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青牛和牧童重回兜率宫。
太上老君看见青牛如此模样也是大吃一惊,自己怎么就不知道青牛有如此一劫呢。
听了青牛的把事情详细一说,连忙掐指一算。
口中只说,“奇怪,奇怪。”
他本就是老子圣人的善尸,修为高深,这逆知未来的神通,可不仅仅像普通金仙一样,只知道一百年以内的事情。
早就看到了西游量劫之后的事了。
佛教东传,西方当兴,连他也无可奈何。
那西方如来也已经在做准备,预备传道东土,先把佛家玄理讲演一番。
除了一班听讲的仙神凡俗之外,其余各位上仙,也均先期发柬邀请,准备在不久召开盂兰盆会。
没想到,如今竟然产生了变数,这花果山的五彩石蹦出来的竟然不是猴子,而是一个人了。
老君又运元神,纳坎虎,掐算未来之事。
却发现天机模模糊糊,别的还能稍微算的清楚,但是一扯上石生,就变得混混沌沌,看不分明了。
好像有一张巨手蒙蔽了天机,把一盘棋子打乱。
难道是哪个圣人不愿西方大兴,使用神通遮掩了天机?是通天教主不甘封神失败?也不可能,截教早已名存实亡,经历了封神之劫,通天应该也知道了,神通不敌天数!
他本尊当初化胡为佛,想分佛教气运,还不是被多宝背叛,大小乘佛法合一,那多宝如今以贵为西方如来佛了。
想到这里,他顿时也失去了掐算的兴趣,对着青牛笑道,“天数如此,万物难逃。那石生亦是日后应劫之人,你且下去,自有机会清算这份因果。”
石生自然不知道青牛上界之后,发生了什么。
他也不知道,这十几日,“天仙石生斩老君青牛角”的故事早已经在三界神佛之中传遍了,并开始慢慢传向四大部洲那些深山海底。
就说那东华帝君本就是东王公转世,曾于洪荒时代陨落,一魂被老子收在葫芦里,后面也拜入老子门下,不仅在方丈山有道场,在天界也有仙府。
东华帝君在天府东华殿上,听闻了石生斩青牛角的事迹之后叹道,“都说下界人心太坏、作孽太多,却不想人间出了此等人物,虽然只是小小天仙,但是却敢摸老师的虎须,断那青牛之角,这点寡人不及他啊。等手上的事情处理好了,寡人想下去游玩一番,见识一下那个石生,诸卿以为如何?”
帝君此话把两旁许多仙吏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慌得一齐出班俯伏在地。
帝君大惊,问道:“诸卿有什么事情,为何如此这般?”
当有诸仙领袖禀称:“天府是三界高尚尊贵所在,帝君已荣任天职,怎么又作游凡之想?从来圣人无戏言,圣口言出不践不止,还请帝君留意为幸!”
帝君仍不明白,不期脱口说道:“有何难!自来仙佛颇多游戏红尘的,寡人就去不得?”
那班仙吏领袖说道,“从前玉帝因见下界有七宝树光耀九天,偶动贪心,便指出一魂,堕凡历劫,心志一迷,几乎不得归天。幸得辅助的神仙多,大家随时随地保护他,指点他,方得劫满归真。如今的真武大帝,即玉帝下凡的一魂所成。像玉帝那样根基,尚且动不得一点贪嗔,说不得一句戏言,何况帝君,臣等不敏,窃恐圣驾有蹈凡下界之忧也。”
帝君想了一想,笑道:“诸卿且起,听寡人一言。”
诸仙吏都起立归班,帝君叹息了一声道:“‘圣人不妄言,言必有应。’我亦知之,刚才推算一二,这次虽然是失言,也是数之所定,如何推得开来?”
随后又笑道,“不过还早了几百年呢,天上多一大罗,何如人间出一圣人。寡人自得道升天,蒙玉帝提携,得与玉帝化身真武大帝处于同等地位,爵授帝君,荣膺重寄,受任数万年,愧无功德及人,将来下凡历劫,查察如今的风土民情,立万万年的道德教化,寡人以为此等事业不下于老君的屡转凡胎、着经垂训和孔子的立言投世、师表百代,岂是深居天府久尸禄位的东华帝君所能比拟于万一呢?诸卿不必介怀。”
众仙奉旨,一个个心悦诚服,齐齐叩拜道:“不想帝君有此宏愿,这是如来佛祖‘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苦心,亦是先圣‘己饥己溺,一夫不获,是余之辜’的大德,岂是小小功行所能同日而语的?我等不如帝君多矣。”
这一日,东华帝君笑着唤来自己的弟子,“曼倩,你且随我下凡走一遭,去见识一下那个小小天仙。”
那个叫曼倩的道童和东华帝君出了东华殿,忍不住嘻嘻笑道,“老师,将来你下凡历劫,可要我前去度你。”
东华用手指着他笑道,“我这是平时对你太宽容了,让你说出这般调皮话来,到时候自有人度我归真,倒是你这个小子,还要先于我下凡历练呢。到时候自有你苦头吃。”
。
&amp;amp;bp;&amp;amp;bp;</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