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坠马

小说:重生之明珠 作者:茉依夭喵
    来人正是当今的三皇子,吴王卫承锦。

    至于被他打断对话的两人,一身玄衣的清俊男子,是深受梁帝器重的第四子——晋王卫承铠,而他身旁的少年郎,则是晋王的同母弟弟,上个月才被册了齐王的六皇子——卫承钊。

    吴王比晋王大了两个月,也是刚刚及冠的年纪,生母是梁帝身边的柔昭仪。柔昭仪虽然相貌平平、出身不显,不及晋王、齐王的母妃——淑妃娘娘宠冠后宫,但作为宫里最早一批伺候梁帝的嫔妃,在今上面前也是有几分情分在的。

    一个月中,梁帝总有三、五日会宿在她宫中。

    “三哥此言差矣!”卫承钊听吴王这么说,不等自家兄长开口,便出言辩驳道。

    “弟弟我不是不服管教,而是我只心悦诚服于有德行之人。若是来人能有理有据地指明我的错处,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我自然会态度诚恳地好好认错。至于那些仗着年长便蛮不讲理,想以大欺小、以势压人之人,没事儿……还是别老在我眼前瞎晃悠!”

    “我这年轻气盛的,若是遇上那些自讨没趣儿的人,拳头可能就先忍不住来跟你讲讲道理了!”卫承钊说着,便有意地伸出拳头,在吴王眼前晃了晃。

    避开卫承钊又是血污、又是汗渍的拳头,吴王嫌弃地皱了皱眉,随后冲着卫承铠不满道:“四弟!小六儿这般放肆你也不管管,才刚封了王就这么目无尊长、没规没矩,等日后他当上了太子,还不知道会把压在上面的几个兄长给怎么样了呢。”

    “三哥慎言!”听吴王越说越出格,卫承铠急忙喝止道。

    “父皇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大梁在他这些年的治理下,海晏河清,上下一心,周边诸国无一敢犯!这是大梁之幸,亦是百姓之福!立储之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三哥还是不要妄议的好!”

    吴王的母妃柔昭仪,其父虽只是一礼部员外郎,官微人轻,但因柔昭仪的生母和先帝宋嫔是同族姐妹,幼时便被选入宫中,做了宋嫔膝下嘉平公主的伴读。而宋嫔所在宫殿——承庆宫主位,正是先帝的张淑仪,今上生母德献太后张氏。

    柔昭仪做伴读时,一直随嘉平公主住在宫里,直到后来,公主因病夭亡,柔昭仪方离宫归家。也就是在宫中的这五、六年光景,让她与还是皇子的今上,结下了青梅竹马的情谊。

    待今上及冠,封王选妃,便将尚在闺中的柔昭仪纳作了庶妃。

    淑妃娘娘是今上登极之后,为充盈后宫,纳入梁宫的第一批嫔妃,家世清贵、满腹诗书、仙姿玉貌、蕙质兰心,一入宫便甚得梁帝宠爱,风头一时无二,连当时已诞下二皇子的皇后娘娘,都要避其锋芒,更何况柔昭仪这个没有任何出彩之处的后宫旧人呢?

    淑妃入宫不过三月便有了身孕,没过多久,柔昭仪也跟着诊出了孕事,两人一前一后,产期正好差了一个月。

    后来不知怎的,本来产期在后的柔昭仪,竟足足提前了三个月生产,诞下了自幼体弱的三皇子,又因中间产程艰难,伤了身子,此生再难有孕。而淑妃娘娘则在两个月后足月生产,为梁帝添了活泼健康的四皇子。若不是当时皇后拦着,欣喜若狂的梁帝可能就要因四皇子的出世而大赦天下了。

    打那以后,宫中便隐隐有风言风语传出来,说是淑妃不满自己有孕的风头被柔昭仪抢了,怀恨在心,暗中做了手脚,这才使得柔昭仪怀胎七月便早产生子,差点一尸两命。

    流言最后虽然随着皇后的雷霆手段,渐渐平息了,但淑妃娘娘蛇蝎美人的印象,却深埋在每一个宫人心中。

    三皇子不知是不是幼时听过这些传言,对淑妃母子的态度,轻则带搭不理,重了便直接出言不逊、恶语顶撞,当着妃嫔官眷的面,不知下过淑妃多少回面子。梁帝对此事虽也知晓,但除了赏赐些金银珍宝,安抚淑妃外,对三皇子至多只是呵斥几句、罚写抄书,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久而久之,宫人们对当年的传言,便更加深信不疑了。

    “四弟,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至于这么认真吗?”

    听了卫承铠的话,吴王脸色一白,随后表情有些讪讪道:“哥哥我来之前吃了些酒,脑子有点不清楚了,都是一时乱说的……乱说的。四弟、六弟就当刚刚什么都没听见,哥哥我不打扰了,这就回去醒醒酒,醒醒酒啊。”

    话音刚落,吴王便扯了一把缰绳,策马离开了。

    “哼!这个卫承锦,这样子便怕了,真是没用!”卫承钊看着吴王仓皇逃脱的背影,面带轻蔑地往旁边啐了一口。

    “六弟!”卫承铠见自家弟弟转眼便张狂了起来,板着脸,厉声训斥道:“你也给我收收!这还在外头呢,越说越不像话了!四哥有一句话没说错,你呀——确实是太没规矩了!”

    卫承钊有些不服气,可看兄长的样子是真生气了,只得咽下嘴边的话,气鼓鼓地胡乱应了一声。

    “行了!天色也不早了,咱们两个就别再折腾了,一起回营地吧。方才我还猎了只鹿,已经让侍卫先拿回去收拾了,今天晚上,咱们两兄弟就好好喝一场!”

