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奉天殿寒酸吃食、朱厚熜以民为本

小说:明祀 作者:南乡书生
    写“心治”c“法治”的考子有什么心里活动,朱厚熜也能猜出大概,这也在其意料之中。

    本身今日前来奉天殿,就是为了秀一波恩典,表现自己与正德不同之处,如果没有效果,又何苦来哉?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奋笔疾书的考子们,都开始饥肠辘辘,但一时也不敢发声,只是依旧笔耕不辍。

    此次廷试策论,需要写一千三百字左右大论,这也是这多年殿试,少有的字数,故而大家不敢浪费半点时间。

    若仅仅只是一千三百字,倒不算什么,可想要将一千三百字策论,变成八股形式写出,这就如同螺丝壳里做道场,想要做的精妙绝伦,更是难如登天。

    而且在这巍峨的紫禁城当中可不是自己家中,想要吃饭得皇帝御赐,从来没有人敢请要饭食的说法。

    朱厚熜看了看时辰,感觉肚子也有些饿了,随后对黄锦轻声吩咐:“让尚膳监将东西端上来!”

    黄锦依旧谨言慎行,轻微点头表示得到指令,便轻轻的走出奉天殿,不敢因为自己而打搅殿试贡士。

    过了一晌,数百内侍提着食盒走进奉天殿,将吃食分发贡士,以及考官,期间没有发出任何太大响声,唯恐打搅考场宁静。

    本来此事当由鸿胪寺,以及礼部精膳司所供应,然朱厚熜考虑两个衙门,距离宫中太远,遂下令今后廷试贡士吃食,皆由尚膳监供应,而鸿胪寺c礼部精膳司只负责笔墨。

    甚至为了有意打压内阁,连内阁参与廷试资格都被剥夺,从此无缘廷试。

    尚膳监供食极其简单,贡士需要科考,因此不能离场,故而吃食仅仅只是一些点心,但唯恐精力不及,或是吃食太过干瘪无法下咽,于是又每人备上一碗人参鸡汤,以供佐食。

    至于考官等人,则每人一碟小菜,一碗米饭,以及一盅鸡汤,朱厚熜亦是如此。

    今日的吃食,比起往年吃食可就显得太过寒碜,须知《大明会典卷之114·膳馐一·殿试酒饭》有明文规定:「每桌茶食c果子五碟;按酒五盏;点心一碟;汤二品;饭一份;菜四色;酒五钟」

    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哪怕今日吃食实在寒酸至极,但待考子接受吃食,便开始各自放下笔墨,起身伏拜叩谢:“谢圣人赏赐”

    “尔等俱为国之大才,如今国家疲敝,予一人只能聊表寸心,期望诸君勿要介怀,食物虽简,不及往年,然亦为万民所供。

    且夫,吾尝闻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每谨记今日百姓赋税所供,日后为朕牧民,方能恪尽职守,仁政惠民。”

    朱厚熜与古代皇帝最大的不同,则是其更加深刻知道,国家的基础为何物。

    古代皇帝不会有心存百姓,其所谓爱民,不过是因为从国祚方面,维护自己阶级,而衍生出来爱民,并不是真正爱民。

    后世红太阳则告诉所有人,惟有百姓才能真正建造盛世,只有获得人民爱戴,方能开国建业,国祚绵长。

    一个主观性爱民,一个顺带性爱民,出发点不同,则构建社会必然不同。

    古代以上治下,无论法治c人治,皆从上到下,钳制万民,将人民视作牲畜,故谓之“牧民”。

    而拱铲主义专政社会,官员则以人民仆人自居,所有一切皆从百姓所需考虑,从而建设国家。

    其有本质上不同,绝不可混为一体而谈。

    如果是古代原生民皇帝,今日绝不会提及万民供养一事,充其量便是劝慰诸贡士,以后勤于王事,德政惠民云云。

    而不是明言,眼下众人所食,乃百姓赋税供奉。

    盖自古以来,万民供养士c大夫c天子阶级,已成理所当然之事,众人也只觉此事乃理所应当,哪怕百姓亦是如此。

    极少人会想及,百官俸禄来自于百姓,皇帝吃穿食住来自于百姓。

    充其量在谏君之时,会说:“天子受万民供奉,万不可暴政害民”之类云云。

    不过朱厚熜今日之言,大家其实并不太认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这是千古至理,他们只会认为,自己吃的是皇家的恩典,而非百姓的奉养。

    然纵使在场之人心中不敢苟同,在此刻也不会说出来,盖此等冠冕堂皇之词,若是有人臧否,传扬出去,岂非是无视万民奸臣?

    且如此口号之言,众人也不以为意,当即口宣:“圣明无过于君父,视天下黔首为子女,臣等汗颜之至!”

    皇帝会说官话,百官诸考

    生又何尝不会?

    即使是正值青春,战斗力十足的年轻人,对于这种简单阿谀之言,也照样不会太过陌生。

    “好了,趁热吃,吃完早些考完回去歇息!”

    朱厚熜对于众人奉承之言,并无太大感觉,而是挥挥手说道。

    说完之后,一边拿着《礼记》继续翻阅,一边有一筷,没一筷的吃着膳食。

    此时抡才大典,奉天殿内数百人虽然都在动筷食用,但却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直到所有人吃过之后,内侍将碗筷收起,退出奉天殿期间,也不见有人发出声响。

    时间还在继续,大多贡士已经进入尾声,开始仔细审查是否有纰漏之处。

    历代科举都有着严格限制,如洪武十七年令:「文字回避御名c庙讳。」

    成化十三年令:「举人文字,凡遇御名c庙讳下,一字俱要减写点画。」

    弘治七年令:「御名c庙讳及亲王名讳,仍依旧制二字不偏讳,不必缺其点画,违者黜落。文字试题上不许加奉试字。」等。

    但凡违反条例,则必然与此次进士无缘,只能在等三年科考。

    可大家百步已经行九十九,如何愿意在此时,因为一时不慎从而无缘此次进士,三年之后再考?

    故而所有贡士审查的慎之又慎,比之前草写策论之时,更加慎重,逐字逐句,一一审查。

    直到确认无误之后,再行誊抄,再审查,确定再也没有问题之后,便悄然无息,向朱厚熜行礼之后,离开奉天殿。

    校尉也在贡士走后,迅速将试卷一一收起,然后交付受卷官,然后再将试卷送弥封官,将贡士重要信息弥封,保证科考公平性。

    弥封好重要信息之后,再转送东阁读卷官处,由吏部尚书石珤c礼部尚书刘春c刑部尚书张子麟c都察院右都御史张纶

    户部左侍郎郑宗仁c掌通政司事礼部左侍郎俞琳c兵部右侍郎杨廷仪c工部右侍郎赵璜c翰林院侍读学士汪俊c侍讲学士刘龙等明日与文华殿,交叉批改。

    廷试批卷八位读卷官审核,每人一桌,轮流传阅,交叉审核,凡审核过之后,便在试卷各加“○”c“△”c“\”c“1”c“x”五种记号。

    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十张试卷,进呈皇帝,由皇帝钦点本科三鼎甲。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