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人在过传统节日期间,一般会举办特色花会。主要花会有:春分日为桃花会,端午节为荷花会,中秋节为菊花会 。
这日上午,谢亭长、王财主他们在村公所议事厅商议筹备端午节荷花会的事。大家综合村民的意见,情况大致如下,一、村里年轻人的意见:赏荷花、赛龙舟。二、村里中年人的意见:喝荷花酒,吃荷花宴。三,村里老人们的意见:吃莲子糕、看荷花戏。大家结合这些意见,很快就制定出了桃花村筹备端午节荷花大会方案。具体操办为:1、在南湖荷花塘边,修整路堤,供人们赏花用。2、荷花塘侧面开辟一块场地,办荷花宴用。3、荷花塘正面搭建戏台,供人们看戏用。赛龙舟就在南湖进行。时间定在端午节那天。由于荷花宴在晚上进行,所以要准备松油火把照明,此事由大生操办。其他具体细项也分工好了:荷花酒由王财主家酒坊提供,为王财主赞助;莲子糕由谢亭长家提供,村里采办;荷花宴食材为小生在前湖采挖、捕捞,村里采办;晚上照明用的松油火把由大生在后山砍伐,村里采办;搭建戏台等事项也逐一落实到人。荷花大会所费钱财大部分由村里公田收入开支。村里公田收入主要为救济孤寡老人用,也拨出些钱两办理村事。议事完毕,大家散去。
下午,大生到北山道观见迷道长,交上村里邀请迷道长参加端午节荷花会的请柬,同时介绍了村里筹备端午节荷花大会的情况。迷道长点头,答应按时到场。大生送完请柬,便离开道观,进山砍伐松油树杆,期间用弓箭射杀了一只野兔。大生肩背一捆松油树杆,腰卦一只野兔先回到自己家。到家后,他放下松油树杆,擦擦汗,便拎着野兔往谢亭长家去。
大生提着野兔来到谢亭长家,见了谢亭长,把下午到北山道观见迷道长,交请柬之事进行了汇报,又谈了砍伐松油树杆,扎火把的想法。谢亭长点头称是。大生把拎着的野兔交给谢亭长,说:“下午到北山砍伐松油树杆时,猎获了一只野兔。夏天禽兽虽然没有秋天肥美,但肉质鲜嫩。我特意带来给亭长尝尝。”谢亭长接过野兔,连连道谢,叫大生留下来吃晚饭。大生道声“客气”,便告辞离去。
也是在下午,小生划着船在南湖放网笼捕蟹。放完当天的网笼后,他又收了昨天放的网笼。收起的网笼中有不少螃蟹,鱼虾。小生划着船回到岸上,挑选了一些大螃蟹放入鱼篓中,把余下的螃蟹,鱼虾倒入湖边的网箱里养着。小生在湖边石台阶上,就着清澈的湖水擦了擦汗,洗了洗脸,又到船上换了件干净衣服。然后上岸,拎着装着螃蟹的鱼篓,往王财主家去。
小生拎着螃蟹来到王财主家,见了王财主,谈了端午节荷花大会用鱼、蟹的准备情况。王财主点头称是。大叶姑娘在旁边连声夸小生精明能干,会办事,弄的小生有点不好意思。小生把装着螃蟹的鱼篓交给王财主,说:“下午在南湖放完当天的网笼后,起了昨天放的网笼,收获一些螃蟹、鱼虾。夏日螃蟹虽然没有秋时肥美,但肉质鲜嫩,我特意带了几只螃蟹来给您品尝。”大叶抢先接过鱼篓螃蟹,冲着王财主说,“你看人家小生多懂事,这么早就知道对大人孝顺。”王财主道谢,叫小生留下吃晚饭。小生道声“客气”,便告辞离去。
大叶姑娘放下鱼篓螃蟹,去送小生。出了院门,碰见妹妹小叶捧着一盆菊花草高高兴兴的往回走。大叶姑娘停下脚步,档在小叶姑娘的前面。姐姐用手指着菊花草问妹妹哪来的?小叶妹妹笑盈盈地回答:“村里有人从道观来,江流儿托人带了这盆菊花草送给我。”大叶姐姐“哦”了一声,不屑地说:“一盆破菊花草,看你高兴个傻样。”小叶妹妹白了姐姐一眼,说:“这是墨菊花苗,名贵菊花草,待到秋天会开墨菊花。你懂吗?”说完,小叶妹妹不再理大叶姐姐,捧着菊花草就要离去。大叶姐姐“哼”一声,说:“一定是小道士偷师父的墨菊花草送人,真可恶。”小叶妹妹回了一句:“才不是呢,你才可恶!”大叶姑娘见妹妹顶撞她,不禁恼怒,尖叫到:“立夏时节不赏荷花,捧一盆秋菊草到处显摆,你是不是有病?”小叶妹妹回应:“你就会看荷花,好大一朵嫣红的花!俗不俗?”大叶更怒:“这季节不看大荷花,看什么,看菊花草?”小叶姑娘:“难道不可以看荷叶露珠吗?你行吗?”
