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烤是我们这些小伙伴的孩儿王,天天领着我们疯野在小镇的大街小巷。
小镇有种说法:“13爹14娘。”
让我们小伙伴惊奇的是,乌烤13岁那年,真的娶了媳妇。
1. 少遇凤女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乌烤他们杀到村南破庙门前,不期遇上小凤女。
庙里,一小女孩正趴在她已死去的母亲身上边痛哭边大嚎:“妈,妈,你抛下我一个人,我可怎么办啊……”
乌烤眼前一亮,心里开始打起了小九九。他们这群男孩慢慢围了上去。
乌烤蹲在小女孩对面问:“你妈怎么会死的啊?”
小女孩哭哭啼啼地回答:“我妈把讨来的饭都省给了我吃,我叫她吃,她总说她吃过了吃过了,她是骗我的啊,她是饿死的啊……”
“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啊?怎么会到这里的?”乌烤似乎感到了某种责任。
“家乡闹涝灾,一路逃荒逃到了这里……”
孩子们见乌烤对女孩这般热心,就对乌烤起哄道:“乌烤,乌烤,你家不是没女的烧饭吗?正好带回去帮你和你爸烧饭!”
“对了,对了,你妈临走前是怎么交待你的呢?”孩子们又齐声问起女孩来。
“我妈说,你找个好人家嫁了……”
“正好,正好啊,乌烤你敢吗?”小朋友们一起去激乌烤。
乌烤一向好胜,就凭这成了小孩王。被同伴们这一激,立即来了劲:“这有什么不敢的!我回去就跟我爸说,娶了这小姐姐!”
乌烤所以是乌烤,就是敢想敢说敢干,他就是要做给他的小伙伴们看。
他爸想,这么多年自己又当爹又当娘的,辛辛苦苦把乌烤拉扯大,不就是为了后代吗?现在儿子已知道娶媳妇了,当爹的还是感到了说不出的欣慰。
然而,乌烤他爸绝不会想到,他依照儿子的意愿帮他把媳妇娶进门后,其实就是用儿子换回了一个女儿。
2.丢脸出走
乌烤娶媳妇前,偶尔有些天没召集小伙伴村前村后穿弄窜巷的躲猫猫疯玩,小伙伴们不会感觉有什么不正常的,谁家会没个这事那事的?被家长临时叫住去做这事那事的,误了大伙一块玩儿,那是常有的状况。
但自乌烤娶了媳妇后,若乌烤没及时出现,小伙伴们就认为这很不正常,责备的话就多了。
乌烤,你是被你娘们捆了手脚了?昨天怎么就没出现?……
乌烤对自己在小伙伴们心中的王位非常看重,他想怎么样才能表明自己不怕老婆,而是老婆怕他呢?他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他策划了一场羞妻行动。
他跟小伙伴们说,我让你们亲眼看着我怎么样踢她一脚,怎样劈她一巴掌,她吭都不敢吭一声。
然而,小凤女从小练功不止。对此,乌烤毫无知觉,还以为小凤女仅仅是一逃荒来的小民女呢!
乌烤带着他的小伙伴们冲进了自己的家中。小凤女一头雾水,见自己的小丈夫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猜不出是何事何故。
乌烤磨拳擦掌的,对小伙伴们说,你们看牢,我先给她一小脚!他就朝着小凤女的小屁屁踢了一脚。
小凤女眉心皱了皱,她认为放纵男人应该是有个度的,不然就无法无天了。
乌烤成功进行了第一轮攻击后,得意洋洋的,向小伙伴们炫耀:怎么样?我不是吹的!接着你们看我再怎么煽她一大巴掌!
小凤女想这次不可再让了,否则就是惯纵了。
就在乌烤手掌挥向她脸面,小凤女仅稍稍发了点内功,只见乌烤象个皮球似的滚到了门外。
小伙伴们赶紧追赶了上去,把乌烤扶将起来。
乌烤自觉再无脸面回家再无脸面在村里活着,就和几个铁杆小伙伴商量说,我们再不能这样在这小镇荒废下去了,好男孩儿志在四方,我们要走出去闯一闯世界!
