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旧识

小说:重生之明珠 作者:茉依夭喵
    听了沈皇后的话,宋贵妃饶有兴味地打量着跪在她下首的淑妃朱氏,眼珠一转,正准备出言刁难。

    坐在她身侧的沈皇后,似是早就料到了宋氏的打算,不待她插话,便又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本宫以为——现在当务之急,是将二十多年前的那桩旧案,调出来重审。”

    “毕竟你与淑妃,对当初的调查结果都不满意。双方各执一词,误会丛生,彼此心怀怨怼地过了二十几年。”说着,沈皇后眼含忧思地将目光从淑妃移到了一旁的宋贵妃身上。

    “这大梁后宫,除了本宫之外,就属你们两个位份最高。一个是伺候圣上时间最久的女人,另一个——则是自入宫起,便被圣上千娇百宠的女人,在圣上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再加上你们各自膝下都育有皇子,若是关系闹得太僵了,别说后宫之中一片狼藉,就连前朝,都会因此而受影响呀!”

    沈皇后苦口婆心地说着,眉头始终微微地蹙起。

    跪在下方的淑妃朱氏,立马拿出帕子拭着眼角,一脸动容道:“让皇后娘娘如此愁眉不展、忧心忡忡,都是臣妾的不是。”

    “臣妾身为四妃之一,协理六宫,非但没有为皇后娘娘分忧,反而还给您添了这么多麻烦。臣妾……臣妾实在是惭愧不已、羞愧难安呀!”一面说着,一面躬身拜了下去。

    沈皇后满意地含笑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你们能明白就好,后宫、前朝虽无直接往来,但总是能相互影响的。咱们在后宫之中,若是友善敦睦、和谐相处,圣上在前朝也能专心理政不是?”

    “淑妃,快别跪着了。那事儿就按我说的,等全部禀报完了,再来商议是否需要惩处其中的违规之事。”沈皇后笑着朝淑妃朱氏摆了摆手,示意她起身。随后目光一斜,扫了一眼坐在她身侧的沈贵妃,道:“贵妃妹妹,既然如此,咱们就让淑妃,传她的证人上来吧。”

    “你说呢?”沈皇后眨了眨眼睛,静静地等着贵妃的意见。

    望着沈皇后嘴角微扬的红唇,宋贵妃嘴唇张了张,想说的话终是没说出来。她拧着手中早就皱作一团的丝帕,似认命了一般,肩背微耸,长长叹了口气。

    “好——就让淑妃带证人过来吧。我倒要看看,她有何上天入地的本事,能把死了二十多年的人叫来!”

    ……

    “淑妃,这就是你传的证人?”

    沈皇后看着跪在大厅中央,身着粗布衣裳的白发老者,面露犹疑,对他的身份很是好奇,“他是……当年宫中的宫人吗?

    “回皇后娘娘的话,这位老者……您也许从未注意过,可贵妃娘娘——却一定十分熟悉。”

    立在老者身旁的淑妃朱氏,身姿曼妙、亭亭玉立,正浅笑嫣然地望着坐在铺了厚软锦垫的玫瑰椅上,却明显有些坐立不安的宋贵妃。幽幽地问道:“贵妃姐姐,这位老者是谁,您难道……不记得了吗?当年还是您,把他安排进太医院的呢。”

    “若是没有他,三皇子那一年能不能留下来,还不一定呢。”淑妃朱氏的语气中,透着几分意味深长。

    沈皇后听淑妃这么说,面上一片茫然,视线落在宋贵妃与老者身上,不断徘徊着。

    她见宋贵妃仍呆愣地坐在椅子上,半天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只当是这老者始终躬身跪趴在地上,大半张脸都藏在阴影中,看不清面孔,便让他抬起头来回话。

    老者应了一声,缓缓直起腰背,低垂的脑袋也随之抬了起来。

    老人的面孔彻底现在了众人眼中,宋贵妃却未能如沈皇后所以为的那样,望着他那张脸,仔细分辨着这位故人究竟是谁。她面容僵硬地缩在椅子中,目光飘移,视线始终不敢在老者面上停留,双手紧紧攥着身上织金的裙摆,十指的骨节因为太过用力,透出了浅浅的灰白色。

    老者体态清瘦,身姿挺拔,满头的银发,浓密而富有光泽。岁月虽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沟沟壑壑,但那双炯炯有神的眸子,沧桑之中,却又透着蓬勃的生机。

    “昭仪娘娘……噢,不!现在,应该称呼您一声——‘贵妃娘娘’了。”

    “二十多年没见,老朽这乍一瞧见您,心中都感慨万千呢。怎么您的面上……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呀?还是说……您贵人事多,已经把我这如蝼蚁一般的小人物,彻底忘诸脑后了呀。”老者如锥子一般的目光,直直刺向坐在上首,高高在上的宋贵妃,苍凉的语气中满是讽刺。

    沈皇后眼含怀疑地望了一言不发的宋贵妃一眼,随后坐正身子,神态威严地朝着下跪老者说道:“淑妃说你与贵妃是故人,似乎还曾经在太医院中任过职。”

    老者应道:“回皇后娘娘,老朽曾是一乡野郎中,医术在民间也算铮铮佼佼,幸得贵妃娘娘提拔,这才得以给宫中贵人们看诊。”

    “既然是贵妃的亲信,莫非……二十多年前,贵妃有孕之时,她的身子是由你来照看的?”

