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如何?”许盈听到关春的话, 丝毫没有表态的意思。
他这一手名叫‘叩桥不渡’,要想发挥全部的威力,就得让对面的棋手完全不知道他想做什么——做不做、怎么做, 各种变化越多, 越是让对手为难、越是摸不着虚实!
“让胡氏自己去猜罢!”
许盈留下这样一句话是轻轻松松,胡氏那边却为此脑壳痛的要命!也不知道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思考, 最终送上了‘求和大礼包’...好大一片桑林!
在此时, 商品经济崩溃,货币都已经半退出交易市场了,充当货币的一般等价物普遍有粮食和绢帛两种。而其中, 粮食虽然更加‘硬通货’一些,但因为其单价低、保存时限更短、更容易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等原因, 其实是不如绢帛好用的!
虽然绢帛也存在着一匹绢帛织的窄些、短些、疏些(这就是劣币啊)等情况, 但总的来说还是比粮食好的多。而且粮食因为天灾人祸等关系, 价值波动实在是太大了, 相比之下绢帛的波动要小得多,用它做一般等价物也比较稳定。
这个时候朝廷用绢帛作为赏赐,商品交易用绢帛支付, 丝织业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而缫丝织绸最初的步骤是养蚕, 而蚕宝宝的食物就是桑叶,次之可用柘叶(有些别的树叶也可以,但真的用那些喂蚕, 就不要指望可以缫丝了)。这样一来,桑林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
古代的读书人谈到理想中的社会的时候,总是会定下一定的指标——譬如要有一座房子、一百亩田、几棵桑树、一丛麻、半亩菜地、一头牛、五只鸡鸭什么的。这个传统可能是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开始的,也有可能更早。
随着时代变化, 具体的内容也会有不同。比如说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开始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就不需要用一百亩田来养家了。但有些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比如说桑树,这一直都有要求。
古代小农经济之下,男耕女织可以说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在这个没有棉花的时代,纺织基本指的就是‘丝织’(也有一部分麻织、毛纺等等,但占比远不能和丝织相比)。
有的地方会出现公有‘桑林’的情况,这时更能说明桑林的重要...一场战争可能就是因为邻村的人摘了本村的桑叶开始的!
在丝织业举足轻重的如今,一片片桑叶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种面额最小的货币,桑树就是当之无愧的‘摇钱树’!
白给一片桑林,确实算是不错的‘求和大礼包’了。
许盈可以想象胡氏的肉痛,笑了笑就让人带着当初放火的胡氏部曲、审讯记录等物去了罗氏——他对胡氏的求和大礼包是满意的,之后具体的工作他希望罗氏代为出面完成。胡氏到底是地头蛇,许盈也把握不准他们能做到什么。
与其担心这个,还不如请罗氏帮忙...罗氏多了解胡氏啊!谁也别装大尾巴狼,花招是耍不了了。
胡氏要放火烧东塘庄园粮仓的证据,交换来了一片桑林的所有权——这片坐落在南昌周边城郊的桑林有四百亩,并且之前都打理的极好。
“你最近倒是有财运...”罗真打了个呵欠,最近梅雨天,一切都要发霉了,他觉得连绵不断的雨水似乎要把人都泡酥了,他连抬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一点儿小财,不值一提。”许盈有些矜持地道。这也不算是假矜持,毕竟对于他们这样的大族子弟来说,四百亩桑林很值钱,却也只是如此了...随着年龄渐长,他们见识过的财货只会越来越多。
这件事全程罗真都是看在眼里的,他自然清清楚楚。许盈不意外他知道这件事,反而比较好奇他为什么会说这个...罗真可不是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他会在乎这个?
“阿真怎么说起了这?”想到就问,反正许盈并不觉得面对罗真这样能够见微知著的朋友,有必要拐弯抹角说话...那只会让罗真觉得头疼而已。
罗真‘啊’了一声,揉了揉眼睛,似乎刚才又差点儿坐着睡过去(许盈是很佩服的,跽坐多辛苦啊!这都能睡着,也是厉害)。艰难地眨了眨眼:“只是听说你很快让人去料理桑林,又大费周章地招募蚕娘、织娘,觉得有些好奇罢了。”
罗真确实不是个很有好奇心的人,但是面对许盈的一些举动的时候,他还是会好奇一下——因为许盈有的时候做事完全不在他预料范围之内,就算是他头
疼一回,也不能提前预判他。
人总是会下意识地想做有挑战性的事,罗真也是如此。他不愿意去好奇,一方面是动脑头疼,另一方面是太没难度。只要他肯动脑,事情就逃不出他的预判。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他对此还能有兴趣这才是见鬼了!
