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徐 工

小说:我的平常人生 作者:Leigongcao
    86年那会,单位还没有电脑,更没听说过Emaile,与家人亲人朋友联系只能通过邮局寄信。

    填写寄信人地址时,总觉得很纠结,××总厂××分厂××车间××工段××班组。

    在一座座办公大楼重重叠叠的机构下干活,总觉得工作得很忙很累很辛苦,但听说工厂效益不好,心里就老觉得很纳闷:这么忙这么累都白忙白累了?怎么可能会效益不好呢?

    效益不好,资奖金就少,奖金少就干起活来没有积极性,就有一些刁钻的班组成员让班长头痛了,叫他干活叫不动了。

    这时,公司成立了“劳动服务站”,把所有班组那些懒汉懒婆娘统统集中到了这新建立的单位,由徐国章担任经理。

    徐国章经私企老板指点,才明白“效益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灵活经营喝酒喝出来的”。

    有一个项目经营很让徐经理得意,这项目的乙方是供销处,在谈项目造价签订项目承揽合同时,徐经理对乙方说:

    “友谊第一,造价第二。我方承揽贵方的项目是第一次,只想广交天下友,不收一分钱!”

    供销处的头听得徐国章这样一说,非常感动,忙伸出手紧紧握住徐国章的手说:“哥们,那怎么行呢?你不用客气,开个价!”

    徐国章说:“假如你一定要给我们报酬呢,就给我单位一些钢材指标!”

    巨化的钢材指标都由供销处掌握着呢,给一些钢材指标还不是小菜一碟?供销处的头一拍脑袋,很爽快地说:

    “行!那就给一些钢材指标好啦!”

    那个时候采购钢材,A3钢板的指标价是每吨800元,你若手中没指标那就得每吨1600元了。

    等供销处项目结束后,供销处的头就给了徐国章一叠钢材指标。徐国章按上述价格算了下价差所得,竟然达到了这个项目造价的10倍之多。徐国章差点就把牙也笑掉了。

    “劳动服务站”是工厂走向企业走向市场的第一步,独立经营自负赢亏,每月可比圈外职工多拿几百元奖金。那些懒汉懒婆娘到了劳服站,为了多赚奖金,个个都变得勤奋而很能吃苦耐劳,重活累活也抢着干。

    虽说劳服站职工的奖金很高,但圈外职工并不眼红,认为他们有多拿的时候,就会有少拿的时候,拿那钱总让人心里不踏实,怎么都不如吃大锅饭来得安稳。

    外单位有一大项目找上门来求援。机装队瞟了一眼,感觉难度挺大,嘴上不说心里却认为很可能会落个多烦多劳多吃屁的下场,就用一句“本厂只对内不对外”的一句话,将人拒之于千里之外。

    人家灰溜溜撤走后,“劳动服务站”的徐经理又追到了那外单位,拍胸表态:这项目我接了。

    虽说是“劳动服务站”,那也是归属这赫赫大名工厂的呀!外单位得到找上门来的支持,很有“踏破铁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紧紧握了徐厂长的手,用万分激动有些颤抖的声音连连说:感谢鼎力相助!感谢啊!

    大项目一开工,徐厂长就吃在工地睡在工地干在工地一心一意扑在工地,三年下来,整个人又黑又瘦的,知情的人一定会担心他积劳成疾的!

    好在项目总算顺利竣工了,而且被评为了省优工程,得到相关省厅级部门的表彰。

    可是我们公司并不以为然,那些上了班整日就知窝在办公室里抽烟喝茶看报纸的人,反而怀疑徐经理有贪污受贿行为,不然他干嘛那么带劲啊!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勒令徐厂长“坦白交待”。

    徐经理对他们说,没有的事,你叫我怎样“坦白交待”?但在权力之下,徐经理显然处于了“跳进黄河洗不清”的窘境。

    一气之下,徐经理真的积劳成疾了,住进了医院。

    但查他经济问题的人认为,他这是装病,目的是想逃避组织上的调查。

    徐经理住院大约也就月余时间,终因疲劳过度积郁成愁,导致肺癌急剧恶化,医院说没救了。

    这时的徐国章50岁都不到啊,他不想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他知道自己不是贪官不想不明不白地就走掉了,他想更广泛地寻医求药,希望奇迹降临自身好起来,等待公司对他的调查出结果。

    劳服站有辆双排座汽车,司机金奎就开着这辆开起来“哐哐”响得像要散架的车,带着徐国章去了上海求名医,又去了富阳求民间名,满世界的求医问药。

    那时的国道还是砂石公路,随着改革开放,车辆急剧增多,不仅仅是总看到解放牌汽车在马路上跑了,已出现了日本的进口汽车。车多路况差,公路养路工已无法及时修补被汽车跑出路面坑坑洼洼了,公路路面处处是满目凹坑洞洞。

    金奎既是徐国章的司机,同时也是他的生活秘书,管着领导的钱和物,开着“哐哐”响得像要散架的双排座车,就在这条求医路上颠簸着,希望能有神医出现,治好徐国章的病。

    但是,徐国章得的是绝症,终究没能逃脱病魔的追杀。

    就在徐国章去世的时候,那些人对徐劳经理的调查也有了结果,他家大约只有一万余元的存款,也没查到他有什么贪污受贿的劣迹。

    徐经理去世后不久,这经理那经理这总那总的就遍地开花了。人们说,这年头经理老总多如牛毛,你只要眼睛闭起来一抓就是一大把。

    在我印象中,徐工还是个具有开发精神的人,他在我尚未没听说过太阳能热水器的时候,已把劳服站研发的太阳能热水器销往了温州某个山庄。我曾与公司分管经营的经理,前往该山庄进行过产品售后回访。

    在前往温州的路上,经理嘱咐我:

    “走在温州的大街小弄,会有人拿着走私手表向你推销,你千万不可停下脚步向他问价格,否则他会死死缠住你不放。你若不买下他的产品,是无论如何也走不掉的。”

    我对这次的温州之行,有两件事印象至深:

    一是,在那山庄吃了一顿全肉餐。我和经理前往回访,山庄也没派人陪着就餐,只端上一大盘堆得山头似的精肉片,还有两啤酒。这是我这辈子觉得最怪的一顿中餐。

    二是,温州街头竟然有一元钱一双的皮革买。看起来像模像样的,让人觉得这一玩一双的皮鞋还蛮不错的。但经理叫我别动心:

    “这是可看不可穿的皮鞋,是纸板做的。”

    我想,若不是劳服站的太阳能热水器,我哪有去温州出差的机会。

    徐国章开发了太阳能热水器后,也给自家安装了一台。

    这台太阳能热水器还在徐国章家阳台朝向太阳,但他却不在了。

    金奎送走了徐国章后,离开了劳服站,调到容器厂为俞头开车了。

    金奎开的车虽然很低档,但在当年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坑坑洼洼的坎坷路上求生存,多亏了这辆跑起来“哐哐”的破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