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证据

小说:重生之明珠 作者:茉依夭喵
    宋贵妃闻言,忙不迭地点头应道:“是呀!是呀!皇后娘娘,您这话说得很是。咱们两人的经历,仔细想来——还真的有几分相似呢。”

    “都是在身怀六甲之时,突遭奸人所害,险些一尸两命!”她一面说着,一面扭过头,望向淑妃的眸子,似淬了毒一般。

    “呵——”淑妃朱氏听宋贵妃这么说,忍不住笑地打断了她,“怨不得我经常听人说——‘如果想要骗过旁人,得先将自己骗过去’呢。若不是我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乍一眼瞧见贵妃娘娘这般做派,恐怕……还真的以为您受了天大的委屈了呢。”

    “淑妃!你不要觉得早年间那桩事,圣上没有处置你,就代表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你可以死不认账,甚至反咬我一口,但你挡得住这宫里的悠悠之口吗?”宋贵妃义正辞严地怒喝道。

    “本宫是因何而早产,当初满宫上下可是传遍了的!”

    看着朱氏那双满含嗤笑的利眼,宋贵妃不自然地将目光移开,背上沁出了一身冷汗,再不敢与她对视。

    嘴里却依旧振振有词:“若不是圣上他有意要护着你,手段强硬地压下了宫中那些流言。还因担心周围人口风不紧,干脆杀一儆百,除掉了当时给本宫看诊的太医和承庆宫宫人,以至此后再也无人敢提你害人之事。本宫又怎会委屈、隐忍了二十多年,看着你这伤子仇人,成日在本宫面前张牙舞爪、耀武扬威?”

    “圣上有意护着我?哼——真是好笑!”

    说这话时,淑妃朱氏双眼透着冷然,额角青筋绷起,语气中满是嘲讽之意。

    她一面举止优雅地抬手理了理鬓边的碎发,一面似笑非笑地望向沈皇后,轻声问道:“皇后娘娘,当年那些流言蜚语,最后——可全都是由您来出面处理的。您说说看,圣上他……究竟是在护着谁呀?”

    二十多年前,初夏的某一日。

    还是柔昭仪的宋氏,午睡之后,忽觉腿脚困乏。便捧着怀胎“七月”的肚子,晃晃悠悠来到御花园,一面游园散步,活动活动手脚,一面晒晒太阳,享受这闲适、暖和的午后。

    行至荷花池边,她看见了同样身怀六甲,正悠然自得斜倚着太湖石,赏景喂鱼的淑妃,赶忙上前去请安。

    纵使柔昭仪当时体态臃肿,行动颇为不便,皇后沈氏也早就免了她的问安。但在遇上了飞扬跋扈的淑妃娘娘时,她还是态度恭敬,规规矩矩地施了全礼。

    一向仗着皇宠,横行霸道惯了的淑妃朱氏,在对上这抢了她有孕风头的柔昭仪,自然是心气不顺。待对方没有因身怀龙胎便敷衍了事,完完整整将礼行完,低眉顺目地垂首立在她面前时,便趾高气昂地在言语上对她刺了几句。

    被盛宠在身的淑妃娘娘挑了理,素来胆小怕事的柔昭仪,自然是急忙跪下请罪。

    一来二去,也不知是怎的,柔昭仪突然身子一歪,直接滚下了台阶,跌落到足有一人多深的荷花池中。

    好在御花园中,当时在场的宫人不少,柔昭仪刚一落水,便被人急忙救了上来。一身狼狈的她,虽很快便被人送回到了寝宫,太医也随即赶来为她安胎。但在当天夜里,承庆宫中还是传出了柔昭仪受惊见红的消息。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又牵扯到两位有孕在身的高位嫔妃,太后和梁帝自然是要亲自过问的。

