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年刚出了正月,韩墨羽就兴冲冲地来了。
唐果儿一见,笑道:“韩尚书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韩墨羽眉飞色舞:“王妃,第一台印刷机造出来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唐果儿应声而起,“好啊,走。”
韩墨羽一路上嘴巴不停:“……字迹清晰,没有一丝晕染,没有虚字空字,也没有糊字,墨迹均匀……王妃,苏老头儿在那看直了眼,不走了!硬要拉回他们国子监去。”
唐果儿到达工部的时候,果然就见一群人围在那里,东摸西看,叽叽喳喳,热闹非常。中间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在手舞足蹈。
韩墨羽:“王妃来了!让让!让让!”
众人顿时停止了喧闹,跪下请安,“王妃娘娘。”
唐果儿:“起来吧。”径直走到机器旁,“外观看着不错嘛。谁来操作一下我看看?”
马上有工部的匠人过来给演示了一番。片刻,哗哗哗,带着油墨香的纸张一页页吐出来。
唐果儿拿起一页仔细瞧了一眼,笑道:“是不错,辛苦你们了。韩尚书会为你们请功的。”
众人连忙谦虚道谢了一番。
白胡子老头儿上前来,躬身施礼,“下官国子监监正苏沫,见过王妃娘娘。”
唐果儿笑道:“知道。韩尚书说了,说你抱着机器不撒手,想搬到国子监去?”
苏沫赶忙躬身道:“让娘娘见笑了。下官确实看好这机器,印出的字如此清晰,速度又如此之快。娘娘,这可是我们大荣朝所有读书人的喜讯啊!”
“国子监是大荣朝文人荟萃之地,书本供不应求,更有那贫家子弟根本买不起书,只能借了手抄。就这样,国子监也没有足够的副本借给大家抄写。”
“国子监若是有这么一台机器,便可印刷更多的书籍,学生们就不必为了一本书抢破了头了。”
唐果儿笑道:“苏老先生想法不错,韩尚书给你也不是不可以……”
苏沫大喜,刚要谢恩,就听唐果儿接着道:“苏老先生打算出多少钱?”
苏沫目瞪口呆愣在那里,“娘娘,还要钱啊?”
同是朝廷部门,为朝廷做事,还要什么钱?
唐果儿笑道:“印刷机工部还要接着造呢,哪能只造一台?可是没钱怎么造?自然要卖了机器,拿钱来造下一台啊!”
苏沫哭唧唧道:“娘娘,国子监教书育人,学生束脩仅够师傅薪俸,户部拨款几同于无,哪里来的这闲钱?”
唐果儿笑道:“以前没有,现在你有了机器不就有了钱么?”
苏沫瞪大眼睛看着她。
唐果儿:“你国子监收藏了很多书吧?其中好多都是很多读书人见也没见过的吧?你拿这台机器,将这些书印成许多份,在大荣朝各州府都开个书店,卖出去不就有钱了?”
若说大荣朝里书籍收藏最丰富的,当属国子监了;珍本古籍最多的,则当属皇宫。
苏沫一怔,苦着脸道:“娘娘这法子新颖,但是朝廷六部,包括国子监,都不能公器私用,私自赚钱啊!”
唐果儿笑道:“公器私用做什么?向皇上请旨,成立个商业部,在全国各地开连锁书店。”
“工部出人出机器,国子监出书,印刷了,拿去书店卖;赚了钱,除了缴税,工部一份,国子监一份,商业部一份,不是很好?”
苏沫:“连锁书店?”
唐果儿:“就是同一家店铺在各地都有分店。譬如咱们是大荣朝,就叫‘新荣书店’吧;在全国各地都开个新荣书店,统一归商业部管理。”
苏沫:“娘娘,单为了开个书店,建立一个商业部,怕是不妥……”
规模太小。不及兵工部多矣。皇上怕是不会准。
唐果儿:“开书店只是其中之一嘛。”
“商业部还可以干别的,譬如各地哄抬物价的,欺行霸市的,买卖不公的,欺骗客人的,卖假货的,以次充好的,客人投诉的,市场要整顿的,商家店铺偷税漏税的……甚至将来到周边四国做生意,还有海外贸易,都可以归商业部管嘛。”
苏沫抹了一把汗:“商铺税收?户部怕是……”
唐果儿:“户部要管各种各样的税收,每笔拨款下去还要查证是否用到位,是否有贪墨,是否虚报了……事情多着呢,不差这一块。再说,只是跟皇上提议嘛,皇上自会定夺的。”
韩墨羽早在唐果儿跟苏老头儿开口要钱的时候,就把众人轰了个干干净净,只剩他们三人在场,此时听了唐果儿的话,便对苏沫道:“苏监,要不我陪你一起上折子?”
这可是好事,对工部和国子监都是好事。有了钱,就可以做好多事了。起码工部工匠们的薪俸该涨一涨了,国子监的监舍该修一修了吧?
苏沫差点揪下自己一把胡子,咬咬牙道:“好!”
第二日。早朝上。
苏沫在政清殿提出了自己的高见:要印书,要开新荣连锁书店,要成立商业部。
胡云农一开始挺高兴的,有人要往户部送钱了嘛,开书店不得上缴商税?
紧接着就听到将来会由商业部负责收商税,马上就急了,“皇上,万万不可啊!商铺税收一直都是户部兢兢业业地在负责,这要归到了商业部,莫非朝廷还要有两个国库?乱了套了!”
