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巍巍千古帝王宫

小说:不戏言 作者:由天
    轿子外面,因为一大早就启程赶路,几个下人都还没吃早饭,此时见轿子里的人迟迟不出来,便将马儿往路边一栓,凑到一起各自拿着个饼子撕咬着。

    戴武吃得干了,拿起水袋仰头便灌,水半喝半洒,浸得他下巴上的大胡子都湿了。沈嘉看不过眼,正要开口呛他,戴舟见了忙抢先一步道:“哥,咱们马上要赶路,水还是得省着点喝。”

    戴武听了忙点点头将水袋塞上,顺手擦了把胡子,又扭头看着路旁的轿子疑惑道:“这俩大男人在里头干嘛呢?这么大会,打一炮都够了。”

    沈嘉听着乐了,差点把一口饼呛进嗓子里:“哟呵,瞧你五大三粗的,想不到打炮够快的啊。”

    戴武怒了,作势要打沈嘉,戴舟忙在中间和稀泥说“都是误会,都是误会”。

    阿阳在一旁听得脸红,忙背过身去装作听不懂,这时身侧悄咪咪递过来一块小饼。

    阿阳忙接过来谢道:“多谢田大哥。”

    于是田韦又递上来一壶水。

    慕金楼的戏楼里一共就那么些人,这许多年下来肯定互相之间都认识,但是阿阳确实和沈嘉、田韦都不熟,互相之间没有过什么交流。她只知道沈嘉总油嘴滑舌,拿了工钱就去隔壁罗红院找姑娘,而田韦在阿阳心里倒是老实忠厚人高马大,挺好一小伙子。

    可惜好像是个哑巴。

    “哎哎哎,瞧瞧,瞧瞧,”那边沈嘉见状赶紧冲田韦吆喝起来,“哟,我说‘田大哥’,你咋不想着也给我递壶水,我都渴死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朝田韦和阿阳看了过来,田韦的脸涨得比阿阳还红,一声不吭地拿起个水袋便往沈嘉砸,沈嘉也是个眼疾手快的,劈手就接了下来。

    戴武没耐心看他俩耍贫嘴,只冲着阿阳道:“丫头,那个顶秀气的公子是什么来头?”

    阿阳在尹人身边待久了,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闻言便搪塞道:“两个公子都挺秀气,我哪知道你说的是哪个。我看你面生,你又是什么人?”

    问题又抛回来了,戴武一时间不知道这话怎么接,沈嘉嬉皮笑脸地凑上来道:“你这乡巴佬是不是傻,这话应当这么问——哎,阿阳,有日子没看见你,想不到都嫁人了啊!”

    这事哪能玩笑,阿阳听着就急了:“我才没嫁人呢!”

    “都搂在怀里骑马了,还说没嫁人?”

    “我跟她搂在……她又不是个男人,一起骑马怎么了!”

    沈嘉拍拍戴武的肩膀教育道:“你看,有些事你可以换一种方式问,照你那个问法肯定什么都问不出来,像我这么问,至少能知道那男的是被阉过的。”

    弛瑜知道尹人心意已决,不是她能掰得动的,可若是真放尹人去了,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她飞快地考虑了一下强行将尹人带回去的可能性——尹人身边带了四个人,除了一个看起来斯文瘦弱,其他三个都不是等闲之辈,如果说要杀光这四人再把尹人扛回去,对弛瑜来说倒是可以做到的,但弛瑜也是断不会这么做的。那么要把这四人打到不能动却不伤性命,然后再带尹人回去……可能性就很小了。

    何况在这种时候违背尹人的意愿把他带回宫里,尹人估计能想出千八百种办法报复回来,这是弛瑜更加不敢面对的东西。

    那就走一步是一步吧。

    “好吧,那你且去着,若情况不对随时回来,我来收场。”弛瑜说着看向他,紧了紧手指。

    “大言不惭,”尹人闻言忍不住重又笑开,“好了,你回去吧,我得赶路了。”