    可这案子无论怎么审,当时目睹了整件事情经过的宫女、太监,无一不言之凿凿、赌咒发誓,说柔昭仪是被初夏的日头晒得头晕眼花,一时不慎,自己误落入池中的。

    直到柔昭仪生产的那一日,案情都没有任何进展。

    出事的第三天,悬在承庆宫上空的乌云,终于风吹云散。柔昭仪母子均安的好消息,也在宫中传了开来——大梁的三皇子,就此平安降生了。

    至于柔昭仪落水早产的案子,也随着三皇子的出世,最终盖棺定论——经多方证据证实,柔昭仪落水之事,实则是她自己一时不慎所致,与现场其他人无关。念她生育皇嗣有功,为大梁皇室开枝散叶,便功过相抵,免除了她“看顾皇嗣不利”的罪名。

    然而,就在这番定论下了没过多久,宫中却隐隐有传言流出——说当时柔昭仪,是被淑妃娘娘踢了一脚,这才导致大着肚子的她,身子不稳,摔下了石阶的。而太后娘娘最初的态度,本来是想要彻查此事,但因着梁帝偏袒淑妃,三皇子也最终平安无事,便顾念与梁帝的母子之情,最终选择了退让……

    “淑妃,当年宫中是有传言说,贵妃早产之事与你有关,而母后也因为这件事,与圣上起了嫌隙。”

    沈皇后说着,轻轻挣开了贵妃抓在她衣袖上的双手,“本宫出面压制流言,不过是依宫规行事,惩处那些捕风捉影,造谣圣上与太后娘娘母子失和之人。”闭口不提有关淑妃的谣言,究竟是真是假。

    “至于贵妃落水之事,究竟如何……”沈氏面色沉静地望着淑妃,一字一句道:“本宫也只看过当时宫人们的证词,确实与最后对外公布的定论,完全相符。若是你们对此事持有不同看法,不妨……就拿着你们各自的证据,在我面前敞开了说吧。”

    “此事——就此重审!”

    “免得你们俩一来一往,眼刀乱飞。说话也夹枪带棒,吵吵嚷嚷,闹得本宫头疼!”说完,沈皇后提着裙摆,从容地回到座位上,稳稳落座。

    她一面半阖上眼睛,微微拧着眉,一面用拇指轻轻揉起了两侧的太阳穴。

    淑妃朱氏闻言,眉目微动,若有所思地看了沈皇后一眼。在对上她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时,心中一突——了然的神情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她长长呼出一口气,在宋贵妃阴晴不定的面色下,徐徐说道:“贵妃姐姐,您今儿个不停地在皇后娘娘面前控诉,当年是我暗藏祸心,使坏害得你‘早产’。既然皇后娘娘都说了,此事可以重审,不如……咱们就各自亮出证据来吧。”

    “嗯?”

    淑妃朱氏一面说着,一面轻移着莲步,往座位方向行去。在她转身的那一刻,不露声色地朝窗外眺了一眼,面上的笑意也随之愈发的浓了。

    “证……证据,本宫自然是有的。”

    宋贵妃见皇后沈氏的态度,似有些不对劲,心中正隐隐不安。说话时,缩头缩脑,全然不见刚开始与淑妃正面交锋时的春风得意、吐气扬眉,语气也透着几分不自然。

    她先是故作随意地踱着步子,慢慢移至大厅一侧的铜壶滴漏旁。待看清上面所示的时辰时,那双尚沾着泪痕的眼睛,猛然睁大。

    她一面不顾形象地踮起脚尖,一面张惶地探头朝大门方向望去。不知是看到了什么,宋贵妃面色一白,急忙将脑袋缩回去,双眼隐在一片阴影之中,声音明显带着颤:“淑、淑妃,你不是一向争强好胜吗?这么多年来,本宫也……谦让惯了,还是你先带人证物证出来吧。”明显是手上没有真东西,想拖延时间。

    “既然……你说圣上当年为了本宫,将孕期对外少报了三个月。圣上他人现在就在里间睡着呢,你去叫醒他,看看圣上对这事怎么说。”

