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是赶集的日子,街上格外热闹,张叔借给他们摩托的时候,听说他们要来县城,拿出一大袋当地特色的馍馍,托他们带去县城里一家馍店借卖。
乡下人的商机朴素又微小,香软的馍馍被装在一个大红塑料袋子里,由坐在后面的宋鹤柏抱在怀里,配合他通身的气质,看上去十分格格不入。
出门的时候,顾东升特意把宋鹤柏包裹的严严实实,口罩帽子齐上阵,到县城,下了车,宋鹤柏想摘掉口罩,顾东升思考了半天才答应。
为了方便起见,两人先找馍店,一眼望过去,赶集的老乡塞满了街道,大街两边是买各种东西的摊位,都是一些廉价的小玩意儿,但是色彩鲜艳,很吸引小孩子的注意。
街道不怎么干净,又赶上这样的日子,随处可见的烂白菜叶子,还有突然出现在脚边被踩的稀烂的西红柿,一个大爷用自制的手推车推着一车土豆,没注意撞到了宋鹤柏的腿,那人也没道歉,转头推车离开了。
宋鹤柏眉心隆起,不喜欢充斥在周围菜叶腐烂的酸味,和这样嘈杂的环境,但是他什么都没说。
顾东升在街边买了一袋麦芽糖,这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小零食。
非常雪白的一颗椭圆小球,在阳光下带点微闪的金色,顾东升示意宋鹤柏张嘴,要喂给他吃。
宋鹤柏犹豫一下张开嘴,小球滚了进来,很甜,和他以前尝过的甜味都不一样,这是一种质朴又厚实的甜,带着植物的清香。
顾东升也含了一颗,大着舌头对宋鹤柏说:“嚼一嚼。”
这东西嚼起来很粘牙,但是糖汁在唇齿间四溢的感觉很美妙,他两面对面嚼着嘴里的糖,被甜的不亦乐乎。
咽下嘴里的东西,顾东升勾勾嘴角,问宋鹤柏:“好吃吗?”
宋鹤柏笑着点头,也咽了下去。
顾东升满意的点点头,“其实这儿还行,除了这个,擀面皮也不错。”
“我知道。”宋鹤柏说,又含了一颗麦芽糖。
馍店在一个超市旁边,小小一家店面,顾东升向店主说明来意,店主看看袋子里的馍,二话没说把东西留下了。
临走的时候,店主终于忍不住好奇,“你们是张才什么人啊看你们这样也不像本地的。”
顾东升拿好店主递过来的钱,顺口回答:“邻居”
“邻居?”店主疑惑的打量两人,用本地话感叹一句,“你们这两娃可真俊哪。”
这句话宋鹤柏听懂了,笑着说了声谢谢。
旁边就是超市,宋鹤柏说不能空着手去看长辈,拉着顾东升进去,要买点东西。
顾东升说:“先去买药吧。”
宋鹤柏已经向超市方向走了,“没关系,不差这一会儿。”他亲自破财买了点补品和烟酒,都是质量上乘的,顾东升也没拦着。
然后去买药,宋鹤柏以为顾东升要带他去医院,没想到只是来了一家小诊所,确切说是一个小药店。
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穿着白大褂,看到顾东升的时候立刻从凳子上站起来了,他盯着顾东升的脸看了半天,“小兔崽子,是你?”
