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原本孙卫华觉得, 徐兰兰不跟自己复婚是特别烦恼的一件事儿,不过最近有女同事向他抛了橄榄枝, 两个人在单位就偷偷眉来眼去,下了班很快就搞在了一起。

    孙梅梅来的时候, 女同事高大姐已经炖好了一锅肉, 又拌了一道凉菜, 孙卫华用嘴咬开啤酒瓶的盖子,得意的唱起了小调。

    孙梅梅虽然看不上自己的妈妈,但更看不上这位高大姐,她没有徐兰兰长得好看, 穿戴也不如徐兰兰讲究,穿了一身土气的碎花人造棉衣裤, 也就是年轻点皮肤白点罢了。

    对着孙梅梅的冷脸, 高大姐倒是笑得十分畅快, 她像个女主人似的,热情的说道,“是梅梅吧,还没吃饭吧, 快坐吧,尝尝阿姨炖的烧肉好不好吃”

    孙卫华有些心虚, 但此刻在孩子面前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他用带着几分命令的语气说道,“坐下一起吃吧,找我有事儿”

    孙梅梅点点头, 老老实实的坐下,默不作声的吃了起来,还不让夸一句烧肉好吃。

    徐兰兰不会做饭,这位高大姐的手艺倒真是不错。

    吃过饭,高大姐很识相的告辞走了,孙梅梅擦擦嘴,喝着水将自己的打算跟父亲讲了。

    孙卫华态度没那么积极了,说道,“想法倒是可以,只是,这样的学生不好找啊”

    能供孩子上高中的家长多半都是存了让孩子考上大学,出人头地的念头,何况最近一年国家政策变了,农民都分了地,只要不是懒汉,再穷也穷不到哪里去,怎么会为几百块钱就卖掉孩子上大学的机会

    何况高考这事儿谁也说不准,你今年考上了,让别人顶替了,就一定能保证下一年还能考上

    孙梅梅咬着嘴唇,点点头,说道,“其实,现在就有一个很合适的人”

    孙卫华一愣,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孙梅梅说道,“爸你只知道孙建军学习好,其实我问过表姐,他妹妹孙建红学习也不错,就在千山镇高中读高二,正好明年要参加高考了他家成分不好,爸爸你帮帮忙,让孙建军政审过关,估计他们家肯定愿意的”

    孙卫华一听就激动了,这真是个好主意,他女儿倒真是块儿材料,可惜她不肯进教育局,否则他手把手的教,怕不用几年就升了科长

    孙建军一家求告无门回到村里,魏思田成天以泪洗脸,孙厚伟天不亮就下地劳动,天擦黑才回家,至于孙建军,每天就是躺在床上发呆。

    孙建红周末从学校回到家里,看到哥哥这副状态忧心忡忡,同时也对自己很担心,明年她也要参加高考了,会不会也卡在政审上呢

    在这种情况下,孙卫华突然提着礼物上了门。

    等他将孙梅梅的意思说给孙建军一家人,孙建军第一个提出了反对。

    虽然不能去上大学很苦恼,但若是他去上了大学,却白白牺牲了妹妹孙建红,那是万万不能的。

    孙建红咋一听也不能接受,但她一想到哥哥可以去上大学了,她明年上不了,但后年可以考得呀,反正孙梅梅顶替了她,总不至于再好意思用政审卡她吧

    孙建红想通了这一点,立即说道,“好我同意”

    魏思田觉得特别为难,儿子女儿都是她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委屈哪一个她都不忍心呢,孙厚伟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两口子迟迟没有表态。

    孙卫华虽然没达到目的但也不着急,临走扔下一句话,“大学新生若在开学一个月内不报到,学校就不会再收了,时间不多了,好好想想吧”

    孙建军看着他那张得意嚣张的脸,恨不得上去狠狠揍上一拳。

    徐桂芳和赵青青还有李娜坐了二十个小时的火车,虽然很累,但因为是第一次进京,都蛮精神的。

    她们提着行李走到出站口,发现盛京大学和盛京医科大学都有派人来接,盛京大学是三个热情的男生,一上来就喊徐桂芳师妹,瞬间就把她手里的行李抢走了。

    盛京医科大学也是几个男生,赵青青和李娜都是特别出挑的美女,一个温婉清丽,一个开朗明艳,那几个男生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默默提着行李跟在后面,不太敢搭话的感觉。

    盛京大学和盛京医科大学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而且学校也各自有校车,徐桂芳都上车了,赵青青又跑过来,说道,“桂芳等我和李娜安顿下来就去找你”

