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算学的春天

小说:大唐之刃 作者:林分二木
    想法很好,可是问题很多。

    温彦博:;诏书即使下了,也无法通过。

    李世民:;为何?来人,传阎尚书。

    工部尚书阎立德,也是一位奇人,建筑、工艺、绘画样样精通,一辈子都在钻研这些,从隋朝开始就在工部任职,一直到现在,但年龄并不大,刚过三十,为官却有十多年了。

    御书房,这是阎立德第一次来,这里可以说是大唐精英汇集地,而且都是李世民的心腹。

    ;阎尚书,你对百工最了解,朕想加进科举,成为其中一科,你觉得可行吗?

    阎立德有点蒙,那个傻子提出来的,;不可行。

    ;为何?

    ;规范,没有规范,事虽然好,但不能这么做,为什么要加百工,算学不好吗?臣觉得应该重视算学,这才是基础。

    此时的;拍脑袋三人组就尴尬了,术业有专攻,还得问专业人士。

    李世民:;阎相,泾阳你去过么?那里的冶铁、纺织等技术非常好,对大唐发展很有用处,这样的人才应该为朝廷所用。

    ;听说过,但进不去,臣去了几次,都被挡在门外,陛下的意思臣明白,臣也希望他们为大唐出力,不过这与科举不同,技术的演变离不开算学,就是臣也在不断钻研。

    温彦博把旨意递给李世民,那意思很明显,拿回去吧。

    房玄龄:;那就改成算学,既然它是基础,那就大力发展算学,振兴百工。

    李世民刚要接,一听房玄龄这么说,手又收了回来。

    李世民:;就这么定了,都退下吧。说完转身就走,太尴尬了,为什么如此草率呢?主要是因为对他、对大唐没坏处,好处那就更多了,关键是不用自己养,就好比军队,这样的好事必须抓住。

    李世民一走,温彦博不干了,拉着房玄龄不放。

    ;房相,就这么决定了?这诏书我不写。

    阎立德走过去一把拉住他:;为什么不写?你看不起算学?还是看不起我工部?

    温彦博:;我什么时候说看不起工部了?

    阎立德眼睛一瞪,;那为什么不写?

    ;哪有这么......。

    ;你还是看不起工部。

    ;我没有,我......。

    ;那你为什么不写?

    ;阎立德,你别胡搅蛮缠,房相?房相呢?杜相呢?人呢?

    都溜了。

    温彦博一个温文尔雅的大才子,哪是阎立德的对手,在这位阎尚书狂轰滥炸之下,写下了传世诏书,被后世铭记。

    后宫,李世民看着小内官:;怎么样了?

    ;写了,不过是阎尚书逼着写的。

    ;好,阎王爷这个称呼真不是白叫的。

    李世民大笑着向后宫走去,这事还必须跟姐姐打个招呼。

    ;阎王爷这个称呼,并不是说他厉害,其实有点贬义,阎立德最拿手的就是胡搅蛮缠,他也是被逼无奈,工部就是个花钱的部门,天天找户部要钱,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开设;明算,他是最积极一个,提了不知多少次,好不容易陛下同意了,哪能放过。

    ;陛下心情不错吗,有好事?李秀宁和长孙皇后都看着春风得意的李世民。

    ;对我算好事,对你不一定。

    李秀宁:;和我有关?说来听听。

    原本在御书房商量好的,坑武义,可李世民还是觉得不妥。

    ;姐姐,我打算增加明算的录取人数,你也知道,这个有点难,我就说挂在泾阳,由你培养,到时你可能要破费了。

    ;一点钱财而已,这算什么事?就挂在泾阳,我同意了。李秀宁很大方,几个人而已,这也值得一说。

    ;姐姐莫急,是培养,未朝廷培养,这个成本很高的。

    ;没事,泾阳也需要人才。

    ;第一年一百人,往后可能还会增加。

    李秀宁愣了一下:;这么多?房相同意?哦,你们是让我花钱给你们培养人才对吧?

    长孙皇后拉了一下李秀宁,现在的李世民满脸通红,即使他脸皮厚,也不好意思了。

    ;可以

    李世民以为听错了,这么痛快?

    ;真的可以,不过你也知道,泾阳有一半是武义的,我已经压榨他这么多年了,也不好意思一直这样,这次赈灾之后,我就打算给他分钱,所以这事也要问问他。

    李世民点点头:;应该的。只要姐姐同意他就放心了,武义?敢呲牙就收拾他。给了小内官一个眼神,小内官心领神会,退了出去。

    尚书省

    房玄龄和杜如晦看着愁眉苦脸的温彦博。

    ;大临兄,你就说这事好不好?公主培养完,我们拿来用,上哪找这样的好事去?

    温彦博:;房相,这个好是好,但是不好听啊,公主又不傻。

    阎立德喝了口茶,起身刚要开口,温彦博立马扭头不看他,阎王爷也不尴尬。

    ;有什么不好听的,换个说法,这是帮助泾阳发展,他不应该感谢?这话也就他能说出口,其余三人都动了动嘴角,算是听见了。

    ;各位相公,公主同意了。小内官躬身禀报。

    ;公主大气,阎王爷转头看向温彦博,;还有什么好说的?没人反对了吧?房相,颁布吧。

    由中书令温彦博起草,房玄龄颁布的诏书,正式生效,发往全国,明算增加录取人数,一百人。

    这是轰动士林的大事,直接造成算学热,大批学子分分该学算学。

    而震动最大的,要属泾阳,泾阳书院在学子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开设算学,作为算学扛把子,李淳风成了香饽饽,国子监,泾阳书院,就连试验场都开课了,学算学。

    试验场是有先天优势的,这里的人一直都在学,这下好了,领先其他学子一大截。

    李淳风已经名声在外,都找他很正常,玉珠就不同了,只有试验场的人才知道,她比李淳风还厉害,而试验场的创始人武义,此时还在降州游山玩水,当他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月。

    降州真的是好地方,好山好水,特别养人,原本打算住几天就回去,结果一拖再拖,住了一个月,当武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知道,回去的时候到了。

    几百人的队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准备起来慢腾腾的,一个月的时间,都养的特别懒散,准备干粮,买特产,乱糟糟的,一团乱麻。

    ;齐取、齐胜,明天必须准备好,这都三天了,还有没有完?

    齐取:;侯爷放心,差不多了,明天一定出发。

    ;好了世兄,也不差那几天。

    ;你也跟我走吧,长安多好,新奇好玩的东西也多。

    ;嗯,我去,不过还有福畴、福效、福祚。

    武义的脸瞬间石化。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