小生见俩姐妹吵吵不停,赶紧劝说。他先说小叶姑娘:“你是妹妹,不可以顶撞姐姐。”又劝大叶姑娘:“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姐妹俩在小生的劝说下,不再吵吵,“哼”一声,各自离去。
大叶姑娘气呼呼地对小生说:“小叶妹妹不吃姜、葱,娇生惯养。读了一些诗赋,便自视清高。我可不惯着她!”他想起妹妹说的“荷叶露珠”之语,不禁又有些恼怒,说,“我倒要看看‘荷叶露珠’有什么高雅?我们必须应这个景。”小生问:“我们怎么应这个景?”大叶姑娘一笑:“我要在荷花塘组织一次看荷叶露珠的聚会,应‘荷叶露珠’之景。”小生十分赞同,又问,“我们约哪几个人聚会?”大叶姑娘说,“你和我,还有大生、江流儿、小叶五人就行。”小生有些担心地问:“小叶妹妹刚刚和你吵过架,你组织的聚会,她会来吗?”大叶姑娘神秘地一笑,说:“只要小道士江流儿到场,傻丫头自然会来。”他们又商量了一下,约定好时间,地点。小生说,“为什么在湖边荷花塘,我们划船到湖里荷花淀去岂不是更有情趣?”大叶姑娘摆摆手,“小叶这个傻丫头晕船,不便到湖里荷花淀去,你忘了上次赏花她就没去?这次我们只好在湖边荷花塘了。”
分手时,大叶姑娘对小生说:“你一定要通知到小道士江流儿。另外,到时候我带上荷花酒,你蒸些螃蟹助兴。” 过了几天,就到了他们约定集会的日子。
江流儿从道观下山,来到了村南荷花塘旁。荷花塘路堤修整一新,有一些村民正在观看荷花。大叶、小叶、大生、小生来的早,聚在了一起。大生说,“到点了,这个江流儿怎么还不来,晚了荷叶露珠就化掉了。”大叶姑娘冷笑,“这个小道士忙的很!”小叶姑娘眼尖,远远望见了江流儿,便说,“来了,来了,他来了。”同时招手叫喊。江流儿看见了小叶姑娘招手,连声应着,跑了过来。人聚齐了,大生到搭戏台的场地搬了张桌子过来,大家把荷花酒、熟螃蟹摆上。荷花酒二坛,坛口扣着瓷碗,熟螃蟹装在竹篮子里,盖着蒸笼布。小叶姑娘带来了文房四宝,她说,“应景总该写诗赋。末了,我们推举一个人作赋。” 其他人都说好,只有大叶姑娘撇撇嘴,
放置好东西,他们先进行观景。走在荷花塘路堤上,荷叶的清香气味扑面而来,很是让人精神气爽。荷塘里荷叶连片,高低不一,似波涛起伏,很有层次 。荷叶中开着不少荷花,花枝亭亭玉立,花色红白交织,美丽极了。最精致的还要数荷叶上的露珠,微风吹动着荷叶,露珠滚动,即可爱又充满生机。荷叶露珠在晨时的光照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
接着是应景。大叶姑娘兴致很高,连声问道,“荷叶露珠像什么?像什么?像什么?”大生回答:“荷叶露珠像珍珠,亮晶晶。”小生回答:“荷叶露珠像宝石,光灿灿。”江流儿回答:“荷叶露珠像星星,闪闪亮。”小叶姑娘回答:“荷叶露珠像悲伤的眼泪,沁入人心。”大家都笑,彼此回答的都很好。大叶姑娘说:“荷叶露珠像怨妇的眼泪,矫揉造作。”大家又笑,这话有点俗!
沿荷塘走了大半圈,他们回到放东西的桌子旁。观景、应景之余,大家不免感慨。江流儿说:“荷叶露珠多么晶莹,用瓶子收集起来,烧水泡茶,必是仙饮。”小生说:“荷叶露珠多么透亮,用盆子装了起来,给姑娘洗脸,必定貌美如仙。”大生说:“你二位尽胡扯,荷叶露珠收集一瓶,装满一盆,要猴年马月,怎么用来泡茶、洗脸?”大叶姑娘咯咯笑,说:“你们的心也太大了,荷叶露珠这么剔透的水珠怎么能用大瓶、大盆收集?这也大糟蹋,太俗气了。大生是个明白人,他的话虽然使人扫兴,但却是大实话。”小叶姑娘说:“荷叶露珠是雾气在叶面上凝结而成,仙露般,十分难得。如果用来泡茶、洗脸,岂不是辱没它的圣洁?”
