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和殿</p>
“岂有此理!”皇帝大发雷霆,抬手一掷,茶杯“啪”地一声在两排官员之间应声而碎,惊得这些朝廷重臣冷汗直冒。</p>
殿上众人闻声而跪:“陛下息怒!”</p>
西边整墙的书柜上悬挂着天下舆图,皇帝愤恨交加,指着舆图上不到大黎十分之一的北鞍道:“就这着弹丸之地,他怎敢出尔反尔?怎敢动我大黎之将?怎敢与我大黎为敌?”</p>
连声质问,令众人亦是愤怒难挡。</p>
边关已传来消息,镇北大将军展皓确实被害,尸首被人悬于靖城城门之外,万只箭羽穿心而过,死状惨不忍睹。</p>
“北鞍这是完全不将我们大黎放在眼里了,陛下,此次决不可放过他们,定要重兵出击,将这帮蛮子畜生一举歼灭。”黎王高声倡议。</p>
附和之声接连而起。</p>
无一反对者,皇帝怒火稍降,坐回龙椅上,声音低沉道:“众爱卿可有领兵之人选?”</p>
话刚落,兵部尚书立刻回禀:“靖城将士民众皆被镇北大将军的尸首吓得魂不附体,应战之心怕是一触即溃,若是寻常武将领兵,只怕无甚作用。战王骁勇善战,威名远扬,他若出征,定能鼓舞士气,所向披靡。”</p>
“臣等附议!”一众文武官员执手躬身附和。</p>
皇帝眯了迷眼,端坐上首,只字不言。</p>
死者不是别人,而是镇北大将军!</p>
掌领数十万大军驱除北鞍、收复靖城的镇北大将军,被北鞍人万箭穿心而死,死后悬尸城门,这样的冲击,令靖城将士百姓人心惶惶,丧失对抗之心。</p>
或许北鞍的目的就是如此。</p>
但依旧说不通,只要大黎派出更加有威名的武将,比如战九霄,北鞍此举就功亏一篑了。</p>
是以北鞍以弱国之暴力挑衅强国之威仪,无济于事不说,更是自寻死路。且在此之前,大黎与北鞍还没到真正你死我活的地步,北鞍为何敢冒着举国倾覆的危险来挑起两国争端?</p>
除非此举,能为北鞍带来莫大的利益。这利益除了北鞍一直想要的金钱疆土之外,一定还能让北鞍抵御大黎的报复,令北鞍得到较长时间的安稳。</p>
利益是什么?</p>
答案呼之欲出,皇帝摩挲着玉扳指的手一顿,战九霄!</p>
大黎的定海神针,令外敌闻风丧胆的战王!</p>
战王一亡,大黎便数十年内难再出一个令天下谈之色变的帅才,北鞍相对的也就更有恃无恐了。</p>
若真如此,边关只怕早已设下天罗地网等着战九霄。</p>
皇帝不欲让战九霄前往,迟迟没下决断。</p>
一抹算计划过黎王的眸底,转瞬即逝,他上前一步:“臣弟虽不及战王兄智勇双全,至少顶着个王爷的封号,臣弟前去,亦能安抚人心,望陛下准许臣弟领兵出征,为陛下排忧解难。”</p>
黎王主动请缨,不少文武官员调转对象,一同推举黎王。</p>
“不可。”皇帝神色自若,“边关战况危急,黎王在战事上比不得战王,更不能立刻安定人心,只怕有心无力,此事等战王来再商议。”</p>
御案之下,皇帝双拳紧握,青筋暴起,无论是推举战王还是黎王,最热切的就是那些和黎王走得近的大臣,黎王究竟是何意,想浑水摸鱼,还是他就是始作俑者?</p>
殿堂之上,人心各异。</p>
随着太监一声通报,战九霄一身朝服大步流星走进来,大义凛然,如赤日扫清一切阴翳,令心怀叵测者心悸。</p>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