一般来说,接手了这样好的一片桑林,理应派人去料理,因此扩大自家的养蚕、丝织规模,这也是很正常的。但许盈的命令显然不是普通地借机扩产,他让人多做了许多‘多余的事’,显然还有别的安排。
而这些安排也是罗真看不透的原因。
许盈觉得解释这个问题有点儿复杂,光只是说的话是说不清的,想了想道:“我有心涉足丝织,办大织室,这些不过是些许准备而已。”
东塘庄园原本也有蚕房、织室,只不过规模就是这样大庄园的正常水准,和那些独立存在的大型纺织作坊没法比。
许盈有让东塘庄园多多赚钱、获取财货的意思,哪怕他现在没有太多金钱需求,但有备无患,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要用到钱了呢?
所以才有了澄心堂纸、蔗糖、葡萄酒这些东西...但这些都是创新开辟的市场,许盈做这个生意可以说是没有竞争对手。相比之下,丝织业就是不折不扣的传统手工业了!无数大佬在这个行业里挣钱,可以说是怪物笼一样的行业。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许盈并没有涉足丝织业的意思...能轻轻松松把钱挣了,又何必去参与激烈竞争呢?
如果是一些特殊的行业,本身就有助于社会进步(比如造纸、印刷),即使赚钱有限许盈也愿意参与其中。但丝织业,这固然是古代手工业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对于许盈来说,除了能从中挣到钱,又能得到什么呢?
而如果只是为了钱,他现在开始大力开拓蔗糖生意,只这一门生意就足够他富可敌国了,根本没必要在别的事上多费精力。
之所以许盈想到可以在丝织业上加大投入,是因为他最近翻阅了自己做的‘笔记’。
在过去几年间,为了防止自己逐渐忘记上辈子的重要知识,他将上辈子有用的东西都逐渐记录了下来——这是一个非常费力气的活儿,因为怕遗漏了什么,他
像是做图书管理一样先列了一个条目,然后再往条目中扩充内容。
一开始还比较顺利,能想起很多东西。但越到后面,就越是零碎,然而就是这样零碎的记忆,他也尽力写下来。一个是以后看到这些零碎记忆后,可能联想到更多,另一个,即使只是零碎记忆,也可以启示现在。
要知道有的时候一场变革,就是起源于一点点提示!这一点提示要是没有,在正常的历史进程中不知道要卡多少年!
那些记录下来的珍贵信息,其中就有关于养蚕缫丝的内容。
准确的说,是许盈了解一个此时可能是‘黑科技’的技术...烘茧法。
上辈子许盈所在的城市周边有一个镇子,这个镇子在外行人耳朵里平平无奇,只觉得是华夏大地上无数个小镇中的一个。但若是和桑蚕打交道的人就知道,这里是有名的蚕丝产地!真丝面料、蚕丝被都是这里的特产,属于支柱型产业。
许盈对这个小镇也是只闻其名,从没去过,只知道坐落在周边的这个小镇养蚕缫丝。直到读初中时,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目的地就是这座小镇,其中还有在这里参观的项目。
他们参观的不止有现代工厂的流水线,也有比较‘复古’的一些工艺(说是复古,其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乡村大量使用。当时一些家庭自己养蚕缫丝,做一些自用品,也是用的这一套工艺)。
许盈对‘复古工艺’有一些印象,因为这套工艺居然用到了现代!被取代是很晚以后的事了。
而这一套工艺之中,最容易移植到现在、对提高生产效率最有效果的,无疑就是‘烘茧’这一道了!
其他的地方当然也有非常重要的进步,但有些地方需要复杂一些的机器,当时许盈也只是参观而已,那些古老的木制机器具体是怎么回事,他实在是不记得了。又有些地方现在的技术水平达不到,比如说引入温度计...现在从哪里搞温度计?
‘烘茧法’简单,最重要的也就是一个烘茧灶,而他还记得烘茧灶的构造——虽然这很简单,但对于丝织业却是巨大的变革!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