江流儿说:“荷叶露珠既然似仙露般,不知道味道如何?”小生怂恿他,“你过去尝一尝,不就知道了?”江流儿觉得有理,真的跑了过去,蹲在荷塘旁,用嘴凑近荷叶,尝了下荷叶上的露珠。
大家望着江流儿大笑。大叶姑娘说:“这个小道士傻的真有趣!”小叶姑娘赶忙说:“你别叫他小道士行么?他师父是道士,他才不是小道士呢!”大叶姑娘抢白道:“他不是小道士是什么?是新郎?你嫁给他。”小叶姑娘脸一红,不敢做声。
江流儿回过来了。大家问他味道如何?他说:“味道淡的很,但有一股荷花的清香。”大家又笑。
大生打开酒坛,把荷花酒倒入碗中,大叶姑娘把酒一一摆放到大家面前。 小生揭开蒸笼布,从竹篮子里拿出熟螃蟹,递给大家吃。众人喝酒吃蟹,又是一阵热闹,气氛显得愈发热烈了。
接着要推举一个人代表大家作“赋”。
大叶姑娘本是个爱出风头之人,大生和小生投其所好,便推举她作赋。大叶姑娘连忙推辞,说,“小女子不才,怎敢承担这么大的重任?”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多少文墨:吟诗还勉强行,作赋有难度。
江流儿便推举由小叶姑娘来作赋,大生、小生也说好。小叶姑娘自然也要谦虚推让一番,她说,“小女子才疏学浅,怎么敢受此重任?”江流儿忙说:“你虽然为女子,但和男子比,不输文采。”大生和小生也说:“小叶姑娘文采奕奕,作赋之事就不必推辞。”于是,小叶姑娘就不再谦虚了,受命作赋。 大家在收拾好酒和螃蟹,在桌上摆上笔墨纸砚。江流儿殷勤地磨好墨,请小叶姑娘用笔。小叶姑娘提笔在纸上写下《荷叶露珠》,接着挥笔写到:
“纯净透明,雾气凝兮。盈盈不语,花露香兮。晶莹剔透,不招蝶兮。春去夏至,为谁迟兮?受命守晨,不受曝兮。日出而逝,飞仙去兮!”小叶姑娘写一句,众人念一句,拍手赞一声。
写完,小叶姑娘放下笔,红着脸地说:“拙文见笑了。”江流儿说,“这水平已经很好了!”大家又赞了一会儿。
江流儿倒满五碗酒,一一递给他人,大家一饮而尽,庆贺小叶姑娘作赋成功。
大叶姑娘觉得已经意尽了,该收场了。她冷眼望着众人,开始发难:“有些人怪的很,好好的荷花不赏,偏要看短暂的荷叶露珠;闪烁的繁星不见,偏要寻找一瞬而过的流星;人生的朴素不去面对,偏要沉迷于虚幻的梦境。这种病态的风花雪月的申吟,有人还自以为高雅的很!”她的目标很明确,针对小叶妹妹,回应她那句“你就会看荷花,好大一朵嫣红的花,俗不俗?”
江流儿他们也听出了大叶姑娘的意思,赶紧打圆场,想要阻止姐妹俩人的论战。
小叶姑娘却是淡雅地一笑。她心情好得很,不理会姐姐。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更加强烈,气温也升高了不少。再看荷叶上的露珠,已经随着水气得蒸发消失了。大叶姑娘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她说:“太阳升,万物生,荷叶露珠却没有了踪影。矫揉造作,不过如此!”
正巧谢亭长从外地回来,经过此地。大生、小生为了转移话题,便赶紧叫大叶姑娘去请谢亭长过来喝酒,吃螃蟹。谢亭长来到他们之中,听了他们“荷叶露珠”的集会,又看了小叶姑娘写的《荷叶露珠》赋,很高兴,连连称好。
谢亭长看着那些赏荷的村民,又望望远方的天空,心情颇为复杂。劳山附近这里的家园是美丽的,桃花村这里的村民生活是安逸的。但是,中原动荡,战争不断,这里虽然偏僻,却也难免不受纷飞的战乱影响。而且危险越来越近。
在乱世里,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是暂时的,就像荷叶露珠一样,不可长久。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