玉婵恨不能带上相机——这是真·十里洋场啊!老照片都还原不出这风貌。

    在广州的时候,她的身份是买断妹仔, 每日奔波全因东家吩咐,哪有闲工夫上街观光。

    而这次她的心态完全不一样。她现在是“良家妇女”,好听点说是自由人, 走多远都不用担心被人抓回去。

    街巷两旁建筑密集, 有简单的洋楼, 也有两三层的中式房屋,还有不少类似后来石库门的木板排屋——那是洋人开发建造、租赁给华人居住的廉租房, 小小的窗口外面晾满破旧的衣衫, 可见此地人口密集。

    广州民风排外, 洋人按规定都居住在小小的沙面租界, 德丰行这类洋行也都开在租界旁边。即便是《南京条约》签订了二十年, 洋人也不太敢单独擅入老城小巷, 生怕运气不好挨黑砖。

    上海完全不同。太平军和清廷的常年战乱,在江浙一带制造了巨量的难民, 一涌入租界避难。官府禁不住, 洋人无计可施,只能接受。

    于是造成了“华夷杂处”的奇特局面。一座光鲜亮丽的小洋楼背后, 可能就藏着污水横流的蜗居。阳光明媚的小院里开着烧烤午餐会, 厚厚的篱笆外面就是小乞丐的哀鸣。

    华人巡捕穿着西式制服, 趾高气扬地穿梭在街巷里弄。

    华人苦力身上拴着铁链, 愁眉苦脸地敲石筑路, 将狭窄的中式街道拓宽成洋人马车能通行的“马路”。

    行人们面目模糊,带着仿佛复制粘贴的冷漠表情,不知从何而来, 佝偻着身子,匆匆走向不知何处。

    在大清朝,活着本身就是件高风险的事。若非精准投胎在钟鸣鼎食之家,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人民,他们过的每一日,都有点生死随机的意味。

    就算人在家中坐,专心苟日子,哪日瘟疫袭来、流寇蹿来、饥荒扫来,谁也躲不过。

    所以,也不怪多数人周身充满浑浑噩噩的气质。毕竟,不知能活到几岁,何必看得长远。

    但仔细分辨,其实还能看出来,这些人的眼中,还是盛着丰富的生活——限在螺狮壳里的、能品出滋味的小日子。他们的父母妻儿公婆姑姐、明日的早餐、下个月的白事、过年时憧憬的一套新衣……

    然而每当见到陌生人,那点微不足道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平凡的人缩回了茧壳,成为无数冷漠的时代看客的一部分。

    厨娘孙氏皱皱眉,快步绕过一群苦力,对林玉婵道:“上海洋货齐全,我要去采办点西洋香料,你随不随我来?”

    林玉婵摇摇头:“我想自己走走,晚饭见。”

    孙氏:“可……”

    租界里人员混杂,很少有单身独行的女子。

    但转念一想,小寡妇胆大,又不在意脸面,她是海关的人,身后是万国列强撑腰,应该不会出大事。

    孙氏担忧着去了。林玉婵转身撒欢。

    她抬头辨认一家家商户招牌,找“义兴”两个字。

    一边找一边莫名其妙地想:“我找他干嘛?逛街找个男生帮着提东西吗?”

    大概还是担心他安全。苏大少爷避难上错了船,本以为只是“珠江夜游”,谁知直接偷渡了半个中国,想必两眼一抹黑,就算此处有组织,也不知他们认不认金兰鹤,别被地头蛇给欺负了。

    可她走了几条街,因为不看路而绊了五六脚,都没看到半个跟“义兴”有关的商铺名字。至于两叠铜钱的标志,更是无处可寻。

    她只能猜测,大概天地会不在租界里落脚?

