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第一天,太上皇被裹挟着前往瓦剌;他的弟弟景泰皇帝在奉天殿设朝,接受钦天监进的景泰元年大统历,并宣布赐给亲王及文武群臣,并颁行天下;当天,景帝还亲临奉天门,向所有前来磕头的百姓赐书。
当然回到宫里,他还得命人起草写信给脱脱不花:近者,朕兄太上皇帝一时信任奸邪,遂为所误。已往之事,不必尽言。今朕继大位,岂肯再蹈前失?当与可汗彼此鉴戒,若听下人之言,则其利归于下,祸归于上,国土人民皆不得安矣!今得可汗致书与马,足见能顺天心,以全和好之意。
万寿圣节马上就要到了,不仅脱脱不花派人来,朝鲜国王李祹也派了人来,要赐宴,要赏赐。
当然景帝更关注的还是边防,下令直隶苏、松等府及浙江等布政司造盔甲九十余万,以给边用。
然后,他就正式提到了于谦、杨洪、罗亨信、郭登另外还有石亨的封赏问题。杨洪、石亨进侯,封于谦、罗亨信、郭登为伯,均给世券,让礼部拟定名号。
罗亨信在宣府,郭登在大同;杨洪还好,本就在意料之中,石亨喜形于色。于谦是真的呆了,昨天他还出班推辞少保的官衔,怎么今天又说到封伯爵?这和三品进一品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好吗?
群臣也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一茬。
于谦马上站出来推辞,景帝微笑着听他说完了,递给他一纸诗笺。
于谦不明所以,展开看时,却是一首诗。
字只能说能看,但那首诗却吸引了他的目光。
于谦心里隐隐有了答案,但还是要推辞,景帝这才开口,汪妃托我给你带句话:现在不是高风亮节的时候。否则,功盖天下者而不赏,堪让世人寒心。
虽说后宫不能干政,但是他并不排斥树立妻子贤妻的形象。毕竟明君贤后,才能相得益彰。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和马皇后、太宗和徐皇后都堪称千秋佳话,仁宗的张皇后,同样以自己的贤能,为朝廷撑起了一片天。
他看着于谦,爱卿可记得,当年子贡重金赎回鲁国人质,却拒绝赏赐,孔子批评了他,你不在乎这些钱,可那些想赎人却又不富裕的人,就不敢也不愿再去赎回自己的同胞;相反,子路救了落水儿童并接受了对方的一头牛,孔子表扬了他。因为大家看到了行善事会有回报,会使更多的人行善。这就是移风易俗。
于谦乃是圣人门徒,这样的典故如何不知?他低下头。
选人用人关乎治乱兴衰、人心向背,朕岂不知?当日王振当朝,卖官鬻爵,党同伐异,以致朝纲败坏,群小作恶;要想报仇雪恨,迎回圣驾,必须收拾世道人心,重振朝纲,这不仅需要惩恶,更要扬善。爱卿乃是此番定乱第一功臣,又忠心耿耿,一心为国,这样的忠臣良将朕不用,又该用谁?若是立下了这样的旷世奇功,都不能得到封赏,那么群臣怎么相信朕赏罚分明,而努力建功立业,襄助朕躬共同创业?天下英豪又如何能够入我麾下?
景帝的口气有点语重心长,古人千金买骨,所以群贤毕至;朕若连眼前的栋梁之臣都视若无睹,又如何能招纳天下英才?爱卿当以国事为重,幸勿推辞。
于谦一呆,众臣已经齐声颂扬“圣上圣明”;于谦只得跪下,叩谢圣恩。
景帝扶起于谦,伯爵不足以表彰爱卿此番扭转乾坤之功,然而国家多事,今后烦劳爱卿之处甚多,只好暂时委屈了爱卿;待爱卿功成身退之日,朕自有嘉奖。爱卿当深查朕意,克勤克俭,无怠无荒,弘济重大之艰,永隆雍熙之治。
于谦真的被感动了,纵使他完全不在意名利爵位,但皇帝的这份信赖和嘱托,足以让他感激涕零:圣上知遇之恩,臣虽万死,难报万一。
景帝双手托住他想下拜的身躯,不要说死,朕要的是你一如既往,忠心谋国。
于谦到底慎重了下跪,叩首。
