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别看外表总是一副不屑于世俗的样子, 实际上马靖宇这人心里很务实,他再怎么闲逛,单位的拍摄任务也会早早的完成,逢年过节也会提着礼物往领导家里走一趟。

    马靖宇没吃过猪肉, 但也见过猪跑, 太平盛世之下其实藏了多少黑暗和不堪,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屡见不鲜,他自己的一个表姐当年就是这么操作的, 现在都是局级干部了。

    有些人就是要踩着别人的尸体上位。

    孙卫华敢这么干,也是看中了这个徐桂芳家没什么背景, 而且他本身就在教育口,可以遮掩的东西都藏起来了, 查都查不到。

    马靖宇一直自诩自己常在河边走却不两脚不沾泥,这下却惹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回到县城, 他思来想去,孙卫华一定是拿住了他的什么把柄, 不然不会明知道他和凤仪村关系匪浅,还要让他做这种恶事儿。

    周日,他将孙卫华约出来, 开门见山的说道, “孙大哥,你这太不地道了吧,徐忠民那人咱们都见过了,就是一个老农民, 人家辛辛苦苦把孩子供出来了,孩子也争气学习很好,你这么干,等于直接摘了桃子,心不亏吗”

    孙卫华早有准备,微微一笑,说道,“小马兄弟,你这话什么意思没有证据的事儿可不能胡说”

    马靖宇冷笑了一下,说道,“我既然能让你迁过去,也能让你迁不成”

    孙卫华嗤笑,从挎包里掏出一沓照片扔给他。

    马靖宇只看了一眼,浑身的血液都往上涌,他本来是大院子弟,从小就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后来家世突变才不得不在这个小县城窝着,这么多年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孙卫华敢这么阴他,他手脚反应比脑子还快,上去就是一耳光,然后下死力踹了一脚。

    论打架,孙卫华远不是马靖宇的对手。

    两个人从店内打到大街上,还是马靖宇的朋友碰巧看到了,赶紧将来两个人拉开了。

    冲动过后,马靖宇也有点后怕,他这个人本质上是个懦夫,虽然现在的生活谈不上好,但也谈不上坏,工作很清闲,工资也还好,妻子刘春华长相普通,但贤惠能干,把家里,孩子都管的很好,再说,还有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又漂亮的小姨子。

    当然了,马靖宇从没想过要改变现状,他不想离婚,那样太麻烦了。

    现在社会对男女关系抓得很严,倘若他和刘春丽的事情被人捅出去了,他的名声估计很快就会臭了。

    马靖宇没再去找孙卫华,孙卫华也没来找他,两个人算是默默达成了共识。

    徐红利赁了铺子之后,除了生意一下子好了很多,还有个好处就是没那么累了,因为后院里就有水井,用水十分方便,还有就是也不必一下子做出来那么多烧饼了,早上五点钟起来,将炭火炉子拉到门外烧旺,现烤出来几十个烧饼就行,一边卖一边烤,这样烧饼都是才刚出炉的,味道还更好些。

    腊汁肉也是,切成大块卤好了放到瓷盆里盖上盖子,谁要肉烧饼,直接拎出来一块儿切碎夹进去,烧饼是刚出炉的,腊汁肉也是热的,吃起来滋味更好。

    以前肉烧饼都是提前夹好肉,卖到后面肉都冷掉了,虽然也好吃,到底不如现做的更好。

    一般上午九点半就没什么顾客了,徐红利先数钱,将半兜子毛票整理清爽,就开始快速收拾东西了,先把碳炉子封死,再把用的各种盆子筐子案板等都拿到水井边清洗干净,和好下午要用的两大盆面,再换上一身儿干净的衣服,就走出门了。

    算算时间,从年前到现在,徐红利打烧饼也有三个多月了,但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整日忙得像个陀螺,都没时间好好在镇上逛一下呢。

