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1978年离开知青点,去读大专时,浙西分校所在的生活区,几乎所有的店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一个百货大楼,一个新华书店,一个饮食店,一个棉布商店……
后来,当新华书店找不到时,出现了好多超市,好多服装店,好多小百货店,还有饮食一条街,夜市各色小吃大排档。
饮食一条街的一间间店面,都是厂里建造的,然后分给每位留职停薪的职工“从头再来”,这其中有一间饮食店面是我岳母徒弟的,他的人生可说是一波三折,从车工到秘书,再由秘书到企业报编缉,又从编缉到留职停薪人员。
本来,我岳母是个坐办公室的,凭着她在1949年在干校培训过,顺理成章地坐进了办公室,没什么技术,谈不上带徒弟。
然而,那个时候,工人的待遇高于干部,比如加工资,工人往上加,而我的岳父则是往下调,特别是坐办公室每月定粮只有25的不够吃,所以,我岳母就坚决不要再当干部了,要求去金工车间当车工。
我岳母就这样当上了车工,有了技术,每月定粮调高了,后来还带了个叫“耿直”的徒弟。
耿直跟我岳母学车工,虽然对我岳母很尊重,但他的思想与我岳母截然相反,我岳母是不要当干部硬要学技术,而她的徒弟则是不想学技术,一门心思想坐进办公室当干部。因他常常写通讯报道投给企业报,并常常有文章被发表,就被厂头看中了,将他调进自己的办公室当贴身秘书。
耿直的秘书办公室,与厂头的办公室是两相通的,都从一个门口进进出出,他在外间,厂头在里间。
与厂头相处时间稍长后,耿直发现厂头对女职工特别关照,常常会去厂里的各个仓库检查工作,与那些仓库女保管员之间情同兄妹,经常性地促膝谈心。
有一天下午,耿直骑着自行车下班骑至半路,突然想起来有什么东西忘了带回家了,又调头去了厂里。
当耿直打开办公室门时,他瞬间惊呆了!
他看见厂头与那谈心对象一上一下双双叠在沙发上,呈现出一种极不正常的上下级关系。
本来,遇上这种不该遇上的事,若是开只眼闭只眼当没看见,这事过去就过去了。
可是,耿直偏一根筋,不肯让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在民主生活会上,他把这事抖了出来,并展开了上纲上线的批评,搞得好像他是厂头似的。
这下,耿直还能继续在厂头办公室呆下去吗?
他不仅不能继续与头共事了,甚至连这厂也呆不下去了,被调到了企业报当编缉。
也记不清耿直在企业报呆了多长时间,也不知什么原因,他又从企业报调到了生活服务公司,过不多久,分到一间饮食店面,成留职停薪人员了。
当原来的裁缝一条街变成饮食一条街后,这里就成了生活区最热闹的地方,饮食生意红红火火,风生水起。
也许,人生顶顶重要的技术就是烹调,民以食为天,人们吃到了店里的各种鲜味美食,再也不想费时费心做自己做不出的饮食了,而且,在店里吃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洗碗,喝足吃饱打着饱嗝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大街只有独此一家饮食店的时候,除了外来人去店里用餐,本地人又有谁会去下馆呢?而且,公家饮食店也差不多是8小时工作制,晚间你若想找个店吃些东西是绝没可能的。
那个时候,我还租居在厂附近的农村民房里,有一晚半夜里突然有人来我家敲门。
我打开门来,看到一个刑警站在我面前,顿感十分惊讶:警察半夜闯到我家来干嘛?
我揉了揉了惺忪的眼睛,再仔细一看,才认出是我小时候的一个玩伴,从部队退伍后转业到了地方公安工作。我满心疑惑地问:
“你怎么半夜里来我家?”
他说:“我在附近蹲点,饿死我了,快下些面条给我吃!”
我就打开了煤炉,为他煮了碗热乎乎的肉丝面条,帮他暖暖身子,驱散冬夜的寒气。他狼吞虎咽地“咝咝”有声地吃完面条后,又瞬间消失在了黑夜里。
当生活区出现饮食一条街后,我的这位当刑警的小时玩伴,再从城里过来蹲点就不再半夜来敲我的家门了。
有一次,他刚在饮食店吃完晚餐,点燃一支烟“快活老神仙”的时候,突然一个有前科的年青人出现在店里,当他发现有刑警在,想撤离时已来不及了,我的这位小时玩伴刑警叫住了他:
“你跑什么跑?我在这候你多时了!知道我为什么在这候着你吗?那人已彻底交代,就等你坦白了,快自觉点走到我面前来。”
那个犯有前科的年青人,来到刑警跟前,顿时一脸煞白,连连伸辩:
“那人真不是我杀的,我只是帮他抬了抬人……”
“你先不忙着坦白,跟我回局里再交代!”
我这小时玩伴刑警把这犯有前科的年青人带回局里,竟然就顺利破了一桩悬案。
自他破案立功后,我就好久没再见到他了。再见到他时,生活区的大片大片集体宿舍拆了建大片大片的商品房了,饮食一条街的简易店面也全拆了,随之出现了一家又一家的大酒店。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一个大专同学的来电:
“喂,我同你小时候的一个玩伴正在喝酒,他问我:‘你是否认识这里一个叫XX的人?’我跟他说:‘我跟他是大专同学!’他想见你,在海鲜大酒楼等你!你快点过来一趟。”
我接到电话,马上赶去海鲜大酒楼了,就与我这小时候玩伴刑警又见面了。
席间都是老板,请我这小时候玩伴刑警和他的领导喝酒。
酒后,老板们又请了我这小时候玩伴刑警和他的领导去星光灿烂歌舞厅卡拉OK。老板们很大方,请了一群小姐陪着我这小时候玩伴刑警的领导。
这领导很喜欢唱歌,唱一首又一首,全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歌,而且他不喜欢音响伴奏,只让手风琴手给他伴奏。
他唱得很投入,估计他是那年代的一个什么宣传队的歌手,至今仍沉迷于那些他曾唱过的歌曲。那些围着他的小姐,拼命“拉后腿”:
“嗯,别唱了嘛!快跟我们去玩嘛。”
可这领导就唱歌唱个不停,越唱越来劲,小姐们怎么使劲扯他走都扯不动。
后来,这领导是如何打发这群小姐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看着如今的好生活,不知怎么就想起了那些《曾经缺吃少穿的日子》。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