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送吃食的徐雪娘还没回来,估计是在林老太太和杜大婶家里小坐了会儿。
谢桑榆趁着闲功夫,烧水泡脚。
泡脚可以舒缓一下整天下来疲累的双腿,同时也能提高睡眠质量。
坐在床沿边,谢桑榆意识里观察她的白玉井。
[授人不吝,灵泉不竭]。
家里水缸被她添了泉水,今晚的汤底就是用它熬煮的。
如今把食物送出去,可就不止他们三个人吃了。
杜大婶家里四口人,老村长就两口子,若是他们都尝了烫菜,就多了六个。
那……井里的水位会有所上涨么?
谢桑榆对此很好奇。
不过,也要他们多吃点才能瞧出个所以然来,现在看了也白看。
谢桑榆打盹一样,坐着不动,谢郁丛乖乖的不来打扰人。
同样拿一个木桶,在桌子旁坐下泡脚。
徐雪娘耽误不少时间,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一副和谐的场景。
忍不住笑道:“你们这是要睡着了么?”
她放下竹篮子,又是欣慰又是不忍的,每天让两个孩子独自进城卖货,说来有点不妥当。
前些天她犹豫不决的,也没有勇气。
还是谢桑榆,说做就做,背着篓子带上弟弟,就进城去了。
如今草编风铃真的带来了收获,徐雪娘寻思着,自己该去帮忙才是。
可谢桑榆让她留在家里编制,所以没能成行。
“娘亲回来了?”谢桑榆睁开眼睛,问道:“他们都吃了么?”
徐雪娘点点头:“吃了,都说很好吃呢!”
她掩嘴笑道:“杜大婶家里早闻着味了,她说正嘀咕是谁家饭菜这么香,我就提着篮子上门了。”
“我们这屋,藏不住味道。”谢桑榆抬眼看看木板做的墙体。
遮挡视线还行,但是漏风漏气的,不是长久的居住之所。
徐雪娘既高兴又担忧,“草编风铃卖了没几天,我们就要换其它么?”
“不试试怎么知道哪个更赚钱?”谢桑榆挑挑眉,“我估摸着过不了几天,就要下雨了。”
到时候,才知道住木屋的苦处呢……
听她说试试,徐雪娘也不好反对。
闺女大了,比她有主意,她还能阻止不成?
然后,谢桑榆就开始给徐雪娘安排任务了。
需要准备竹签,每一根大约二十厘米长。
她也没有尺子,只能举起巴掌给她比划。
“比手掌长一截就差不多了。”
徐雪娘会削竹子,一片片的砍成竹篾,再分细了成为竹签,对她来说不难。
等到竹签做出来,再用开水清洗消毒,就能拿来串食材了。
谢桑榆打算明天从城里早点收工,先把汤底熬熬出来。
肉类腌制煮熟了,有盐巴和辣椒,放一晚上不碍事。
而素菜类可以直接放到第二天早上,他们一起带进城去卖串。
计划是这样,说给徐雪娘听,她却犹豫不决。
“草编风铃还能卖,现在就要换么?”
谢桑榆笑了笑:“反正都是要进城的,把它一同带上也没事。”
两者并不起冲突。
在她看来,早点尝试了,此路不通还能换别的。
况且做这些辣串,成本可以说是很低廉的了。
唯一值钱的,就是熬制汤底的那只鸡。
其余的都花不了几个铜板,主要是费些功夫。
这么一说,徐雪娘想想也是,很快就被说服了。
隔日,她按照谢桑榆的话,一大早就去砍竹子。
竹签细长,两根大竹子就能片出一大把。
谢桑榆则带着谢郁丛,照旧进城卖风铃。
徒步一个多小时,腿脚不酸气息不喘的,颇有点健步如飞的架势。
这时,谢桑榆才敢完全肯定,是灵泉带来的功效。
不然的话,即便他们吃饱了吃好了,短短几天也不会变化这么明显。
再看谢郁丛,这个大头孩子,气色变好之后,瞧着也没那么吓人了。
脸上要是多点笑意,看谁还说他是鬼娃娃。
这次进城,姐弟俩依旧在热闹的街上乱逛。
倒是没有发现其它竞争者,昨天那斗笠大叔估计上别的街道去了。
不过销量不大好,一上午只卖出去十二个。
到了中午吃完饭继续,连着到申时,才卖出三十个。
谢桑榆的背篓里面,装了有六十个的,只到一半。
在闹市中,她有意无意的打听盛轻宵消息,无奈一无所获。
按理说这么个姿容出众的人,应该被很多人津津乐道才对。
但大家只知城内盛家,而不知盛轻宵。
盛家是城里富户,乐善好施,风评很是不错。
谢桑榆不知道盛轻宵跟这个家族是不是有关联,他仿佛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抬头看了看天色,今天到此为止。
收工去购买食材,尽快带回家料理最是要紧。
与昨日大同小异的东西,不过更加多样化。
猪筒骨、整鸡、鸡心鸡肾,各类蔬菜菌菇等素食。
麻辣烫常见的那些菜品,谢桑榆都给带上。
跟谢郁丛两人,小背篓里装得满满的。
这么负重前行,走久了可够呛!
