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小说:[红楼]千秋此意 作者:江白龟
    谢垣深吸了口气。

    迎面而来的女眷群中,两位夫人并肩而行,走在最前,后面缀着各家小姐和随行伺候的一众仆妇。

    林夫人贾敏生的不俗,举手之间顾盼神飞,而身后那小姑娘相貌与她有七分相似,目中狡黠灵动,只是身形怯弱,更添三分文弱风流。

    寺中非常安静,环佩声停在咫尺,周遭只余水流淙淙声和悉悉索索的虫鸣。人群中的小姑娘抬起头,好奇地看了谢垣一眼,然后又迅速垂眸,做眼观鼻状。

    谢垣的心里涌上一股难以言说的滋味,笼在袖中的手无意识地握紧,那些前世今生如青苔般不见天日的心思仿佛在那一眼中云开月明,一片幽深寂静中,他觉得自己冷冰冰的心忽地落了地。

    这孩子,长的可真像……

    他恍惚地想,那人小时候,兴许便是这般模样,可惜不曾见过。

    谢夫人笑道:“见了长辈,还不近前行礼?”

    谢垣收敛心思,上前躬身向贾敏作揖,道:“夫人安好。”

    言罢,微微侧身,语气忍不住缓和几分,轻轻唤了声:“世妹。”

    林姑娘眉眼舒展,亦同他见了礼:“世兄好。”

    她的年纪还小,五官稚嫩,脸颊尚有些浅浅的婴儿肥,因此睁眼看人时带些懵懂的天真,她唤人时软软娇娇,小猫也似。

    谢垣藏在衣袖里的手紧了又紧,好不容易才克制住去揉她脑袋的冲动。

    也只是……长的像而已,他在心里提醒自己,书载孔子貌类阳虎,可见容貌相像者并非没有。可话虽如此说,他的眼角眉梢却全是不自知的笑,语气柔和地让谢夫人怀疑他吃错了药。

    贾敏尚不知眼前的登徒子已盯上自家小女儿,上下打量了谢垣一番,见这谢家小公子生的人模狗样,风度从容,很有些少年俊杰的味道,不免生出好感,赞道:“这便是贵府小公子吧,真是人中龙凤。”

    谢夫人谦逊道:“莫要夸他,素日胡闹的很。”

    贾敏道:“我听我家老爷讲,小公子如今蒙圣恩赐了官,非是寻常虚爵,正应了年少有为四字,我看并不胡闹,还是你有福气。”

    谢夫人道:“小孩子家家,不过是让他历练历练,科甲进身才是正途。”

    林如海便是科举出身,又是三年一科的探花郎,学问自不必说,谢夫人这话等于是委婉地赞了林大人,贾敏与有荣焉,脸上神色更加和缓,又问谢垣:“……可读书进学了?”

    谢垣恭谨回道:“已过了院试。”

    贾敏“诶呦”一声:“想不到还是位秀才公。”

    林如海抚须含笑望着妻子,温言道:“夫人有所不知,不仅是位秀才公,还是当日的小三元。”

    贾敏笑盈盈回望他,语气含着一丝娇俏,打趣道:“老爷必定起了爱才之心。”

    国公府的大小姐,从来金尊玉贵,性子伶俐不输男儿,年近四旬尚有小儿女之态,林氏夫妇感情甚笃,果非虚言。

    林如海老脸微红,轻咳一声,转换话题道:“你们这是……意欲何往?”

    贾敏答:“听知客僧说寺后有片颜公碑林,闲着也是无事,便来看一看。”

    林如海颔首:“夫人倒是同我想到了一处。”

    贾敏抿唇轻笑:“可见我与老爷心有灵犀。”

    “不过,现下我却另有了主意,”她眼波一转,又道,“未曾想小公子已有功名,既如此,今日老爷做东,正逢镇山祈梦日,独独看碑未免无趣,何不效仿兰亭旧事,行流觞曲水。”

    林如海赞叹:“夫人雅趣,只是不知这方会寺何处方便……”

    贾敏道:“我们刚从偏殿出来,那边倒有一处流杯亭,渠水过竹林,便以竹林为界,划分男女席位,亦不算逾矩。”

    谢夫人一笑:“这安排很好,偏我没什么文采。”

    谢泠就偷偷拉林姑娘的衣袖,小声同她耳语:“你可要帮我。”

    她们两人年纪相仿,加上谢泠又是个没什么心眼的泼皮猴,只一会就把林家的小姐认作新交好友了,当下遇到最头疼的词赋,立刻死乞白赖地想要闺中好友助自己应付了事。

    林姑娘吃吃笑,斜睨她一眼:“……你且等着。”

    贾敏却是了然一笑:“我早料到你们会这样说,我这玩法和别处不同,不需你们作诗,只要‘拾人牙慧’即可。”

    林如海笑道:“但请夫人详言。”

    贾敏道:“老爷和谢小公子都是读书人,八股取士中有一题为‘截搭题’,确否?”

