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点绛唇

小说:牡丹窗前愁断肠 作者:罗美美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

    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高情曲。

    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朱小姐从不懒睡,这一日,却被窗外黄鸟惊醒。梦中的少年,依然清晰可辨。

    自从春闱过后,魏少爷一去不返,没有半点音迅,只留朱小姐一人徒惹相思。加之炎炎夏日,神思倦怠,饮食懒进,渐成病势。

    朱小姐病了三四日,皆是赵氏安排一应请医服药之事。

    这一日郎中看过脉相,在外书房中坐着吃茶,那颜大爷细问病情,说道:“据内人所言,舍妹今日早起,精神倒是略好些,进了半碗粳米粥,可是病好些了?”

    那大夫说道:“小姐病症,前日所诊乃外感内热,皆因时气所致,所用药者藿香、茯苓、紫苏、白术、佩兰、苍术、厚朴、半夏、甘草,主解湿固表。今日症状已有所减轻,再服一日药,便可痊愈。另今日所诊,除前日症状有所减轻外,据脉相看去,气虚阳衰、虚阳不敛、脉相浮软,乃是精血两伤之症。”

    颜大爷听了,颇感担忧,忙问:“可要紧么?”

    大夫答道:“不妨,不妨。开上一剂丸药,吃上两个月。平日莫要劳神费思,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切忌大补大益,总以温养为上。”

    颜大爷命人好生送了先生出去,又拿了药方命人出去配药,一面亲向上房去禀明王夫人。王夫人听了,说道:“如此便命人出去给你妹子把药配了,回来好叫她吃的。”

    颜大爷回道:“母亲放心,已叫人配去了。另大夫嘱咐,不叫劳神思虑,好好静养。”

    王夫人笑道:“她一个姑娘家,可有什么好劳神的。我看是书看多了字写多了,费了精神倒是有的。”说完朝赵氏说道:“去叫人到你姑娘房里叫个丫头来,就说我有话。”

    赵氏应着出去了。不一会儿蕊馨来了,在门口立着听王夫人说话。王夫人见她亲来了,便问道:“今日你姑娘可好些?这会子在做什么?”

    蕊馨答道:“今日精神好些了,只是还不甚有些气力,想是连着病了这两场,伤了元气。这会子在榻上歪着,看了一会儿书,许是累了,才睡着了。”

    王夫人点了点头,说道:“刚才大夫嘱咐过,不叫费精神,要好好养着。我看这些时日先别叫她上书房里去,也少作写看书写字的营生,你们平日里多给她开开心胸,不要叫她劳神费思。另你大爷去外边给你姑娘配了些丸药,等送了来你想着每日打发你姑娘好生服下,静养两个月。等过了暑气,许就好全了。她想吃什么,你们想着问,好报上来叫你奶奶弄给她吃。”

    蕊馨一一答应后去了。

    又过了三日,朱小姐湿热之症已然痊愈,每日赵氏都送些精制吃食过来,果然精神大好。王夫人又命人送了丸药来,在一个精制小瓷坛里盛着,每一个都用蜡丸封着,微微透出一股香气。蕊馨将药好生存了,每日晨起取出一丸服侍朱小姐空腹服了。只过了一个多月,便见朱小姐肌肤滋润,粉面透红,比前更加美艳动人。

    赵氏一早来朱小姐房中说话,进门瞧见小杏出来倒水,蕊馨正在给朱小姐梳头,朱小姐托着手心正对着镜子点胭脂,见她来了,忙笑道:“嫂子这一大早怎么过来了?我梳了头就上去的。”

    赵氏笑道:“老爷新得了几斤上好的茯苓霜,昨晚上才送进来,太太命我给姑娘送一包过来。”

    果见赵氏的小丫头如意拿了一包东西门口站着,蕊馨忙接过来收了,一面说道:“这点小事还劳烦奶奶亲跑一趟。”

    赵氏对蕊馨说道:“不只为送东西,还有几句话问你。”

    蕊馨说道:“奶奶问什么?打发人来叫我过去就行了。”

    赵氏说了句“不是什么大事”便搪塞过去,转头问朱小姐的脂粉头油可够不够使,若短了打发人向她要去。

    一时朱小姐收拾停当,正巧王夫人那边一个小丫头来说:“奶奶、姑娘,太太那边叫传早饭呢。”赵氏应一声“知道了”,便与朱小姐二人相携了朝王夫人上房走去。

    来至王夫人上房院,果见婆子们抬了食盒正从那边过来。二人进了屋,丫头们早已摆好了桌子,王夫人见她二人进来,笑嘻嘻的命她姑嫂二人坐了,说:“今儿有你俩爱吃的糖醋香煎豆腐。”

    丫头们摆上饭,看时见是碧粳米粥,除了豆腐,还有一碟风腌玫瑰脯、一碗火腿炖白菜,还有一些笋丝、杏仁等平日常见的小菜。娘三个进了早饭,丫头们上了茶来,赵氏抿着嘴笑,王夫人叫住朱小姐说道:“昨晚上你父亲进来,说中书舍人勾龙如渊欲为静江府判官胡铨家的公子胡澥保媒,与我朱家联姻。”

    接下来王夫人说的话朱小姐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因为她只听到第一句,便怔住了,不知该如何是好,自己的心事又难说。

    只听赵氏说道:“这胡家原先在京时,也不曾听说与我们走动过,怎么突然提起亲事来?”