3.上门要人
乌烤在家时,家里是又吵又闹的,他的小伙伴们把这当成了据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一天到晚时时刻刻进进出出的。
自从乌烤出走后,家里一下变得门可罗雀,冷冷清清的。
小凤女不知公公对家里的变化适不适应,更不知他会不会把乌烤的出走怪到自己的头上。
就在乌烤出走的第二天,小凤女就悄悄的套公公的口气。
她说:“爸!本来你和乌烤过日子过得好好的,可我一来…..”
乌烤爸立即就回道:
“闺女!你可千万不能这样想。我的儿子,人家可能不清楚,我做爹的还不知道吗?他天生性情野!不管你来不来我们家,他都不可能老老实实呆在家中一辈子为农的,出走闯荡江湖,那是迟早的事。”
乌烤他爸转而又叹道:
“我现在担心的不是乌烤,而是那几个跟了乌烤走的小伙伴,他们的家人马上就会找上门来,叫我怎么向人家交待啊!”
果不其然,说曹操曹操就到,那几个小伙伴的家人找上门来了。他们哭着喊着冲向乌烤他爸,向他要人!
小凤女一看情形不对,立即挺身而出护住了公公。
她朝着众人喊道:“这祸是我进了乌烤家惹下的,不关他爸的事!你们有什么帐要算,尽管来找我就是了!”
众人一听这小丫口气那么大,就冲向小凤女,欲揪她的头发煽她的脸。
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怎么也近不了这小丫的身体,完完全全被她给镇住了!
等上门闹事的人们稍稍安静后,小凤女发了话。
她说:“虽说你们的孩子跟了乌烤出走了,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他们假如一辈子守在家里,只是个种田坯而已,但出去闯一闯,说不定到时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啊!再说他们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有什么帐可算呢?”
被小凤女这一说,众人想了想,这话在理啊,真的就无话可说了。
4.相会于梦
村子正深深地沉浸在故乡的梦儿里,小凤女置身于天穹之下,与梦中乌烤进行沟通交流谈话。
她看到了乌烤他们如何艰难跋涉,她问乌烤:
“你一气之下远离家门,在外苦吗?”
乌烤说:“哪有不苦的?苦啊累啊,苦不堪言!”
“那你怨我怪我生我的气吗?”
“傻丫头,你还以为我还是个孩子吗?我怎么可能怪你呢?我是谢你都来不及啊!”
“这话怎讲啊?”
“你知道的,我爸是老来结婚老来得子,他快六十才有我啊!我妈生下我不久就被吸血鬼夺走了,是我爸又当爹又当娘的把我养大的!现今,他老人家一天比一天老了,应该是我每天陪着他孝着他才对啊!可我却一走了之,把一个老人交到了你的手上。你说是不是该我谢你啊!”
“原来这样啊!爸虽然老了,但还健着呢。我会每天帮他烧饭替他洗衣裳,尽孝尽道照顾好他老人家的!这点你尽可放心。你对家里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吗?”
“有啊!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哦。你就象出水芙蓉,一天比一天长得鲜亮。名义上,我们是夫妻,可我俩还从没同床呢。本想当着小伙伴们的面摸一摸你的漂亮脸蛋的,没想到你就让我出了丑,一滚滚到了大门口。现在我担心,你可不要被哪个采花贼偷了去哦!”
“胡扯!我是那种可以被人偷的人吗?不瞒你说,村里还真有几个死皮赖脸的男人缠着我呢。我去河边洗衣服,他们就装着洗手洗脚的,用些不三不四的话撩我;我去凉亭施舍过路的游民侠客,他们就围着亭子转圈圈;甚至我去庙里烧香拜佛,他们也死皮赖脸的跟着!
臭男人怎么会有那么烦呢!每一次,我都正颜厉色地对待他们,并警告他们,你们再这样的话,等乌烤衣锦还乡,我就告诉乌烤,让他掐死你们!
可是,这些个死皮赖脸的男人贼心不死,有一天夜晚竟来爬咱家的墙头了!结果,有摔断腿的,有摔破了头的,有摔断了手的,恶有恶报啊!”
“哈哈!恐怕不那么简单?他们是被你揍的!”
