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岗山脉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常山、开化与淳安之间,海拨1200米以上的黄山松在怪石绝壁上依势生长,刚毅挺拔,造型奇特,富有艺术魅力,苍翠秀丽的奇松、鬼斧神工的奇石、变幻莫测的烟云、美丽风光令人驻足其间,流连忘返。
白石尖是这山脉开化境内的第一高峰,海拔1453.7米,据说在秋高气爽之时,登上白石尖,可以观看千岛湖的山光水色,吸引着不少人前去登山。
光绪《开化县志》载:“下有凹如马状,故名,亦名白石尖。”
白石尖高峰下梅岭村的一幢土坯屋里出了个奇人,他家祖上开始就以木工活维持生计,且善于雕花,摆弄枯根,“龙生龙,凤生凤”,木匠世家生了他这开化根雕后人。
上溯到唐开德四年(621),从明开宗正德六年(1511)开始,开化根雕从木雕中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独门艺术。
奇人,从小就脚趿草鞋,身披蓑衣,穿梭在梅岭的一个个山头。天地灵气赋予了他一种特异功能,能听懂大自然万物的语言,同山上的树呀石头呀鸟呀说说话。
他对树根特别的执迷,情有独钟。
有一天,奇人从一个庞大的树根边上走过,轻轻地抚摸了它一下,它就叫了一声:
“大王!我爱你!”
奇人感到非常的震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也爱你,你刚刚叫我什么了?”
“大王啊!也许你还不知道?你将成为我们根宫佛国的大王!”
“那么你是谁?怎么知道将来的事?”
“我是你的王椅,正等着你雕刻,还我本真呢!”
奇人看着这神奇的庞大树根,跪倒在地大哭起来,感悟到了大自然出自这枯木不可思量的灵性,从此深深爱上了树根。
他听信了这神奇大树根的话,遂将其雕刻成一把椅子,在村里出了名。
奇人的父亲是村里的老支书,信奉“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 攒下一些钱,让奇人走20里山路,到外徐村学堂读书。
奇人十分刻苦,孜孜攻读至初中毕业,他希望自己能继续读中学,再读中央美术学院。
然而,他父亲说:
“孩子啊,我们木匠世家手艺靠的手上功夫,你都初中毕业了,算我们家很有文化的人了!”
奇人只有听父亲的,遂辍学照着父亲安排,学了箍桶匠。
奇人箍着桶,却睁大眼睛盯着,并不知道在看什么,慢慢地,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木头的雕刻上!
从开窍以后,他在做工、干农活的空闲,钻研起木雕、壁画和书法来,开始迸发出泉涌般的艺术激情。
1983年下半年的一天,他在县城做工,偶见地上一张色彩亮丽的画报,便不由自主地捡了起来,盯着画面上的根艺作品看了许久,如痴如醉。
这时,有个骑自行车过来的女孩,差点就撞上了他,嘟嘟嚷嚷地埋怨:
“你是个疯子啊?连地上的东西也捡,你不要命了?!”
奇人没去理会她那难听的话儿,顾自细细端详那根艺作品的精妙之处。
同年腊月,父亲从县城买来一张年画,贴在家里堂前的木板壁上。巧合的是,年画的图案,也是一段根佶苍劲的树根。他端详着年画,不禁浮想联翩,很想自己动手尝试着雕刻,胸中燃烧着创作的冲动。
恰好第二天下雨,不用打理农事,于是天未亮,他就带上凿斧锄刀上山寻树根了。
腊月的雨天,给人的感觉就是寒冷,可当时为了方便在山路上行走,奇人竟只穿了一件单衣就出发了,翻过梅岭的一个又一个山头,从山坡上滚下摔倒昏厥了。
这时,一个个树根急了,齐声喊着:
“大王大王,快醒醒,快醒醒!”