    印象中上一次在镇上逛,还是三年前他上高二的时候。

    想起那时候的时光,虽然整日吃不饱穿不暖,却是印象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那时候也是镇高中的尖子生嘞,徐桂芳提起过的李老师,也曾经是他的班主任,他那时候无数次憧憬过,自己要考上一所好大学,毕业了找个好工作,拿了工资除了生活费,要全部交到家里,以回报这么多年父母的养育之恩。

    想到此,徐红利心里一阵刺痛。

    镇上其实也没什么好逛的,只有一条算是繁华的街道,路两旁有百货商店,有副食店,有粮店和电影院,还有一家不算大的新华书店。

    徐红利在新华书店门前站了数十秒,终究还是掉头走了。

    他觉得现在已经没有进去的必要了,干脆花钱去看场电影好了

    因为不是周末,简陋的电影院门口冷冷清清,徐红利买了买了票进去,发现诺大的观众席上只有寥寥几个人。

    徐红利选了中间的位置坐下来,电影开场大概还有十几分钟,不过反正他不急,翘着二郎腿耐心的等待。

    “请问这旁边有人吗”

    虽然电影没有开始,但场内也没开灯,日光透过窗帘漏进来少许的光,光线昏暗,徐红利不经意的抬起头,却仿佛看到了迎春花开。

    那光彩一下子照亮了他整个的心房。

    张翠翠含笑看了看他有些呆滞的面容,弯腰做到了旁边的位子。

    她身上穿着剪裁得当的粉色碎花春装,脑后拖着黑油油的两根麻花辫,脖子间还系着纱巾,这种打扮在镇上算是很时髦洋气的了。

    漂亮的姑娘,徐红利不是没见过,但他一直都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人家漂亮姑娘,甚至是五金厂漂亮的女大学生过来买早点,他也不可能不收钱或者少收钱的,最多偷偷多瞧上人家一眼。

    至于紧张,那是根本不存在的。

    然而此刻,因为电影院的椅子都是一个挨着一个,那姑娘实际离他很近,甚至一边儿的衣服袖子都差点碰到了,还有她身上散发出的肥皂的淡淡香味儿,对他来说,都是致命的吸引。

    徐红利突然觉得口干,他忍不住吞咽了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那姑娘察觉到了什么,侧过脸冲他笑了笑。

    幸好此时电影开场了,有工作人员将窗帘完全拉上了  ,场内一下子黑了起来。

    徐红利觉得自己的脸微微发烫,他尽量让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前面的屏幕上,但不知为何,本来挺好看的电影,他看起来却觉得索然无味。

    张翠翠其实不太喜欢看电影,只不过是太无聊了而已,她不上学,也没工作,而且也没有家,村子里的老房子屋顶漏雨围墙也倒了,根本没法住人,她和哥哥现在借住在镇上舅舅家里。

    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不在的情况下,舅舅也算是至亲的亲人了,但舅舅家不光是有舅舅,还有舅妈,还有表姐表妹和小表弟。

    尤其是小表弟,那是全家人的宝贝。

    舅舅家的院子不大,四间屋子一家五口住起来正好,她和哥哥再挤过去,就不算宽敞了,为此张翠翠没少受表姐的气。

    村子里是回不去了,虽然开春队里把田分了,她和哥哥也分了四亩地,但兄妹谁也不会回去种,村长心善,怕这几亩好田荒了,帮忙让其他人给种了,除了负责交公粮,还说好了秋后给五百斤粮食,也够两个人吃的了。

    至于平时的零用钱,她也有的是办法,总之,不缺钱就是了。

    其实吃穿都不算什么,张翠翠为人好强,并不满足于现状,她考虑的都是人生大事儿。

    她哥哥张大山今年二十七岁了,她也有二十岁了,张家庄这个年龄的青年通常都结婚成家了,特别是和她哥哥同龄的,家里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她哥哥是男人,还不算很急,俗话说的好,男人四十还一朵花呢,女人不一样,四十就是豆腐渣了,甚至不必等到四十,像她才二十岁,若是拖上几年,二十五六岁的话,那就是别人眼里的老姑娘了,就像菜地里惋剩下的菜,老白菜帮子还值什么钱

