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这日本来因为某人的缘故,气闷未回自己营帐,只在大帐之中看兵书消遣,忽闻传报糜竺带礼物前来犒军,这正是将欲瞌睡便有人送上枕头,他心中顿生一计,急遣人安排妥当,方有适才一幕。
待送走糜竺,回至寨中,听闻下属回报诸葛亮仍在酣卧尚未醒转,周瑜不由冷笑。
不知道是诸葛亮故意给周瑜找不痛快,还是真觉得周瑜营帐睡着合他心意,连日来总寻借口在周瑜这里过夜不走,反惹得周瑜这个主人还得以军务繁重的借口宿在中军大帐中。
“哼,谁教你诸葛孔明蓄意喝醉赖在我宿处,今番也须让你尝尝阴沟里翻船的滋味。”周瑜恨恨地想。
他在谋划刘备前来赴约后该如何处置一事,鲁肃正好揭帘而入。
虽然陪诸葛亮喝了一下午的酒,但鲁肃毕竟不是想醉之人,因而他现在清醒得很。
“我听闻公瑾适才设宴招待刘玄德帐下谋士糜竺,言欲见玄德,不知是何计议?”鲁肃直觉认为周瑜一定别有用意,不然人家使者才到,连留夜也未留,便急忙送其回转,其中必有玄机。
周瑜纵然介意自己这好友自诸葛亮来到江东,便处处维护诸葛亮,但他还是相信鲁肃对东吴的忠心的,而且后续之事须瞒不过鲁肃,沉吟了片刻还是决定将自己计划袒露出来,道:“刘玄德乃世之枭雄,如今结盟抗曹不过只借其名义,若击退曹贼,待其羽翼丰满,其帐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之勇烈,诸葛亮,糜竺,简雍等人之智谋,此刻不杀,不异乎放鱼入海,纵虎归山,日后必成我江东大患,不可不除。我今乘机诱其至此杀之,实为国家除一后患,此事若成,其帐下能人亦可尽归吾主彀中,岂不妙哉!”
“公瑾此等作为实乃不仁,恕肃不敢苟同!”鲁肃是军中少有的知道周瑜与诸葛亮其实不和之人,他只猜测周瑜邀刘备前来是想对诸葛亮不利,却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欲直接对刘备下手,因此被他的计划震惊得哑口无言,半晌方开口劝阻道。
鲁肃是个好人,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儒家的正统熏陶,一言一行皆不离仁义忠厚。而周瑜十四岁时家族遭逢大难,于稚龄便不得不扛起家主的重担,一路行来,所见阴私比比皆是,手上亦不可避免地沾染过无辜之血。
鲁肃活得是令周瑜一直以来有些羡慕的天真,他也有意让鲁肃保持这份天真,不让鲁肃看见那些暗昧之事。不过此刻,家国利益当前,说他是假公济私也好,虚伪歹毒也罢,他也不得不残忍地摧毁鲁肃的天真,让好友看清自己阴暗的一面。
周瑜叹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子敬是忠厚人,可你怎知刘玄德亦非貌忠实奸之人?刘玄德先从吕布,再事曹操,后从袁绍,皆不克终,近又籍刘表长子刘琦之名据其兵地,足可见其为人。事已至此,吾意已决,子敬多说无益。”
鲁肃再三劝谏,周瑜只是不听,鲁肃知好友之意已决,再难逆转,只好默然离去不提。
却说糜竺回到夏口再见刘备,将在东吴军中所见所闻都详细与刘备交代了,告知诸葛亮一切安好后又说了周瑜欲请刘备到彼面会一事。
刘备挂心诸葛亮甚切,听闻诸葛亮诸事顺利后方才安心落意,至于周瑜请他前往商议破曹之计,他也早已有意前往东吴与主事之人见上一面,没有多想便欣然同意,当日便教收拾快船一只,甚至将张飞与赵云留在了寨中,只带了关羽和二十余从者乘小舟飞棹赴江东。
待一众人等行至江东,刘备亦不免同糜竺一般感叹于江东的艨艟战舰之恢弘、旌旗甲兵之齐整。
他的船刚入江东地域,早有军士飞快入营报告周瑜:“刘豫州来了。”
既然到了自己地盘,暗杀刘备一事想必再无疏漏,即便诸葛亮再有通天之能,事情也不会有转圜的余地。
周瑜心情大好,问道:“刘豫州带了多少船只来?”
军士答道:“只有一只船,二十余从人。”
周瑜不禁反思自己此前形容刘备为枭雄是不是有失妥贴,这般轻信他人,是对自身实力太过自负,还是将东吴想得太过良善。不过这还要多感谢诸葛亮,若不是他的举止麻痹了糜竺,让刘备这般放心地前来江东,他要杀刘备,恐怕并不能轻易得逞。
周瑜在糜竺离开时便已遣人快马传信孙权前来,一为主持杀刘备一事,二为后续抗曹之计。
算算时间,孙权今日宴会前应该便能够赶到。
“刘豫州命合休矣!我看你诸葛亮届时该如何自处。”周瑜对于不能劝服诸葛亮来江东一直耿耿于怀,此次若能一举除去刘备,再软禁诸葛亮,就算诸葛亮不能为东吴所用,至少日后也不会成为孙家一统天下的绊脚石。
周瑜秘密命刀斧手先埋伏定,将宴会事宜安排下去,便出寨迎接。
江风浩荡,汪洋澹沲。
这是刘备第一次见周瑜。
他虽久闻江东周郎盛名,却怎么也没想到世上居然真有这般如瑾如瑜的玉人。
周瑜的发很软,且细,被江风吹起千丝万缕,轻盈盈的,像雾气一般轻柔,传闻这种头发的人心也很柔软。
周瑜的眉眼也是温柔的,长眉入鬓,色如翠羽,垂眼时,羽睫颤动,便似空濛雾雨纷纷翩然,抬眼时,狭长眼眸若春水脉脉,流泻出温柔缱绻的神色。
刘备也怎么都没想到,这般温柔的美人,却早在前方埋伏下重重杀机。
周瑜亲自出寨迎接自己,刘备大为感动,直道糜竺言孔明先生与东吴主帅相善果然此言不虚,不然以周瑜身份,何至于对素未谋面的自己如此礼遇有加。
周瑜引刘备关羽等二十余人直到中军帐,闲话间说了许多诸葛亮在江东的事迹,令刘备赞叹不已同时也渐渐对周瑜放下心防,叙礼毕,周瑜请刘备上坐。
刘备受宠若惊,连忙推辞道:“将军名传天下,备不才,何敢劳烦将军重礼?”
