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寻找英魂

小说:我的平常人生 作者:Leigongcao
    我岳母的一只私藏小柜子里,存有她家传的或是她个人的一些东西,比如她外公外婆清朝时拍的照片,比如她父亲周鼎夏、大伯周鼎华、叔叔周鼎炎周鼎黄,在民国时拍的照片,再如她自己1949年在浙江省干部学校培训时拍的照片……

    这些藏品中,还有一份来自国民党部队,是有关我岳母叔叔周鼎炎在抗日战场中阵亡的通知书。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特殊时期,忽然感觉到自己那只私藏小柜子里的东西有点不保了,就让我岳丈带到他办公室,锁在他的办公室抽屉里。但终究没能保住那小柜子里的东西,让造反派搜出后,全给烧了,化成了灰烬。

    我二哥去云南当铁道兵时,留在家中的一柄雕龙古剑和一箱古藉中医书,也是在那特殊时期丢失的。

    后来,当我的老婆从小女孩长成大姑娘时,我岳母跟她说:

    “当时,我为什么会同意随同你爸从大都巿搬来千塘畈?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我叔叔周鼎炎是在1944年的龙衢战役中阵亡的,他的遗体被埋葬在衢州航埠一个叫万川的地方。我是想找到这个地方,给他扫扫墓,表示表示哀悼啊!”

    周鼎炎所在的国民党部队,原是杭州钱塘江大桥守桥部队。

    钱塘江大桥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8月8日; 分别于民国26年(1937年)9月26日和11月17日铁路桥、公路桥建成通车; 于民国26年(1937年)12月23日为阻断侵华日军南下而炸毁。

    钱塘江大桥炸毁后,周鼎炎所在的国民党部队就撤至衢州保卫衢州和机场。

    我在衢州新闻网,2014年6月9日发表的一篇题为《血战衢城赤,铮骨视死归——写在龙衢战役发生七十周年之际》中,看到了这场龙衢战役:

    “今年6月,是悲壮惨烈的龙衢战役发生70周年。龙衢战役,又称“衢龙会战”、“龙衢阻击战”、“衢州第二次保卫战”。

    七十年前,侵华日军发动了“一号作战”,龙衢战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日军“一号作战”的一部分,驻扎在衢州及周边的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官兵,纷纷投入到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顽强拼杀,毙敌颇众,扼制了日寇的进攻势头,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对湘桂战势的调动和增援。

    一号作战

    1943年初,日军被迫从南太平洋的瓜达康纳尔岛撤退之后,战局已呈现对其极为不利的态势。为了挽回颓势,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当时的日本内阁总理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签发了“一号作战”命令,目的为:击溃中国军队,占领和确保平汉铁路南段与湘桂、粤汉铁路及其沿线要地,摧毁中国主要空军基地,以制止其活动。

    “一号作战”,前期称平汉作战,后期称湘桂作战。1944年春以后,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抗击,史称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

    日军的“一号作战”进入1944年6月,战火已不可避免地蔓延至浙江上游。金华、衢州、龙游、兰溪地界之交,是浙江上游的心脏,原野相错,鸡犬相闻,没有高山大河,没有关梁险隘,是所谓进可以战,退不可以守的地方。1942年的浙赣战役后,日军放弃衢龙而退据金华就是这个原因。此番敌军再度犯境,来势汹汹,威慑闽赣。

    血战衢城

    5月30日,大雨。国军驻防龙游、兰溪一带的第49军第26师连日发现,对垒之日军正逐渐增兵,并不断有小股部队向我军阵地扰袭。

    至6月初,形势逐渐明朗。盘踞在浙江的日军第13军团调集了驻扎金华、兰溪、武义、永康一带的第22师团和70师团所属的步兵第62旅团,配以空、炮、骑、装甲等多种部队,共5万余兵力,开始向汤溪、龙游、衢县等地发起进攻。

    6月8日,日军从金华出发,开始沿浙赣铁路线向金华西南部地区发起进攻。6月11日,日军兵分两路进袭龙游,一路沿大坪、邵阳、社阳港,与国军第105师战于上杨村;另一路由施家绕道中戴、寺平、马报桥折向希塘、扶风、殿前、上塘头,与国军第32师一部发生激战。6月12日,日军从上洋村窜至灵山,国军第32师另一部在上塘岭予以截击,歼其一部。日军随折,沿龙遂公路会合上塘岭之另一路日军,与国军展开激战。13日,灵山镇失守。国军第二突击队奉命驰援国军第26师,与日军战于溪口、灵山一线。

