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第二个五年计划又要往后推延?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也不清楚接下来的战事规模会有多大并且绝不可能按照智瑶的期望那般战争只在鲁国境内进行。
改了旗号的唐军韩氏、狐氏和钟氏的部队连制服都没有更换直接从卫地发起对鲁国的攻势。
鲁国着实没有想要战争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仅是半个月的时间而已唐军已经攻到了“负瑕”。
这个“负瑕”在“曲阜”的西边算是“曲阜”在西边的最后一座城池。一旦“负瑕”失陷的话等于说“曲阜”这个鲁国都城就要面临直接又致命的威胁了。
人在国内的鲁国大臣他们以为边境城邑已经陷落打从事实上唐军并没有一个又一个城邑慢慢打过去。
唐军进行的是一种“蛙跳战术”说白了就是并不对每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仅是选择那些必须攻打的区域动手其余暂时放过等着后续部队前往攻取。
这样的战术可以更快打到“曲阜”城下。
至于说为什么不是直接突袭“曲阜”去攻打“负瑕”单纯的原因就是唐军不能在背后留下那么一个威胁。
很简单的道理一旦突袭无法拿下“曲阜”并且让“曲阜”坚持到援军抵达届时唐军将会变得进退不得。
所以了拿下“负瑕”有绝对的必要保证留有退路的同时也是阻击诸侯支援鲁国的一个安排。
再有一点智瑶不选择突袭“曲阜”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逼迫诸侯必须救援“曲阜”。
如果唐国一开始就将“曲阜”攻占乃至于是灭掉鲁国的国祚诸侯会不会前来救援将成为一个未知数。
诸侯的联军不北上智瑶怎么将戏唱下去?
可以将这一战视作唐国的立国之战唐军打得越漂亮越好!
“诸侯已在北上合兵约有八万之众。”孙武被任命为国尉。
现在唐国的官职几乎全是新的命名就任者需要搞清楚自己的职衔到底有什么权利有需要担负什么责任。
智瑶玩的就是三公九卿制度只是碍于一些原因需要对周王室的官职名称进行规避。
三公就是:大将军执政和司徒。
很好理解大将军就是国君之下的军队最高统帅;执政则是负责管理民政;司徒的的一些权限跟执政重合可以视作执政的副手又专门负责征发徭役监管田地耕作。
九卿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士师、御史、司寇、国尉、内史、中尉、田部史、宦者令、中司马。
具体有是负责什么又有哪些权利套用西汉的九卿任职就行了。此处不作一一的连篇累牍。
孙武担任国尉说白了就是一种高级参谋跟始皇帝期间的尉缭差不多。
官职名称以及负责事项以后肯定会出现变化。
毕竟那是智瑶不得已之下做出的一种过度。
为什么不拿出更先进的制度?其实适用才是关键不是越先进的制度越好。
比如智瑶不可能马上施行郡县制需要一个稳妥却是会比较漫长的过程。
“大野湖畔先行阻击务必拖至我军攻取边境各城。”智瑶说道。
孙武看向了狐解。
看一下在场众人韩庚并不在这里。
韩庚已经回去封地到底是集结新的兵力准备应对秦国或者是起兵对抗唐国只能说拭目以待。
同时钟全也不在。他去“新田”负责将晋君凿迁徙前往“曲梁”安顿同时也是负责将晋土化为唐土。
依旧由韩氏负责秦国?其实就说明好多事情没有变化包括该是哪一家的封地还属于他们之前的一些事情照旧。
这点令智瑶非常不满意关键在于很多事情现在急不得。
现场同样没有智徐吾的身影。他统率一万余兵力在“曲阜”周边寻找机会看能不能以偷袭或是突袭的方式拿下鲁国都城。
驻扎在“负瑕”城外的唐军则是有四万余另有接近一万八千唐军在大野湖区域。
这一次智瑶征召的骑兵有点多总数达到四万余分了五成前往大野湖两成交给智徐吾指挥剩下则是归属到韩庚手里应对秦国可能的入侵。
另外除了智氏之外韩氏、狐氏和钟氏都进行了新一轮的动员唐国在这一可用兵力约是十四万有必要会进行第二波次的征召。
十四万兵力中大概十万用在应对诸侯的交战以及攻打鲁国剩下的四万正在剿灭还在抵抗的魏氏残余。
看动用的总兵力好像比智氏没有化家为国之前还少?那个是一些地方必须要有驻军所导致以至于能够进行野战的部队数量就十四万。
其实说白了智氏不止要应对诸侯同样需要防着点韩氏、狐氏、钟氏或哪个原本属于晋国的家族;韩氏、钟氏狐氏也不可能对智氏完全放心。
这样一来有些兵力被浪费是一定的事情。
哪天唐国的局势稳定下来又或是智瑶使用了什么手段快速取得韩氏、狐氏和钟氏的信任情况才会出现转变。
唐军花了两天的时间攻下“负瑕”这座城邑留下少数维稳的兵力之后智瑶率军向“曲阜”进发。
攻取“负瑕”只是耗时两天?这是鲁人的战斗力本身就挺差劲再来就是事先没有预料到有人会前来攻城了。
在智瑶抵达“曲阜”时以楚国为首的联军才刚刚进入鲁国地界。
事先鲁君宁有派遣使节到智瑶这边询问智瑶为什么要攻打鲁国。
凡事需要讲究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因果关系对吧?
