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另外一个称号,叫做,冥王。”
听见闷葫芦这句话,莫邪一行人都是有些错愕,并不是对于这个名字的霸气而感到错愕,只是想不到为什么明明是门神,怎么变成了冥王了!
“冥王?小哥,他俩不是门神吗?看门的怎么可能变成了冥王?”胖子有些苦恼的挠挠脑袋。
“可就算是冥王,这和我们的计划有什么关联吗?”莫邪也是有些不明所以。
闻言,闷葫芦沉吟了一会,开口道:
“正是因为他们是冥王,才能够趋吉避凶,擒拿赶走灵物。”
“可是这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吗?毕竟有些谣传也在正常不过了。”莫邪看着墙上的甲骨文道:
“并且,这种甲骨文是属于夏商时期的文字,那时候还没有彻底从甲骨文转换过来,因此才会有这样的文字混合的情况发生。”
“在那个年代,想要找到这两个人的资料记载容易,但是在我们如今,却是太难了。”
“的确是这样,不过民间还是有一些关于他们的传说的。”闷葫芦点了点头,指着一段道:
“你看这段所写的东西,就是从夏朝说到了商朝,说明他们经历过这两个朝代。而且这两个朝代的更替也是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那般强大的夏朝,是如何会骤然瓦解,分崩离析呢?”
闷葫芦看着众人道:
“在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寿。
桃下住着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他们为人正直,力大无比,凶猛老虎为他们护林看桃,野牛岭上有个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残害百姓。
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郁垒轰走,野大王气得七窍生烟。
一个黑夜,野大王带领他的信徒装扮成恶灵前去报复,被神荼、郁垒用桃条捆起来扔给了老虎,桃木辟邪说法就由此而来,同时它也成为辟邪驱灵的工具。”
“这则传说,我似乎也有一些印象。”莫邪看向闷葫芦继续道:
“是不是,还有一则讲的是鱼海的度朔山?”
“是的。”闷葫芦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他显然也没有想到,莫邪竟然连【度朔山】都知道。
他们两人知晓,但是并不代表其他人也知晓。当下胖子就忍不住问道:
“度朔山?嗨,我说你们两个在那边打什么哑谜呢?度朔山什么的,胖爷我可没听过。”
“这其实是一则民间野史,如果我不是在【行宫考古研究院】工作过的话,或许我还真了解不到。”莫邪摊了摊手道:
“这其实也是关于【郁垒】和【神荼】的,传说鱼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
思索了片刻之后,莫邪继续道:
“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
这棵桃树的东三州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灵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灵门。”
“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灵魂就必须赶回灵域。
在灵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灵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灵魂都畏惧神荼、郁垒。
这样在汉族民间就流传开用降灵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
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
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桃符,顾名思义,以桃木为材料。
在古代,桃木有“灵怖木”之称,桃木驱灵辟邪的信仰由来已久,并且从来都关乎于门户。”
闷葫芦也是点头接口道:
“不仅如此,在《山海经》之中还有:鱼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东三州曰灵门,万灵出入也。
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灵之害人者。除《山海经》记载外,汉代诸书皆有记载。”
顿了顿,闷葫芦继续道:
“除此之外,还有在《重修纬书集成》卷六之中的《河图括地象》中即说:桃都山有颗大桃树,枝干盘曲三千里,树上有一只金鸡,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叫鸣。
树下有二神,一个名叫郁,一个名叫垒,均拿着苇索,看守那些不祥之灵,一旦捉住便杀之。”
闻言,莫邪点点头道:
“的确,闷葫芦你说的这些都是有考据的,也有一定的说法。虽然可以说他们的确是有些像冥王,但是也不一定啊!而且,为什么会取冥王这个名字?
是不是有些太过于牵强了?亦或者说,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我们不知道的吗?在过去那段岁月里。”
闷葫芦闻言,沉默了好一会,这才开口道:
“【郁垒】和【神荼】之所以是能够赶灵杀灵,那是因为他们比灵强大,但是,比灵强大的那是什么东西?自然就是灵帝了!”
“而且,在晋葛洪的《枕中书》即将郁垒列入道教神谱,称为东方灵帝之一。”
“但是,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听见莫邪的话,众人不由是诧异,这则消息还不是最重要的?那是什么?
“重要的是,他们是蚩尤的战将,也是部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