    徐桂芳摆摆手,说道,“没关系,若是时间紧,就不要过来了等到了周末放假再聚也是一样的”

    赵青青点头,说道,“好呀,那说好了,就周日吧”

    徐桂芳点点头,说道,“那你也要当心啊”

    赵青青这才下了车。

    盛京大学校园很美,不过徐桂芳带的东西不少,她自己准备的衣物没多少,但是刘凤仙给她做了全套的铺盖,褥子两条被子一厚一薄也是两条,再加上床单枕头,还有徐桂红连夜做的一身儿棉衣棉裤,全部摞在一起就是叠成方块也是好大一麻袋,好在有同学帮忙,先去拿录取书报到,然后拖着行李来到宿舍。

    女生宿舍是一幢干净的灰色小楼,徐桂芳来到三楼时,宿舍里已经有一个女生了,她冲徐桂芳笑笑,说道,“你好同学,你也是法律系的”

    徐桂芳点点头,伸出手说,“你好,我叫徐桂芳,也是法律系的”

    女同学也点点头,“你好,我是赵招娣”

    和同学客套了几句,徐桂芳打量了一下宿舍,这房间不算大,两边靠墙各放了四张上下床,门后则是一排到顶的木柜子,正好八个,是供学生放杂物的。

    学生的住宿床位都是提前分好的,徐桂芳将东西搬到靠窗的右边上铺上,利落的铺好床,将带来的蚊帐也挂好,就跳下床,拿起刚领的脸盆出去了。

    没想到这个时代的盛京大学住宿条件简陋的很,竟然没有单独的淋浴间,徐桂芳只好洗了一把脸,找出换洗的衣服,直接去了学校的澡堂。

    她刚才领了不少了东西,除了脸盆床单这一类,还有钱和票,生活补助是八块,饭票三十五多斤,热水票若干和四张澡票。

    盛京大学的澡堂条件也很简陋,地面还是水泥的,换衣服的木柜子都掉了漆,不过地方还算宽敞,收拾的也十分干净。

    徐桂芳洗了淋浴,换上灰色的波点连衣裙,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不少,她顶着湿漉漉的头发拎着东西回到宿舍,赵招娣已经打了晚饭在吃,还好心的说道,“听说为了迎接新生,食堂这几天做的菜特别好,你快去吧,晚了就没有了”

    徐桂芳点点头,忽然想起来自己包里还有点卤肉,她和赵青青还有李娜在火车都是吃的卤肉配馍馍,卤肉是徐桂红做的,馍馍是在火车餐车上买的,虽然味道很好,但她接连吃了四顿,也吃够了。

    而且现在天热,卤肉不经放,她取出来饭盒,用干净的筷子夹了一大块儿肉给赵招娣,说道,“我姐姐做的,味道很好吃,你尝尝吧

    赵招娣是从大西南考出来的,来盛京的路费还是她管几家亲戚借的,虽然学校发了饭票和生活费,她也不敢乱花的,为了迎接新生,学校做了两样大荤菜,每份只要五毛钱,她看了直流口水,却没舍得买,最后还是买了两毛钱一份的肉末炒粉条。

    如今一个宿舍的同学一下子给了她一大块肉,她除了高兴,略略有点不安。

    徐桂芳早就从招娣身上的补丁衣服推断出来了,这位女同学想必家里条件很差,她笑笑说道,“我现在就去打饭,打点别的菜,你留点粉条给我啊”

    赵招娣重重点了点头。

    徐桂芳打回来一份烧鱼,一份炒青菜,另外打了二两米饭,回到宿舍发现赵招娣竟然把大半份粉条都留给她了。

    她怎么能吃得完啊

    她硬是拨了几块鱼肉给赵招娣,粉条也是两个人分着吃完了。

    盛京的夜晚比千山镇燥热多了,刘凤仙这次下了血本,被褥都是花钱买的新棉花,躺在上面是很舒服,但同时也很热,没一会儿徐桂芳就热出一身汗。

    第二天天不亮,徐桂芳就起床了。

    看来还有很多东西要买,最迫在眉睫的就是凉席了,她原本想叫上赵招娣作伴,但随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徐桂芳找宿舍的生活老师打听了,从盛京大学正门往北走,就有一家百货商店,里面不但东西很齐全,只要不是特别紧俏的大件儿,即便是没有票,加点钱也是可以买到的。

    这次来盛京,徐桂芳并没有动用存折里的钱,因为她是市高考状元,县上发了一百块的奖金,县中也发了一百块,这两百块钱足够她用一阵子的了。

    徐桂芳做上公车很顺利的找到了那家商场,买了竹子凉席,凉枕,还买了一床薄毯子,一条换洗的床单,一双拖鞋,两块肥皂,一袋洗衣粉,其实还有不少东西要买,但她一个人拿不了那么多,也就只能算了。