鲁国在“雍丘会盟”跟各诸侯结盟他们的结盟就是对了针对唐国。
唐军是在鲁国参与联盟之后才实施入侵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一种自卫反击啊。
结果鲁国再一次无视了自己先要与唐国为敌的实事还有那个脸来问唐国为什么要入侵鲁国。到底是鲁国君臣太天真或者是拿唐国君臣当傻瓜?
这一次鲁国君臣又表演了他们的传统节目大概就是“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口嗨是我的事情你怎么能打我”随后就是“爸爸救我!”之类的。
之所以说那些是鲁国的传统节目其实就是曾经的晋国在鲁国这边遭遇到太多次相同的事情今次变成楚国去头疼而已。
按照楚国君臣本来的计划他们压根没有立刻北上的心思想的是赶紧在吴国的尸体上抢肉再速度平息国内的叛乱真要讨伐唐国也是至少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问题是鲁国君臣轮番祈求搞到后面在诸侯面前放声大哭弄得刚刚成为盟主的楚君章尴尬又气恼再不愿意也只能率军北上了。
说起来楚国是在时隔一百三十多年又一次担任有中原国家结盟的盟主。
在前597年楚军在“邲之战”与晋军的交锋中取胜一度压服了中原列国距离“问鼎轻重”的成功好像只差了一步。这是楚国在春秋时期的高光时刻奈何晋国很快就缓过气来双方连续在郑国境内爆发大战直至又在“鄢陵之战”失去了霸权。
目前约有一万八千余唐国骑兵分散一路袭扰联军一再拖慢联军的行军速度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哪怕是抵达“曲阜”他们的后勤线好像也得不到保障。
当然了不救援鲁国好像又不可能?真对鲁国的危急视而不见他们的结盟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鲁国君臣每天都要上演一哭二闹的戏码搞得搞得列国君臣无比烦躁。
最后楚君章想了一个办法派遣使节前往智瑶处邀请唐军前往“茅”会猎。
鲁国君臣当然迫切地想要解“曲阜”之围要命的是楚国跟其他国家不一样。
楚国有需要的时刻可以不顾脸面比起进军“曲阜”再被切断后路他们宁愿鲁国君臣每天哭一哭闹一闹。
所以是智瑶的企图好像失败了?某种程度上又没有完全失败至少让诸侯明白楚国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楚国随时随地都能吼嗓子“我蛮夷也”对一些事情不认账。
“联军返至宋境寡人应当如何?”智瑶在问的对象是范蠡。
说起来范蠡北上的时间已经不短却是在唐军围困“曲阜”期间才投效唐国。
范蠡一见到智瑶就抢先进行预告说楚国一旦意识到危险不会轻易北上。
看样子果然是被范蠡料中了。
智瑶对范蠡的投效高兴又迟疑。
高兴?当然是智瑶有着所有穿越者都会有的收集癖。
至于说迟疑别忘记智瑶一度怀疑范蠡是楚国派到越国的间谍。
范蠡第二个话题是劝谏智瑶对国号的选择必须慎重讲得非常清楚也就是智瑶本可以使用“原”这个无可挑剔的国号认祖归宗又复立母国谁都无可指摘怎么能够在这种事情上给世人留下话柄呢?
讲实话就是范蠡已经不是第一个那么劝谏智瑶的人弄得智瑶无比的郁闷。
老实说一两个人那么讲也就算了好些人……尤其是有智慧又有见地的人一再劝谏智瑶觉得自己是该慎重进行考虑。
尤其是智瑶暂时还没有将取什么国号送到周王室进行更改固然有点丢面子似乎也是一种胡闹但总比继续错下去好?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