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李微笑:“一个叫杨庆禄的小生,可是在衙内任职?”
老知县点头:“是有此人,杨庆禄也是十年寒窗苦读,文笔不错,为人也算可以,不骄不躁,不知他如何得罪了两位玉笛公子的传人?”
何李小脸一沉,明明是玉笛公子本人,硬给降了辈份,不过也懒得说明,低声说道:“此人母亲飞扬跋扈,这个杨庆禄还未飞黄腾达,她母亲已经是不知天高地厚了,小民恳请大人给他休假几日,其他的便不劳大人操心了。”
县官闻言眯眼大笑道:“小事,卑职即刻去办!别说停职几日,就是永不录用,只要两位说一声,冲着公子的名头,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心里却嘀咕,这两个大神还拿出玉笛,金牌,以为要干个大事呢,原来只是给手下停几天职,害得自己头皮发麻的装了半天镇定。
不过在玉笛面前自称卑职,也不算错的,人家可是有先皇御赐金牌,虽然逍遥王爷有名无实,不过这小小县令也是丝毫不敢怠慢。只是没想到这么大的阵势,只是要给杨庆禄停职几天,老知县百思不解,这公子的后人真是好看、有趣!
庚睿、何李安排好了,便转身离去,留下知县一面传唤下人通知让杨庆禄休假,一面还在琢磨,这对年轻夫妻是玉笛什么人,跟杨家又什么关系,要不要报上去呢?一时间他想得头大。
庚睿夫妇出了县衙,心情还是不错,找个酒楼,要了几个小菜,两个人边吃边聊:“哥,都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个老头好像是做了几十年县令了?怎么不升迁?”
庚睿微笑:“媳妇慧眼如炬,看不出那老头是个守财奴,不肯上交,舍不得贿赂,本身也没什么大才,估计知县够做到他死了!”
何李点头:“不过他见了我们,从容不迫,即便是装出来的,也证明他并未有多少亏心之事。”庚睿点头默认。
“哥,一会我两个回去好好睡一觉,你分一缕魂魄给那个老太婆,看她还有什么花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庚睿眉头微皱:“你这不打人不骂人,怕是要玩死人呀!这老太婆遇到你也是倒霉了!”
何李上前搂住庚睿:“夫君宠溺李儿,从来舍不得李儿受一点委屈,看那小媳妇实在是太可怜,既然被李儿遇到,李儿就做一次她的贵人,帮她脱离苦海!”
本来人家即使是打骂儿媳,做得再过一些,也跟外人无关,属于人家的家事,可偏偏遇上何李,这个没事都想找点事的家伙,庚睿无奈点头:“杨庆禄已经到家了,那老太婆穴道你封得不狠,已经自然解开了,只是她仍不知悔改,执意劝儿子休妻,还骗她儿子说,三妹带孩子回娘家去了。”
何李心里喜悦,原来庚睿早就是离魂状态了,如此就可以知道那老妇人的动向了,虽然两地距离不远,不过离魂状态毕竟有损精神,至于那老太婆,虽然不会花言巧语,但是却断章取义,谎话连篇,真是可恶。
“哥,离魂太久会伤精神,你收了那一魂吧!”
庚睿微笑,这媳妇又开始心疼自己了,他意念一动:“李儿,我没事了,最后一个消息,明天那娘两个要去观音庙拜菩萨!”
“太好了!想不到这么不善良的人竟然信佛?”
庚睿瞧着媳妇眉飞色舞的,不知道有什么鬼主意了。何李颔首,来个道家的手势:“山人自有妙计!”
第二天,杨庆禄母子早早的备了香火供品的向观音庙而来,这杨庆禄无缘无故的被知县大人放了假,好容易谋的差事要泡汤了,本来从乡下老家分家离府的进了城,原以为是出息了,如今差事丢了,想再回去,又有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惭愧,这老太太也怕儿子丢了差事,昨天一夜都提心吊胆,今天一早就急急忙忙的来求菩萨了。
别看老人不肯给孙女添置一件衣裳,拜菩萨却是豁得出来,各种各样的供果装了一篮子,只是装着供品的篮子刚刚放下,呼的一股强风掠过,硬生生将篮子掀翻,没来得及上的香,和供果什么的都洒落一地。
这下娘两个大惊失色,真是咱们要烧香,佛爷都掉腚了。杨母虽然蛮横,却是极其迷信之人,一时吓得呆了。
杨庆禄也深感这风来得奇异,毕竟庙外都风丝没有,庙里哪来的邪风?他心里也打着颤,手不停的抖着,不过还算是个男人,忍着惊悚将供品一一收入篮子里,正准备拿到香案处摆放,“呼”又一股强风吹过,这次更甚,不光果篮掉落,连着杨庆禄也跟着摔倒了,这下娘两个不在犹豫,大喊着:“救命!”杨庆禄拉着母亲携手逃了。
观音后面白影一闪,庚睿面色平静,身形一晃,便不知去向了。
杨母魂不守舍的念叨着观音莫怪,观音慈悲,观音恕罪的,杨庆禄脸色难看,忍不住埋怨道:“母亲,你到底做了什么,观音竟不肯接受我们膜拜!”