    6月14日,日军兵分三路向衢州发起进攻。左路日军由寺后、官潭向衢州东南之全旺一线进袭;中路日军沿浙赣铁路线由詹家、夏金向衢州东部之安仁进袭;右路日军跨平政桥,沿衢江北岸虎头山,掳帆船百余艘,运载重兵,西袭潭石山及衢州东北之盈川,与当时驻定南线的国军105师313团,在缸窑、寺前、旺吴、东山一带发生激战,火力甚猛,枪炮声日夜不息。

    至6月25日上午,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掩护下,日军对衢城东门发起攻击。日军一路冲杀,锐气正盛,国军预先探知敌情,有备而战,当场毙敌200余人。后在肉搏战中,国军第21军第145师435团上校团长刘一壮烈牺牲。

    26日,日军继续猛攻衢城,并从坍塌的城墙缺口蜂拥而入。守城官兵英勇抵抗,国军第26师78团官兵在于丕富团长的指挥下,与日军全面展开巷战和肉搏战。在敌我兵力悬殊和城防官兵伤亡过重的情况下,78团仅有20余官兵突围生还,包括团长于丕富,营长张雄虎、陈檄文等1800多名城防官兵全部壮烈牺牲。衢州沦陷。

    6月27日,国军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与国军第25集团军司令李觉、第10集团军司令王敬久所属部队到达龙游、衢县战场的外围防线,并在衢县的后溪至龙游溪口一线占领第二阵地,将入侵衢县之日军实施三面包围。28日,坚守在衢州南部后溪一线的国军第105师首先与日军展开阻击战,打退了日军的进攻。同日,国军驻守在衢州南部的第26师和预备第5师,西部的第145师,北部的第146、147师奉命到达衢州战场,并全部进入阵地,准备全线反击。29日,日军紧急撤退;30日,日军退出衢县,继而7月1日,日军又退出龙游。同日,衢州光复。

    整个战役,国军牺牲团长2名,副团长1名,阵亡营、连长以下军官133名,阵亡士兵4664名。日寇死伤3800多人。

    1944年6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日军开始猛攻衢州机场,并以飞机反复低空扫射轰炸。我军固守机场的第145师435团约一个营的兵力在团长刘一亲自指挥下,奋力反击,先后共击退敌人5次进攻,杀敌甚众。

    当敌人第二次进攻机场时,刘团长身中两弹,部属见其伤势周重,都劝他到师部医院接受治疗,但他仍然坚持战斗,继续指挥,决心死守阵地,与机场共存亡。

    敌人最后一次进攻,增加了兵力,遂攻进机场。我军官兵因伤亡大半,仅存不到一个连的兵力,弹药也将用尽,仍以白刃迎敌,敌也改用短兵器砍杀。刘团长带领士兵与敌人拼死搏杀。

    敌人认出刘团长是指挥官,便将他包围起来。在刀劈剑刺的围攻中,他毫无惧色,在连续刺倒几个敌兵后,身负重伤、血流如注,最后被一日军大佐刀劈要害,气竭力尽倒入血泊中,大呼“杀敌”数声而气绝。战斗持续到入暮前,参战官兵牺牲殆尽之时,敌始占领整个机场。牺牲将士无人收尸,刘一团长尸骨无存。

    1944年6月26日凌晨4时,三发信号弹突然升起,偷袭的日军突然向衢城东、南、北三门同时发起攻击。睡梦中的我军官兵迅速拿起武器,装上所剩无几的子弹,冲上城墙,向敌人射击。稀疏的子弹挡不住汹涌的敌人,东门被炸开了,官兵们且战且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和巷战。

    天亮了,敌人的炮兵跟了上来,炮弹不断地落在城墙上。敌人的飞机也来了,不断地向城墙和街道上的官兵投弹、扫射。南门的城墙被密集的子弹打成了麻脸,墙体也被炸去一截。435团副团长沈清源身上多处负伤,坚持战斗,流血过多,战死南门。