    所以当务之急最大的事情,是她要找个年龄相当,家境不错的男青年嫁了。

    只是这却不太容易。

    张翠翠的舅舅舅妈就是镇上国棉厂的工人,每个月合起来收入六十块,要养活三个孩子,还要孝顺双方父母,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这种情况下,张翠翠兄妹住在他们家里,无异于一种负担了。

    最近一年还好,张翠翠每个月都会给舅妈十块钱的生活费,如今物价低,这些钱吃饭倒也够了,只是,外面的风言风语又传开了。

    张翠翠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家,竟然和年过五旬的韩镇长有了首尾,还被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张翠翠的舅舅牛大山为人正派,看到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就头疼,他也曾经四处托媒,可惜的是,没有人家愿意嫁给他外甥,都二十六七了还整日在外面闲逛,家里房子塌了,地给别人种了,这样的人,哪个是能过日子的

    倒有几户人家对张翠翠有兴趣,但无奈他那外甥女眼界高,根本看不上人家,嫌弃太穷了。

    张翠翠特别挑剔,一定要嫁到家境好的人家,然而她没想到的是,如今日子过得好的人家,一般都是老城镇人,有点家底子,或者在效益好的大工厂里或者机关单位工作,且家里人口简单,也就是说挣得多花的少,这样的人家,怎么会看得上张翠翠

    张翠翠人长得再美,那也是没工作没文化的农村丫头,甚至连个娘家都没有

    其实张翠翠本人也不是不知道,所以她才盯上了徐红利。

    一开始,她是去五金厂门口碰运气的,每次都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闲逛,还真有厂子里的青工上来搭讪,可惜她仔细打听了,要么是从农村招上来的,要么就是镇上普通人家,就像他舅家那样的,吃一顿肉和过年似的。

    一来二去的,就注意到了在门口卖烧饼的徐红利。

    张翠翠为人精明,她虽然有钱,但绝对不会乱花,已经交给舅妈十块钱生活费,一日三餐她都会回去吃的。

    但这不妨碍她偷偷观察,只有小学文化的张翠翠很惊讶的发现,卖烧饼竟然那么赚钱要不是眼睁睁的看着,她都不能信,一早上只是烧饼怕就卖了不止二三十块,旁边卖包子豆浆豆腐脑的也是他家人,那这一天收入不海了去了

    虽然张翠翠是农村人,但她打心眼里不待见农村人,但她再仔细看,发现徐红利这小伙子五官长得挺端正的,只是皮肤晒得黝黑,而且身上穿的衣服也很旧了,若是换上一身新衣服,那绝对是个精神的帅小伙

    当然,当张翠翠发现他腿脚有些问题后,有过些许犹豫,她这么好,难道要嫁给一个跛子

    因为这个问题,张翠翠内心挣扎了好几天,后来还是说服了自己,比起一天能有几十块的收入,瘸点算什么

    张翠翠很快打听到了徐家的底细,父母都忠厚能干,大姐就是那个卖包子的,一看就是利索人,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二妹在镇高中上学,据说成绩很好,考上大学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总体来说,张翠翠还算满意。

    不过,她也得抓紧了。

    因为她还打听到,徐家在村里正张罗着盖新房子呢,他们家在镇子上挣到了钱,这在凤仪村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徐红利以前无人问津,现在一下子成了各路媒人的香饽饽。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电影结束了,稀稀拉拉的十几个人开始往外走,徐红利脑子里一片茫然,跟着别人也站起身。

    张翠翠抿嘴一乐,大大方方的问道,“这位大哥怎么有点面熟你是不是在五金厂卖烧饼的”

    徐红利有点慌乱的点了点头。

    张翠翠抬脚往前走,说道,“昨天我还去买了烧饼呢,你家烧饼真是太好吃了平常家里做葱油饼我都不爱吃的,嫌弃太腻了今天你出来看电影了,那不会再卖烧饼了吧”