    盛京商场的东西质量是很好,但价格也比县上贵多了,这些东西一共花了八十多,主要是那个薄毯子就四十六块了,售货员说这是纯羊毛的毯子,这个价格很公道了,原本这个价是需要毛毯票的,最近货不紧张才不要票了,以前很多人想买都需要排队呢。

    徐桂芳拎着大包小包再回到宿舍,发现宿舍又多了两名女生,一个长得很文气,身上穿的是板正的白衬衫和工装裤,另一个胖乎乎的很爱笑,穿着漂亮的粉色连衣裙。

    穿粉色连衣裙的女生看她拿得东西很多,连忙上前帮忙,她看到崭新的凉席眼睛亮了一下,说道,“呀,这位同学,你从哪里买的我也要去买”

    一番收拾之后,大家彼此又介绍了一番。

    穿白衬衫的女生叫张凯文,就是盛京本地人,穿粉色连衣裙的叫胡丽丽,是齐省人,家就在省城泉城,徐桂芳一听格外热情了一点,她也是齐省人呀,虽然千山镇离泉城有好几百里,但到底是老乡啊。

    胡丽丽也很高兴,上前就挽住了她的胳膊,亲热的说道,“桂芳,咱们下午一起逛商场吧我有好多东西没带”

    徐桂芳点了点头,张凯文插嘴道,“你们要买东西其实去银河商场不算顶划算的,我知道一个地方,他家货源足,比其他商场都要便宜一点,就是地方远一点,你们去不去”

    胡丽丽立马说去的呀,于是约好了第二天出去逛。

    次日下午,三个人提着东西回来,发现宿舍床位已经住满了,住在徐桂芳下铺的是魏诗诗,一个长相出众的大美女,也是盛京本地人。另外还有赵艳梅,王芳芳,谢陶陶三位同学。

    八个女生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热闹的很,但过了几天,报到时间结束,军训开始了,第一天大家都笑不出来了。

    高考之前一切都要给学习让步,高中生普遍不重视体育锻炼,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营养充足,女生们的体质也说不上太好,因此,第一天班上就晕倒了两个。

    徐桂芳倒是觉得还能撑得住,之前高考结束后她特意去田里干活儿,虽然晒黑了,但体力比之前好不少。

    但是,去地里干活儿她还会戴上大草帽穿上长袖的衣服,现在学校组织的军训,教官是两个现役军官,认真的不得了,别说戴帽子穿长袖了,在大太阳底下晒着,姿势稍微差一点就要你重做,关键还不是自己,十个人一组,谁错了都连累大家一起挨罚,所以,没晕倒的同学都认真的很。

    但年青人的适应性很强,军训过了四五天,大家又都习惯了这种节奏,每天训练结束后浑身酸疼几乎没有了,也不会苦着脸了,相反,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洗衣服洗澡,打饭吃完饭天色还早,然后就开始热络的聊天了。

    最近两天,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是关于防晒的,女生都怕晒黑,然而短短几天大家都晒黑了,唯有张凯文肤色还是如常,她本来不算白,但宿舍里最白的胡丽丽晒得脸颊发红,额头也黑了,其他人包括徐桂芳更不用说,都是至少黑了两个色度,这就显得张凯文格外不一样了。

    张凯文倒也不藏私,其实她长相中等,在高中时是学校有名的尖子生,一心只扑在学习上,并不注重外表打扮,这回也是巧了,为了庆祝她考上盛京大学,她一个在国外念书的远房表哥特意托人捎过来一套化妆品,有润肤油有口红,还有防晒霜。

    只是她没想到这防晒霜这么好用。

    张凯文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很大方的指了指桌子上精致的小瓶子,说道,“要不,咱们大家一起用吧”

    这么金贵的东西,大家都认为这是客气话不会当真,胡丽丽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不过这防晒霜的诱惑太大,她犹豫了几秒,说道,“凯文,我不会白用你的,你知不知道这东西多少钱我出一半钱吧”

    张凯文不知为啥有点害羞,摇了摇头。

    徐桂芳注意到了这一点,要是一般的亲戚,张凯文这么大方的女生怎么会不好意思呢那十有,表哥是假,男朋友是真。

    徐桂芳劈手打了一下胡丽丽,说道,“每个人的皮肤不一样,凯文用着好用,你用了未必好用啊,再说了,咱们也擦防晒了呀,其实比起别人,你没怎么晒黑”