    谢垣道:“夫人好见识,确实如此。”

    “截搭题”为科举考试中一种特殊的命题方式,八股以四书为原文,以程朱理学注释为准,所谓“代圣贤立言”,文题则分大题小题,乡会试每出大题,小考则纤佻琐碎,所谓“小题”。

    小题不用现成句子章节,多用截搭,使题目无法蹈袭成文。如《论语》中有“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成题目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即为截下题,出为“好古敏以求之者”即为截上题。

    “截搭”有“截”有“搭”,将两句话各截一句或几词再进行拼凑,搭接方式花样百出,如“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截掉“敏以求之者也”,为短搭;又如“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却是将前后两章的话搭在一起,为隔章搭接。

    试题文句虽割裂,文意却是一以贯通,这种考试方式颇游戏,主要考察考生对经义的烂熟及变通,非是死记硬背者就可破题的。

    贾敏道:“宋之王荆公集句最长,《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绝无痕迹,今日我们仿集句格式,不求对仗,但选古今诗词截搭,只求意通,如何?”

    林如海击掌:“夫人妙思,八股原也有这等趣味,可知天下学问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是愚人自缚。”

    众人欣然应喏,便由小厮仆妇前去准备,在寺中小沙弥的指点下,于流杯亭附近摆开香果素食。

    谢垣看着觉得很有意思,一行人沿来路返回,他和林如海随在女眷身后,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不妨行至竹林,林姑娘突然回过头,一双似喜非喜的眼睛直直地望着他。

    谢垣心头突突跳,手脚无措,生怕自己唐突了她,也不敢讲话,只能用眼神示疑。

    林姑娘却冲他笑了笑,落落大方:“前些日子世兄送来的东西,我很喜欢,多谢世兄。”

    谢垣忙道:“你喜欢就好,不过是些小玩意,不值什么。”

    那日他在书房坐了坐,仍觉得莫名难安,最后还是将另一套木雕的仿西洋套娃加进了进去,一套共十八只,叠叠相重,每一只上设机关,摁下后内有一包花种,他想这东西虽不值什么,但胜在巧妙,何况小女儿莳花弄草,想来应也有趣。

    林姑娘睁着两只天真乌亮的大眼睛,想了想,道:“只是我在家中,并不种那些。”

    “呃,”谢垣的笑僵了僵,生平送礼两次遭挫,谢公子内心颇受伤:“……可是,不喜欢?”

    林姑娘摇头:“并非如此,因我不太会养,想那花早晚要谢,若谢时岂不平添惆怅?倒不如如今不种,它不开,旁人不慕它,它落了,旁人也不为它伤悲。”

    谢垣的脚步一顿,心没来由地又酸又软,花开本是好事,旁人以为喜时,她却反以为悲,可她……她还这么小呢,诸事太空便无所求,无所求,是否早晚要遁去呢?

    他几乎是鬼使神差地往前急走了两步,日光透过竹林射进,在他们两人中间打下一道隔断的光束,谢垣低声道:“世妹,你去过蓟县吗?蓟县在京畿……那里家家种花,户户善养草木,每年春夏秋冬,无论别的地方是何种光景,那里都是春日,花开不断,草木葱茏。”

    林姑娘抬眼看他。

    谢垣的声音很柔和:“……四时之花,春花败了有夏叶,夏叶枯了有秋果,天时轮序,生生不息……每年春末,蓟县的花农都会将衰败的草木收拢,埋入泥下,它们生时灵秀,死后与山水一道,化为天地的一部分,安知不是花之幸事?”

    林姑娘的眼睛亮了亮:“世兄说的,倒很新奇。”

    谢垣又想去摸她的头了,他咳了一声,道:“花木本是让人欣悦的,它开了,有所期许,盼它发芽,生长,绽放,它落了,便期许明岁,人……也是如此。”

    林姑娘歪了歪头,稚嫩的脸上露出笑来:“世兄可在说笑,花开花落有今朝明岁,人若是没了,便什么都没了,可又如何期许?”

    谢垣一挑眉,洒然笑道:“那可未必,一世终了,尚有一世繁华,只是你记不得罢了,误当他去了,实则他却投胎转世,又在你身旁,也未可知。”

    竹林尽头,渠水穿过灌木草丛,流杯亭翼然其上,日光下澈,男女分席亭内外,小姑娘站在隔断的草木处,眨眨眼,轻声道:“我觉得仿佛在哪里见过世兄,若世兄所言,想必便是上一世吧。”

    谢垣的心像起了一层毛毛球,只听小姑娘说:“我没去过蓟县,但想来是桃源般的胜地。”

    谢垣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他说:“你想去,日后……”

    他本想说“日后我带你去”,又觉得于理不合,转而开口道:“日后你去了都中,我让我母亲带你去。”

    刚好从一旁路过的谢夫人:“……”

    这臭小子……她竟一时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好。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