    徐红利上学的时候专心学习,从来都不看一眼班里的女同学的,回家务农后只顾着操心家里的光景,更是没这个心思,现在第一次和女青年并排走,他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他沉默了数秒,鼓足勇气说道,“卖的呀,我回去就开始做烧饼了,你晚饭还要吃烧饼吗要不,你跟着我走,第一锅刚出炉的烧饼才是最好吃的”

    张翠翠看看日头还早的很,她也并不饿,但还是点了点头。

    徐桂红对于弟弟闲逛倒也没有意见,反正也不耽误生意,就随他去了。

    其实,作为大姐,徐桂红心里多少有点愧疚,诚然,作为家里的老大,她上完小学就帮家里干活儿了,不管是家里家外的都是一把好手,在徐家姊妹里面,她是为这个家付出最多的,一直到嫁人之后这个状况才改变了。

    那年她刚生下双胞胎儿子,因为私心没把手里的钱拿到娘家去,家里刘凤仙又病了,本来就背了一屁股饥荒了,不得已徐红利辍学了。

    但是谁也没想到徐红利的腿会受伤

    很多时候,徐桂红看到一瘸一拐半天也不说一句话的徐红利,心里都难受的要死,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和她也没有关系,但是,假如当初她替大弟弟掏出学费,考上考不上大学不敢说,最起码不可能被队里的疯牛弄伤腿吧

    徐桂红知道,徐红利心里苦着呢,好在如今总算挣到了些钱,估计盖了新房子,就能为他说上一门不错的婚事,有了媳妇,也就是成家立业了,一切才算是真正过去了。

    但徐桂红没想到,徐红利出去闲逛散心,怎么就领来了一个娇滴滴的大姑娘

    徐红利看到大姐审视的目光,羞得头都不敢抬了,连衣服也不换,急吼吼的捅开炉子,支上案板就开始做烧饼了。

    张翠翠倒是很大方,和徐桂红打了招呼后,说道,“徐大姐你好我弟弟说,五金厂这边儿有人卖肉包子,比国营饭店里的还好吃呢,原来就是您做的啊我平常都做些写写算算的事儿,不怎么下厨,姐姐能教我做包子吗”

    徐桂红虽然精明,但吃亏在见识不多,她一看张翠翠是标准的镇上姑娘打扮,话里透露出做写写算算的工作,那就是文化人了

    镇上有工作有文化的漂亮姑娘,喝她大弟弟这眼光还真是挺好的

    因此徐桂红对张翠翠也特别的热情,给张翠翠倒了一碗糖水,一边做包子一边和她拉家常。

    张翠翠三岁丧父,五岁丧母,因为爷爷奶奶身体不好,跟着二叔二婶过日子,她六岁就能烧大灶做饭了,七八岁就能顶半个大人了,洗衣服,腌菜,喂猪,甚至能和面蒸馍馍。

    人勤快嘴也甜,张翠翠读完了小学,但张家庄没有初中,要继续念只能来镇上读,这次她二婶坚决不肯让她念了。

    张翠翠十二岁就跟着婶子下地挣工分了,秋收统计工分,比她婶子挣得还多呢。

    反倒是她哥哥张大山,时不时和村子里的小青年鬼混,到处闲逛,不知道从哪里弄一点钱,弄到钱了就吃掉喝掉。

    因为二婶的洗脑,张翠翠曾经对哥哥张大山很生气,认为他是懒蛋,是没用的废物。

    要不是有一次她提前下地回来,听到了婶子得意洋洋的话,估计现在还苦哈哈的下死力种田。

    记得那应该是夏天,麦收已经结束,地里不怎么忙,张翠翠和几个社员拿着锄头在玉米地里除草,虽然是下午,但日头还是毒的很,不少人都在磨洋工,甚至有几个人干脆找个阴凉的地方坐在一起闲聊,张翠翠从来不参与这种东家长西家短的扯皮,她干完自己分内的活儿,背着竹筐去打猪草了。