不过……真论起斤两来,跟现代某些学生的书包差不多。
十几斤重而已。
中途休息两次,喝点甘甜的泉水,走着走着就到家了。
徐雪娘已经弄好的竹签,洗干净正在门口晾晒。
她看到两人回来,连忙过来伸手接过背篓。
正巧,斜对面的杜大婶看见了。
大婶走过来,好奇问道:“这几日你们在忙什么呢?”
住在村口,进出不需要通过其他人的眼,不过谢桑榆连着几日进城,村里人都知道。
清早赶车办事的,基本能在半路遇见步行的双胞胎。
一些人早就议论上了,猜测这娘仨在忙活啥。
“我们准备做点小买卖,补贴家用呢。”徐雪娘笑着回答。
这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反而是好事。
“那敢情好!”
杜大婶眼尖的看到背篓里面满满的食材,笑道:“我看收获不错,买这么多东西?”
“那没有,”徐雪娘连忙摆摆手:“买回来是打算做来卖的,并非自己吃。”
杜大婶闻言,很快反应过来:“可是昨晚给我们尝的那些?”
“对的,婶子感觉如何?”徐雪娘笑着问道。
杜大婶的回答是直接竖起大拇指,“太好吃了,我觉得可行!”
有她这句话,徐雪娘顿时受到莫大鼓励一般。
这位大姐接着道:“想不到雪娘有这手艺,香得能把人舌头一起吞下去!”
徐雪娘受到这样大的夸耀,既高兴又不好意思。
摆摆手道:“哪是我啊,是我家桑榆……”
“啊!杜大婶,”谢桑榆连忙打断她,“我正想问问你呢,明天方便租一下板车么?”
她可不想徐雪娘把她给说出来,模糊一下重点最好。
果然,两个人都被谢桑榆的话给吸引了注意力。
“你们要用板车啊?”
杜大婶想了想,靠着三人徒手运输,确实不便。
点点头道:“我回去问问家里的,若是板车闲着,就借给你。”
“这……”徐雪娘还不知道要租车呢。
谢桑榆道:“我们打算用两个大陶罐盛放串串,一边辣的,一边不辣,加上汤底,没有板车带不动。”
不管是陶罐还是汤底,都是有重量的,还要算上食材。
即便是用扁担两头挑着,也得有足够大的竹筐才行。
可惜一贫如洗的他们,没有竹筐这种工具。
杜大婶得知他们急着用,连忙回去问了当家的。
好快点给个答复,她家板车没空的话,也不妨碍徐雪娘去问别家。
木屋里,小炉子里炭火生起来,砂锅熬汤底。
这个炉子,当初是为了谢郁丛熬药买的,时常能用着。
最近弟弟不曾生病,才闲置下来。
这是属于徐雪娘的家当,分家后就带过来了,这会儿正好用上。
“租车要给多少铜板呢?”徐雪娘嘴里问道。
手里盘算着,他们这一趟得花费多少。
万一赚不回来怎么办?
谢桑榆摇摇头:“我们没租过板车,可以问问杜大婶。”
这个爽利的好心大婶,肯定不会胡乱开价的。
村子里,并非人人都有板车,偶尔要用,就会跟有的人租借。
而有板车的人,不一定会有拉车的牲口。
像是马牛驴骡子等等,全都不便宜。
家里有这么一头牲口,加上车子,相当于在现代买了一辆低配小轿车。
杜大婶家没有拖车的骡子,不过板车可以靠着人力推动,即便不是小轿车,那也是电动车级别的。
左右是比挑担子的省力。
并且,光是一个板车,租一天下来价格贵不到哪去。
杜大婶很快去问了家里人,过来说车子明天闲着,可以借出使用。
徐雪娘听了高兴,问道:“不知租借一天要几文钱?”
杜大婶摆摆手:“就四五文钱,你可别给我了。”
“那怎么成?”
徐雪娘身上就带有钱,拿出五枚铜板要给她。
被杜大婶给躲开了,她笑道:“你家既做了吃的,日后少不了我过来贪嘴占便宜。”
“你尽管来!”徐雪娘被她逗笑了,道:“一码归一码,租板车的铜板哪能不收。”
她不由分说的把五文钱塞到杜大婶手里,这一场推搡才结束。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