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7064/528817064/528817125/20201207123626/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李咎不知道尤家的打算——即便他知道,别人没挑明,他也不便直接揭穿。这日里尤复尤晋说因内眷出门而他俩另有宴席要赴约,腾不出人来陪送,因近日附近不太平,家中女眷众多,故而请李咎帮忙护送一程。
李咎想到自己来了此地后一直留心方方面面,却没怎么在佛法僧道上下功夫,这正是个顺便去看看的好机会。
尤家是本地望族,又常年去佛寺道观烧香打醮,想来僧侣们必不会对尤家的女眷有所戒备,如此他跟着去,想打听寺庙道观的田产税收和度牒等事,会容易许多。
于是李咎痛痛快快答应下来,次日一早食饭毕,换得一身夏季常服,乃是月白衬衣,深青杭罗衣裳,前胸后背贴的白鹇补子,足下蹬的一双白色靴,头上被迫戴了一顶式样新奇的燕服官。待出门前,幺娘又把与他一个小包袱,里头装的带、袜等小物件和一双棠木屐,万一遇着下雨天就可以套在靴子外面,以便淌水。
哑巴照例跟着李咎走,倒不是李咎出门在外还要多带个人,主要是哑巴是孤身一个男子,若不带上而是留在别人家,哑巴自己走动不方便不说,万一出个什么意外那脏水泼下来,哑巴躲都躲不掉。为免节外生枝,李咎不让哑巴单独行事,若要做什么,必须得有“自己人”陪着一起。哑巴亦言听计从,丝毫没有觉得不自在。
李咎将小包袱和其他随身行李打的一个褡裢系在马背上,他收拾妥当,女眷们也沸沸扬扬地整将起来。又过了二刻,李咎掏出手表一看,已是早晨九点过半,到了出发的时间,里头女眷们的马车陆陆续续地驾到了二门外的空地上。他便领着哑巴各自上马,一前一后地押在队伍外侧,一同往城郊的酉禅寺去。
尤大奶奶留下陪徐氏、小莲和幺娘,打头的八宝璎珞华盖车里做的就是二奶奶。二奶奶又特意将闺女叫到了自己车上,指着外面不远处骑在黑马上的李咎,轻轻地告诉闺女这就是传抄了那几本杂书、《三国》《西游》《三言二拍》以及几本戏文的李咎,只问闺女觉得如何。
四姑娘蚊子似的哼哼了两声。
二奶奶故意说:“你觉得不好啊?那,你父亲就不提了。我们也嫌他年纪大了,比你大着快十岁呢!不大好。”
四姑娘急了,忙捉着母亲的手,很小声地说:“李先生……挺好的。”
二奶奶继续逗闺女:“哪里好?我怎么不见他好?”
四姑娘就说:“李先生的才识,只是老爷太太夸着而已,我们也不知道底细,不敢乱说。但是李先生对小莲和幺娘是真真的好,闻得说,他对女子与男子并无二至,他手下有个姑娘立了大功,姑娘自己都愿意让父亲领赏钱,他却将赏钱给了姑娘;又听说,莲妹妹的妈如今竟在外面管着产业,行动自由,除了当年签得十年做长工的契书,并无其他牵绊。又听说李老爷与仆婢、乞丐等处事也和气,可知先生本是极好的。”
二奶奶笑笑:“那我就知道了。也怪我不往外头去,平日里也不和你们说话,竟不知这些。”
四姑娘说:“这也是偶然听说罢了……”
说着她又看了眼马车前面的李咎,李咎似有所觉回头看过来,她忙将帘子一关,端端正正地坐回原处。
二奶奶说:“李先生的道理极多,只是我也看不大明白,不知都是怎样的道理。等会儿呀,你慢慢和我说几个,也让我听一听被老太爷和大老爷夸上天的神仙道理究竟是什么,怎样?”
四姑娘自然无所不可。
马车一路安安稳稳地行到了酉禅寺,时间已近午时。寺里早已打点清静,对外谢客,自主持起都在为接待这家贵客做准备。
原来本寺主持了妄禅师出家前曾得过尤南教导,出家后也与尤家往来颇多,此时闭门谢客专门待尤家家眷,亦是理所应当。或有人说他这是红尘未断,六根未净,了妄却不觉如何。
二奶奶按常例礼佛参拜,出来后厢房吃茶歇息,就让闺女在身边讲解她所看的李园杂学上到底写了些什么有趣的事物。
而李咎就在不远处的大松树底下,和几个正在乘凉的小和尚聊天。
小和尚年纪小,未解世事,李咎长得一张正气脸,穿的又是官服体系里的燕服,小和尚们先怵他三分。李咎和颜悦色地拿素零食如豆干、果脯等与他们分食,显得是人畜无害的样子,小和尚们拿了他的零食,又觉得他为人可亲,倒是自己误会他像是个不好相与的,态度不觉就软了下来,被李咎一聊,就打开了话匣子。
李咎顺顺利利地套出了酉禅寺及其他寺庙道观的经济来源、人口来源、赋税情况、信众信息,竟没引起和尚怀疑,和尚反以为他也想出家了,才将他们寺庙打听得这么认真。
比较出乎李咎预料的是此时的寺庙需要交税,倒不像他知道的几个典型时期寺院道观获有免税权。本地的和尚亦需要缴税,一笔是寺院本身要交一份税,一笔是和尚开度牒要交人头税,此外,朝廷不允许寺庙和道观保有自己的农田,因此寺院租种别人的农田,必然要交一笔田租的。
有很多信众愿意将田租压得很低租给和尚,朝廷官府对此并没有穷追不舍。反正税赋是不会少的,至于田租多一点少一点,只在地主和和尚之间罢了,不影响朝廷的人口和税收,朝廷也就满意了。
李咎将前后事情理顺,若有所思地在小本本上记下自己的感想。果然是一个新朝代初立的时候,极度缺乏人口和稳定收入,那么朝廷在人口从劳作转向不劳作的通道里加阻碍,也是理所应当了。
寺庙里的人除了无家可归被寺庙收养的小孩儿外,其他多是真正一心向佛、有慧根有佛缘的人。而那些跟着念课的小孩儿并没有获得度牒,并不算真正的和尚,且他们大多数都没成丁,自然也不用交税。
<hr class=authorwords author=兔子的刀 />
死心吼,四姑娘也不是女主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