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刚从交州大胜而回的郢萱带着麾下军队立在一个山坡上,遥遥看着远方即将行来的一队人马,对一旁的赵云笑道:“看来我运气极好啊,当初攻幽州,袁谭送上门来找死。如今又是孙权给我们送人质,子廉他们在战场打的辛苦,却被咱们白捡了功劳。”
这队车马自是鲁肃护送孙权亲眷南下的队伍。鲁子敬行事本极为周全,加之众人衣着朴素,声称避乱之家,半点都不打眼。若非他队伍中有一个郢萱早年便安插在大乔身边的贴身婢女,此行怕是也要错过了。
“走吧,”郢萱见赵云有些不忍,道:“兄长不会与这些老弱妇孺为难的。不过是怕将来孙家后人再次谋乱罢了,自黄巾之乱起,战争纷飞,该安定了。”
“云明白了。”赵云道,“这就是之前军师所言英雄是站在最广大的百姓立场上的?”
“也算是吧!曾有一位英雄说过,个人得失荣辱,比诸国家利益微,实在不足道。这句话我深一直以为然,名声算什么,只要这片土地再无战乱,我等声名狼藉又何妨?”郢萱道,“传令,出兵!”
“诺!”
建安五年十二月,曹军三路大军会师于零陵郡,至此曹操尽得江东、荆州、交州之地。刘表病逝,孙权投降,大汉十三州,曹军唯缺益州一部。
碍于益州天险,加之常年作战消耗甚多,曹军停止了大军的征伐,回师许都。只命夏侯渊率十万人马开往关中,为日后进攻益州蓄势。
建安九年,经过两年的休养与整合,各地势力尽数收回,曹操有意再次南下收复益州。
“益州不着急,刘璋龟缩群山之中,不是我军一合之敌。倒是最近世家那边多有动荡,特别是各地图书馆与县学、村塾设立之后,世家之中反对之声一片,暗中手段多得让人头疼。”郢萱道。
曹操才不信那些被她拆得七零八落的世家能做出什么大事,只问道:“你这是又有什么打算了?”
“给他们点甜头好了!”郢萱道,“兄长可还记得我欲西征一事?”
“这……”曹操迟疑。
“你可别说你没看出子桓的心思。”郢萱横了他一眼,就知道他舍不得。
“如今大汉尚未平定,何须这般着急。”曹操道。
“若是平定了,也就不好再兴兵戈了。”郢萱叹息,“大乱之后,人心思定,所以我一直主张在平定益州前,将世家的根基拔出。不然我辛辛苦苦抽时间去改进造纸术、设计印刷术,研制水泥等物做什么?为的还不是将来的长治久安!”
曹操思索良久,想到最近明显在拉拢世家的曹丕,道:“罢了,你带子桓去吧,不经历风雨终究长不大,看问题太浅了些。”
“还请兄长传信河内司马家,我要他家司马朗与司马懿。同时征辟荆州鹿门书院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还有马家的马良、马谡。”郢萱道:“我这做姑姑的也不偏袒子脩,同样的班底,我也会给子桓建一个。将来若他有手段,或可挣下一番不小于大汉的基业。”
“好!”