    梁帝昏迷至今,已过了整整三日了。

    太医院的太医对此束手无策,只说是梁帝积劳成疾,身体太过疲惫,这才进入到了自我保护的休眠阶段。待身体休息够了,各方面修复完毕,不用刻意去唤,他自己便会醒来。

    宋贵妃之所以最后说出这般近似无赖的话,还是料定了当年知情的人,全部被斩草除根,处理干净了。除非梁帝他自己愿意为淑妃作证,不然,哪怕朱氏已经猜到了全部事情的真相,但因她手上任何实质性证据都没有,依然无法撼动到自己半分。

    至于她为了彻底扳倒淑妃,苦心收集的“证据”……宋贵妃一面心里想着,一面又往大门方向望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些许焦急之色。

    皇后娘娘之前,好容易才被她和锦儿说服,现在朱氏那贱人忽然提到了二皇子,让皇后心里起了疑,看她那态度……似乎也变得摇摆不定,不再如一开始那般,事事偏帮着她了。

    她得好好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将皇后,再拉到她这一边来……

    “贵妃姐姐,瞧您这话说的。我虽然也希望圣上他能早早醒来,免得有那奸人作祟,乱了朝纲。可太医一早就说了,圣上何时清醒,与外人唤不唤他无关。只能等圣上自己休息够了,方才会自行醒转。”

    听宋贵妃最后竟冒出这么一句话来,淑妃朱氏手中的茶杯,差点儿没端住。

    以前这宋氏虽然大智慧没有,小聪明不断,但也算是自持、守礼之人,从未像刚刚那般,隐隐竟透出了几分市井妇人的无赖之感。

    看样子——皇后态度的逐渐转变,对宋氏心境的影响,还是不小的。再加上三皇子不在身边,只有她这个被梁帝刻意保护了近三十年,从未经历风霜的妇人,一人在场上单打独斗,面对的——还是她与皇后沈氏这两个厉害角色。

    想到这里,淑妃朱氏不禁淡然一笑……

    虽然她始终想不明白,宋氏对自己的恨意,究竟因何而来。毕竟,一直被视作工具、予取予求,活得险象环生的人可是她呀。而宋氏却能在她的牺牲下,安安稳稳躲在后方,什么心都不用操的坐享渔利。也使得她对这位宋贵妃的怨恨,早已深入骨髓。

    两人一开始那互不退让、剑拔弩张的样子,也预示着她们之间,已经走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至于皇后沈氏——对于她与宋氏在梁帝心中的真实地位,沈氏怎么可能一无所知。而她与宋氏的关系,到了今日这般田地,若说沈氏没有从中推波助澜,也是不现实的。

    细想一开始那两人一唱一和的做派,显然是之间有过什么协议。而能说动素来为人板正、不偏不倚的皇后娘娘为其说话,只可能是那筹码的价值,超乎了一般人所想,比沈氏身为皇后所获的,还要更高的利益。

    比如——让吴王认沈氏为母,待今上驾崩,吴王继位,便尊沈氏为辅政太上皇后……

    “皇后娘娘,贵妃生产那件事,当时是圣上和太后娘娘亲自着人调查的。最后公示出的卷宗,与真实情况有无出入,除了那些处死的宫人和太医外,我想……也只剩太后和圣上本人知道了吧。”

    沈皇后不明白淑妃朱氏为何突然这么说,敛眉略思索了一下,随后点头,一脸可惜道:“是呀,过了这么多年,宫人们死的死、出宫的出宫,连太后娘娘都已经仙逝整整七年了,恐怕除了圣上他自己外,再没有什么人能为那件事作证了。”