    王夫人说道:“倒不是突然提起,昨儿你老爷进来说,去年冬里勾龙大人府上的太太就问起过淑真的生年,只是不知道是胡家拖她问的。再者你老爷想,前些年他因事获罪于秦相,被贬了官,这两年一直活动,图谋复职回京。咱们家虽说不与秦相那么亲密,倒也没有利益瓜葛,这才拖了人打听。”

    赵氏笑道:“若说咱家大姑娘,论品貌、才情、家世,这京里恐怕也找不出几个相当的了。只是胡家现在静江,离京远了些,姑娘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得回来,太太岂不挂念。”说着红了眼圈,低下头去抹泪。

    王夫人听了,也不免伤怀,也滴下泪来,说道:“你老爷已经应了,也无他法。只盼着胡大人快些复职回京,娘儿们团聚。”

    淑真无心听她二人说话,还想挣扎一番看有无回旋,想了一想,只得说道:“女儿年幼,论及此事尚早,且女儿不忍离父母而去,再过几年再议不迟。”

    王夫人说道:“为娘也舍不得你去,静江府又远在千里,只是你父亲已经应允了。那胡大人虽说早年间因李光一党获罪于秦相被株连遭贬,做了果州团练副使。前两年搭上中书舍人勾龙大人,又复任了。昨日你父亲回来说,胡大人的公子年二十,才进了学,刚捐了个儒林郎在身,虽说官职低些,以后再图荫封,或可调回京来也未可知。胡家与我朱府倒是门第相当,然胡大人进士出身,又做过枢密院知事,家世还是不错的。”

    朱小姐哪里听得进许多,只是父亲已经应允,看来此事无力回天,想到自己与表弟端礼互通情谊不能始终,心里终究难以释怀,闷闷不乐回到自己房中。见四下无人,只有蕊馨在那边收拾衣架子,朱小姐向妆盒内取出一支凤穿牡丹的累丝金钗,拿在手里摩挲。这支钗正是魏少爷临别那夜所赠,当时蕊馨拿进来是装在一个纸封里,里面还有两句诗是:“花中牡丹比颜色,金凤一只始衔来。”

    还记得以前和魏姐姐一处在园子里玩耍,正是春盛,百花齐发,大家问起各色花来,唯朱小姐喜欢牡丹,只因它花开富贵,香气深远,风流潇洒,玉笑香珠。牡丹花开时富丽堂皇,冬日以牡丹制香熏衣,留香浓久,所以甚爱牡丹。朱府园子里植了许多牡丹,尤以朱小姐书窗外那几株最美。每每牡丹花开,朱小姐流连于园中欣赏,夜间则于窗前静坐,隐隐飘来浓浓花香,令人陶醉。

    魏少爷定是从魏姐姐那里听来,朱小姐甚爱牡丹,于日前购得此凤穿牡丹累丝金钗相赠。只是那诗笺朱小姐是万万不敢留的,当下化作青烟,只是这两句却记在了心里。

    如今父亲的同僚前来保媒,又是门第相当的人家,眼见与心上人相约无望,自己闷在房中苦恼,不又敢与人说去。蕊馨倒是深知朱小姐心事,只是自古儿女姻缘皆由父母,自己做不得半点主张,又如何劝说。

    朱小姐想起了魏姐姐,前些日魏姐才托家人送了信来,如今再看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又过了几日,那胡家果然来人下了定,拟了六月初八日前来迎娶。这次是当真不可回转了,纵使万般不愿,也再无力回天。

    这一日,暴雨如柱,朱府园子里的最后一点残花都被雨水打掉了,连同地上的落花一起,被冲刷进湖里。园子里管事的早早开了闸,向外放水,那些残花落叶,便不知随着流水漂到哪去了。

    暴雨停了,变成淅淅沥沥的连绵阴雨,接接连连下了几日。

    王夫人和赵氏忙着准备朱小姐的陪嫁,外头管事的婆子们日日进出王夫人上房,又是买东西,又是裁衣裳,又是打首饰,真真是忙的不可开交。独朱小姐的院子还是往常一样,清静少有人来,往常还有赵氏前来走走,近日因忙着也不得空来了。

    晞老爷放了话,朱小姐院子里书房的书,尽管拣爱的挑去。朱小姐因心里放不下魏少爷,也无心去理。眼见娶的日子近了,才在蕊馨宽慰之下,勉强于书房中满满两大架子的书,拣了自己平日读的,命蕊馨装了两箱,打点了交于赵氏。

    不日嫁妆齐备,王夫人亲自验看了。陪嫁了两个丫头蕊馨和小杏,还有一房家人。

    还不到六月,胡家便派了迎亲的船只车马来接,浩浩荡荡好不热闹,朱小姐哭哭啼啼辞了父母登舟而去。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