苏沫:“一个国库也可,两个国库也行。只要账目清楚,乱套是不会的。”
“咱们大荣朝的商业,很多地方都乱象丛生,也是时候该整顿一下了。”
胡云农顿时反驳道:“苏监正此言何意?当今皇上圣明,朝纲整肃,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或许偶尔稍有一点不如意之处,竟让一些有心人说成是‘乱象丛生’,‘民不聊生’?”
“苏监正你口出污蔑不满之语,居心何在?”
苏沫气得浑身乱哆嗦,“口出污蔑之言的是你!”
苏沫颤巍巍跪下,“皇上,臣是就事论事,一心为朝廷,不知胡大人因何口出如此诛心之语,冤煞老臣。皇上明鉴啊!”
胡云农也扑通一声跪下,“皇上,户部或稍有疏忽,对商铺管理略有松懈,但绝不像苏监正所言‘乱象丛生’!臣定当竭尽全力,严肃督查,还商市一个清明,绝无纵容遗漏!”
苗谷:“皇上,户部事务繁多,商税征收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户部无法对市场、对各类商行了解详尽,有些疏漏之处,也是情理之中。”
“若真有个商业部,对市场波动时刻掌控,对各种各类商业都了如指掌,税收额度也根据行商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市场平衡、对物价稳定、对各中小商户都是一件好事啊!”
胡云农听了前半部分,想给苗谷躬身作揖;听了后半部分,杀了苗谷的心都有。
容珏脸色也不好看。
上回父皇被挑拨得想动户部,被母妃好歹劝下了;没想到这帮人又开始出幺蛾子、琢磨歪脑筋了。
若是真让这什么狗屁的商业部建成了,不啻于生生从户部咬下一口肥肉来!还是一块大肥肉!
一定得拦下来!
容珏刚向自己的人扫了一眼,就听容宽说道:“苗尚书此言有理。不知谁能胜任这商业部长一职,负责筹建商业部啊?”
容珏等人一看,建立商业部势在必行了!既如此,那就要将商业部紧紧捏在自己人手里啊!
赵励赶忙上前一步,“皇上,臣以为胡大人为最佳人选。”
“胡大人是户部尚书,对商铺市场一直有监控督查之责;以往不过是少了人手,如今成立商业部,揽天下商业人才,再由胡大人兼任商业部长,统筹全局,定能将我大荣朝的商贸界整顿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萧肃也出列道:“臣附议。有胡大人兼任商业部长,不必有两个国库之忧,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消除了隐患。实在是明智之举。”
其实唐果儿若在这,是会觉得商业部的税收可以直接上缴国库、然后由户部统一管理,但容宽并不信任听命于容珏的户部,宁愿有两个国库。
设立商业部,给了容宽一个削弱户部、收拢财权的好机会。他怎么可能会再放手?
苗谷:“商业部虽不如六部庞大,但也不是一个小部门,职责重大;若一身兼二职,怕是会顾此失彼。如此,成立商业部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皇上,臣以为还是另择能人的好。”
容宽不动声色。满朝文武,选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他也是苦恼。
苏沫:“皇上,若一时没有合适人选,不如先从新荣书店做起,也解了国子监和工部燃眉之急。”
容宽不语。
这个新荣书店监理人的人选,将来多半就是商业部的部长。跟此刻就选商业部长没什么区别。
一直未发言的容璟突然出列道:“父皇,儿臣有一人选,聪慧睿智,极具商业天赋,未及弱冠即开始打理府里所有产业,对市场有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力。此人定能胜任商业部长一职。”
容璟难得主动荐人,容宽一听,不由感兴趣地问道:“噢?不知景王说的是何人?”
容璟躬身行礼:“父皇,举贤不避亲。此人就是儿臣的表兄,叶国公的嫡长孙,叶臻。”
容宽:“叶臻?皇后的侄子?”
容珏赶忙上前道:“父皇,方才儿臣为了避嫌,没有向父皇举荐。既然三弟向父皇提了,儿臣这里也有一人,佟国公的嫡长孙,佟明泽。”
“佟明泽不但对商事熟稔,且是户部郎中,在户部任职多年,富有经验,颇有才干,当是最佳人选。”
胡云农赶忙道:“臣附议。佟明泽任职期间,兢兢业业,与各地商铺打过交道,对他们知根知底,对市场运作独具慧眼。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励:“臣也附议。皇上,在六部有过任职资历的人,毕竟比没有官身的人更有经验,更懂得如何与百姓打交道,如何与同僚沟通,如何与其余各部门协同合作。”
叶国公:“皇上,不是臣自夸,臣这孙子确有商业头脑,极具商业天赋,他日若是开展四国和海外贸易,定能为我大荣朝带来巨大的财富。”
佟国公:“那就让他做个商人好了,做官何益?白白耽误赚钱。做官和做生意可是两码事。”
张长弓:“将军要会打仗,做商业部长也要懂生意的门道;若是一窍不通,岂不是要被人牵着鼻子走,任由宰割?不能成事不说,还将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苗谷:“皇上,不如让此二人各自写个章程,规定时间内匿名呈上,皇上择优而仕,不知圣意如何?”
终于有人想起这个法子了。容宽松一口气。可不用听他们唧唧歪歪了。
容宽爽快地道:“好,苗爱卿所言甚是。”
“高淳,传朕口谕,命叶臻、佟明泽二人拟定商业部创立章程,越详尽越好,十日内匿名密封呈上。”
高淳应声而去。这场争论终于告了一个段落。</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