    弛瑜点点头,躬身一探,下了轿子。

    一帮子下人见轿子上终于下来人了,都赶紧塞上水袋,把饼往嘴里一丢回到轿子边上去,翻身上马。

    弛瑜也脚下一蹬,跨上了枣红马的马背,又回头唤道:“阿阳,上来。”

    “啊?可……”阿阳看看弛瑜,又看看尹人的轿子,明显是想跟着尹人跑。弛瑜摇摇头道:“他去的地方,你去不了。”

    阿阳的小脸上一时间满满的沮丧,但还是乖巧地走过去,借着弛瑜伸出的一只手上了马。

    于是尹人的马车向着南方去了,弛瑜则带着阿阳向北回京。擦肩而过时,尹人仍撩起窗帘看她,弛瑜见了,竟罕见地笑了笑,口中道:“若有缘再见,莫要再去别处了。”

    说这话时,对弛瑜来说,尹人比起一个情人更像一位知己。若无缘再见,二人的确也就只能止步于此,说是情人还是有些过了,说是谋士又过于生分,既然总能参破她心中所想,又千方百计来相助,那便算是知己了吧。

    但倘若还能再见,就别再继续周旋于权谋之间了吧。你本应是天上的谪仙,那般俊逸脱俗,理当不染纤尘,坐享荣华富贵。谢谢你做的一切,但如果再相见的话,之后的事,可以交给我了。

    弛瑜喝一声“驾”,马儿飞踏而去。

    戴武一边驾马一边回头看了看弛瑜的背影,摇头道:“年纪轻轻、相貌堂堂的,可惜了可惜了。”

    尹人在轿子里吃了点东西,而后又补了一觉,如此还在心里暗暗嫌弃吃得不好躺得不软。而弛瑜回去的马儿甚至赶得比来时更快了,因为她得赶紧去换朝服,然后早朝。

    弛瑜身子结实,只是苦了阿阳,这么两趟一来回,身子都要折腾散架了。其实原本弛瑜也没打算带她,是她自己求着说要一起去的,现在少爷也没抓着,自己还落下一身的腰酸背痛。

    早朝一切如常,大臣们禀奏天下事,弛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时常问问某位大臣的见解,或是让大臣们一起商讨。

    弛瑜始终没有恢复魏夫离的官职。一来他连北地战事都不肯主动请缨,那也就是真心想退出朝堂了;二来,多年以来弛瑜与他的关系始终是师父为尊,魏夫离这人又是性情中人,时常口无遮拦,弛瑜确实怕他到了朝堂上会说出些令自己不好下台阶的话来。

    至于宰承刘晋,在弛瑜明确宣布下一任天子必定是男子之后,也没有再提过告老还乡一事,只不过再不呈奏疏,不议朝政。他倒也不称病告假,只每日往朝堂上一站,再每日混在群臣中离开,无形中给了弛瑜巨大的压力,好像在说——我不辞官,是因为你答应了让你儿子继位,若你食言,我掉头就走。而弛瑜明白,刘晋一旦辞官,绝大多数大臣都会一起递上辞呈。

    于是弛瑜在朝上问过两次“宰承大人有何见地”,收到了两次“陛下恕臣愚钝”之后,便再不敢对她这位老师开口了,二人很是默契地当他刘晋是不存在的。

    史官季平的“嘴脸”可以说是仅次于刘晋,因为他可不是弛瑜的老师,摆不了这么大的架子,但单从史书的编纂上就没少找过麻烦。幸好先帝驾崩那日季平本人也在殿上,不然他想必会怀疑弛瑜称帝的手段是否正当、那份遗诏又是否是真的。

    虽然确实也不是真的。想到这,弛瑜才记起刚才忙时疏忽了,竟忘了问尹人那手先帝笔迹是如何练出来的。

    不过事到如今,这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总之,大南上下对弛瑜最忠心的大臣,现在应当在牢里呢,便是杨真了。

    除此之外倒是也有些年轻官员,是真正在议事的。这些人年轻力壮、意气风发,得了官职并没有很久,想的也是治国□□平天下。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在意皇帝究竟是谁,也不像老臣一样总在琢磨男女权长此以往的影响,他们更多在乎的是当下的一个稳定的局面,一个能让他们不至于才得了官职就即将倾覆的王朝,一个能让他们发挥才干平步青云的稳定的阶梯。

