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小说:约重来 作者:尔瞻
    “八......九......十......阿偲......还没到么?”

    “马上就到了,来,拉住我的手。”

    赵偲牵着清照继续顺着楼梯往上攀爬,终于来到了塔的第十一层。

    “呀!这的景儿真好。”

    一看到塔壁上有个小小的窗户,方才嘟嘟囔囔的姑娘连汗都懒擦,直凑过去往窗外眺望。

    赵偲、清照现在位于汴京开宝寺的开宝寺塔上,这个塔是由宋太宗下令修建,用于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也算得汴京一个地标性的建筑。

    赵偲与清照今日本是约好了要一同前往福田院的,但是赵偲一早便拉着清照来到开宝寺中,随后又携着清照登塔。

    清照居高临下俯瞰风景之余,还不忘询问赵偲:“为何带我来这儿?”

    赵偲携着清照来此,自然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

    因这开宝寺塔建在地势较高之处,故900年后北宋都城皆被掩埋在黄土之下时,它却仍在地表上巍然屹立。

    这是一座能战胜时间、天灾的塔啊。

    赵偲抚摸着塔内的砖壁。

    如果......如果能带着清照回现代......或许......或许还能带着她还能登上900年后的开宝寺塔......领略一番截然不同的风景吧......

    赵偲望着清照的侧脸,看那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发丝。

    可是回不去了吧。

    赵偲回想着自己刚穿越到宋朝时的心情,虽然她在宋朝混得可说是相当不错,可总还是有那么一两个瞬间,她希望自己一觉醒来时,已经回到了家中那张小沙发上。

    然后她可以悠悠地伸个懒腰,当作一切无事发生,继续做她单身“老中医”。

    但是现在,赵偲发现自己对身处的是古代或是现代已毫不在意。

    只要眼前这个人能在自己身边,在哪里都好,能牵着她的手就好。

    她愿意为了清照去学着做一个古人,去彻底的融入古人的生活,而不再是做一个看客。

    清照久久未听得赵偲回答她,于是转过头来看赵偲,只见赵偲眸中流光溢彩。

    清照不由得伸出手去扣住赵偲,又问:“在想什么?”

    赵偲轻笑一回,倚到清照的身旁去,与清照一同向窗外眺望:“我来京也有十余年了,从未好好的看过此处风景,只希望从今以后,你与山河,我都莫要再错过。”

    此时日光斜斜的照射在赵偲的面上,清照看着赵偲的侧脸也觉得有些愣神,于是悄悄地、悄悄地把身子靠入赵偲怀中,低若蚊蝇的“嗯”了一声。

    之后不知这两人在那窗前看了多久,直到清照的眉头忽然敛起,赵偲因问道:“怎得了?”

    清照用手指了指远处:“阿偲,你可知那是什么地方。”

    赵偲看了一眼答道:“应是金明池罢。”

    金明池位于北宋开封府顺天门外,原是宋太宗开凿来用于训练水师的一个军事基地。

    只是南唐被灭后,这金明池顿时没了用处,于是太宗在此修建了亭台楼阁,种上垂柳花木,将金明池改成了供宴游的皇家园林。

    现在正是夏日时候,从开宝寺塔远眺便可看到金明池中的驻军将盔甲脱下来胡乱丢弃在岸上,三三两两的在金明池中戏水。

    清照看到这般景致,大为不快:“这些个兵将,平日里不好生操练,倒知道躲到水中贪凉,怎得不想想他们吃的口粮从哪里来?”

    赵偲见清照一脸愠怒,忙安抚道:“这暑热天气,就是你我这般穿得轻薄的都还苦不堪言,更莫说那厚厚的铠甲,他们兴许就是这会儿下水乘乘凉罢了,你莫要置气。”

    清照不同意道:“吃不得点苦头,如何当得兵将?想是如今看似太平盛世,可这朝廷里暗涌无数,边界上西夏、大辽又虎视眈眈,且我总觉着......大辽之外......或还有黄雀在后。”

    赵偲不得不承认清照的第六感出人意料的准确,也不得不感叹有个忧国忧民的女友令人头大。毕竟总不能直接告诉清照:别忧心了,距离金人南下还有二十几年呢,而且跑路用的家伙我都准备好了。

    所以赵偲只能运用一回“美人计”。

    她悄悄地凑近清照,然后往清照耳边轻轻一吹。

    清照本自看着那些个偷懒的士兵正鼓腮生气,忽地一阵暖风拂耳,惹得她一哆嗦,不由地将眼从远景转至近景,跎红着腮来看向赵偲。

    赵偲看着清照的羞颜,顿时心中“咯噔”一声,情不自禁地凑到清照的耳畔道:“想你。”

    “什么?”清照不解。

    “......这是方才你问我......在想什么的答案。”

    明明是肺腑之言,赵偲却说得结结巴巴,说完更是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当真是羞杀人也!

