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答应了。
美中不足就是张云雷没答应。
郭老师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程翘就在边儿上听着,电话漏声儿,辫儿哥的声音她听得真切。
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小辫儿这两年还好吗?”
“姐夫,我,我挺好的...”
这话一听就假,那边儿的人心虚着呢。
郭老师也不拆穿他,说了句好就把这事儿遮过去了。
他现在什么情况郭老师早就跟张家父母打听过了,张云雷现在虽没有什么正经营生可也至于每日闲着。他也就不问他现在在做什么,直接问人还愿不愿意回来。
那边儿久久没有答复。
郭老师心里多少有点儿数。张云雷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他了解。
不再逼问他也不劝着他,郭老师叮嘱了两句好好照顾自己,就算了了自家小闺女的一桩心事。
郭老师知道他这几年都做过什么,一年泡在了网吧和台球厅,一年做了台球厅摆球的,一年做了饭店后厨刷盘子的。他也有过落魄的时候,那时——尤其在遇见旧交时——更容易想起舞台上,自己曾是怎样的风光。
他怕了,怕和过去相比较,怕师兄弟的嘲笑,怕小师妹对他失望,怕师父忘了这个徒弟。
他最怕舞台,他曾经最爱的舞台。
张云雷不知道,在度过了几年荒唐日子之后,这个舞台是不是还向他敞开着,他是不是不能再得观众的喝彩与掌声。这些问题的答案,张云雷连想都不敢想。
所以他逃。
他在逃,程翘有隐隐约约的感觉。上次回天津,她见着了辫儿哥,可她觉得他不是开心的,哪怕有也只有一瞬间。他的眼里,更多的是悲凉,艳羡。
她虽说不出这到底是怎么样的滋味儿,可也觉察到了,现在辫儿哥过的不好,兴许不愁吃喝,可绝算不上高兴地过活。即使跑到天津用麻绳捆着让人回来了,他也不见得会高兴起来。
程翘不想这样,即使她是真的想念他。
若一件事,尽了最大的努力,费尽了所有心思也不能两全,那么程翘乐意让一步,成全另一方,并在之后不自认作出了牺牲。这让她生活中少了许多麻烦,多了许多交心的人。
既然这样,她也就不再纠缠,也不三天两头让郭麒麟去看人好不好了。只是在练小曲儿和太平歌词时,还时不时想起他。
——————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退学就是为了轻松一点儿,可现在程翘真是比以前还忙。
她终于说服了郭老师王老师谦儿大爷高老板段老板侯叔小叔叔曲景祁等一众亲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肄业生。
可废了老鼻子劲儿了。
可是现在有点儿后悔,瘫在后台沙发上的程翘告诉自己,不能哭,要坚强。
她昨天跟了个外地商演,连夜从河北赶了回来,到了四九城连家都没回直奔段先生的班社,为今天下午的演出排练了一宿。
她的时间被德云社和段先生瓜分了,连吃饭喝水都时间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完了抽空还得去德云传习社找她的三弦师父和板鼓师父,每天的练习是不能断的。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星期,姑娘眼瞅着就瘦下去了,两颊一点儿多余的肉都没有,看着是少了点儿小女孩儿的娇俏,模样更清秀了几分,可在身边人眼里,这就算瘦的没人样儿了。
王老师想给闺女补回来,可每次都是饭菜上了桌,闺女那边儿又来电话说赶不回来了,让人先吃着。
王老师生气又着急,可还是心疼小闺女只能在后台扒拉几口盒饭了。她很少对郭老师发火,为着程翘她可没少埋怨他。
王老师拿来给程翘补身体的饭菜都进了大林的肚子。程翘是一点儿没胖,他可是吹气球一样地鼓起来了。
小伙子看着,嗬,那叫一个稀罕人儿。
郭老师安慰妻子,小翘儿忙也就这几天了,马上小年了,两个剧社都要封箱的。
他们家闺女自从来了就一直跟在身边儿,逢年过节的她小叔叔也回不来,新衣服都是王老师给张罗的,过年的第一声好也是给郭爸郭妈的,郭麒麟的红包都没有程翘得的大。
赶在过年之前,王老师一定领着闺女去一回厂甸庙会。丫头从小就爱热闹,也喜欢买会上的小玩意儿,糖画红果儿都不能少,少吃了一样儿这个年就过不踏实。
今年更是如此,小叔叔程颐可算是安定了下来,和小婶定居在南京,也开了自己的班社当了班主。他们前一阵子刚得了个千金,因为生在隆冬所以起名叫程夏。
这么多年不见程翘也摸不清小叔叔的脾气。
小叔叔给寄来了小妹妹照片和一封信,程翘也准备在庙会上买风车和拨浪鼓给妹妹。
万事俱备,只欠时间。
段先生那边儿的封箱稍早两天,因为先生今年过年想去海南旅游。
正好,今年德云社大封箱她可算赶上了。
作为段先生的大徒弟,封箱少不了她。德云社封箱好玩儿着呢,她也不想落下。
难得程翘赶上,她和林生又被安排在了开场的位置上,封箱的大剧场有日子没演过这两个人的相声了。
后台人虽多,可因着几位先生都在,徒弟们也算安静,离演出还有两三个小时,先生们都去吃饭了,小辈儿里几个关系好的也跟着去了,谦儿大爷说今天请吃门钉肉饼。
谦儿大爷今儿心情好好,多吃了仨。
开门柳,开场再到倒二,大轴,返场...
封箱了,一年的演出结束了。
2010年开始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