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桌上两碗早已放凉,表面凝着一层粥皮的苞谷珍稀饭,还有旁边汤多菜少、七零八碎,一看就是被旁人挑拣剩下了的白菜烧豆腐。
珠儿心里“咯噔”一声,小心翼翼地偏过头,向高嬷嬷的面上望去。
往日她和瑶儿,一到饭点儿便会被朱太后召去,三个人一道用膳。虽身在佛寺,只得食素,可为太后娘娘准备膳食的,都是些从宫里来的御厨,哪怕是一道素斋,也做得精致又美味。珠儿、瑶儿跟着朱氏,倒是饱了不少的口福。
即便是偶尔遇上太后娘娘要去东客院,探望太上皇,留她们两个孩子到灶房自己吃饭。灶上厨子们为两人所单独预备的餐食,也是十分的精心。
哪像现在这般——竟拿旁人吃剩下的残羹冷炙来糊弄她们。
虽说两个丫头本就是奴婢出身,以前在石家,什么样的苦没吃过。即使后来有了路老和平嬷嬷的照拂,又被朱太后娇养了这几个月,也不是说就吃不得这样的薄粥和剩菜。
可哪怕佛寺的日常饮食再简单,往日珠儿、瑶儿的早膳,也都有一汤一点,并三道小菜。突然摆出这般明显是在打脸的粗陋餐食,显然是经过了上面人的授意……
感受到两个孩子悄悄投射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高嬷嬷只当是没瞧见一般,并未回应她们的视线。整张脸虽还是一直严肃地板起,面上瞧不出半点情绪,但那双寒潭似的眸子,却因着珠儿她们的反应,总算多了些波动。
“昨夜大家伙儿忙得有些晚了,今天早上便都起得迟了些。慌慌张张的,光顾着忙自己的事儿了,等太后娘娘提醒给你们两个小的留饭时……哎,就剩下这么些东西了。”高嬷嬷一面拿了筷子,摆到珠儿、瑶儿面前,一面有些不好意思地含笑说道。
“好在这会儿已经巳时了,再过上一个多时辰,便又到了午膳时间。你们两个小家伙先委屈一下,随便垫吧一点儿,等到了中午再好好用膳。”
高嬷嬷语气中虽虚透着几分赧然,面上却始终挂着落落大方的从容笑意。
两个孩子昨日中午便因着夜里有小宴,怕肚子太饱在主子面前失了礼数,败了贵人的好兴致,午饭只吃了个半饱,就早早放下了筷子。
等到了晚膳时分,虽是陪着朱太后一道用了膳的。但她二人见被赐座的高、平两位嬷嬷有些放不开,为了活跃气氛,又是撒娇、卖乖,又是给长辈们布菜的。忙前忙后,哄得太后娘娘和两位嬷嬷眉开眼笑,自己却没吃上多少。
至于晚上的赏月宴,两个丫头既要彩衣娱亲,又要备礼、献礼,连慈恩寺特意敬上的月饼都没机会尝上一尝,哪能像其他人一般,赏月的同时还有宵夜吃呢。
再加上今日早上因着太后娘娘的“好意”,还有高嬷嬷“无意间”的疏忽,让珠儿、瑶儿双双错过了早饭时间。
此时的两个丫头,早已是饿的前心贴后背了。
这一切,太后娘娘身边的大管家——高嬷嬷,自然是一清二楚。可她面对两个孩子略显憔悴的面庞时,非但没有露出心疼或担忧的神情,眼底反而一丝温度也无。
往日对珠儿、瑶儿关怀备至的长辈,今日却突然冷冰冰地敲打起了她们两个来。
看来,昨夜那两道点心——里面藏着的问题,还真不简单。
珠儿一面心乱如麻地想着,一面向身边的好友望去。撞见了彼此的眸子,两个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副不自然的苦笑来。
一瞧见桌的吃食,就变得蔫儿头耷脑的两人,此时也只得强打起精神,做出一副大大咧咧,又很是感激的模样来,“嬷嬷,瞧您说的,有吃有喝的,怎么能叫委屈呢?我们两个本来在吃上就不挑替,这些——就已经很好了。”
说着,便走到桌旁,各自坐下,一手扶着粥碗,一手捡起了桌上的筷子来。
见两个小丫头除了未休息好,周身透着些疲惫外,面上却未有半点不满。高嬷嬷的眸色略暗了暗,搬了张凳子,坐在了二人跟前。
珠儿、瑶儿动作自然地将唯一一道白菜豆腐,往两人的粥碗里各拨了一半过去。拿筷子稍微将菜汤和稀粥搅和了一下,便一口一口地享用起了这迟了好半天的早饭来。
不一会儿功夫,碗里的食物便被她们俩吃得是一干二净。
空了许久的肚子,终于填了些东西,腹中也跟着传来了一串咕噜声。在高嬷嬷面前露出了这么失礼的一面,两个丫头的脸“噌”的一些便红了,故作掩饰地轻咳了两声,随后掏出帕子擦了擦嘴。
注意到一直在默默看着她们吃饭的高嬷嬷,眼底的凉意已散去了不少。珠儿脸上还挂着刚刚浮起的红晕,心里犹豫了半天,终是壮起胆子,眨巴着一对水汪汪的眼睛,试探着询问道:“高嬷嬷,怎么不见太后娘娘?可是又去陪着太上皇说话了?”
