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刚才那个不认识的人,迎面对葛生说的那句话,让葛生想了很久。葛生实在想不出那人是谁,有没有在哪里见过,自言自语地说:“不用你提醒,我现在就离开这里,永不再来了。”
葛生回到他借住的木工棚里,几个木工都出去干活去了,这里一个人也没有。葛生找到自己带来的那把锤子,想在腰上栓了绳子别住,绳子系到腰上,这新衣服是绸布面料,绳子系不紧,葛生就脱掉这件衣裳,换上他干活时穿的旧粗布短衣,用粗麻绳在腰间系紧,将锤子别在腰间,用包袱皮子将自己夏天的短褂和这件新衣服包好,包袱里面还剩了几十文钱,背好包袱,葛生连望都不望一眼,决然离开了这里,昼夜兼程,奔向亳地。
李四骑马到廖家门口,举出将军令牌,将马缰绳丢给门房,径直走进廖家。那些看门的人也不敢拦他,有人拴上马,有人赶紧去里面报告。
李四直接走到将军在廖家住的房子里,这时候,廖耀光和红芍都已经离开,里面的赵一正准备出来,然后离开廖家。两人就在门口相遇,互相说了经过,赵一认为:无论如何都要先结果了葛生,免得他将来说出些不好的话来。赵一将过程跟李四一说,特别是廖耀光和廖红芍最后的话语,李四听了,也觉得不能留下葛生。
赵一和李四也不管廖家人如何,直接离开廖家,打马回到军营,叫了钱二和孙三,四个人在城里到处寻找葛生的下落。因为这四个人都在廖家门口见过葛生,知道葛生的模样,做这样的事,他们都是内行,只相互递个眼神,彼此都明白怎样把事情做干净。
四个人满城里找了一遍,也没有找到葛生,派了士兵,在四边城门查找一个“个头高、模样好、穿着崭新丝绸长衫” 的年轻书生,还是没有找到葛生,城门守门人回报说:这一整天都没有这样的人出城门。
找不到葛生,该办的事情,还要及时办。
到了第二日巳初,起营拔寨,赵一钱二骑马,带领一队马车在前,后面一辆带棚大车披红挂彩,贴着大大的双喜字,由四匹马并排拉着,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这辆大马车的后面,将军身后,跟着列队整齐的士兵队伍,八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锣鼓鞭炮,吹吹打打,惊得满城人都争抢着来看,路边站不下,有的人爬上了房顶,有的人爬到了树上。
府衙在昨天下午得到了消息,当地文武官员在知府的带领下,此时,都分列在廖家大门两侧等候。廖家请了专门的手艺人,给廖红芍净脸、上妆,除了平时伺候她的那个小丫头,又陪送了一个大丫头,金银首饰装了几个小箱子。
大清早,廖家老少都过来了,包括廖洪顺和他的妻子,包括廖耀光以及红芍的其他兄弟姐妹们,都过来给红芍道喜,红芍盛装坐在那里,头上蒙了盖头,听着人们各种恭喜、恭维的话,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荣光,人也不自觉地端起了架子,直直地端坐在那里。
别人家的女儿出嫁前,通常都会哭一阵,表达她舍不得离开娘家亲人的意思。但廖红芍哭不出来,这个家里,她没有什么舍不得的,连她的父亲廖洪顺,红芍一年也见不到几天,自然也就没有舍不得离开的想法。
巳正,大队人马到达,廖家将嫁妆装上前面的小车,小车先向前走,然后将红芍送出门,由两个丫头搀扶着,上了四轮大车,将军在马车旁边等候,等红芍上了车,立刻就命令出发。将军向门两边列队的官员们拱拱手,提缰走在大马车前头,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一路西行,不多一会,廖家门前就清净起来。
