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分庭

小说:重生之明珠 作者:茉依夭喵
    兄弟二人正在里间说着私密话,一直安安静静候在外屋的总管太监宏盛,突然听到紫宸殿外的回廊上,传来了熟悉又令人生厌的异响。面上露出一抹不耐,悄声挪着步子,上前将殿门微微开了个缝。

    守在门口的小太监见状,赶忙凑了过去,为难和惶恐尚挂在脸上。

    小太监一面战战兢兢地向身后两名被侍卫拦住,正对着众人怒目而视的侍女,飞快地瞄了一眼,一面隔着门缝,压低声音将方才屋外发生的事,急着与大总管汇报。

    宏盛公公听后,朝着那两名盛气凌人,又相互看对方不顺眼的侍女瞥去,敛着眉点了点头,沉声向门外的小太监交代了几句。随后将殿门阖上,立在原地,兀自想了一会儿。手中的浮尘一挥,转过身,故意放重了步子,一步一步朝里间走去。

    行至内书房外的隔断处,宏盛单手握拳,掩唇假意咳嗽了两声。

    见屋内二位贵人的谈话,已由国事转为了家常的闲聊,他这才隔着紫檀座绣苍鹰搏海的巨幅绣屏,朝着屏风的那一头唤道:“圣上——祥宁宫和褀安宫的二位娘娘,前后脚地派人送来了亲自下厨做的汤羹和点心。”

    “您和王爷忙于国事,午膳时就没用多少,忙了这么长时间,这会儿也该饿了。不如……”宏盛公公的话说了一半,便止住了。显然,是在等着里面主子的答复。

    身为天子的卫承钊还未开口,一旁的晋王倒是反客为主地笑着插起了嘴来:“既然如此,那就烦请宏总管辛苦一趟,将两位娘娘的心意——赶紧给圣上拿了来吧。”

    说完,他又转头朝身边的梁帝看去,“六弟呀,这贵妃和贤妃娘娘,果然像你说的那般——贤惠、贴心。政务繁杂之余,能享有这样的齐人之福,也难怪你要这么护着呢。可别为了在皇兄面前摆帝王威仪,就辜负了二位小弟媳的一番美意呀。”

    晋王说着眨了眨眼睛,微弯的眉眼中透着揶揄。

    卫承钊闻言,没好气地暗暗瞪了兄长一眼,低下头,双手扶额,掩住眼底的无奈。

    深吸了一口气,再抬头时,这位大梁天子面上已漾着浅淡的笑意,耳朵尖儿也红通通的,“四哥,别光笑话我呀。若是四嫂送来了宵夜、汤点,我就不信你会摆冷脸,置之不理地驳嫂子面子?”

    “齐人之福?嗯……”卫承钊一面说着,一面点了点头,看样子似是对兄长的话表示认同,“听四哥你的口气,好像很羡慕呀。既然是这样,不若……让朕奏请母后娘娘,帮四哥你留意留意,看看哪家闺秀合适,再给你的晋王府后院儿,添几朵解语花?”

    看到晋王忙不迭地摇头,面如土色,好似见了鬼一般,卫承钊得意地笑了笑。

    遂扭过头,朝着绣屏上投射出的那一抹人影,吩咐起来:“宏盛呀,听见了吗?既然晋王羡慕朕的福气,还不赶紧把二位爱妃‘亲手’做的茶点拿上来,让朕也赶紧来显摆显摆!”

    说“亲手”二字的时候,卫承钊眼角的笑纹明显更深了几分。

    “哦,对了!”说着,他面上笑意不减,微挑了挑眉,跟着补充道:“让祥宁宫和褀安宫来的人帮朕带句话,就说——‘二位爱妃整日为宫务操劳,百忙之中还能时刻惦记着朕。朕心甚慰,今晚就过去看望她们’。”

    宏盛公公应了一声,便退下去传话了。

    晋王将自己的杯子添满,端起茶盏,微微抿了一口。

    柔和、清香的茶水弥漫齿间,卫承铠不禁舒服地喟叹了一声,“果然这齐人之福——也不是那么容易便能消受得起的。六弟你这一招,可是对不住二位娘娘的好一番忙活啊。”

    贵妃沈家宣和贤妃石文娴,便是如今梁帝后宫中,中宫之位呼声最高的两位高位嫔妃。

    这两位娘娘,一个是沈太后的嫡亲侄女儿,承恩公世子的嫡长女,一个是当年由太上皇亲自指婚,来自开国八公之一的信国公府。俱是高门贵女,又都与梁帝占着些情分,在宫里的地位平分秋色、分庭抗礼,共同执掌宫务。

    梁帝对她二人是“宠爱”与“敬重”兼有,没有特别偏重于哪一个。

    赐予她们居住的“祥宁”、“褀安”两座宫室,也是一东一西,并肩分立。宫殿的布局摆设一样,就连到紫宸殿的距离,也都是一般远近。

    卫承钊适才所说的——“今晚过去看望她们”。

    其一,是因为最近梁帝正在彻查逆党之事,抓了不少先吴王逃散在外的党羽,而贵妃、贤妃都有姐妹嫁予先吴王。去她二人的宫里小坐,既是回应了二位爱妃今日“小心翼翼”的试探,同时,也是在做给外人看,让其背后的沈家、石家也能就此安心。

    其二,便是为着先去谁宫里,挑拨她二人互争高低。只有当这两位手握宫权,背后又有权臣支持的高位嫔妃,互相斗得不可开交,眼里只有争权夺利、争风吃醋时,梁帝才能安心忙于前朝之事。

