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再生家东边,由南而北横过一条乌溪江,它奔来的南边是“山里有山”的层层群山,它奔去的北边也是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每当晨光初起时,我会站到江边,静静地看那一座座青山。有时,江面会腾起浓浓的雾汽,我放眼望去,就看到云涌的雾岚把一座座青山举到了天上。如今,我的父母就在那群山中的那座山头上,此时,那座山仿佛升在了天堂,我的父母也相依在天堂。
现今,“一穷二白”已脱胎换骨而成“金山银山”,但“爱在人间”似乎却比我父母那时更难了,很多男生女生都喜欢宅着,成了“佛系青年”,都快奔四了,依然与自己另一半没对上眼,还我行我素的单着。
有一天,我在小区假石山下活动筋骨,边上有个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问我:
“你在干啥?”
我比划好后,搓着手心,然而,摩挲着脸告诉她:
“我在锻炼身体呀。”
她见我摩挲着脸又问:
“你为什么捂摸自己的脸?”
我说:“我这是在洗脸呀。洗脸有水洗和干洗,我这是干洗。”
“哦,我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接着,她非常高兴地告诉我:“我的作业完成了,我爷爷奶奶同意我出来玩一下下,晚上我还可以看电视节目。”
“你爸爸妈妈呢?怎么不管你?”我还以为这小女孩是个留守儿童呢,就不由问了她。
小女孩的回答让我感动非常的疑惑,她说:
“我从来都不知道我的父亲是谁,我妈妈到现在还没嫁人呢。也不知道我妈妈现在在哪里?”
从小女孩的活泼开朗可看出,她的爷爷奶奶一定非常的爱她!可她的妈妈都没结婚,怎么会有她的呢?她的父亲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
为什么这小女孩的父母没有建立一个再生家庭?这小女孩的父母为什么没能走在一起?这其中会有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我的父母走在一起,不是自由恋爱,也未经媒婆促合,完全是一种天意,冥冥之中就自然而然地“青梅竹马”了。我外公因没能力养活我的母亲,就送给了我爷爷家当童养媳了。
父母从“小哥哥和小妹妹”开始,相伴一起长大,然后就“洞房花烛”了。
说我父母因爱情结合在一起,不如说是相依为命了一辈子。
当我父母在群山中的青田蒲州,“男耕女织”有了我的大哥后不久,我的父亲跑掉了,逃壮丁逃离了故乡,逃离了老家,逃离了我的母亲和只有五岁的大哥。
父亲经老乡介绍,在一个叫新塘边的小站当了铁路养路工,叫人带信给我母亲,说等他在外面停当了,再回家接母亲和大哥跟他生活在一起。
可母亲不放心,担心父亲在外被别的女人勾走了,于是一有了我父亲的消息,就背起我大哥,翻山越岭,日夜兼程,饿了啃些地瓜干嚼些霉干菜,渴了喝几口山泉,无畏山高路远,无畏豺狼虎豹,靠着一双缠过的小脚风尘仆仆找我父亲去了。
当我母亲和大哥突然出现在我父亲面前时,我的父亲惊呆了:“你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出山了?山高路远的,多危险啊!”
母亲则说:“若让你被别的女人抢走了,我和你儿子无依无靠的才危险呢!”
我的父亲,虽然脾气固执,少言寡语,但对我的母亲总是百依百顺的,只是在母亲骂他孩儿淘气时,父亲会心痛,当他的孩儿生病时,父亲会怪母亲:“喏,都是被你骂的,这下出事了!”
