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临海王府,陶洛水穿着窄衣长裤,一身轻便的坐在王府主子办公的书房里头,她的面前,跪着的,乃是一直跟在她身边的暗卫,那并不是临海王府的暗卫,一身轻甲,领口还有个巴掌大的青色龙纹,这是临海王妃的亲卫,曾经征战海域的能人。

    陶洛水一直以为身边保护自己的人,是父王派来的,其实不然,大多是她母妃留给她的。

    “唐国有四方边境守兵,东海卫为四方之最,鼎盛之际,达到了四十万余。而海寇者众,当年为了保护四方守将的安危,自开国皇帝开始,训有星卫。”唐荣彦从前没有给女儿讲过这些,但是如今她要离开京城,他必须保证她的安危。

    “角亢氐房心尾箕乃是此七星卫,统称青龙卫。”唐荣彦站在一边,女儿向来不懂用这些人,他也就懒得讲解,不过南域不同于京城。

    “他们如今在父王手中,是不是说明,东海卫也在父王手中?”陶洛水疑惑的问。

    “不,”唐荣彦低头看着蠢女儿,“此乃高祖赐予开国功臣的奖赏,你是何家唯一的后人了。”

    奇怪,怎么和她知道不一样?

    陶洛水疑惑不解的低下了头,史书记载,开国十二功臣,六位武将封了四方之王,六位文臣封了开国国公,后来七柱国之乱,边疆只剩下一位宁王,朝野之中也只留下了一位荣国公。

    “史书记载六位封疆之王有三位生了异心,但是六位皆乃同袍兄弟,大多联了姻亲,唯独宁王。”唐荣彦摸了摸额头,想着当年皇后给他们两兄弟讲的私密事儿,感觉脑壳有些疼。

    宁王喜好男风,当年帮着高祖打天下,便是看上了高祖的弟弟,高祖之弟不堪其辱,投井自尽,自此以后,宁王便郁结于心而死,史书记载的宁王之女,乃是宁王养女,宁王一生,未曾娶妻过。

    “这和宁王有关系吗?”陶洛水疑惑不解。

    “因为联姻的缘故,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他们忠心,但是还是会被族中之人波及,所以最后,除却自揽罪责的荣国公给儿子保了爵位,便只有宁王一直长盛不衰到如今。”有些事情,还是不叫女儿知道的好。

    “何为之所以能够轻易的掌管东海卫,乃是因为其祖上,乃是东海两位王,高祖虽让他们辞了官,可是一直留在东海,未曾远离过。”战场上的兄弟,过命的交情,岂是爵位可以抹杀的,可惜了,正因何为这个镇国公凝聚力太过强盛,从东海传回去的线报引起了皇帝的猜忌之心,才导致了何为的战死。

    唐荣彦低下头,看着书桌上的砚台,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

    那时候,他是想着报复的,她是他年少轻狂生命里的一束光,带他出入整个东海,让众人都接纳了他这个来自京城的权贵,可是,每每当他要动手的时候,横在他面前的,除却天下百姓,还有一个皇后。

    他走出了门,留下陶洛水和着青龙卫。

    “你们是跟随母妃一同来到京城的?”陶洛水问。

    除却打头站着的两位已经三四十岁的模样余下的几个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模样,怎么看也像是已经换了一批人了。

    “是。”为首的应答。

    “青龙卫里头不止你们七人吧。”陶洛水问。

    “是,青龙卫乃是皇室暗卫营的一个分支,每七人为一队,所护者几人便有几队,历代以来,有两队,但是至何魏两家结为姻亲,生下镇国公以后,便只此一队了。”开国功臣十二人,牵一发而动全身,高祖之子尚幼掌控不了大权,宁王仁慈,并未斩尽杀绝,所以十二功臣之后,皆是留了后人的。

    史书记载的东西虽然真实,但是开国之际,唐国并未有完善的体系,有所偏差在所难免,而这一段历史,陶洛水并不清楚,但是历代守护皇室的暗卫们却是知晓的。

    “那你们要听从皇室?”陶洛水并不知道这些暗卫还有这样的来源。

    “不,营里的人认了主子便不再是里头的人了。”暗卫回答,暗卫营听着服务于皇家,其实乃是高祖与几位功臣开国前成立起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亲眷,不过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唐国原来还有这样的存在,”陶洛水站起身,面前的人没有蒙面,她能够清清楚楚的认清每一个人的脸,“你们先下去吧。”

