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洪成听罢,深觉有理。
“娘子真是为夫的好娘子!”
喻洪成军心大振,拉过妻子亲了口,两人老夫老妻了,他虽然更喜欢几个鲜嫩的通房,但对这个妻子始终又敬又爱。
夫妻俩到喻府时,已经天色将黑,小厮去门房传话,很快就丧着脸回来了。
“二爷、二太太,三爷和三太太都不在府中。”
方氏奇怪道:“不在?那是去哪儿了?”
“说是……给凌舅爷大婚置办东西去。”
白跑一趟,喻洪成晦气地放下帘子。
-
凌恒升的大婚定在二月二十八,是送去请期的三个日子中最晚的一个,容家疼爱这唯一的姑娘,想多留一年,也是凌恒升去年刚入仕,是家中最忙碌的时候,而正月和三月都不适合成亲,自是二月最好了。
凌夭夭暗暗庆幸,虽说喻桁上书,他们一家不用给陶氏守孝,但还是得忌讳的,除去头七,七七二十一天也是不好出门参加喜宴,二十八这日子倒是刚好。
两人并不将陶氏当做主母,今日便趁着喻宏朗休沐,出来给兄嫂置办礼品,顺带逛一逛街。
逛了一下午,后面马车已是塞了满满一车东西,喻宏朗有些无奈,说是给兄嫂置办,结果买的有一半是她自个儿看上的,还有许多是盼盼的玩具。
这都两个多时辰了,凌夭夭就跟不会累的一样。
看了看天色,喻宏朗问:“要不要先去吃些东西?”
凌夭夭这才发现到了吃饭的时辰,自己也确实有些饿了。
现在回家吃有些晚了,索性先找点东西吃,吃完再回去。
“那去福满楼?”凌夭夭最喜欢福满楼的菜肴,什么菜系什么特色美食的都有,一家店就能吃到各种地道美食,也不知道是谁有如此研桑心计。
喻宏朗笑了笑。
凌夭夭:“莫不是三爷知道?”
喻宏朗:“此人你也知晓,不妨猜一猜。”
凌夭夭想了想,她认识的会有这种从商心机的人,也就一个卞丞了。
“不错,不过这事儿没几个人知道,这是他的私产。”
凌夭夭明白了,卞丞不是嫡长子,又没有分家,他若是从商,资产一般也要算在公中,而且又是皇后的弟弟,这么大的财富,若有心之人知道了,难保不会有旁的心思。
既然是要保密的事情,两人也不张扬,让随行的下人在楼下用餐,两人到二楼的隔间吃饭。
店小二送来食谱,凌夭夭先给喻宏朗点了鱼云羹和挂炉鸭,又点了胡麻饼,还有几样兰州特色菜。
胡麻饼就是香酥牛肉饼,“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①
香山居士不惜千里写诗分享的牛肉饼,当然要尝一尝。
而且这福满楼还很有意思,若是有人点了某些吃食,在一楼中央的小高台,会有师傅现场表演一手绝活儿。
师傅制作的技艺也是颇有观赏性的,醒过的面团在他们手中仿佛变活了,一拉一扯就变得又宽又薄,呈牛舌形,将面皮扯得越薄,牛肉饼的层次就越丰富,口感就越酥脆,手艺好不好此处是关键之一。
接着在面片的一头放入牛肉馅、油酥面、葱花等调料,迅速边扯边卷成筒状,然后将面筒竖起来用手掌垂直用力压下,再擀几下,饼胚就好了,接下来就得在庖厨里生火了,放在木炭炉上烙饼,翻面,一刻钟就出炉了。
店小二手脚麻利,将胡麻饼端上来,刚出锅的牛肉饼一路热气飘散,香气四逸,笑着提醒道:“胡麻饼刚出锅最好吃了,请客官品尝。”
这饼有手心大,得用油纸包着拿起来吃,喻宏朗自是很少做过这种举动,不雅,吃自己的牛肉拉面。
凌夭夭也不勉强,自个儿先拿一个起来,别看这牛肉饼看着长相一般,甚至给人有些油腻的感觉,其实吃起来可就不然了。
凌夭夭以前吃过,这时候便迫不及待咬了口,福满楼的东西料很足,货真价实,对得起它的标价。
胡麻饼外皮薄如纸片,口感酥脆,咬下去饼皮散碎,内里的牛肉柔软细嫩。
“薄如秋刀,形如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古人诚不欺我也。
她吃得高兴,旁边喻宏朗忍不住眼里含笑,伸手用指腹将她嘴角的面渣擦去,“这么好吃?”
凌夭夭吃完一口,连连点头:“真的很地道,吃着带劲,你也尝一口?”
喻宏朗看向那盘胡麻饼,摇摇头,“吃不了一个。”
凌夭夭知道他挑剔,若是不合口味,一般只吃一两口的,总不好浪费。
“给我试试你的。”喻宏朗说。
凌夭夭瞪他。
喻宏朗眼神无辜,“不可?”
凌夭夭也不是矫情的,把饼送过去,男人便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
凌夭夭看他咀嚼,问:“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
喻宏朗咽了下去,又拿起旁边的茶盏喝了口,“还行,好像没有岳母做的饼好。”
凌夭夭觉得,他要不是不习惯这口味,就是有亲属滤镜。
这冬末时节,有不少人会点这一盘胡麻饼,尤其是在看别人点了、小二端着香喷喷的盘子路过之后。
“这胡麻饼倒是做的不错,跟我们的牛肉馅饼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外面有人粗犷的声音响起,是跟店小二夸赞菜色。
那口音有些奇怪,凌夭夭也忍不住看过去。
原来不是中原人,看那一身打扮,凌夭夭侧首眼神询问喻宏朗。
喻宏朗点点头。
原来是狄国人。
别说,那人一提,她还真有些想尝尝狄国的牛肉馅饼了,北地牛羊肥,那馅饼定然也跟中原的不同。
那几个狄国人又开始谈天说地,一会儿夸夸这里的饭菜,一会儿又夸京城的风土人情,总之就是与草原差异极大。
他们口音不纯,加之好像不仅只有狄国人,还有其他番邦之人,闲谈起来偶尔就带着中原话,偶尔带着家乡话,口音不纯,但却奇怪地让人能听得懂,有些惹人发笑。
这几章的古代常识备注:
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寄胡麻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
②筵九:正月十九,朝臣和番邦进京朝贡,皇帝设夜宴,就是“筵九”
③尚主:公主下嫁,驸马便是“尚”公主,以示尊敬。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