    她也不敢寻得太远,干脆转回外滩,重复着二十一世纪的游客的路线,自娱自乐地猜测“厨房三件套”的位置。

    满街洋货对她来说不足为奇。没走多久,她的目光忽然被一栋砖木结构洋楼吸引了。

    那洋楼门口钉着黄铜牌:“north a herald”——《北华捷报》。

    “现在已经有报社了?”林玉婵土老帽似的想。

    《北华捷报》每周发行,读者不用说是侨居上海的洋人。林玉婵好奇问了一下,只接受整年订阅,价格十五两银子。

    寻常人读不起。

    报馆大厅里存着些旧报供人翻阅。那门房见她识得英文,只道是哪家洋人的女佣,便不赶她,还用眼神指指角落里的凳子。

    林玉婵谢了,挑了几份最近的报纸慢慢翻。

    内容很杂,有船期公告,有租赁广告,有中外商务快讯,有时事短评。

    “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成为美国总统……美国内战全面爆发……英国宣布中立……”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社会改革,废除农奴制,颁布政令,大力促进工业发展……”

    “约翰·菲利普·雷斯在法兰克福展示他发明的快速通讯设备(暂名电话),引起轰动……”

    “蒸汽时代即将结束?新式内燃机已获专利,将于第三届伦敦世界博览会展出……”

    当然也有不少关于中国的时事报道。大多数是当地官员任免通知,或者是旅游警告:“叛军又流窜到某省某地,侨民应避免出行。”

    乾坤颠覆,斗转星移,有人在原地踏步,有人在不择手段往前冲。

    忽然,林玉婵在角落里看到一则不起眼的通告。

    “清国大臣hung-g lee不日抵达上海,处理平叛及组建海军事宜……”

    林玉婵把那拼音读了好几遍——

    “李鸿章?”

    在旁边大写加粗的“林肯”的对比下,这个名字显得平平无奇,乍一看像是个夹缝广告。

    林玉婵聚精会神,正要再读细节,只听得门外喧闹渐起,有人哭天喊地。

    “老爷们行行好,收留我们这个快饿死的孩子吧……做牛做马都可以……我的小囡很乖的,只要十斤米,十斤米换一个小囡,什么活都能干哪……做童养媳也行……”

    一群刚刚逃进租界的难民,身上没有完整的衣服,饿得肋骨突出,肚腹膨大,跪在报馆门口。

    小孩子黑不溜秋的,头上插着草标,张着嘴,没力气大哭,抽噎着抱紧父母的腿。

    最近江浙战事频繁,这样的难民每天都有,当街乞讨、露宿、卖儿卖女。县城和租界当局组织了不少收尸队,每天都能拉满好几车。

    报馆的华人门房连忙跑到门口,大声赶人:“走开走开,这里是洋人公所,不好乱闹的!”

    同时对林玉婵说:“姑娘别看啦,快走快走,这些人像蝗虫一样,粘上你就不放啦!”

    谁知难民更不走了,一个敞胸的妇人大叫:“洋大人慈悲!只要给口吃的就行!一文半文都行,孩子快饿死了!”

    小女孩饿得奄奄一息,一只脚肿着,大拇指鲜血淋漓,被自己吃脱了皮。

    喊声惊动了报馆里的编辑。一个教士模样的洋人下楼查看,问明情况,连连摇头。

    “太可怜了……太野蛮了……在美国,废奴主义者正在用自己的生命捍卫黑奴的自由,可是这些中国夫妻却把他们的孩子当猫狗一样贩卖,简直不可理喻。”

    “约翰,”教士招呼那个华人门房,“把这些卑鄙的奴隶贩子赶走。我不要听到这些可怜孩子们的哀鸣。”

    华人门房抄起一根棍子,开始赶人。

    “滚开滚开,不就是要钱吗,洋大人不吃这一套!”

    林玉婵早就出了报馆,恻然看着难民哭号,手里攥着的银元又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些小孩要是饿死了,结局大约也就是乱葬岗,跟上辈子的林八妹一样吧?

    他们甚至卖得比林八妹便宜许多。林玉婵数数自己的积蓄,足够买三个小孩。

    可是买了以后呢?难道让她们当丫环伺候自己?还是白养着?还是放走,让她们在这个险恶的社会里裸奔?

    她们的父母得了钱,换了米,过几天能吃饱的日子,然后呢?

    那些她没遇到的、成千上万的难民呢?