    战至午后,我军伤亡极大。由于城区多处被敌轰垮,无险可据,我军只能退守街道,与敌在城内进行巷战,寸土不让。战斗中,国军第26师78团团长于丕富身负重伤,警卫员背着他向水亭门转移,冲出城来,洪水暴涨的衢江横在那里,无路可走了,东、南、北三面都涌来了敌军。警卫员放下奄奄一息的于团长,只听他说:“把我扔到江里,绝不能让我落到敌人手里,羞辱我的尸体!你快逃命!”然后,就没了声息。警卫员悲痛欲绝,大呼:“团长!团长!”然后背起于团长的遗体一起跳进了滚滚衢江。见此,日寇用机枪向江里扫射,日机也来回向江面疯狂射击,子弹像雨点般落在江里。

    衢州沦陷的次日,北岸居民在江边打捞浮尸,发现了于团长的遗体。时任衢州行政专员的姜卿云得知后,特为其筑坟立碑。

    击毙横山

    横山武彦,日本广岛县人。1913年5月26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5期步兵科。“九?一八”事变后,随部赴中国东北,在关东军中供职。1939年8月1日,进入长江中游地区作战。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南瓜店一带率部与张自忠将军作战,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1943年8月2日晋升少将,任中国派遣军第13军第70师团第62旅团旅团长。1944年6月11日,在浙江省龙游地区作战时被中国军队击毙。

    当日中午,日军战机经空中侦察,发现我军第26师在龙游及以南地区利用山地构筑工事,横山武彦根据空中报告,即率第121、第122、第123大队和师团预备队第105大队,强攻龙游以南、社阳港以西的狮子山守军阵地。战斗异常激烈,横山武彦率军一举攻占狮子山东侧前方的无名高地。此时,横山武彦趾高气扬,正居高临下指挥战斗,被我军发现,曹天戈师长和李佛态副师长立即下令,由副营长宋启文组织数挺重机枪,集中火力向其猛烈射击,横山武彦身中数弹当场毙命。

    后记

    光阴荏苒,岁月飞逝。今天,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对这场战争的惨痛记忆却深深铭记在衢州人民的心里,挥之不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祭奠仇恨,是为仇恨不再新生。祭奠历史,是为历史不再重演。祭奠国耻,是为不再蒙受耻辱。祭奠失败,是为不再被人击败。今天,我们重拾这段历史,并不是要激起民族的仇恨,而是要以历史警示后人,昭示未来,让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1944年6月发生的龙衢战役是极其悲壮惨烈的,这是衢州历史长河中一朵悲壮的浪花。我们永远无法忘怀先烈们为国抗争的爱国豪情,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

    今日,本报谨以此文纪念龙衢战役发生70周年。(上述图文根据《血战衢州》一书整理)”

    为了母亲的心愿,为了祭奠叔公,我妻子曾踏着自行车,独自前往一个叫万川的地方。

    万川村东距衢城7公里,西离航埠集镇3公里,南侧纯属丘陵地带,北沿风光秀丽的常山江畔,双航线穿村而过,村中有百年的陈氏祠堂。万川村是水陆交通便利、依山傍水、历史悠久的江南行政大村。

    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陈康诚公(行康十、字思真1111—1196)携子千达公(行千六、字尊三1158—1232)自江西玉山腾鹏(今属玉山岩瑞镇)望衢而来。道经航埠六七里,见路旁一塘水光潋滟,问路人其谓何名?答曰:万家塘!

    其记默心间细揣度之。望衢复行,近双港渡口,又见一水塘,再问,路人曰:其谓百家塘。公凝神自思:余不居万家而居百家乎?遂回程,细览万家塘畔山川钟灵秀丽,五峰迤逦婉转入衢江;犹如神游五龙入江海!细问此地原住之人知有同宗陈氏世居于此,公遂携子于此卜地而居。

    因地处万家塘畔而取其万;居此开宗以续颍川陈氏昭穆之序取其川,遂因名曰:万川陈!

    在村民的带领下,我妻子跪到在她叔公的墓前,给他磕了三个响头,表达了对叔公深深的哀悼和崇敬!

    我在饭后百步在江边逛着的时候,碰上《我的前邻后舍》,相互就会聊聊这些过去了事情。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