    弛瑜本人是有一种稳健的威慑力的。即便她再谦逊,从小到大的贤能也遮掩不住,甄王负责的北地战事频频大捷时曾多次出入紫竹宫,这也是大臣们有目共睹的。先帝辍朝太久,弛瑜第一次上朝时的气质便足以令人手足颤抖,捶胸顿足问老天这为何不是具男儿身。即便众大臣早就说好如果依旧是女帝上位便一同辞官,这些年轻官员依旧在心里犹豫着。

    而且因着年纪与弛瑜相当,或者大不了几岁,他们对这倒霉的女皇帝多少有些身临其境般的同情。

    但也没办法,老臣们太坚决了,事到如今他们甚至后悔当初追随南璇帝——倒不是南璇帝本人有什么不好,她依旧是不折不扣的千古一帝,但是他们当时如果能够多思量长远,而不是仗着年轻鼠目寸光,天下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在他们心里,这个畸形朝代的出现是他们之过,自然也要由他们终结。

    于是那日人人怀揣最后的奏疏和一份辞呈,只能宰承刘晋起个头。

    可谁也没想到弛瑜帝会恢复太子制度。

    几乎是一瞬间,所有老臣陷入了混乱,部分年轻些的官员不知如何是好,只盯住刘晋和季平的下一步动向,准备亦步亦趋,而有些几位年轻官员却在那一瞬间决定不再将辞呈掏出来了,试试看吧。其中触动最大的或许得数刘晋的亲儿子刘修,他是真的恨不得当场将辞呈掏出来撕个稀巴烂——这还辞官?辞什么官啊,跟着干啊!

    这是尹人出的点子,可以说是尹人的功劳,但这个点子弛瑜敢用,这也绝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恢复太子制,也就是日后世代都会是男帝当权,与元帝的初诏完全相反不说,而且算是明摆着承认了女子做皇帝的不妥,在这样的压力下弛瑜继续待在这个位子上等于自相矛盾,更给了别有用心的人批判她的把柄。如果没有足够的远见和统筹全局的信心,一般人若是站在弛瑜的角度怕是刚听到这个建议便驳回了吧。

    如此一部分的年轻官员是愿意做实事的,不管谁做皇帝吧,大南总不能垮,百姓总不能不管,该商讨的对策依旧得好好商讨,万一弛瑜帝不行那只能自认倒霉,万一行了自己日后或许也能做个肱骨大臣。这些人弛瑜看在眼里。

    另外还有一些议事时看似比谁都热切,结束了又站在那一声不吭,只晓得多磕头少说话的,弛瑜也不是没看见,只是这些人不会主动生事,弛瑜实在无暇去管他们。

    她想分辨出那些妄图在背地里动手脚的人,这些人不为男权、女权而斗争,只是与成辞和大哥利益相关。但是现在的形势下这些人也只敢静观其变——因着那一日刘晋没有坚持辞官,他们已经错过了扳倒弛瑜的最佳时机,如今一切归于表面平静,要从大殿中找出他们难上加难。

    既然如此,那便也先不去管他们。

    弛瑜现在更需要的是自己的势力,要一批对她死心塌地的人。有些年轻官员即便愿意跟着弛瑜试一试,但是要说忠心耿耿之人怕是少之又少、不成气候,而且即便有弛瑜现在也看不出来。

    可确实有那么一些大臣,她们此刻不在朝堂上,但她们别无选择。若想此生还有希望,她们便必须追随弛瑜帝,而弛瑜若想真正坐稳这个位子,也不仅需要她们,还需要更多这样的大臣。

    思路到这里,这一日的早朝同时也将要议完了,一切事务吩咐妥当、交由专人处理。弛瑜沉声问:“诸位大臣可还有事要奏?”

    朝下一片寂静,弛瑜看着远远的群臣,点头道:“退朝。”

    恢复太子制,说明女子不能当皇帝。

    但是弛瑜可没说,女子不能参政。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