杨母哭诉道:“我吃斋念佛,初一十五烧香,我能做什么?倒是你那个媳妇三妹,她个小贱人从来不吃斋,不拜佛,想是观音见怪了!”
庚睿面色微冷,真是死不悔改,顽石不化,媳妇该用何等招法,才能感化这个老太婆。公子生气,虽没发作,杨母亦觉浑身一凛,一股寒意透心而至,太邪门了,她与杨庆禄加快脚步,跌跌撞撞的跑了回去。
临近家门,但见门口不远的一颗柳树之下,端坐一位身材清瘦的老道士,他一身灰白色道袍,三绺长髯,手中一记拂尘,树下一群人围着他,那道士掐指一算,口中还念念有词:“流连、速喜、大安……”道士抬起头:“施主这匹马丢不了了,你带人往东找,不出十里,必能见分晓!”
那中年男子闻言不敢怠慢,带了几个本家的爷们,匆匆而去。
庚睿落于对面的一株树上,隐匿气息,宠溺的眼神看着何李,心里念着,媳妇又开始忽悠了!
老道接着说道:“算的不好分文不取……”突然她把目光投向了刚刚从观音庙跑出来的杨氏母子身上,然后猛的起身,围着杨家母子看了一圈道:“无量天尊,这位公子大难即将来临呀!”
杨母闻言大骇,结合刚才的一幕,不由深信不疑,她手足无措的说道:“道长可有化解之策,定是我那个不省心的儿媳妇得罪菩萨,菩萨见怪了.....”
何李闻言复又坐回座位之上,杨母急急的跟过来,何李煞有介事的让她把儿子媳妇的生日时辰报了上来,然后掐指算计道:“你家媳妇相貌平平,左脚有点跛.....”
围观的乡民闻言无不惊讶,算的太准了,杨家本是新来的住户,那小媳妇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就算这里的邻里都没几个见过,只有几个住得近的妇人见过,不过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杨家有个跛脚媳妇,这事大伙倒是都知道。加上杨母嫌弃儿媳也是出名的,所以很多人没见过但是听过,而杨庆禄确实是身材高挺,面如冠玉,在这穷乡僻壤,也算是个美男子了,不然也不会得到县令赏识呀。
见大家都一副敬慕的神情,何李接着说道:“问题就出在她身上!”
杨母闻言看向儿子,一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姿态。
杨庆禄本是老实人,妻子吃苦耐劳他也看在眼里,只是父亲已经不在,不忍忤逆母亲,闻言只好低下头。
想不到这个道士话锋一转道:“你这个媳妇长的还不够丑,俗话说丑妻近地家中宝。若是再丑一点就好了。你命格与他人不同,你娶妻娶的越丑福分越高,你这个媳妇还是不够丑,不然你早就做到县衙主簿之职了。”
众人听了无不称奇,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事,他们看向杨母,这老太婆天天抱怨媳妇生的丑,这下子该怎么说呢?
杨母真是欲哭无泪,一副便秘表情道:“道长,我那媳妇我看已经够可以了!”
何李一缕长髯,手指掐算道:“一个长的丑,一个长的俊,一个活八十八,一个活九十九,两口子一样,活不到天亮!这位夫人呀,幸亏你家媳妇跛脚呀,不然令公子怕是出不了洞房就会身染重病!”
杨母闻言只觉得脊背发凉,一阵后怕,她定定神,想起道士刚刚说过的话,便脸色不善的问道:“道长刚刚不是说,问题就出在媳妇身上吗?”
何李微笑:“不错,你家媳妇为人谦虚和善,上孝敬公婆,下相夫教子,所以才积得善缘,使的你家山河逆转,令公子才有仕途通达之状,不知为何,这关键时刻媳妇突然离府,才使得家运阻碍,如不能肃清,怕是日后厄运不断呀!”
何李说得语重心长,一副悲天悯人之状,只看的公子玉面盈笑。
众人都知道前日三妹被逼投河,此时闻言,具不约而同的向杨母投递鄙夷,嫌弃的目光,杨母脸上热辣辣的,又迎上儿子那无奈的神色,不由恼羞成怒:“你个臭老道,胡说八道!”
何李微笑:“是否胡说,不日立见分晓!”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