    “娘娘说的没错。”老者低垂着眼眸,恭敬地点了点头,不敢与沈皇后直接对视,“自老朽入宫,升任御医之后,便主要负责贵妃娘娘的承庆宫。为承庆宫中各位主子们看诊,便是老朽的职责所在了。”这其中当然包括当年的承庆宫主位——柔昭仪宋氏。

    “特别是贵妃娘娘那儿,每隔三日的平安脉,圣上都会亲自过问,从未落下过。至于娘娘当年有喜,除了老朽和贵妃娘娘自己外,便是圣上最先知道的。”老者回话时语气淡然,态度不卑不亢。

    “你胡说!”听老者这么说,宋贵妃终于坐不住了。

    她“嗖”的一下站起身,往前走了两步,站在老者和淑妃身前,横眉怒喝道:“满宫上下谁人不知,这宠冠后宫之人乃是祥宁宫的朱氏!本宫当年不过一人老珠黄的旧人,圣上碍着过去那点儿情面,才每月到本宫住处坐上一坐,怎会想着过问本宫的平安脉?!”

    说完,宋贵妃又急忙转身,一下子跪在了沈皇后面前,“皇后娘娘,这人不知道是淑妃从哪儿找来的,我从来就没见过他!”

    “他说的那些事,好多都和实际情况对不上,根本是在胡言乱语,随意给臣妾身上泼脏水!”

    “我看……今日之事,分明是淑妃她嫉妒臣妾,在位份上压了她一头不说,连我那锦儿也比她的两个儿子更得圣心,这才找人来胡乱攀诬臣妾的!”宋贵妃一面跪在皇后腿边,扯着她的裙角,一面喘着粗气,面目狰狞地厉声控诉着:“皇后娘娘,你可不能听信奸人的一面之词呀!”

    宋贵妃因为前面转身的动作过大,头上的簪钗本就有些松动,原本梳理地整齐华丽的高髻,也在之后一系列动作中,逐渐失了原本的形状。

    沈皇后望着她鬓边散落下来的发丝,面露不虞,抬手拉了一下自己的裙摆,将其从宋氏手中拽了出来,“宋贵妃!本宫自认处事公正,懂得兼听则明,从未有过偏听偏信的时候。你与本宫相处了近三十年,难道这点了解都没有吗?”

    “赶紧起来!到偏殿收拾一下。这一整天又哭又闹,把自己整得蓬头垢面的,像个什么样子!”沈皇后拧着眉,眼神中满是嫌弃。

    “娘娘!那淑妃和这骗子的事……”

    宋贵妃依言行至偏殿入口,在进屋的那一瞬,突然止住脚步,有些不甘心地扭头望向沈皇后。

    沈皇后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不耐地解释道:“既然他方才承认曾在宫中任过御医,自然是会留下记录的。身份有没有问题,一查便知。有本宫在这儿盯着呢,你赶紧去净面更衣,别瞎操心这些事了。”

    语毕,她将目光移向门外,朝着候在外面的宫人叫到:“魏嬷嬷在吗?进来一下。”

    ……

    这位跪在下首的老者,是二十多年前,为承庆宫众人看诊的路御医。而承庆宫主位——柔昭仪宋氏,还在闺中之时,便已经和这位路御医是旧识了。

    当年路御医还没有在太医院任职,只是一普通乡野郎中,经营着一间不大的药铺。因他研制出一种用于润肤养颜的药膏,效果极佳,一传十,十传百,在当地也算渐渐打响了名号。

    宋家大宅与路大夫的药铺,虽所处县城不同,但都属河内郡,相距不算太远。关于这润肤养颜膏的神奇,自然也就慢慢传到了宋家女眷们的耳中。听说有这等好物,本就意在皇家、爱重容貌的宋氏,急忙托人去购买。

    一来二去,便与那研制出此方的药铺掌柜——路大夫相识了。

    后来路大夫先是在宋氏的安排下,做了宋家的府医。待宋氏嫁予还是皇子的梁帝为庶妃时,又举家搬到了京城,在梁帝的帮助下入了太医院。等梁帝继位登基,宋氏也妻凭夫贵,成了承庆宫的柔昭仪时,已升至御医的路大夫,便专门负责承庆宫的请脉看诊之事。

    宋氏尚在潜邸之时,梁帝意在大位,整日在外争权斗狠,已无余力管控内宅,王府内事便全权交托给正妃沈氏打理。

    沈氏在府上大权在握,宋氏虽有梁帝暗中偏爱,但她既无强势母家,又无宫里贵人关照,在王府可以说是毫无自保能力,便一直表现的不争不抢、老实本分,缩在沈氏手下讨生活。

    路大夫为宋氏预备的避孕药物,自打她嫁入王府,就从未断过。为的——不过是防止她在正妃之前有孕,招来沈氏的厌弃和王府其他女人的嫉恨。待梁帝登基为帝,后来的德妃和皇后沈氏也已于潜邸,先后为其诞下两位皇子,宋氏这才敢考虑怀孕之事。

    淑妃朱氏获封入宫之时,柔昭仪宋氏其实便已诊出了喜脉。只不过梁帝特意交代了路御医,先将消息保密,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对外公布。

    而“宠冠后宫”的淑妃娘娘有孕之时,便是最合适不过的时候了。

    ……

    “照你这么说,贵妃当年的孕期,确实是对外谎报了。淑妃有孕的前两个月,宋氏她便已经怀了身孕?”

    沈皇后接过身旁魏嬷嬷重新沏的茶,一面悠悠地品着,一面翻弄着桌上的卷宗,细细查看着。

    这些卷宗是她方才吩咐身边下人,去内务府专门寻来的,里面记录了近几十年内,曾在太医院任职的所有太医们的情况。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