    “不过六弟,你想好了吗?那两位背后——可都不是好糊弄的。”晋王放下茶盏,语气虽还是飘的,望着卫承钊的眼神却很是郑重。

    “捧了西边儿那个,石家是得意了,可母后娘娘没准儿明天就敢给你整出其他事儿来,恶心你一下;若是先去了东边儿,信国公的大学士位子,可已经让你给抹了下去,石家本又没有多少争气子弟,说不定会就此心灰,再不愿出力去牵制沈家了呢。”

    听着兄长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含混声音,卫承钊直接开怀大笑起来,一口整齐的白牙看起来甚是抢眼。

    “这有什么为难的?”好容易止了笑,他态度很是随意地说道。

    “两位爱妃虽同为正一品,可依着宫里的老例,四妃之中——一向是以贵妃为尊的。既然宫里早就有了章程,自然是依例先去祥宁宫了。”

    说话时,梁帝的下巴微扬,样子胸有成竹,显然是早就细细考量过了……

    ……

    梁帝与晋王兄弟二人,在紫宸殿呆了一下午。直到酉时,殿门才被宏盛从内开启。

    晋王告辞前,梁帝特意将自己珍藏的茶叶,给兄长匀了一半过去,又包了些御膳房新制得的点心。看着晋王府的小厮,两只手都盛得满满当当,这才心满意足地放其出宫。

    仰头看了看已经向西的日头,卫承钊与紫宸殿的下人吩咐了几句,便带着銮驾往后宫去。

    刚过凤宜宫,就看见祥宁及褀安二宫之间的岔路口,有两拨人马正站在路上,互相怒目而视,却又翘首以盼。不用仔细去分辨,众人的心里便都明白,这些人——就是贵妃和贤妃娘娘,特意派来请圣上,去各自宫室小坐的侍(拦)女(路)们(者)了。

    銮驾渐渐靠近路口,候在那里的一应侍女遥遥望见那顶华丽的御盖,立马跪下行礼。

    卫承钊敲了敲扶手,御驾随即止了步。接着他又让分别跪在路口两侧的侍女起身,两拨人中立马就有那领头的,一左一右,从路两旁进到前面来。

    两名原本互不对付的高阶女官,甭管私下里是如何针锋相对的,在圣驾面前,都做出了一副谦和有礼的样子来。

    按照位份高低,自然是由沈贵妃身边的大宫女佩柔,先上到御前去回话。

    待她将沈贵妃的意思传达完后,贤妃宫里的翠环,早已是急不可待。贵妃宫里的人还未退下去呢,她便已经先一步进上来,用胳膊“很不小心”地将佩柔顶到一边儿,笑着将自家主子交代的事,说与梁帝知道。

    卫承钊将两名大宫女手中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却并不理会她们的小打小闹。只静静地坐在御辇上,听她二人帮着各自的主子传话。

    这两人虽是一个从“吃食”,一个从“书法”上面引起话头,但她们所表达的意思,却大同小异——无非都是想请梁帝今晚到她们主子那儿去用膳(欣赏书法)。

    卫承钊右肘支在御辇的扶手上,手掌撑着额头,垂眸思考了片刻。随后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望向立在步辇前处的翠环。

    见圣上正往自己的身上看,翠环心中暗喜,以为圣上更宠爱的是自家主子。可随后梁帝的一番话,却让她刚刚才扬在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掉了。

    “贤妃那儿有前朝钟大家的《长风帖》真迹呀,这可是好东西,朕要好好品鉴品鉴。”

    略微停顿了一下,卫承钊的目光,开始在面前两名神色各异的侍女身上,来回移动着。

    “不过……”随着那名叫“翠环”的侍女,面上的笑容越来越盛,他终是将视线落到了站在其身旁的佩柔身上,眼含可惜地温言说道:“名家书法……自然什么时候都能欣赏。可若是贵妃亲手所做的饭菜,搁凉了,味道和口感变了,倒是辜负了家宣的一片心意呢。”

    这下,不只是翠环和佩柔,就连不远处分立路口两侧的宫人们,面上的神情也一下子颠倒了过来。

    西边那一拨是由喜转悲,强忍着心里的不忿,却不能表现出来;而她们对面的几名侍女,则是由一开始的沮丧、愤懑,瞬间变得惊喜交加。

    有两名祥宁宫的宫人,还趁梁帝不注意,朝着对面得意地挑了几眼。

    望着贤妃大宫女面上那尽力去克制的失望,卫承钊手指在御辇的扶手上轻敲了两下,温声安慰道:“翠环,回去告诉你家主子,信国公特意寻来《长风帖》为母后祝寿,实在是有心了,朕代太后谢过他们父女。”

    “贤妃的心意朕明白,不过今日实在不巧,贵妃那儿还等着朕一道用膳呢。等忙完了,朕就过去与她一起欣赏这幅佳作。”

    说完,便命人摆驾祥宁宫,着御辇往岔路东边拐去。

    佩柔躬身候在原地,等着御驾先行。趁御辇走远,梁帝及宏总管无人注意,将脑袋凑到翠环面前,挑衅地笑了笑,眼底的洋洋得意毫不掩饰。

    随后,便领着祥宁宫的其余宫人,跟在御驾后面,往东边行去。

    经过翠环时,她故作无意地在翠环身上狠狠一撞,差点将人撞倒。脚上的步子却不带一点停顿,高昂着脑袋,直接扬长而去……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