“当然了,作为女人,必要的自我保护是理所应当的!”
日复一日,小凤女和乌烤就是通过这样的心灵感应相会在梦里,做着梦中夫妻。
乌烤爸头发全白了,胡须全白了,连眼睫毛也白白的了。整天看着堂前的凤图唉声叹气的:
“乌烤怎么还不回来呢?看来我老来得子,乌烤也是老来得子啊!媳妇啊,你一定要等乌烤回来,为我生一个白白胖胖的孙子啊!”
5.凤女护田
公公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整天絮絮叨叨的,叫着要乌烤回来,叫着要抱孙子。
凤女只有使劲哄他,乌烤明天就回来了,明天就回来了!
天黑,公公扛了把锄头要去田里逻田水。天旱,田里的稻子需要水汪汪地养着,第二天才能经得起烈日的暴晒。
凤女立即上前劝阻:“爸,你在家歇着!田里的事我会去料理的!”
但公公是个牛脾气,他想要去做的事,你怎么拦都枉然。
凤女深知他的禀性,也只有随他去了。
公公去了田里没多会,又“哇,哇”叫着回来了。
“反了反了!他们看我年岁大了,不中用了,尽欺负我。我把田缺开了放水,他们就把缺堵了,开了堵了,开了堵了,唉,气死我了!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凤女马上扶了公公坐下,帮他摩了摩胸口安慰说:“没事没事,我去逻水,他们不敢对我一个女的怎么样的!”
公公这时才无话好说,只有让媳妇去田里了。
凤女扛上锄头去自家的田里,经过那些霸着水的人,她故意踩着稻子尖一路飘飞过去,而稻子丝毫不受损。
然后,她来到引水沟,挖开自家的田缺,让水哗哗地流进田里。
接着,她就把锄头竖着,轻轻一颠,坐到了锄柄的头上,悠闲地梳起头发来。
那些霸着水的人一看凤女的这阵势,吓得一个个都尿了裤。
就这样,再没人敢跟凤女抢水了。
6.命丢煤窑
乌烤他爸终于病倒了,卧床不起,整天哼哼唧唧地嚷:
“我等不及了,等不及了,我要走了,走了……”
凤女天天在一旁守着,就使劲地安慰:
“爸,爸,你可不能走啊,不能走啊!乌烤就快回来了,给你生个白白胖胖的孙子!”
然而,有一天,跟乌烤一块出山闯世界的伙伴们逃回来了,说是他们误入了黑煤窑,才与家里断了联系。
乌烤的伙伴们带回了坏消息:
“煤窑坍塌,把乌烤活埋在里头了,而他们趁乱逃回了家。”
凤女不敢把这坏消息告诉老人,想对老人多尽一些孝道。俗话说,纸包不住火。有一天,公公还是知道了乌烤的噩耗,一下就老死过去了。
处理完公公的后事,凤女就在梦里告诉乌烤:
“这下好了,我可以来找你了,我活着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乌烤急乎乎对她喊道:
“可别,可别!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我这一生最大的秘密了。你知道我十三岁那年为什么娶你吗?那时,我哪懂什么男女间的事?其实我很早以前就想闯荡江湖去了,苦就苦在父亲年迈无人照料啊。当我遇上你时,我立刻就决定要利用你照顾我的父亲,而自己就可远走高飞了!
现在你还不算老,比我母亲当年生我时年轻多了!你至今还是个黄花闺女啊!你完全可以再嫁个好人家,幸幸福福地继续活下去!”
凤女说:“我知道你心里很苦,你心有不甘啊!我一定要与你相会,了却你,还有我,一生为人的最大心愿。”
乌烤听凤女这样一说,就不再多语了。
那一天,天气很好,凤女从村东到村西,又从村南到村北,一家一户地跟乡亲们道别说:
“谢谢这么多年来对我的照顾了,我明天就走了!”
村民们并没听懂凤女的话中之意,又算不得老,去哪呢?
第二天,村民们就发现,凤女家门大开着,她为自己点亮了几盏走向天堂的长明灯,静静地躺在床上,远去了。
小镇人对凤女的离去,无不感到深深的痛惜!
就在这年,《唐小妹》嫁到了我们小镇。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