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这传统观念,如今已经面临极大的冲击,据有关资料显示:
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十年来新低。而且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为倒数第二。专家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结婚人数的结构性减少。与此同时,全社会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房价高企、就业竞争激烈,以及年轻一代“独性”更强等原因,也都成为年轻人结婚路上的“绊脚石”。
何谓“独性”?是不是从小到大做家中的“小皇帝”做惯了,严重缺乏与或妹或哥的相处经验,根本不懂或根本不愿进入这种相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现在可以生二胎了,可爸妈问他(她):
“宝宝,你要不要个小弟弟(妹妹)啊?”
得到的回答一准很坚决:“不要!”
自私,排他,也许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人类就出现了教育,出现了高尚的思想理论,希望能改良人的天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和好,和谐相处实现人生的共赢。
我想,全国结婚率创十年新低,是不是年轻一代还没很好学会人与人之间该有的相处之道呢?
这种情况,在我年青那个年代是不可思议的。成家,可是除立业外的头等大事!男的若过三十还没结婚,就会被人暗地里耻笑是“老光棍”,女的过25岁还没找到对象,无论是家里还是本人都会非常焦急,找对象成了刻不容缓的重中之重。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我后来去温州打工的日子里,听说温州民间,女孩一到16岁,家里就会跟她慎重交待:
“从今往后,你最最重要的事就是找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对象,你若到22岁还没找到你可以依靠的对象,那么你就嫁不出去了!”
我成家那年已是三十高龄了,爱人比我小一岁,属于准晚婚了!
我们结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所有人都是要成家的。是鸟得有个窝,是人就得有个家,从原生家庭出来,就得成立一个再生家庭。
当然,时代不同,人们的婚姻观也是不同的。
进入上世纪80年代,77年高考恢复后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分配到了各行各业,只要是大学生,就会成为姑娘找对象的第一目标,吃香得不得了。而如今大学教育普及了,连研究生都不吃香了。
现在的人想的是暴富,我那时想的是有个稳定工作。
现在的人想的是怎样赚更多的钱,我那时的人只是追求在大国企上班旱涝保收。
现在的条件好了,成家得有房有车,而我那时,只要在附近农村租个民房,再做一套家具,就算准备停当了。
我现今成家,恐怕就很难容忍在农村租房结婚的?
我如今的女邻居,就给他当婚的儿子置办了一套商品房。
她丈夫单位内退后去了外地打工,这一去就很少回家了,听说她老公在外有了相好。
她的老公背叛了她,她的儿子更是剌痛了她。
她攒了一辈子的钱,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子,希望儿子娶个老婆传宗接代,好好过日子。可她儿子竟然与人赌博,想一夜暴富,结果把结婚用的这套房子输掉了。
就这样,她的心结变成了胰腺癌,好好一个人很快就没了。
我想,现在的人比起我那个时候,是很有钱了,可不见得比我没房没车没钱,刚刚从大专进厂时过得顺当。我还没开始工作拿工资,就顺顺当当找到了对象。
按照相亲时双方的约定,我每月领到47元工资,留下必须的生活费外,就统统交到了爱人的手里,等我和她存在一起的钱满三百元了,她跟我说:
“去订购一套家具。”
我说:“好。”
现如今,物质丰富了,家具的品种也丰富多样,你想欧式就欧式,你想古典就古典,想红木就红木,什么样式随你挑选。可我那时,整个城里就一爿国有家具店,而且你想买什么家具就没什么家具。这可怎么办呢?我是见人就打听:“哪有家具买?”
问来问去,终于得到一条重要信息:在邻县的一个深山里,有一家木材集体企业,可以按来图代为加工家具。
我就立刻熬夜设计了一套家具图征询对象的意见,见她看了图纸没说什么,我就踩着自行车,去了那深山中的木材厂把家具订了下去。
因当时家具难以买到,有很多巨化子弟结婚前,都是先找门路买来木料,再把木匠师傅请到家里来做家具。家具做好后,再请油漆师傅上门油漆家具。新郎新娘的新衣,也是请裁缝师傅到家里来做的。那个时候,很多东西都买不到,只能请这师傅请那师傅的。
厂里也有职工进厂当工人前是木匠或油漆匠的,成了领导眼前的人才,十分的器重。
有个进厂前是木匠的职工,当厂领导知道后,他就大有英雄用武之地了,帮这个领导家做完一套家具,又去另一个领导家忙上了。当然,这木匠帮领导家干活也不白干,作为回报,后来领导上让他当上了劳模,接着也当上了领导。
有个进厂前是油漆匠的职工,当厂领导知道后,他也就大有英雄用武之地了,帮这个领导家做完家具油漆后,又去另一个领导家忙上了。当然,这油漆匠帮领导家干活也不白干,作为回报,后来领导上让他也当上了劳模,接着也当上了领导。
做人,只要有一技之长,是金子就会发光。
我爱人把钱交给我订购家具的事,让我岳母知道后,她非常的想不通,责问女儿:
“怎么办家具,他家也不管?还要你来捣钱买?”
我爱人回她母亲:“他家出不起这笔钱呀!”
我岳母说:“这怎么可能?!人家寡妇儿子结婚,都要为儿子买一套家具,这是最最起码的呀!”
我爱人想想,觉得母亲说得有道理,可是,这笔钱都已交出去了,总不能再要回来?这由她女儿女婿自捣腰包办家具的事,在我岳母心里结了个疙瘩,在我爱人心里也留下了阴影。这事,我当时毫无察觉,是后来我妻子对我发牢骚时,我才从她的牢骚里听出来的。
家具一事落实后,接着,我们又去附近农村租结婚用房,离厂近的民房都被巨化人租满了,只能去了较远的农村租了一间房。接着,我对象又在厂里请人帮忙做了一个煤炉,我凭煤球票买来了煤球备着。可以说,我们的婚事一切进展顺利,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我和爱人开始商量办婚礼的日期,还有举办一场怎样的婚礼?
这时恰巧遇上巨化为提倡婚事简办,总厂工会准备组织举办一场集体婚礼。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我巴都巴不得乘这东风把婚礼办了,跟爱人商量同意后,我就积极找到工会报了名,并天天追问集体婚礼举办的日期。
这时,工会负责这件事的工会干事正为没人报名参加集体婚礼而发愁,见我参加集体婚礼的心情这么迫切很感动,就约了巨化报记者来采访我。
面对记者,我跟他说,我给你们投了好多好多的稿子,可从没发表过,你能告诉我,我那些稿子的不足之处吗?
记者说,报社里未发表的投稿堆积如山,真还对你的稿子没印象,我回报社后去翻翻,把你的稿子找出来好好看看。
我曾听人说,写作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有水平更得有路。
就在我参加集体婚礼的那天,我那半天雪,终于有一片落在报纸上,成了那一块块豆腐干中的一块。
我真心感谢《我的妻子》,是她给了我一个再生家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