    可是现下赵偲只想转移清照的注意力,不希望清照再这般不开心的忧国忧民。

    所以赵偲虽然害羞,却仍是注视着清照。

    再说清照虽被赵偲看得耳根发热,却是丝毫不躲,眸子从赵偲的眼,看到赵偲的唇。

    想来好久没有......吃药了呢......

    可这里是佛门清净之地......

    清照移不开眼来,又抽不回身去,心中着实焦急。

    正当清照要缓缓合上眼之时,赵偲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清照的右脸颊上“啵唧”一声。

    随后赵偲朝向下的楼梯迈了几步,又扶着栏杆回首对清照笑道:“此乃佛门清净之地,李小娘子,不可以哟。”

    赵偲说罢便往下层楼梯跑去,清照捂脸呆滞一晌,而后恼羞成怒道:“阿偲!小气鬼!”

    不过前几日被自己戏耍一回,分分钟便要讨回去,越王爷你是魔鬼么?

    清照气恼得也顺着楼梯而下,欲要抓住赵偲。

    两人嬉闹了一回,最终以赵偲被清照一把抓住,并用小拳头“猛”捶了胸口收场。

    正在两人准备离去时,清照忽然发现塔壁上镶嵌着一个一个的小佛像,数量颇多。

    赵偲见清照似在数佛像的数量,便捏了捏清照的手道:“这些小佛像都是善男信女捐的功德,不如我们也捐两个?”

    清照的宗教意识其实很薄弱,因为比起神佛,她更笃信人定胜天。

    “阿偲信佛么?”

    “不,我一个行医的,又怎会笃信神佛。”

    “那......为什么?”

    “若今生能得有情人,是前世烧了功德香。我愿再发一点志诚心,礼梵宫;剖一段秘密情,祷象王。只愿你我,来生来世也成双。”

    “那这个佛像的模子,我亲手画好不好?”

    “好。”

    午后的福田院,终于不再似午前那般闷热。

    清照与赵偲来到东福田院中看望一回孤寡老幼,顺便还带来了冰冰凉凉的水木瓜。

    福田院内的孩子们这时刚睡完中觉,正在庭内戏耍。

    看到赵偲与清照来了,登时都朝她二人围了过去,见赵偲与清照带了水木瓜来也不争抢,一个一个排着队来拿。

    赵偲记得她第一次来到福田院时怕这些孩子吃不饱饭,便打包了不少粥饭馒头过来。

    那时这些孩子可说是如饿虎扑食一般的冲了过来分抢食物,没想到这些孩子后来跟着清照读了一月书后,竟真的懂事识礼了,

    赵偲不由感慨教育力量真伟大,又想之后可以向赵佶提提建议,在四处福田院内安排些授课的夫子。

    “阿偲,你也吃。”

    清照这时递来一大块水木瓜,打断了赵偲的思绪。

    赵偲笑着接过水木瓜,正要与清照说自己方才所想,却忽然听得叮叮咚咚的敲击声。

    “嗯?这是什么声音?”赵偲环顾了一下四周。

    “好像是在炊室那边?”清照指了指赵偲身后。

    于是两人往厨房那边去,终于发现声音是从厨房门口的水缸里发出来的。

    “嗯?怎么有个孩子在里面。”

    赵偲赶忙把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从水缸里抱了出来。

    “小弟弟,你怎得躲在里面呢?”

    清照摸摸小男孩的头,语气柔和的询问。

    小男孩毕竟四五岁,还不大会说话,只能含糊的说:“猫猫......猫猫......”

    赵偲想了一回道:“你是和他们在玩躲猫猫,然后跑到水缸里出不来了对不对?”