    既然父王将这些人交给她,自然就说明了这些人并没有问题,她随口问了几句,也只是好奇罢了。

    她说了要离开京城,最主要的,是为了避开寒衣节,寒衣节至,又得去祭祀皇后娘娘了。

    她厌倦了看那些人的嘴脸,而且,留在京城,于她而言百害无一利,还是等到她长大了,可以联姻之后再回来吧,那时候这个巍峨宏伟的京都城,才配成为她厮杀的疆土。

    只是她并不知道,那个时候,她已然不需要出手了。

    “父王,你怎么还是这儿?”陶洛水出了书房看着站在门口的人,疑惑不解。

    “你离京城的事,跟乐平公主商量了吗?”唐荣彦看着女儿,她决定了的事情,他并不会阻止,也懒得对她多加管束,以后该走什么路,是她自个的事情,他需要做的,只是,护佑着她长大罢了。

    “还未,知道的人越多,便越不安全,母亲向来待姐姐心软,若是一不小心暴露了,知道的人多了,就不安全了。”要离开,始终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这些事情,她并不想让乐平公主知道。

    “明日你直接出城,我给你善后。”唐荣彦看她的脸色便知道她想要做什么了,冒险的事,他得阻挠才行。

    “父王的手,都伸到乐平公主府了吗?”陶洛水歪着脑袋,含笑问,她的手指摸了摸自己的颈间的银链,那是乐平公主给两姐妹打的长命锁。

    “听闻南域最近马匪纵横,你去之前最好让人先探探路,我已经派人快马加鞭传信给你舅舅了,想来他会派人来接你的。”唐荣彦兼职兵部行走,对于全国各地的状况,多多少少都是了解一些的,皇帝对他很宽容,他掌了实权。

    “多谢父王。”陶洛水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乐平公主带着陶半月去了二皇子的府邸,听说好像是府邸之中有位小妾产子了,陶洛水没有跟过去,因为她父王找她有事交代,现在交代完了,她可以趁机出府玩一会儿了。

    毕竟要离开京城了有些事情,她是要好好交代的,她才踏入乐平公主府不远的文轩街,还没看仔细贴在街前告示栏上的告示,身前就走来一个人。

    “表妹。”这是面色不大好的唐华希。

    “你在这儿做什么?”唐华希看到她的目光,扭过头看向官府张贴的告示,文轩街也算是市集,市门旁边乃是官府告示天下的地方,但凡官府办了大案,一般都会张贴在这儿。

    “库部主事之子宋元罔顾人命?”这个案子乃是为民除害,为了彰显官府办事能力,张贴的很明显,就在最前头,他一眼就看到了。

    唐华希看了一眼就扭头看向陶洛水,库部主事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小官,虽然在兵部有些能耐,可是在他眼里并不算什么。

    “表妹可知,最近大理寺为何开始调查我的事吗?”前不久她才告知了他真相,他下了手,却也没想将这是闹得人尽皆知,闹大了,有损他的颜面。

    “你下手太轻了。”陶洛水眼睛从告示上掠过,这会儿还是用朝食的时辰,文轩街向来只有文人墨客来往,故而这会儿鲜有人来往,身边跟着的乃是洛院的一个婢女,她说话也没遮掩。

    “宋元,乃是五皇子的小跟班,也是这事儿的知情者之一。”陶洛水抬手,按在宋元的罪责之上,残害幼童,她用手指摸了摸,不远处看守市门的守卫看到了她的动作,匆忙的走了过来。

    “陶二小姐,这告示,只可看,不可伸手。”到底是贵人,守卫悻悻的停了脚步,硬着头皮开口。

    “这有什么,扯了你们再贴一张就是了,没见到我和表妹在谈事儿吗?”唐华希正在震惊,被打断了思绪,见到是个守卫,语气恶劣。

    “守卫大哥,这会儿也没什么人,你给我说说,这个宋元是怎么回事吧?”陶洛水没理会唐华希,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亲切的问。

    守卫在这儿,除却检查进出之人是否违背了规矩,便是张贴告示,也有传扬上头旨意的意思,告示上面的事,他们知道的肯定要比这上头详细。

    “回二小姐的话,案子乃是大理寺丞秦大人破的,听闻他在茶楼喝茶,突遇一对夫妻大打出手,询问之下才知道出了这么件事儿,宋元有日从花街回府,路遇一小童,酒后将其杀害,可怜这幼童本是替父送柴火至主人家后巷。”守卫敛去其间龌蹉,简单的说了一遍。

    陶洛水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抬手摸了摸荷包,递给他两个铜板。

    这事儿是她做的,她自然是一清二楚,但是让这守卫说出来,自然是不是说给她听的。

    宋元时常跟着五皇子厮混,这般行事自然不是第一次了,就这位秦大人的查案作风,宋元落水了,五皇子也就跑不掉了。

    旁人五皇子或许不怕,秦子文乃是荣国公世子,其姑姑乃是良妃,三皇子的生母。

    三皇子,五皇子,还有那个娶了青楼女子的九皇子,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

    谁让荣国公养了这么一个秉公执法的儿子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