景帝扶起他,面向群臣,朕虽不敏,也知君负天下之大任,必合天下之众谋,而后能成莫大之功,建不世之业。从古以来,未有不谋而成者也。往者,太监王振以藻饰太平为名,遣小人陈友等招致北虏连年进马,因此探知中国虚实,远来寇边。振素不习边务,又不纳群言,轻导乘舆远出,以挑祸衅;迩者猾虏,又假以送驾为由,深越关隘,直抵京师。朕每每念及,未尝不痛哭流涕者也。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我堂堂中国无人?朕欲建中兴赫赫之功,上慰祖宗,下安黎庶,端在斯时矣。卿等宜悉朕意,殚乃心力,必廉必勤必公,不许自求安闲。
群臣伏地称“万岁”。
经过两个多月的相处,群臣对这位临时赶鸭子上架的新皇帝还是很有好感的,别的不论,铲除了王振余党,又能听进去谏言,这就是莫大的安慰了;本来还担心他坐稳龙椅以后,就开始骄奢淫逸,不图报仇雪耻,如今可算是放心了。连刘定之的表情也欢快了很多。
接下来,对民间自发奋起杀敌的官民百姓要奖励,牺牲的军官要抚恤并安排袭职,甘肃屯堡军士逃入城,没有住的地方,就毁肃王旧府为营房来安置;重申禁止私屠耕牛。
此外,还要严格上朝纪律:臣下有恭敬恐惧之心,朝廷礼仪自然严肃。比闻群臣入朝,多行私揖跪拜礼,甚者三五成群,高谈嬉笑,略无忌惮。此恭敬之心何在?守卫官军例必辰时换直,欲彼此相识,以辨奸伪;乃今于五鼓未朝时,即纷然排拥出入,甚至杂以贩鬻者,此恐惧之心何在?其榜谕皇城四门,自今俱宜遵祖宗法,敢仍故违者,纠仪巡视御史及鸿胪寺官举之,重罪不宥。
现在坐稳了龙椅,下一步,就应该真正树立自己的威严,开创自己的时代了。
当天前线传来消息,抓到了三个间谍,其中两个是太监喜宁的家奴,还有一个是忠勇伯把台麾下指挥使安猛哥。
当然也就得到了最新的敌情:喜宁自土木随侍上皇,把台战败降虏,俱为虏用。虏之遁去也,谋明年春夏复入寇,故使三人者来觇。且嘱猛哥潜约都指挥石连台,率素所厚将军为内应。景帝大怒,当即下旨将三人斩首,命查喜宁家,把台家暂时不追究,主要是怕人心不安,边关不稳。
接着,命平江伯陈豫掌前军都督府事、修兴州右屯卫土城。
十一月初六,加宁阳侯陈懋为太保,进陈豫为平江侯,升都督佥事董兴为都督同知、刑部尚书金濂兼太子宾客。这几个人是在福建平叛有功,所以进行的封赐。
十一月初八,正式进杨洪为昌平侯、石亨为武清侯,封于谦为靖安伯、罗亨信为安宁伯、郭登为定襄伯,均给世券。
其中杨洪、石亨、郭登等是武将出身,赐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于谦、罗亨信是进士出身,算是文官,赐奉天翊运推诚守正文臣。
此前,罗亨信和郭登已经得到消息,匆忙进京,当然还是要推辞一番,但是景帝摆手。
他详细询问了当日太上皇叩关的过程,两人没有隐瞒,据实陈奏,其实此前杨洪和镇守太监已经汇报过一次,这回当着群臣又说了一回,景帝表彰了两人识大体、顾大局,一心为国、不辱使命的担当和勇气,只是下面群臣听着,都有点不是滋味。
当然不是针对罗亨信和郭登,而是针对太上皇——你全军覆没,我们当您是受了王振那厮的蒙蔽,加上初出茅庐没有经验;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你真的不知道亲自叫门是什么后果?如果当时罗亨信或者郭登心软了,开门了,敌军进来了,朝廷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到那时候,真当靖康之耻只是遥远的历史吗?——汪妃一个女人,都还知道没有国,哪有家,您堂堂九五之尊,就真的没有一点家国观念?祖宗社稷、天下万民在您心里,就这么不值一文?
——本来觉得汪妃妄言朝政,甚至插手朝臣任用,怕酿成武后之乱,如今看来,人家脑子可是比太上皇清醒多了!