    翻过山坡,无意间发现几棵野生的甜瓜蔓,上面结了四五个甜瓜,有两个若成人两个拳头大,拿起来沉甸甸的,外皮也微微发黄,放到鼻子尖上闻,香的不得了,可见是已经成熟了,张翠翠很高兴的摘下来,随便打了一筐猪草就往回走。

    今天是周六,二叔家两个在镇上读初中的弟弟妹妹应该到家了。

    张翠翠兴冲冲的往回走,让她没想到的是,叔叔家的大门是紧紧关着的她用力推了推,也没推开。

    这若是张翠翠自己家,她肯定会大声叫门,但寄人篱下久了,干什么都会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错了惹人不高兴。

    她背着筐子绕到屋子后面,第一次听起来壁脚。

    “妈我不想上学了都学不会”

    一个女孩的声音响起,因带着些许委屈,几近哽咽。

    张翠翠听出来了,是她堂妹张玲玲。

    “你个傻丫头不上学有什么出息”

    张玲玲不服气,说道,“不上学也挺好的呀,翠翠姐也没上初中啊,她跟大人一样的挣工分,多能干啊,村里人谁不夸她”

    张家二婶听到女儿的话气坏了,说道,“说你是个傻丫头,真是个傻丫头你翠翠姐命硬克死了父母,她这一辈子就该给咱们家做牛做马,你以为工分是好挣的也别说麦收秋收,这么热的天儿去地里锄草,没几天就能把你晒黑了”

    张玲玲怕晒黑,因为她本来就黑,好几个镇上的同学都笑话她,说她是乡下的野丫头。其实她闹着要退学,不仅仅是成绩一般,也主要是因为这个。

    张玲玲好面子,听不得别人说她半句不好的话,哪怕是开玩笑。

    听到张二婶的话,张玲玲沉默了。

    屋外的张翠翠呆愣了半天,平时婶子对她很好,总是笑吟吟的,从没打骂过一句,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婶子说是她克死了父母,婶子还说她得做牛做马。

    张翠翠手里紧紧握着甜瓜,还没消化完这两句话,张家二婶又发话了,“玲玲,你是妈的亲闺女,妈还能害你你听话啊,好好的上完初中,我都跟你们老师打听了,凭你平常的成绩,升上高中是没问题的,等你和强子高中毕业了,就是考不上大学,我和你爸也会想办法将你们送到工厂里去”

    张玲玲动心了,她要是能进了工厂,那不就是城里人了不过她是个老实孩子,诺诺的说道,“妈家里不是要盖房子我和弟弟上学要花不少钱吧。。”

    女儿这么懂事儿,张二婶很高兴,说道,“这不用你操心你翠翠姐再过两年就可以说亲了,她长得那么勾人,已经有人惦记了,五六百的彩礼也能要得到,只这一项就够你们上学的了“

    屋外,张翠翠的一张俏脸因为怒气而变得有些扭曲,她将手中的甜瓜狠狠的往地上一掷,猪草筐子也不要了,跑到前面去叫门,她婶子笑吟吟的开了门,张翠翠怒气冲冲的扔下锄头跑进自己住的厢房,将自己的几件破衣服卷巴卷巴背着一只包袱就准备出门。

    张家二婶觉得奇怪,问道,“翠翠,婶子发得面好了,你不去蒸馍馍,这是要干什么”

    张翠翠忍着恨,一字一顿的说道,“婶子我是人,不做牛做马,你们家,以后我不会再来了”

    她头也不回的出了门,张家二婶一愣神的功夫,早都走远了。

    张翠翠跑出村子想想也没地方去,一个人躲到山上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擦干泪就有了主意,她可以去投奔镇上的舅舅家。

    虽然仍然是寄人篱下,但张翠翠这次完全不一样了,人前嘴甜勤快,人后连碗都不肯洗的,要是舅妈敢说一句,她有十句等着。

    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旦不下田干活了,很快手也细了,脸也白了,即便是穿得破破烂烂,也难掩惊人的美貌。

    张翠翠的确如张二婶所说,有一张很勾人的脸。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