顾东升笑着打招呼,面前的老人已经守着这家诊室很多年了,他在很小的时候,每逢生病,奶奶总是带他来这里看诊。
老头让宋鹤柏伸出舌头给他看了一眼,又仔细瞧过他的嗓子,进去药房抓药,没一会儿他拿着药出来了,推拒着不要顾东升递来的钱。
“全为了你奶奶”他叹着气说。
顾东升拿钱的手顿住,老头拍拍他的手,没说话,末了顾东升要了一杯热水,看着宋鹤柏把药吃下去。
“怎么样啊?”他问。
宋鹤柏好笑的放下杯子,思索一下也认真答道:“有点苦。”
旁边老人怪笑了一声“男娃娃娇气的很。”
顾东升附和道:“他就这样,娇气。”
“是你先问我的。”宋鹤柏强调。
顾东升挑眉看着他,给他喂了颗麦芽糖。
到三姑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正赶上吃午饭,三姑和婶子做了很丰盛的一桌菜,众人上桌吃饭,都刻意避免提跟顾奶奶相关的事情。
婶子一向对顾东升的态度不怎么样,但是面上的东西必须要尽到,她丰肥的脸上堆着笑,替顾东升加了一筷子肉丝,顾东升筷子一顿,她又立刻殷勤的夹给他一颗西兰花。
夹完说:“昊昊特爱吃这东西,你尝尝。”
顾东升不大喜欢吃陌生人筷子夹过的东西,更何况是他最讨厌的西兰花,他没表现出一般小辈对长辈关心的感激和诚恳,出于礼貌,很勉强的说了声谢谢。
婶子有点不高兴的意思,硬忍住没表现出来。
“小东不太喜欢吃这个,我来尝尝您的手艺。”宋鹤柏把西兰花夹在自己盘子里。
“哎呦”婶子怪叫一声,“尝尝呗,你们关系可真好。”
“嗯。”宋鹤柏温文尔雅的笑了一下,“我们大学就认识。”
自己舔着脸夹菜,人家却不领情,婶子阴阳怪气的继续道:“怪不得,看看你两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顾东升觉的婶子的话有点刺耳,抬头面无表情的看了她一眼,小叔捏捏婶子的大腿,劝她收敛。
吃完饭,趁着收拾盘子的机会,宋鹤柏吐了吐舌头,悄悄贴在顾东升耳边说:“其实有点难吃,要不要补偿我。”
顾东升放下盘子,胳膊肘捣了他一下,很没良心的说:“又没强迫你吃。”
宋鹤柏眼中一抹狡黠,手指快速的碰了碰顾东升的嘴唇,又在自己嘴上抹了一下。“好了。”
顾东升瞪他一眼,出了厨房。
吃完饭,顾明潜有些局促的坐在客厅,背挺的很直,他向顾东升招招手,“东升过来,我们说正事。”
宋鹤柏做出歉疚的表情,“正事?我需要回避吗?”
“你坐我旁边。”顾东升说,小叔愣了一下,笑着点头,“其实不是什么大事。”
婶子刚从厨房出来,听见小叔的话,责怪道:“怎么不是大事了?”说着也坐了过来,留三姑在厨房洗碗筷。
“这个,”小叔有些不自然的说,眼睛在老婆脸上瞟了一圈,转而像是下定决心般,从身后拿出一张红折子,开口道:“你奶奶走了,这是她留下的存折,应该是要给你的。”
顾东升接过存折,这是一张农行的折子,红色的封皮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色泽,甚至“行”字还有些掉漆,但是保存的很好,看上去很平整,一道压过的褶子也没有。
顾东升捏着它,仿佛看到顾奶奶夙兴夜寐为孙子打算的样子。他的手不自觉的收紧,又连忙松开,生怕把存折捏坏。
小叔见他收了折子,神情中的凝重渐渐消去一些,继续道:“这个……还想和你说说老屋的事。”
顾东升顺着声音抬头。
“小叔一直想问,你现在是定居在C城了吧?”
顾东升点头。
一旁婶子赶忙道:“我就说吗,你也不看看人家带来的东西,像是过得不好的?”
“你别插嘴。”小叔看了婶子一眼。
“其实,这件事早应该和你说了……咱们这个老屋,能不能让我和你婶子料理?”说完又仔细观察一番顾东升的表情,见他脸上没什么波动,才又继续道:“不晓得你知不知道,这两年咱们村一直在搞经济扶贫,国家鼓励创业,你奶奶隔壁家的张叔前年在后山搞了个鱼塘,赚了不少钱。”
“你也知道,我们家顾昊是个不学无数的玩意儿,前年刚从技校毕业,现在工作特别发愁,我和你婶子愁的头发都快白尽了。”
“后山地方不好找,我们寻思着在老屋后院也建个鱼塘,让你弟弟有口饭吃。”
顾东升看着手里的存折,老屋留给谁倒无可厚非,但是后院那片巴掌大的地方,他不明白顾明潜夫妇的这个异想天开要怎么实施,难不成要推了前院的房子?
想到这里,他猛的抬头,问道:“你们准备建多大?”
小叔面上一喜,顺嘴道:“刚开始也不好搞多大,不过后院太小了,到时候可能要把侧房推了。”
操?顾东升眉头紧蹙,声音大了起来,“你们要推房子?”
他们竟然要推房子,奶奶刚走没多久,他们就要动奶奶的东西?那可是奶奶守了一辈子的东西,当年奶奶为了让他在城里念书,带他去小叔家住,他还记得离开那天,她站在房子前良久,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顾东升的脸迅速冷了下来,视线凌厉的看过去,“我不答应。”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