    说完暗暗冲她使了个眼色。

    胡丽丽自己也是有男朋友的,也在盛京大学念书,比他们高一级,两个人黏糊的很,小男生经常来给胡丽丽送各种吃的用的,每次两个人都要在宿舍楼下说半天话。

    胡丽丽秒懂,冲张凯文挤了挤眼,说道,“是呀,你表哥特意给你买的,那估计只有你用了好使呀”说着拿起自己的百丽牌防晒霜,”这个也好挺好用的,我就不用你的了“

    之前逛商场,她俩一起买了百丽牌的防晒霜,虽然气味谈不上多好,也有点难推开,但许桂芳觉得还是有点用的,她的脸原本就晒伤了,用了徐桂红找来的獾油膏好得差不多了,这次擦了防晒霜皮肤没再晒伤,当然,黑还是很黑。

    徐桂芳的皮肤底子其实很好,脸上的皮肤很细致而且没有任何斑点,她现在看起来黑,只是因为晒黑了,而且长期保养不太到位。

    别的不说,身上的皮肤又白又细呢。

    就是脸上晒黑了其实也不怕,按照她前世的经验,也不用特意用美白产品,只要捂上最多两个月,皮肤就会又白又亮。

    徐桂芳来盛京第二天就给大哥徐红利写了信,专门问了关于孙建军的事情,但这个时代通信不方便,她即便是选择的挂号信,估计邮寄到千山镇至少也要七八天的时间了。

    邮到后就是立马回信,来回都得半个月了。

    到了周末,徐桂芳一大早悄悄起床出了校门,她倒了两次车来到了盛京工业大学,但打听了一上午,也没问出来新生有叫孙建军的。

    眼看到了中午,徐桂芳去外头买了一碗凉皮吃了,编了一套瞎话直接去找了学校档案处,一个老阿姨年纪的老师接待了她,人家一听她是盛京大学的新生,很热情的帮她查了查,最后说的确录取单上有孙建军这个名字,不过,他一直没来报到。

    尽管徐桂芳早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但被证实后还是有点失落的。

    她再倒了两趟车回到学校,满头大汗的推开宿舍的门,胡丽丽正拿着毛巾擦头发,看到她就说到,“桂芳你这是去哪了你的俩个高中同学来找你了,人家等了你一上午呢”

    徐桂芳知道应该是李娜和赵青青,心里有点愧疚,问道,“太抱歉了,我下周过去找她们”

    胡丽丽将一个袋子递给她,说道,“这是那个青青捎给你的东西”

    徐桂芳打开一看,是两个饭盒,一个里面装了两只卤鸡腿,一个里面有七八个卤蛋,她一打开,卤肉特有的香味便飘满了整个宿舍。

    在火车上她曾经抱怨吃够了卤猪肉,或许因为这个,赵青青没给她捎卤猪肉。

    这卤肉的手艺还是徐桂芳手把手教给赵青青的,不过现在看来青青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她中午没吃饱,拿起一个鸡腿就啃起来,胡丽丽目光炯炯,忍不住伸手拿了一只卤蛋,剥开皮一边吃一边说道,“你这同学真够意思,买到这么多好吃的还想着你那么远都给你送来了”

    徐桂芳摇摇头,说道,“不是啊,这是她自己做的”

    徐桂芳心里有点佩服赵青青,她大病一场后,以一种异常的速度成熟起来了,这种速度让人欣慰,也让人感慨。

    其实赵青青倒没想那么多,她来盛京上学,刘洪琴没钱,凑了二十块给她,大哥大嫂只是给了衣物,并没给钱,三哥三嫂给了五十块,再加上她自己挣的几十块,一共也有一百多块了,按说起来也不算少了。

    但这笔钱她不敢乱花,因为花掉了,根据家里的实情,不太可能再给她一百多块了。

    学校每个月有七块钱的补助,还有三十多斤的饭票,吃用是没问题的,但若要想过得更好一些,那是不太够的。

    有次她三嫂无意间说起,说徐桂芳手头怎么也得有两千多块了,这个数目吓了赵青青一大跳,但后面还有让她惊讶的,眼看着要上盛京上大学了,徐桂芳竟然很快又张罗了一家新店,而且一开业生意就很好,即便是徐桂芳只能分到一小部分的收入,那也很客观了。

    最近两次她和徐桂芳出来买东西,徐桂芳从来不在意价格,看上了就买。

    她赵青青倒不是嫌贫爱富,只是觉得大大方方的花掉自己亲手挣的钱,十分的潇洒。

    人来世上不就是要潇洒一回吗

    故而在赵青青报到的第二天,她就琢磨着怎么挣点钱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