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要做什么

小说:卿卿入君怀 作者:简欢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5763/534275763/534275768/20201228181402/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晏府内,婢女已经发现原本躺在屋里的赵瑱不见了,急匆匆回禀了严老太太,严老太太已经不能用叹气来表达情绪了,只是哀叹一声冤孽。

    然而晏晗问起该如何打算,严老太太却神情严谨道:“不能让她顶着晏家的名头在外生事,这女子与她生母一般,都是不安分的,若不能早些断绝关系,必然有后患。”

    “祖母的意思是......”

    余氏在一旁幽幽道:“若是想要脱离关系,必然需要去府衙申报断绝书。可婆母您若想此法子,可得有个由头,否则是不能顺利的。”

    余氏早年还在家中做姑娘时,便见过村头的吴进士因老母亲的事与泼皮无赖的兄嫂一家断绝关系,这样的事无疑是众叛亲离的,所有亲戚都不支持吴进士,可吴进士毕竟是有备用官职在身,将来是吃皇粮的人,也不能得罪,闹来闹去取了个折中的法子——便是让兄嫂立下字据,父母的赡养他与兄嫂各出一半,若是不能出钱出力也是好的。

    当时那件事闹的整个村子都晓得,余氏也算是了解一些过程。

    别说在那样一个小村户都闹的这样厉害,若是真要在盛京如此做了,便能料想到那时候必然是人尽皆知。

    余氏想到后果,有些犹豫劝道:“婆母不如待主君回来再商议商议?此事一定,对主君的前程,咱们晏家的名声也是十分不利,尤其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咱们若是如此高调,只怕是将主君如炙火烤,实在难以下决心。”

    严老太太也不过一时气话,见余氏都瞧出来了,也只是叹气道:“你说的不错。”

    待入夜里晏远南回来,一直在等候的宋妈妈便将人请去了慈安堂说话。

    严老太太只对此事忧愁,并且将自己的打算也一并道明,晏远南沉吟半晌,只表示按下此事先不发,待他得空去大内寻一寻,若真能在东宫找到人,也就不必日夜担忧了。

    翌日里,太子召集内阁众臣、正史官、谏台史在皇帝榻前,只声称皇帝有命,众人不知所以,只齐聚勤勉殿内殿。

    远远地隔着纱帘,众人只瞧见床榻上躺着个身形瘦削,留有长须之人,依稀能看出是皇帝。

    而一旁侍奉的并非是一直在君侧的沈黄门,只换了个脸生的黄门。

    赵大学士颤颤巍巍着,被一旁的侍从扶着坐下,其余人都垂首立着。

    太子妃的祖父林迁身兼中书令与内阁学士,地位只在赵大学士之下,一旁的正史官亦是太子麾下,可以说在场的众人中,有大半都是站在太子这头的。

    谏台史因病在家赋职,顶上他的正是不久前顶上副史的霍琦。

    而另一位冯姓内阁大人冯长信,则因两派争端,自己又少有参与,早已被架空,并无实权,只是依着先帝托贤与冯家的势力有些话语权罢了。

    林迁先行发话问道:“太子殿下奉召请臣几位来,不是就让咱们在此地静观吧?”

    太子严谨拢手对三位内阁重臣表示歉意,道:“半个时辰前父皇还清醒着,表示要寻几位前来,似乎是......”言于此已是眼泛泪光,愁云笼罩,“不知为何方才又昏迷过去,太医正在施针,请几位大人稍候,若是父皇忽而醒来,怕是还要召见。”

    其他几人都未发言,唯独林迁焦急道:“陛下他?殿下莫要疏忽,若是陛下哪里不适,需得臣下几人,必然义不容辞,可若是不能及时留下遗诏,皇位传承之事必然要遭受众人质疑,太子殿下还是快快照看陛下,若陛下有清醒之像,留下遗诏才是要紧。”

    试问皇帝偏偏不召见其他人,便是只召见三位内阁,与正史官、谏台史,这其中的意义也就昭然若揭,林迁这般急躁地揭开,必然是想扯开遮羞布,将此事明晃晃地放在台面上论个清楚。

    冯长信颇有些看不下去,冷哼一声道:“林大人这话说的蹊跷,陛下只是有病在身,连太医署的人都还没给准信,你就这般等不及了,可是早有谋划?”

    林迁闻言不忿,怒目而视:“冯大人此话差矣,若只是为了不敢提、便不提,并非是忠君之行。倘若陛下无碍且是万幸,此属陛下洪福、我朝之福,可若无遗诏,若依律法将太子殿下拥护大宝,岂非有不少人存疑说太子殿下无诏登基,名不正则言不顺?我此番所作所说必属忠心忠君之事,并无二心,其言昭昭日月天地可鉴!”

    皇帝薨逝,太子登基属名正言顺。可若是太子为了早登皇位掌控大全,便有可能对皇帝不利——于此盛朝律法便有此法规,即便是太子登基,也须有皇帝的遗诏,无此遗诏,即便是手捧玺宝的太子也可受人怀疑,以此来杜绝可能发生的祸事。

    冯长信清楚的明白这林迁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假大空罢了,遂冷笑一声不屑待之:“林大人的确是公正言明,朝堂上下人人皆知。可更多的人清楚,您还是东宫太子妃的祖父——您说这话,怕是有些刻意吧?”

    林迁顿时心虚,无言以对,只如冰窖似的眼神狠狠盯着对方,依旧嘴硬道:“冯大人过誉,老臣的孙女能被择太子妃,是她的福分,亦是做臣子的福分,如何敢以此关系在您面前托大?还请林大人快快收回这样的话。”

    一直冷眼瞧着二人争执的赵大学士,疲累地闭上了眼睛,依旧不打算发言。

    太子见外祖父这般神情,只态度恭敬道:“两位大人万莫在殿前争执,方才父皇的确是清醒片刻,不过是一时昏厥,眼见精神力不如往常,是本宫贸然以圣意召来各位,还望各位大人见谅。”

    同样一直未开口的还有霍琦。

    他不如往常的谏台史般臭脾气,反而温润着一团和气,拱手道:“殿下思之不错,为人臣、为人子,殿下如此考虑皆是合情合理,只是我等前来已久,却不见陛下醒来,不如请殿下代为守榻,我等在外等候,若有何圣意,也能立即进门来听诏行事。”

    这话正合太子的心意,他只心生窃喜,面上依旧正谨:“霍大人明事理,正是谏台史臣部需之品行。”

    其余人都退了出去,唯独赵大学士睁眼盯着霍琦的背影看了片刻。

    “外祖父身体不好,就在此处歇候如何?”太子问。

    赵大学士见其余人都不见身影,沉吟片刻道:“太子依计行事,万万不可被旁人干扰。”

    太子笑道:“外祖父不必担忧,里外本宫都安排好了,只待再两日便可行事。”

    他故意将这些人召集,皇帝不醒来,他们却也不能走,便将人留在宫中,几番折腾下精神不振,到时候想要做的事也能顺利进行。

    太子自信满满,赵大学士却摇摇头:“事还未成,太子万不可掉以轻心。”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