我父亲靠苦力挣的卖命钱,每分每厘都全交给了母亲,他口袋里没分文零化钱,更别说私设“小金库”了。母亲愿怎样化钱就怎样化钱,父亲从不干预家里的经济权。
母亲跟着父亲,住过炮楼住过茅屋住过民房住过车箱似的铁路公房,靠着父亲的微薄薪水,为父亲生养了四男一女。养大一个就远走高飞一个,都说“多子多孙多福”,都说“养儿防老”,也不知父母是怎样想的。
我是父母最小的孩子,当我长大离家时,看着苍老孤单的父母,心里翻涌着滔滔的辛酸,我把我的电话等信息写到了一个卡片上,嘱咐父母随身带着,家里有事就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父亲就把我那卡片夹在了他那退休证里,然后装进贴身的胸前那口袋里。
父亲的胃不太好,胃出血住院了好几次,但都是母亲陪在父亲身边,从没跟我们做子女的说过,还是事后邻居告诉我的。
父亲不喜欢出门,习惯呆在家里。而母亲喜欢热闹,觉得就俩老呆有一起太孤单,常常会到我们子女家呆上一段时间。父亲把母亲陪到哪子女家后,就顾自先回家去了。
那次,父亲陪着母亲去了三哥家,吃过饭就要先回家,走在路上被路上骑来的自行车撞倒了,情况还好,没撞怎样。父亲跟母亲说“没事”,可母亲却犯上心病了,说“老年人是不能摔跤的”,总担心着父亲会出什么事。
父亲要回家,母亲就跟着父亲回家了。结果,父亲真的没啥事,可能是母亲替父亲担心过头了,回到家没过几天就中风了,经医院抢救过来后,就瘫痪在床了。
父亲已很老了,而且身体也不好,怎么能胜任独自服侍卧床不起的母亲呢?
我和三哥把父母接到我们工作的地方,由父亲、大姐、三哥和我一起承担着照料母亲。当我和三哥上班去了,就大姐和父亲陪着母亲。
母亲中风后,就失语了,只会“咿咿呀呀”的发声。父亲终日陪着床上母亲,从母亲“咿咿呀呀”的发声里,父亲能准确地知道母亲想说的意思,父母“心有灵犀一点通”,借着第六感觉,用心灵与心灵交流着。父母就这样交流了二年光景,先后结束了人生之旅,开启了俩人下一辈子的天堂之旅。
我唯能寄语天堂:
三拜父母
你们总把爱和美好留给子女
唯独把苦难留给自己
我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
安息!你们在那边过得好吗
清明上坟
从来都是父母为我辛劳为我做饭
自俩老上了山,再也不用为我下厨
今天,我来做饭给爸妈吃
我郑重地在碑前,摆上了你俩老从未吃过的好酒好菜
读已故父母
满脸都是被艰辛划出的刀痕
满头都是沤心沥血凝结的霜
有关俩老的故事
一串串从我的眼眶涌出来
珍藏
我常常会捧着它用心地闻
视为至宝
这是父亲生前贴身的夹袄
有我一生爱着的味道
还乡
小时候故乡的上空,漂荡着我的小名
母亲走街串巷喊我回家吃饭
总在外野不够的我,如今回家了
天空很静,再也听不到母亲喊我的声音
千年樟的故事
昔日,那千年樟下总出现母亲的身影
等远方的来信,等绿皮车上走下大喊她“妈妈”的人
如今,那千年樟下再不见母亲的身影
再不见书信再不见绿皮车
立夏羹
这是母亲集天地精华
熬出的一道故乡美味
只有母亲最懂我渴望的乡愁味道
如今再不见母亲升起的炊烟
柳叶
当春风又绿江南岸
阿娜多姿的每一缕枝条都写满了母亲的名字
当微风轻轻拂过
我听到了母亲对子孙后代的声声祝福
夏夜
闷热虫叮昏睡
父亲坐边上使劲为我摇扇
我张开手想搂搂爸爸
却扑空在床前明月光里
失聪
走下绿皮车
我看见了妈妈,可她没看见我
我大声喊着妈妈,可她已听不见
这才想起要跟妈妈好好说说话,但已来不及
失语
母亲有很多话想跟我说
但发出的声音全是咿咿呀呀
忽然间,我明白了
懂母亲,须靠心与心的感应
我想,什么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什么是“同生死,共命运”?什么是白头到老相濡以沫?我父母的艰难一生就是这样的写照!
我父亲去世那年,当我逃离忝老板回到巨化上班时,我《恰遇单位的第二次合并》。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