    “我救不了这许多人”。

    况且她不得不谨慎。在大清的生存技巧繁多,其中一样就是“财不露白”。自己一个单身女子扔出银元来做慈善,让人看到了绝非好事。

    她瞻前顾后了半天,朝路口一个馄饨摊走去。那馄饨摊老板是个虎背熊腰的大叔,不像卖馄饨,倒像杀猪的。

    “这样一块银元能买多少碗馄饨?”她问。

    老板略略一估,粗声道:“一百来碗吧。姑娘是要在家宴客?”

    “烦你做一百碗,招呼街上乞儿来吃……”

    自己就不出面了,免得被人惦记上。

    她还没吩咐完,抬头一看,愣住了。

    有人比她还圣母。一个穿绸衫的文士偶然路过,看不下去这卖儿鬻女的惨状,一边抹眼泪一边掏钱袋。

    “我不买你们的孩子。快拿着这钱,去那边吃碗热馄饨,这孩子都快饿死了,别吃太快……哎哎,排队,别抢!”

    呼啦一下,整条街的难民围了过来。

    “大善人救命,我们也三天没吃东西了……”

    “老爷长命百岁,我妹妹病得快死了,能多给点吗……”

    “恩公受我一拜,我老婆要生了,给点钱找稳婆吧……”

    大善人散着财,忽然发现气氛不对。围在身边的饥民不但没少,反而越聚越多!

    一个西洋皮革钱包很快见了底。他抱歉地说:“就这些了,大家散了吧。”

    难民哪里肯散。一个老妇人委屈地说:“老爷,您把救命钱给了别人,就忍心让老妪我饿死吗?”

    大善人左右为难,只好翻了翻口袋,又翻出一包精致点心,原是准备自己当零嘴的。

    老妇人一把抓走,飞快朝他磕了个头,一瘸一拐地走了。

    这头一开,难民堆炸了。

    “老爷老爷,您这个钱包看着也旧了,不如给了小的,换口救命的吃食吧!”

    “老爷是菩萨下凡,您的洋布手帕也脏了,不如给孩子做个肚兜,晚上还能暖些……”

    “快来啊!这里有大善人在施舍钱财,来者有份啊!”

    ……

    苍蝇似的叮在他身边的已经不仅是难民。林玉婵看到至少五六个街头瘪三,大摇大摆凑上来浑水摸鱼。但见这可怜的大善人被围在中间,有人扒他衣服,有人扒他鞋,有人掏他口袋,活生生就是一场拦路抢劫。

    整个外滩的闲人都闻讯而来,带着同情的微笑进行围观。

    林玉婵看不下去,掉头跑出两条街,抓住一个无所事事巡捕,塞给他一角硬币。

    片刻之后,一个尖利的声音响遍外滩:“巡捕来了!红头阿三来了!大家快跑啊——”

    都知道印度巡捕比西洋人还凶。乌鸦一般的人群这才一哄而散。

    大善人被吃干抹净,绸衫鞋子全没了,中衣被人扯出好几个破口,帽子也被薅歪,皮带被抽走,就连辫子上装饰的小玉扣也被扯断,狼狈得一塌糊涂。

    林玉婵这才看清他的模样。

    他约莫三十多岁,眉毛很粗,眼窝很深,平时应该也是个风度翩翩的帅大叔,可惜眼下这副台风过境的模样让人实在惊艳不起来。但即便是逢此大难,他的眼珠依然平静而清澈,跟这个年代大多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仁的神色大相径庭。

    头一次在大清看到比自己还圣母的稀有物种,林玉婵觉得这大叔格外亲切。想安慰他两句,又觉得自己实在没资格。他方才被抢的财物至少值一百两银子。

    那巡捕——并非红头阿三,也是普通中国人一个——看着那人直笑:“想在洋泾浜做好事?这些刁民不扒你一层皮算客气!快走,别给我惹麻烦!”