    小男孩却不再回答赵偲的问题,直勾勾的盯着赵偲手里的水木瓜。

    赵偲见他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忍俊不禁道:“你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我就把这个水木瓜送给你吃好不好。”

    小男孩咬着手指,口齿不清道:“风封逢......生。”

    “风封逢?这是姓还是名?”赵偲一脸问号向她的场外智多星女友求救。

    清照轻嗤一声道:“哪里有这般姓?应是这孩子说不清楚,他大抵姓风,名生?”

    “也说不定是姓封?我倒是没见过姓逢的。”

    于是小男孩便看着眼前两个大人开始讨论起百家姓来,抱着自己的那个哥哥还拿着那个水木瓜在他面前挥来挥去。

    最后小男孩忍不住了,对着那个水木瓜就是一口。

    随后只听清照惊呼道:“阿偲!你的衣衫!”

    赵偲低头一看,自己的衣衫上已是沾了一团黄黄的汁水。

    “要不,我陪你回府去换件衣衫?”

    对于古人来说衣冠整洁是最基本的礼仪,女子自然更喜洁净。

    赵偲却是将那小男孩抱到树荫下的石凳上放好,然后起身对清照道:“难得来一趟,若是只为着换衣衫便急急的走了,那这些孩子怎么办。”

    清照这时才发现刚才埋头吃瓜那些孩子们早已拿好了纸笔,正殷切的看着她。

    赵偲则是直接往清照之前授课的那个小房间去,然后在第一排寻了个好座儿坐下来,朝着庭中唤道;“孩子们,过来听课啦。”

    之后自然是李先生的授课时间。

    清照升级了一下她的讲课内容,先前她讲的是《诗经》,今日则是讲《唐诗》。

    赵偲坐在第一排的中间位置,又怕当着她身后的小朋友们,于是只能俯身趴着听讲。

    可这身子一趴下来,注意力自然集中不了。

    赵偲耳边是清照柔柔的讲课声,思绪却早飞去了其他处。

    一边想着上回清照选购的那张大屏风摆在哪里好呢,一边又想自己房中那张床太小了,之后还需选张大一点的跋步床,然后还要挂上厚实遮光的帘子,这样她和清照......

    正在赵偲想入非非之时,清照却忽然走到她面前问道:“春草明年绿的下一句是什么?”

    赵偲脑中此时正上演着《新婚三十六幕之我与佳人掩床帘》。

    这脑中想着不太健康的内容时,嘴巴多半也不听使唤,只听赵偲脱口而出道:“王孙是乌龟。”

    “乌龟?”佳人敛眉。

    “啊......不是!”呆子捂脑袋。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正在李先生准备体罚上课不认真的赵同学之时,只听赵同学身侧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念出了正确答案。

    赵同学看了一眼身旁,这不是刚才那个躲进水缸,又吃得自己一身木瓜汁的小男孩么?

    怎么自己的名字都念不好,怎么念起诗来这么顺?

    赵同学心里碎碎念一阵,又乖乖低头等着挨批。

    只见李先生先是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表扬了一番,然后睨了赵同学一眼道:“王孙归不归我是不知道了,但是某人趴着的样子,倒是蛮像只小乌龟的。”

    随后只听得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某人恨不得缩回龟壳里去。

    后来天色渐晚,赵偲携着清照同孩子们告别,又说好了以后还会来看他们。

    待赵偲将清照送到李宅门口时,清照忍不住又批评了赵偲一回,可批评完了又问赵偲那时走神是在想什么。

    赵偲顾左右而言他的说想着之后要与官家提提建议,给福田院里备上几个教书先生,果然成功的转移了清照的注意力。

    “不仅是先生,应该在备上纸笔,还应该......”

    某个忧国忧民的姑娘掰着手指头算计。

    待她将说道:“如果官家允许,可以在增加个教骑射的先生”时,才发现赵偲的脸又离自己好近。

    “阿偲......”

    某个今天在开宝寺塔上被戏耍过的姑娘表示她这次可不会再被骗了。

    “其实我今天一直想说......”

    赵偲看着清照,一脸的考究。

    “想说什么?”

    某个姑娘心里扑通扑通。

    “你......今天的脸......怎么好似......比先前都要红?”

    “嘭!!!”

    只听得巨大的关门声响,某只呆头鹅,直接被关在了门外。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