奇人听到根们的呼喊,醒了过来,又小心抱着树根顽强前行,完全不顾身上被荆棘石尖刮出的累累伤痕,抱回了一大堆山里的枯树根。随后,废弃在村口的一截大樟树根也躺在了他家的门前。
就这样,奇人正式开始了敲敲打打的根艺初创之路。在手中刻刀的一刻一划间,艺术灵感之花朵朵盛开在一棵棵枯树根上。
历经无数个夜晚的努力,次年春天,那些在别人眼里只配当柴烧的朽木、树桩,也慢慢地被奇人依势造型,丑陋换了丽容,摇身化作妙趣横生的艺术品。
从此,他一得闲便盘亘于山林,寻奇根,访异桩,创根艺,作品件件层出不穷。朋友来访,见其构思奇妙、耐人寻味的根艺作品便爱不释手,欲购之,他皆大方赠送。
昔日烂在山上、烧在灶肚的树桩,在一个山里娃的"把玩"下,化腐朽为神奇成了艺术精品,这在山城开化相传的奇事一件。
1984年,奇人18岁,彻底迷上了根艺,但所有的一切还只能是"业余"的。箍桶匠的活儿还得照做,家里的农田、鱼塘依旧打理着,劳作所得,得悉数交给父亲。
做根雕是需要许多工具的,同时奇人还要学油画、工笔画、壁画,需要各类书籍开拓视野,增进技能。做到这些事情,就必须有金钱铺路。为此,奇人选择了自己另谋"钱途"。他经常利用工余时间做兼工,为村里及邻村的建房人家挑泥上梁,上村口高高的香榧树采摘香榧。无论工作多辛苦,他都能坚持。
慢慢的,经过自我的刻苦学习,奇人做根雕、绘壁画的技艺,逐渐在开化县内传开了。他常年在邻近乡镇奔走创作,一展才艺。这种走南闯北式的挥毫泼墨,释放着奇人的奇思妙想,张扬了个性,为他后来在根艺创作走上巅峰,积累了经验。
奇人名声鹊起,求贤若渴的惜才之士便一遍遍踏上了梅岭的路。
1988年,在原开化县文化馆馆长叶长鹰多次登门造访后,奇人应邀到了县园林管理所从事花草树木管理工作,并进行盆景制作。当时奇人的月工资是七八十元,虽然收入微薄,但他认为,这是拓展自己知识面的一次良机。他白天工作,晚上跟叶长鹰学绘画、装潢,习书法,回到住处后,又一个人静静地在灯光下啃读、领悟有关诗词、盆景、根雕等书面知识。
1989年春,奇人从一份刊物上得知浙江博物馆将举办民间艺术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将自己创作的毛竹根艺《长尾鸡》送去参展,却不想竟一鸣惊人。那尾饱经沧桑、渴盼飞翔的《长尾鸡》,揽获展览会惟一奖项开拓奖。消息一经传开,各路媒体争相报道,开化城里更是沸腾一片,奇人一夜间成了名人。
从2000年到2016年,历时10年零6个月,奇人选用1000多个取自广州白云机场扩建时挖出的龙眼树根,全部完成了全长680米五百罗汉阵巨型根雕的创作。
在雕刻创作前,他会与树根交谈上好几个小时,体会人与自然的内在共鸣。他说:
“来自大自然的作品是最有生命力的。在雕刻之前,树根就呈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形象,只要刻画上画龙点睛之笔,这个根雕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
在奇人的雕刻刀下,大千世界万物生灵纷纷涌现,他将内心对生命、生活的感悟,以根代言。
如今,奇人真的像当初那神奇大树根告诉他的:
“大王啊!也许你还不知道?你将成为我们根宫佛国的大王!”
这奇人,正是根宫佛国的创始人工艺美术大师徐谷青先生!
盘古开天,“水从源,木从根”。在林木葱郁,沟溪涓涓的钱江源,有一道神奇秀美,别具一格的风景线——中国根雕博览园。
衢州是国际大花园城市,有太多“根宫佛国”这样的美丽风光。
衢州市河流绝大部分属于钱塘江南源水系,主要干流分别有马金溪、常山港和衢江,主要一级支流有江山港、乌溪江、灵山江等12条。
山青水秀,平日里江水溪水是碧绿清亮的,边跑边唱,奔向远方,但当暴雨袭来,就会像《书?尧典》所描述那样:“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我的人生,有关《洪水》的记忆也常常会在天降暴雨时回想起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