    富公子成了落难麻雀,还没太缓过神来,茫然点点头。

    他孤零零坐在马路边,提着松垮垮的裤腰,一身的脏手印烂泥。

    他想站起来,却光脚踩到地上的石块,脚心剧痛,扑通又坐回去。

    他伸出手,想说句求助的话,却不知该说什么。

    但周围人人都在看热闹,离得远远的议论,生怕沾得近了,被他拽着叫屈,自己可说不清。

    他恍惚看着这些嬉笑的嘴脸,方才被流民扒身的屈辱和恶心感涌上心头,眼中流露出悲愤之色。

    直到灰蒙蒙的人群里,大胆走出来一个穿青衫的小姑娘,梳着整齐的发辫,眼中神色谨慎而小心。

    “给。叫个车回府,”林玉婵最后还是忍不住发善心,用手巾包了一枚银元,弯腰递去,“请个大夫看看。下次别轻易露财。”

    她忽然想,苏敏官小少爷冷眼看着自己学雷锋的时候,大概也是这么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

    大善人怔了半天,颤着手,接过她的帕子。

    他用力擦自己身上的脏手印,摇头苦笑。

    “多谢姑娘仗义相助。我……我没想到中国竟已成了这副模样。”

    这话听得林玉婵浑身一激灵。这口气怎么这么外宾呢……

    和她刚刚空降到大清时的感想一样。

    还有他对中国民风的完全陌生,难道……

    她起了个大胆的想法,比了个手势,轻声问:“您有健康码吗?”

    大善人愣愣抬头:“啊?哦哦,啊。”

    林玉婵不知是失望还是庆幸。完全没反应,看来是土著。

    大善人狼狈挣扎爬起来,一个不小心,弄掉了自己的帽子。

    和帽子一起掉在地上的,还有缝在帽子后头的辫子。

    他赶紧捡起帽子,若无其事地戴好,盖住一头三七分短发。

    林玉婵内心如同一万只喜羊羊呼啸而过。

    搞咩?咩咩咩?

    今年是1861,不是1911!

    这堂堂大清国两万万男儿,有多少是已经偷偷把辫子剪了的?

    这人绝对不简单。她追上大善人,尽量淡定地跟他对暗号:“

    “先生,松柏林中洪是姓……”

    “团圆今日在亭中……”

    “本钱在手中,天下一般同……”

    直到把苏敏官跟她提过的各省认亲口令都过了个遍,却没有任何回应。大善人用迟来的警惕眼神看她一眼,问:“姑娘,你是算命的吗?”

    林玉婵抿着嘴,觉得这大叔实在是情商堪忧。

    她大大方方笑道:“您见过倒给钱的骗子吗?——哎,车夫。”

    再缠下去就成痴女了。她招手叫来辆出租马车,让车夫把光脚大善人扶上去,然后挥手:“一元应该够用了。再见,留心别被绕路。”

    那人坐在车上,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自己还白拿人家姑娘的银元呢。

    连忙在怀里摸出个名片,双手呈上。

    “姑娘,有空来我的商号,我还你钱。”

    林玉婵接过。名片已经被无数只咸猪手揉得皱皱巴巴,依稀看得清上面的字。

    容闳

    博雅洋行总经理

    地址:法租界西贡路x号,欢迎莅临商洽洋货贸易……

    “做生意的?”林玉婵惊诧地想,“照他这散钱的速度,齐少爷都能比他晚破产。“

    翻过来还有英文。跟中文的内容差不多,只不过名字下面加了一行字。

    yung g

    bachelor of arts, 1854, yale llege, ecticut

    嗡嗡嗡,天上仿佛平白多出十个太阳,林玉婵看着人力车远去的背影,觉得眼睛有点要晃瞎,喃喃道:“是我想的那个耶鲁吗……”

    用名校光环招摇撞骗的也不少。但他要是真骗子,为何不在中文版上写明“耶鲁”二字?要是他专骗洋人,那也该是冒充个阿哥贝勒,才算正确操作吧……

    况且以他这冤大头的性格,要真是骗子,一张口就得穿帮。

    所以……是真的?

    她上辈子都没见过一个耶鲁学霸啊!!

    一个耶鲁毕业生,不远万里回到中国,被一群流民瘪三给欺负成这样,就……也够惨的。

    作者有话要说:  容闳(1828-1912),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之学生。他亲眼见证了中国革命成果,在有生之年看到清帝逊位。

    嗯也是个没辫子的。有照片为证。,,网址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