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着说着,越说越生气,又觉得心疼,五个鸡蛋啊!突然她感觉心口一阵发闷,这才记起苏芷若说的话,停下来重重地喘息了几下,扶着儿子的手站起来,对苏芷若道谢:“多谢若锦姑娘救了我老婆子。”
“大娘不用客气,我这就开副药您带回去吃,切记不可再动怒了。”
她笑盈盈的反身去写药方,刚才跟来看热闹的众人议论纷纷。
“若锦姑娘医术可真好!”
“是啊是啊,自打她来了咱们这里,看了多少疑难杂症,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若锦姑娘生的这样美,怕不是仙女下凡神仙转世的?”
他们说的什么苏芷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专心写完了药方递给母子两人,又吩咐他们日常注意些什么,才让刘大夫负责收诊金,她则又拿起药杵,去后院继续做她的药去了。
苏芷若来这个小镇有小半年了,她化名若锦,在镇上这家医馆栖身。
本来这刘家医馆在小镇并不出名,刘大夫也只是半吊子郎中,平时靠着卖点药材和小儿化食丸之类的维持生计,甚少有人会找他瞧病。
好在这医馆的房子是他自己的,这医馆只养活他夫妻和三七这个小药童,只有这三张嘴,也能勉强经营维持下去。
后来苏芷若就在了这里,开始接手做这里的坐堂郎中,她医术高超,如今这刘家医馆已经是镇上头一号了,名头甚至传到了县里,找她看病的人每天都有。
就连刘大夫和三七,也在她的指导下精进了不少。与他二人,苏芷若算是师傅了,为表示尊重,都叫她一声若锦姑姑。
这个小镇不算太大,而且民风淳朴,她住在这里很舒服,每天治病救人,过得也十分充实,已经越来越少会想到京城和萧景淮了。
以前的种种,就像前世的一切,都尘封在她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她已经下定决心,有生之年都不会再去触碰。
虽然她还是会听到关于京城的种种,比如五皇子顾南飞得了重病,前不久已经薨了,活着的时候没封王,死了之后皇帝追封他为义王。
还真是讽刺啊,不管是前生还是今世,顾南飞何尝和义这个字沾边过,无情无义还差不多。
偶尔也会听到关于萧景淮的消息,在民间他有极好的威望,提起他就没有人说他的不是。
可苏芷若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功高震主,犯了帝王的忌讳。
每当听到这些的时候,她都会控制自己不去想不去听,告诫自己永远不要再卷进去,她不得不承认,自己不适合处在权利的中心,和那些被权利蒙住心智的人去争去斗,自己注定了会一败涂地。
“若锦姑姑,这个药材已经磨成粉很久了,你还要磨多久啊?”
三七的话让苏芷若从沉思中惊醒,她低头看了看石臼里磨成粉末的天麻,道:“不磨了,这就好了。”
她放下药杵,将天麻的粉末仔细的收进药罐中,道:“好了,等明天就可以制作药丸了。”
三七崇拜地看着她,眼睛闪闪发亮,“若锦姑姑真的太厉害了,三七长大了也要做若锦姑姑这样厉害的郎中。”
苏芷若赞赏的点点头,道:“好孩子有志气,这里没你什么事了,去前面帮你师傅,顺便把药经背一背,回头我可是要检查的。”
一听要背书,三七的小脑袋马上就耷拉下来,不情不愿地往前头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苏芷若笑着摇了摇头,这孩子什么都好,勤快嘴巴甜,干活也很有眼色,可就是不爱背书。
罢了,他年纪还小,时间长着呢,慢慢教。
江南的初冬不算冷,至少和北方比起来要温暖多了,这个时节的京城应该要穿棉衣皮毛之类的,这里却只需要穿夹衣,甚至有时稍微忙一点,穿夹衣都会觉得热,这对怕冷的苏芷若来说,真的是很不错的好处,所以她才愿意留在这里。
刘大夫的夫人有一手好厨艺,做的各色小点心一点不比京城点心铺子里做的差。
苏芷若旁敲侧击地问了刘夫人几次,为什么不开一家点心铺子,生意肯定比刘大夫坐堂的医馆要赚钱得多。
刘夫人说丈夫性子强,若是要靠女人养活恐怕让人耻笑,她进门多年没有生养,已经是很不合格的妻子了,又怎么能让丈夫蒙羞,大不了就是贫苦些,这些年她早就习惯了。
同样的问题去问刘大夫,他却说妻子身体孱弱,如果开了点心铺子少不得要她操持,自己能帮的实在有限,他不忍心妻子受苦,宁愿生活清贫。
得,这夫妻两个还真是绝配。
不过点心铺子开不开都无所谓,反正现在医馆的生意好,赚到的钱她和刘大夫三七分账,她三刘大夫七。
本来刘大夫是不同意的,这医馆一直半死不活,如果没有若锦这块金字招牌,哪里会赚到这么多。
可苏芷若坚持如此,这里房子是刘大夫的,用具采买等也是刘大夫,她只负责看病和制造,乐得清闲自在。
她和刘大夫一家相处得很不错,尤其是她调养好刘夫人的身体后,他们夫妻更是把她当作自己妹妹一样疼爱,刘夫人知道她喜欢点心,几乎天天都给她送。
这会儿刘夫人又送了新出锅的点心,苏芷若吃了两块后赞不绝口,又顺便帮刘夫人把脉,告诉她现在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只是还要用心保养,又安慰她一定要放宽心,也许不久就能有自己的孩子了。
刘夫人对她的医术很有信心,高兴得合不拢嘴,就像肚子里已经有了小娃娃一样。她生的一张圆圆的娃娃脸,左侧嘴角有一个浅浅的梨涡,笑起来时若隐若现,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陪着她说了几句话后,刘夫人就坐不住了,兴匆匆地到前院去了,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和丈夫分享。
坦白说,苏芷若是很羡慕刘夫人的。她和刘大夫虽然以前生活得清苦,可刘大夫对她一直十分呵护,也没有因为子嗣纳妾或休妻,反而总是安慰她有没有孩子都是命,怎么也怪不到她的头上,甚至还说也许是自己的问题。
这样的话是多么离经叛道,有几个男人会承认不能生育是自己的问题。
刘大夫这样的男人,真的是世间少有的好男人。
有这样的好男人做丈夫,即便是生活清贫些又如何呢,刘夫人还不是像少女般单纯,她的无忧无虑就是刘大夫撑起的一片天。
每当看到他们夫妻互动,看到他们看彼此时眼中的光芒,她都是羡慕的,同样是女子,她是真的羡慕刘夫人的好运气。
这是积几世行善积德,才能遇到这样的好男人,她却没有这种福气。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