一面装作不经意地提起,一面与瑶儿将空了的碗筷收拾起来。
高嬷嬷两手在凳子上一撑,利索地站起身,跟着珠儿她们出了用饭的小厢房,“娘娘是为了太上皇的事情忙去了。不过……不是到东客院看望陛下。”
“而是娘娘她决心闭关,为着太上皇能早日康复,抄经、祈福去了。”
“是这样呀……”感觉到了高嬷嬷待她们的态度,已不再如一开始那般冰冷和疏远。瑶儿也跟着慢慢放松了下来,将碗筷浸入到水槽里,手里洗涮的动作不停,脑袋却转了过来,语带关心地问道:“那娘娘每日的饭食该怎么办?可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和珠儿帮忙的?”
瞧着两个丫头那双明亮、澄澈的眼睛,高嬷嬷笑了笑,“这么多的丫头、婆子呢,用不着你们两个小家伙跟着操心。顾好自己,别让娘娘再忧心就成。”
“还帮忙呢,呵——小猴儿一般,不添乱就谢天谢地了!”说着,便在二人后脑上各点了一下。
这看似埋怨,实则宠溺的一番话,一下子就把横隔在珠儿、瑶儿与高嬷嬷间,一堵无形的墙给打破了,三人很快又恢复了往日亲昵的关系来。
两个小姑娘洗完碗,相视一笑,直接扬起湿漉漉的双手,调皮地往高嬷嬷的面上弹着水珠。
高嬷嬷受惊,忙往后躲了两下。可惜她反应的再快,终是避不开两个淘气包的左右夹击,被溅了一脸的水花。
“行了,行了!”一面继续地躲着,一面无奈笑骂道:“真是两只小皮猴儿,嬷嬷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住你们这么胡闹。”
到了这会儿,珠儿原本忐忑不安的心,已放下去了七、八分。
看来高嬷嬷之前的冷待,确实只是为了敲打她们。那两盘点心虽惹了太后娘娘烦心,但到底没有真的做出什么乱来。
今日的这一出——八成是高嬷嬷看着自家主子心里不舒坦,想替着朱太后来出出气吧。
高嬷嬷一面随珠儿和瑶儿来到灶房,将洗干净的碗筷收回去,一面在两个孩子的头上揉了揉,“你们呀,昨日可是害得娘娘将那好容易才放下的旧心事,又勾了出来。整宿都没睡好觉呢。”
珠儿大睁着眼睛,眸中透着不安,“高嬷嬷,可是我们做的点心有什么问题?可我……我们是按照您给的方子来做的呀。唯恐做的不好,扰了娘娘过节的兴致,期间我俩还特意请教了灶房的几位师傅呢。”
“哎——谁知道你们是怎么弄成这样的。你们昨儿个献上的那两道点心,竟和已故淮安侯夫人做的,味道几乎一模一样!”高嬷嬷半是试探,半是感叹地回道。
“淮……淮安侯……夫人?”珠儿、瑶儿异口同声道,语气诧异又犹疑。
高嬷嬷仔细观察着她二人的神情,见两个丫头面上的惊异之色不似作伪,仿佛是头一次听见这个名字,便直接反问她们:“对呀,淮安侯夫人,咱们娘娘名义上的妹妹。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随后,又双手一拍,故作恍然大悟道:“哎呦——我给忘了,你们两个先前一直在石家,宫里这些弯弯绕的关系,肯定知道的少些。跟着平澜他们隐居之时,那两人整日想的是如何将身份一辈子隐瞒下去,又怎会给你们讲这些呢。”
“难怪不知道淮安侯夫人和咱们娘娘之间的旧怨……”
珠儿自是知道这位淮安侯夫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可为着保全自身,便只得做出和瑶儿一般,好奇又兴致勃勃的样子来。安安静静地听高嬷嬷将这位曾与朱太后姐妹相称,后又嫁予大梁赫赫有名的许大将军为妻的朱氏夫人,细细说来。
本想着高嬷嬷说的东西,自己差不多都知道了,可听着听着——却让珠儿觉出了这其中与上辈子她所知道的,不一样的地方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