红芍坐在行进的车里,一直到黄昏时刻才被人扶下来。举目四望,这里是一片山间谷地,下面有山涧流水,脚下一片开阔地带,一条大路从旁边蜿蜒到山的那一边。
红芍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平原地带,看惯了高墙院落,却没走过山间小路,看到这样的景色,红芍想到山上走一走,看看各色的野花,听听溪流的水声。
还没走出几步,红芍就被带着刀的侍卫“请”了回来,送到为将军扎好的大帐里,这些侍卫中,为首的正是赵一。把红芍送进大帐,赵一阴森森地对她说:“这里不是你在民间,可以随便与人交往。这里成千上万的士兵,保不齐有个不怕死的,伤了你的性命事小,若是损了将军英名,你就是死上八回,也挽回不了。白日,你只许在车里,休息时,你只许在大帐中,生活所需,自然有人伺候,军中,就有军中的规矩。”说完退出大帐,临出去的时候,还将腰间的大刀按了按。
红芍向往的能走出院子,自由地在天地间走一走的梦想破灭了,嫁给了将军,她还是一只笼中的小鸟,晚上在冷冷的大帐中,白天在摇晃的车厢里,一直走了许多天。
红芍见到将军的时间并不多,哪怕是夜间,房事一完,将军就会离开大帐,只留给红芍一句:“要和下属们商讨军情”,红芍家里陪嫁的两个丫头,也被将军赏了下属军官。
红芍并不知道,在太原府找了一天没找到葛生之后,赵一等人从各处,将红芍的身世彻查了一遍,回去跟将军汇报,说这个廖小姐不是廖家嫡出的女儿,是廖洪顺在外面养的一房小妾所生,多年都在外面散养着,今年因为那地方有匪患,才接回来。至于那个救命恩人,到底和她什么关系,也不得而知。
心里生出了厌弃,将军把红芍主动讨好自己的举动,都看做是红芍不矜持、不自重。
连着好几日,红芍没有事情做,没有人说话,躺在摇晃的车厢里胡思乱想,加上昨日吃了些烧烤的野味,不消化,人上吐下泻地病了起来,对着将军的侍卫,红芍也不敢提要求,强撑着吃些侍卫们送来的饮食,过了一天,高烧昏迷,下不了车,才有人发现。
晚上宿营的时候,两个丫头把红芍从车上弄下来,搀到大帐里。将军怕红芍的病情会传染,就只让红芍家里带的这两个丫头来看着,别的人不能靠近大帐。
半夜里,红芍从昏迷中醒过来,丫鬟拿着食物来喂她,喝了一口汤,红芍吃出来是羊肉的味道,翻过身来,哇哇地吐了起来,黄汤黑水都吐个干净,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哪能吃下去这种食物?
半昏半睡又过了一两个时辰,天即将大亮,红芍醒过来,小丫头轮前半夜,现在人睡得正香,大丫头轮后半夜,正醒着,见红芍左右转头,过来问她:“小姐,可想吃点东西?”
红芍想起来,她小时候,家里后院中,骆妈妈每年都种一些黑白菜,这个季节,已经过了霜降,黑白菜的叶片肥厚,颜色深青,清炒出来,就白米稀饭,红芍能吃上一大碗。
想到这里,红芍说:“我想吃黑白菜,就白米粥。”
大丫头把手一摊:“到底是黑菜,还是白菜?”
红芍有气无力地答她:“白菜”
“伙食都是他们送来的,我去问问,可有炒白菜?”
大丫头出去不多久就回来了,她在外面被火头军抢白了,那个人说着她不太懂的口音,叽里呱啦说了几遍,她才搞懂,回来后她把那人说的话大意学给廖红芍:“这里方圆五百里,连一根草都没有,到哪里弄白菜吃?”
“方圆五百里,一根草都没有?”红芍听了这句话,像是被开水烫到一样,翻身坐了起来,她伸出手,招呼着:“你来,扶着我,到外面看看……”
这时候,天色大亮,太阳从空旷遥远的地平线上,爬出半个脑袋,远处,褐色的大地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高低起伏,目光由远及近,是大大小小的褐色石块,大的不过碗口,小的是各种不规则的弹丸,这些石块层层叠叠,平铺在脚下的大地上。
没有一点绿色!