也就是这一天,景帝以瓦剌退军,正式下安民诏书:朕以凉德,嗣承大统。仰惟祖宗创业之艰,宵旰孳孳,勉图治理;重以大兄太上皇帝銮舆未复,痛恨日深。方诘兵数十万,欲以问罪于虏;而虏以使来请迎复者,屡皆诈太上皇帝诏旨,谓若重遗金帛以来,虏必款送还京。朝廷固疑其诳,而于礼难辞拒,悉勉从之,奈何其计愈行而诳愈笃。乃十月十五日,也先悉众躬诣城下,仍以请迎讲和为词,朕遣大臣出迓,遍历虏营,不见大兄銮舆所在。遂焚书斩使,挥六师捣之,斩获其类无算。虏众大溃,乘夜奔遁;余孽散伏于近郊者,亦皆搜戮无遗。京师内外为之帖然,尚虑四方远近罔闻克捷,犹怀惊怖,耕鉴未遑,室家靡定,无以慰安人心,特兹诏示,其各复尔,旧宁尔生,永彰杀伐之功,共乐雍熙之治。
同时寄书给庆王、肃王、楚王,京营官军缺马骑操,你等蓄马甚富,多摘拨遣人送来;并下令朝鲜国王李祹贡马三万。
此外,还有一大拨有功将士,也要拔擢。在北京保卫战中表现极为突出的正二品都督佥事范广,升正一品中军左都督。
范广,辽东人。正统中期嗣世职,为宁远卫指挥佥事,进指挥使。正统十四年,因战功卓著升迁为辽东都指挥佥事。范广精骑射,骁勇绝伦。太上皇北狩,朝廷选举将材,于谦力荐范广。北京保卫战中。范广率部下跃马陷阵,勇气百倍。不久,瓦剌军败退,又追到紫荆关。出守怀来。历史上在景泰时期一直担任重要职务。夺门之变后,被诬谋立外藩之罪,被凌迟处死。儿子范升戍广西,籍其家,以妻孥第宅赐降丁。
太常寺少卿习嘉言又上书,要求皇帝侍皇太后,善待东宫,使孝弟慈爱之实,昭著内外,洋溢上下,庶几有所感动,以济大功。
景帝心里不痛快,脸上还是很和乐的夸了几句。
不过保定伯梁珤往福建讨贼无功,论当斩;命降为事官,送武清侯石亨处自效。
杨洪、郭登各自回原地驻扎,只是罗亨信年老体弱,历史上第二年就致仕还乡;如今当然不可能了,景帝让他留在北京,协助于谦料理军务。
于谦上奏,训练军马,国之重务。今达贼虽遁,虏情难测,宜严饬兵政,以为之备。然各营总兵、把总等官,每于朝参后方诣教场,非惟军士久待,实亦妨误训练。自今乞令总兵、把总等官,凡值操之日,免其朝参,就令诣教场操练。臣不时往来总督,怠惰贪黩者,即奏闻黜罚。庶军政修明,训练不误。
上行下效,这确实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大事,景帝听了。
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陈循等推荐致仕刑部右侍郎何文渊,景帝听了介绍,觉得确实不错,命召文渊来京。
六十五岁的陈循字德遵,江西泰和人,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进侍讲。宣德初直南宫,进侍讲学士,后进翰林院学士。正统九年入文渊阁典机务;次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
与他同年的何文渊字巨川,号东园,又号钝庵,广昌县盱江镇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历按山东、四川。乌蒙什伽诬告知府禄昭谋反,何文渊为昭辨白。洪熙元年,奉旨考察吏治,据实劾罢工部侍郎杨和、参议金文斌、副使张铭等贪官酷吏三百余人。人称“铁面御史”。后任温州知府六年,兴利除弊,疏浚瑞安渠,受益粮田达二千顷。他为政宽严得当,对贪官污吏,则绳之以法。其清政廉洁,使素以难治而闻名于朝的温州,出现家给人足、讼简风淳的好风气,考绩为浙东第一,皇帝赐玺书,增俸二级,升为刑部右侍郎,督两淮盐课。正统三年,麓川宣慰使思任发反明,朝廷臣僚多主派兵剿灭,何文渊上疏详述出兵利弊,主张采取抚谕之策,未被采纳。正统五年,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大水,江河泛滥成灾。他奉旨到各地察看灾情,赈救灾民。正统六年五月,因疏议不当被捕入狱,后以疾告归。
福建平定了。邓茂七的党羽,伪都统兵元帅尚书都御史等官吴继昊等四百余人被押解到北京伏诛。
此外,敕都督同知王通率兵往天寿山提督三卫官军,守关隘护、陵寝;派左都督毛福寿充左副总兵,给事中刘清参赞军务,选领河间东昌达军,往湖广辰州等处剿贼。
十一月十七日,太上皇被也先挟持到老营。按照他的说法,得知院妻宰羊出迎,捧杯跪进。不过他自己也承认,虏初轻视中国,及犯京师,见城池之固,人心之愤,始大丧气,自是皆行君臣之礼——嗯,不知道当初行君臣之礼,并跪献美食的又是何人。
第二天,车驾到了苏武庙,得知院宰马设宴,也先每二日进羊一只,五日七日设宴一次,遂日进牛乳、马乳,又进窝儿帐房一顶。当时天寒,袁彬从卧起。有天晚上,上皇出帐外,仰视天象,谓彬曰:“天意有在,朕当终归。”昼行或坐暖车,或乘马。途中达子达妇见者,皆于马上叩头,或随路进野味。也先每宰马设宴,必先奉上皇,酒自弹,虎拨思儿唱曲,众达子齐声和之;大同王赛罕王皆跪奉酒曰:“中国圣人,天缘幸会也。”——看来也先真是个文化人,当年金兵俘虏了宋朝君臣,强迫他们行牵羊礼,他倒好,请回了一位祖宗!
与此同时,他的弟弟更是忙的焦头烂额,要修沿边关隘,要讨辰州叛苗,要抚安南畿流民。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