    “既然那事让你们两个误会至今,闹得这么难看,本宫也只期盼圣上他能早日康复,不耽误前朝之事的同时,把后宫的家事也理一理了。”说着,沈皇后目光悠远地向里间望了一眼。

    听沈皇后这么说,宋贵妃心中微微一松,嘴角止不住地往上翘了翘。

    正待她心中暗自得意之时,淑妃又在一旁,接着自言自语道:“若是……当年那些被处死的宫人,还活着就好了。”

    “哼——淑妃,你也真是想要给自己洗脱罪名,想魔怔了。”宋贵妃彻底安下了心来,眼皮一翻,身子一扭,几步行至皇后身边的座椅旁,拿着帕子掸了掸椅面儿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一屁股坐了下来,“死了都二十多年了,早化做一堆烂骨头了。淑妃,难不成你是想让骨头开口说话?”

    “皇后娘娘,这可是巫术呀。我虽读书不多,但也知道这是宫中的大忌!”

    “放肆!”沈皇后把脸一板,斜睨了宋贵妃一眼,对她眼底生出的那丝兴奋很是不屑,厉声呵斥道:“巫蛊是何等大事,岂能这般信口开河。你现在已经是大梁的正一品贵妃了,地位仅在本宫之下,要时刻记得谨言慎行,对得起圣上赐予你的高位。”

    “淑妃不过是感慨当年的证人再寻不到罢了,哪里有说过要在这宫里行巫术的?”说着,沈皇后端起茶杯,微抿了一口,目光却飘向了坐在对面的淑妃身上。

    “别看你以前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半步也不敢行差踏错,不过是淑妃她一直压你一头,你那本性没机会露出来罢了。你瞧你这刚当上贵妃才多少日子呀,便折腾出了这么多事来。”

    宋贵妃本笑着的面庞骤然一僵,显然是没想到沈皇后会当着淑妃的面,训斥于她。表情有些尴尬,怒气冲冲地瞪了淑妃一眼,随后便缩在椅子上,不再言语了。

    淑妃朱氏闻言,掩唇一笑,眼角移向窗外。

    见时辰差不多了,她站起身,朝沈皇后恭恭敬敬行了个礼,道:“皇后娘娘,其实贵妃姐姐她说的……并不完全是错的,当年那些被‘处死’之人,确实有人可以开口说话。”

    “死人说话?荒唐!你把皇后娘娘和本宫当成什么了?!”淑妃这话刚一说完,宋贵妃便起身怒喝道。

    至于沈皇后,在听完淑妃的话后,她心中不禁暗道——“果然如此”,眸子中透着笃定和了然,“死人说话?本宫还从未见识过呢。说说看吧,淑妃你有什么通天的本领,能让‘已死之人’开口为你作证。”语毕,沈皇后面上笑容渐深,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

    “这……”淑妃朱氏往后退了两步,面露难色,不等皇后回过神,她直接“噗通”一声跪了下去:“事从权宜,臣妾在行事之时,做了有损宫规之事。这期间若有不敬之处,还请娘娘先压下怒火,待整件事情听完了,再来给臣妾治罪!”

    说着,便双手一并,高举过头顶,身子一压,朝着沈皇后拜了下去。

    沈皇后笑了笑,“既然是事从权宜,即便与宫规冲突了,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若是有什么特别严重之事,本宫也无法赦免于你。只能将你先行关押,待圣上醒来了,禀明圣上处理。”

    “贵妃,你看这样安排如何?”

    “啊?”宋贵妃看淑妃煞有其事的样子,不似作伪,心中正如乱麻一般,仔细思索着淑妃所要带来的证人,到底是谁。突然听到皇后点了她的名字,忙回过神,低下头讪笑道:“娘娘,臣妾方才正想旁的事呢,没注意听你问了什么。您……”

    沈皇后面色如常,并未对贵妃表现出不满,“本宫方才是说,事从权宜,不必拘泥于礼数。若是淑妃在寻证的过程中,有些无关痛痒的小错,就揭过不提。”

    “可如若犯了大错,便只能先行关押,待圣上醒来后,再做处置。”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