“刘使君过誉了,刘使君之英雄,才是天下皆闻,瑜与孔明相善若手足,孔明以主公相待刘使君,瑜亦不敢端居上座。”
于是双方分宾主而坐,相谈甚欢。
孙权将至,宴会相关事宜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周瑜道是刘备远道而来不易,便请刘备先于帐中欣赏舞乐暂作歇息,又吩咐下人于帐外守卫,暗中监视刘备等人,以防消息走漏,自去沐浴更衣准备入宴。
这厢一切密谋正在进行,那厢诸葛亮因闲在舟中无事,欲寻周瑜解闷。
今日不是升帐议事之日,他却未在周瑜的营帐中寻见周瑜,诸葛亮不禁有些好笑,暗道周瑜不会是为了躲自己又去中军大帐中看书去了吧。
他出周瑜营帐时,恰好碰见了一位周瑜的亲兵,诸葛亮随口询问道:“你可知你家都督去何处了?吾寻他有事相商。”
周瑜明面上与诸葛亮相善,甚至关系好到时常同榻而卧,这些亲兵们对诸葛亮前来此处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他们也不知道自家都督其实恼恨诸葛亮得很,因而对诸葛亮也没有什么防备之心。
“孔明先生,周都督正在前面大帐设宴款待贵客。”
诸葛亮眉头一跳,直觉道不是什么好事,继续问道:“你可知周都督在设宴款待何人?”
士兵瞅了一眼诸葛亮,笑道:“孔明先生怎么还不知?刘豫州带了二十多个人来此,今日才到,周都督想必是还未来得及通知先生吧,先生现在赶去,应当还赶得及宴会的。”
一听此言,向来都是从容自若的孔明先生,此刻竟然脸色大变,若是周瑜能够瞧见这一幕,定会觉得大快人心。
“我的确不知,刘使君怎会突然前来?”
士兵被他神情吓了一跳,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结结巴巴地道:“前几日先生醉酒宿在都督帐中时,刘豫州有位使者带了礼物来,还和周都督一道来看过先生,想…想必与此事有关吧,可是发生什么了?”
“无事,我这便前去赴宴,有劳你告知。”诸葛亮尽量让自己神色平静下来,心里却波涛翻涌。
难怪前几日睡梦中总觉得似乎有人来找过自己,醒来询问时却被周瑜糊弄过去了,他不禁有些懊恼,若是当时再仔细一些,今日也不会有这番事情。
主公来了江东,却无人告知自己,周瑜无事宴请主公,其中必定有诈,不行,我且去前面探看情况。
诸葛亮神情沉重,急忙前往中军帐探看动静,却见帐外重兵把守不让旁人进去,两边衣壁中密排刀斧手,皆面含煞气。
诸葛亮第一次急得额上冒汗,见此等情形如何不知周瑜意欲杀刘备,一颗七窍玲珑心内转过无数种方法,却都无果而终。
若是硬闯,单凭自己孤身一人是闯不进去的,若是差人传递消息呢?也不行,主公只带了二十余人来此,且尽在中军帐中,即便传递进去了,也难过周瑜重兵把守,反而会引得周瑜提前动手,若是依借外人,事态紧急也远水救不了近火,若是依借东吴之人如何?可以利用之人皆不在此地,或是去寻鲁肃进去说服周瑜?不行,以鲁肃品性若是知道此事想必早已劝过周瑜。
“似此如之奈何?”诸葛亮皱起眉头,他站在一处高地,继续观望中军大帐中情形,隐约可见帐中刘备面色自若,其余诸人皆在,唯独不见周瑜身影。
“周瑜不在?他会去哪里?”诸葛亮心思急转。
他下了高地,来到帐前,询问帐前看守的士兵:“吾欲进去,可否放行?”
看守士兵想必得过周瑜吩咐,一板一眼地道:“里面乃周都督贵客,宴会尚未开始,先生还是回去稍等。”
“那周都督何在?我寻他有军机要事急商。”
士兵得周瑜吩咐只是告知不可放人进入帐中,却未说不可以告诉周瑜在何处,听闻有军机要事,眼前之人又是和都督交好的孔明先生,他一时也不敢耽误,便从实交代道:“都督更衣去了,先生若有要事,可去后帐相寻。”
“多谢相告。”诸葛亮眼神冷肃无比,转身前去后帐。
周瑜尚未动手,事情或有一线转机,今日你不仁,便莫要怪吾不义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