    听兄长这样说,刚刚还被训得垂头耷脑的卫承钊,赶紧顺杆爬:“有鹿肉吃呀,这个好,这个好!这一整天骑马拉弓的,我都饿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拉着缰绳,将马头对准营地方向。

    “四哥,听说母妃把新酿好的两坛子枣霞酿全给你了。咱们两个干脆赛马吧,看谁先到营地,彩头就是两坛子美酒怎么样?我这儿有父皇赏的瑶池醉,你拿出母妃的枣霞酿,输的人就要把这两坛好酒拱手奉上……”

    ……

    信国公府药室。

    “还以为三姑娘的事情忙完了,路老回来之后就能清闲些呢。没想到他老人家这一天天的,照样早出晚归,把咱们两个小可怜儿独自扔在这儿小院儿里。”珍儿一面将药材平铺在院子空地的竹席上,一面嘴里嘟嘟囔囔道。

    “哎——还是在朱家的那段时日最舒服,咱们两个吃吃喝喝,什么都不用做,就连路老也是每隔一日才去给三姑娘请一次脉的。”

    珠儿将装药的盒子递给她,扭头向院门外望了望,随后在珍儿的额头上虚点了一下:“又说胡话了,咱们是信国公府的下人,又不是主子小姐,每天劳作、为主家分忧,本来就是咱们应尽的的本分。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身份要做的事,平民家的闺女还要每天织布、绣花,贴补家用呢。”

    “更何况……府里最近发生了那么多事,老夫人的身子一时经不住,需要路老时刻守在身边,也是可以想来的。”

    珠儿说话时眉头紧蹙,表情凝重,一双漆黑的眼眸若有所思地望向院墙外的大树……

    十日前,晋王殿下在皇家猎场御马时,不慎从马上坠落,伤了腿。

    虽有御医及时医治,但因所受之伤太过严重,即使断骨接上,伤腿养好,日后也会留下些后遗症,恐不良于行。

    消息传出来后,京里一片哗然。

    晋王是今上的第四子,一直在兵部任职,文韬武略,有勇有谋,平素很是受梁帝的器重。他上面虽有大皇子鲁王、三皇子吴王两个更年长的哥哥,但因他能力卓越,人品贵重,在皇子中的分量,早已隐隐盖过上面那两位。

    更何况——他的母亲,是宠冠后宫的淑妃娘娘,他的舅家,是弟子众多、人才辈出的汝州朱氏。

    这种种条件的加成,使得不少心思活泛的家族,已经开始有更进一步的打算了。在梁帝放出口风,要给吴王和晋王选妃之后,那些人家更是三天两头就派家中命妇递牌子入宫,去给皇后和淑妃娘娘请安呢。

    这其中,就有信国公夫人,而她家便有两个待字闺中的女儿。

    可没想到,这赐婚的旨意马上就要出来了,晋王却在这个档头突然摔断了腿。

    不良于行——不就是说,晋王以后可能要变成跛子了吗?哪怕他之前条件再好、再优秀,梁帝也不只这一个得用、出色的儿子,绝不会退而求其次的去立一个身有残疾的皇子做储君。太子之位——恐怕要与这位晋王殿下彻底无缘了。

    之前那些动了心思的人家,求的可不仅仅是一个能干、出众的女婿,更是日后青云直上的从龙之功,权势显赫的国丈之位呀!

    又过了几日,晋王尚卧病在床,梁帝赐婚的旨意却突然下来了。

    吴王妃的位子,落在了兵部尚书沈鸿朗之女,沈氏怡然的头上,婚期定在了明年的三月初十。

    而晋王,则配了淑妃的同族堂弟——中书舍人朱良骏之女,朱氏熙华为晋王妃,于明年的四月初十完婚。

    除此之外,梁帝还特意给之前往宫里跑的最勤的信国公夫人的两个女儿,也都指了婚。长女石文婉册为吴王侧妃,待吴王妃进门后三个月入府。至于次女石文娴,则配给了晋王的同母弟弟——齐王,是为齐王侧妃,等明年齐王开府之后再行完婚。

    文武百官看着这一道道旨意,实在是捉摸不透帝王的心思,不明白他对晋王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晋王虽说是伤了腿,日后无缘大位,可到底是皇孙贵胄,梁帝的亲儿子。他本身能力超群,日后定有一番作为,做一辅君贤王也是极为合适的,配哪家贵女都算是低就了。可最后梁帝竟出乎意料地,将晋王正妃的位子给了一个五品文官的女儿,更何况这位晋王妃与淑妃娘娘同出一族,为晋王带不来任何额外的助力。

    哪怕晋王因伤了腿,灰心丧气,彻底失了斗志。宫里那位盛宠多年、飞扬跋扈的淑妃娘娘,又岂能接受这样的儿媳妇?!

    再说那信国公府,虽说石家这回一下子就出了两位皇子侧妃,可这份“殊荣”在其他人眼里,却带了些讽刺的意味。

    谁人不知,信国公夫人在皇后为两位皇子相看贵女时,往宫里跑的最勤快。

    除了皇后的凤宜宫,就属淑妃娘娘的祥宁宫她前去请安的次数最多。至于她那大女儿所嫁的吴王之母——柔昭仪,她因当时一心想把女儿嫁予风头正盛的晋王,怕让淑妃误会自己左右逢源,在宫里那么长时间,竟一次都未去拜见过。

    官拜二品的兵部尚书沈鸿朗,成了吴王的泰山。而世袭罔替的超品国公——信国公石安国,她的嫡长女却做了吴王的侧妃。

    这一巴掌,可谓是狠狠打在了信国公府的门脸上。

    也难怪自从赐婚旨意下来,老夫人的身子便不大好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