红芍脚下的土地上,没有一点绿色,目力所及,没有一棵树木,没有一根小草……
太阳终于从地平线上跃起,阳光在红芍眼前的砂砾上反射,红芍眼前一片褐色的戈壁,慢慢幻化出色彩,那是春天的色彩,艳若朝霞般的芍药花,连天接地竞相开放,在花海和蓝天交接的地方,有一片紫气,那是桐花开到最繁盛的时候……
“若我负了你,生、死不见草木”,红芍耳中突然回响起自己的誓言,这声音洪大响亮,像一声惊雷,轰在红芍的脑海,人站不住,摇摇晃晃地倒下去,大丫头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她弄回大帐。
廖红芍是在昏迷中被弄上车,躺在车厢里继续前进的。没有人知道她在弥留之际都想了些什么,只有小丫头好像听到过她口齿不清地说了几个字,但小丫头也不知道那几个字是:“周葛生”。
这一天,没等到宿营地,廖红芍就没有了呼吸。
得知新纳的妾不服水土死了,将军下令就地掩埋。也没有棺材,只把廖红芍家里带的锦缎被子一裹,在满是砂砾的地方掘一个坑埋了,也没有立个碑记,只磊上一些石头,堆起了一个孤堆。
两个丫头都有了自己的归属,没有了廖红芍,她们也不要再伺候小姐了,也不要再回到廖家做奴才了,她们对廖红芍死去这件事,最多是谈话时唉声叹气,说一声“可惜”罢了。大丫头装模作样还哭了两声,小丫头正是天真的年龄,连装也不会装一下。
不会因为廖红芍死在这里,大队人马就要停下来。其实,掩埋廖红芍的,只是将军的一些贴身侍卫,其他的士兵,都是照常行进着,连将军自己,也只是看了看,就骑上马随队伍走了。
几个人迅速埋好廖红芍,骑马、上车,追赶队伍而去,广袤无垠的褐色土地上,只留下掩埋廖红芍的孤堆,孤零零地留在那里。过不了多久,狂风会吹落孤堆上面的砂砾,沙尘会掩盖掉新挖的痕迹,在方圆五百里没有一棵草木的地方,不需要多少天,就没有人能找到廖红芍埋骨的地方了。
就在今天早上,她还能张望大漠的寒凉;就在十几天前,她还是一个长得好看的盛装新娘;就在半年前,她还有心爱的男子,两人彼此相爱,互赠信物……
可现在,廖红芍冰冷地躺在荒漠的地下,她有家财万贯的父亲,却出生在一个窄小的院子里;她有许多兄弟姐妹,却孤零零地和母亲相依为命;她有两情相悦的男子,却没在婚姻中品尝到被爱的滋味……
过不了多久,廖红芍在花戏楼小院子里的寂寞,钟情于葛生后的欢喜,以及那个漫长的夜晚,她守着母亲和骆妈两具尸体痛苦的记忆,还有她渴望出人头地的要强心,统统都会被这大漠狂风吹走,再也不会有人记得了。
就像弥留之际廖红芍最后想到的:“要是那晚不懦弱,我自己跑到打铜巷里去找葛生,就没有后来的事了吧。”
在廖红芍死去的那一天,葛生脚上的鞋走破了,鞋底已经磨烂,脚前掌直接落到地面,只比光脚走路好那么一丁点。现在的葛生,归心似箭,恨不得一步走一里,好让自己快快地到家,疾行了这些天,就算打了掌,鞋底还是磨破了。
这一天傍晚,天快要黑的时候,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酿酒作坊的小老板。
这老板姓张,赶着一架大车往家里运酿酒的粮食,走到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车轮坏了一个,车上的粮食又扛不动,干着急就是不能前行。
葛生走到这里时,张老板已经着急好久了,把车子停在这里去找人来修,他又不放心一车的粮食,好容易见到一个人,张老板想央求葛生到前面的市镇上帮忙叫一个会修车的人来。
木制的车轮,做法十分复杂,但这难不倒葛生,葛生拿出锤子,就地掰下一截树枝,用手做了几个楔子,用锤子仔细地敲进去,将车轮凑合着弄起来,又能往前走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