建安九年八月,曹操之弟曹郢率十万大军西征,欲再现丝绸之路。
每开辟一城,封一世家大族长居于此,独占一城,令其制水泥,修路修桥,而后以其姓为城池之名。一时间在中原之地被打压的世族趋之若鹜,毕竟给了封地,只要求建设,却没说必须长居于此。丝绸之路带来的真金白银是史书上清晰可见的,若是可得一城,对家族将来发展有着莫大的好处。
一时间因着世家暗中下绊子而停滞的诸多政策突然顺利起来,郭嘉等人受郢萱影响颇多,加之出身寒门,即便郢萱不在,她的改革依旧在继续推进。世家的私兵、黑户、田地被收回,普及寒门教育,打破世家垄断,全国开始试行科举制。
此战断断续续持续四年之久,期间诸多磨难,大军终于行至一大片形似耳朵的湖泊。而陆续修建起来的道路,将这些新开辟的城池彻底绑在了这片大地上。
“此地水源充足,你便与司马懿等人留下吧。剩下的道路命使者前去便是,我也要回去了。”郢萱看着明显成长起来的侄子道。
“姑姑!”曹丕惊道,此行的目的,姑姑一直没有瞒着他。这几年的征战与学习,让他越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今一直以来给自己依靠的人却要走了,这让曹丕有些惶恐。
“我知道这样的安排对你来说并不是完全公平的。只是兄长的皇位只有一个,子脩已然长成,德才兼备,妄行废立之事只会给国家带来动乱。因此你们若是想要至高无上的位置,我便只能帮你们如兄长那般,打一片出来了。”郢萱笑着道,她已经不再年轻,西北的风沙让她的皮肤越发的粗糙,只有眼神已然那般坚毅。
“万幸只有你有此志,不然我可要累死了。子文一心向往战场,与吕玲绮成婚后,夫妻更是常驻军营。而子建一心学文,和甄宓也是红袖添香。倒是你,跟我在这西北战场上摸爬滚打,还没娶上一个媳妇!”
“姑姑!”曹丕窘迫道。
郢萱也不再调侃他,转而安排离去后的事,“嗯。此次出征我们带来的军队只剩下五万余人,这些人都留给你,我带一万羌胡降兵回程。带来的那些人才,这么多年你想必心中也有数。司马懿是个有野心的,若是你能降服得了,他回是你最佳的臂膀。若是不能,便要小心反噬啊!”
“子桓记下了!”
建安十四年,丝绸之路重现,曹操上表加封曹丕为征西将军。之后益州刘璋突发疾病而亡,其部下张松等人暗中归降,献上川蜀地图,曹操发兵益州。三月时间,尽占益州全境。
建安十五年,曹操尽占大汉十三州之地,自立为王,命人加紧修缮长安皇城。
建安十六年,羌胡、乌桓、匈奴组成的联军进攻大汉边境,各地同时开战。曹操以其子曹昂为帅,统领三十万大军开赴边境。击退联军后,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在胡人地盘大肆杀伐,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而后举行祭天封礼,重现当年霍去病之盛举。经此一役,胡人数量锐减三分之二,向北远遁,五胡乱华一事再无任何发生的可能。
建安十七年十月,曹操于长安登基为帝,定国号为魏,改元太和。当日天降祥瑞,金龙飞致大殿之上,留下一檀木方盒,内含传国玉玺。神迹一出,立时平息了天下非议。为谢天恩,曹操决定于十一月封禅泰山。
太和元年正月初一,朝阳慢慢升起,一抹丹红笼罩天际。天坛之下站立着无数官员与百姓,皇帝于新纪元的第一日,改官制为三省八部制,并加设内阁,册封文武功臣。曹操身着龙袍,手持玉玺,接受百官与百姓的朝拜。众人朝拜完毕,内侍便捧着一卷黄绢开始宣读,其中都是对臣子的封赏,只是少了对一人的安排。
这安排,让不明就里之人议论纷纷,曹德得了宗正的职位,可立下汗马功劳的曹郢却没有半丝封赏,莫不是功高震主惹了忌讳?曹操见底下眉来眼去,也不在意,他在等,等着看谁敢第一个问出来。
终究还是新走马上任的阁臣兼昌平侯荀彧上前一步,躬身道:“不知陛下对曹郢军师作何安排?”
“终于有人问出来了!”曹操道:“今日新元之初,借此良辰,朕封赏功臣!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乃朕早年定下的规矩。曹瑛为我大魏江山操劳甚多,没有她便没有大魏的今日!来人,请长公主!”
“呜呜…”一阵沉闷的号角响起,天地为之一静。百官听到此话极为惊讶,主动站到路旁,将大道完全让了出来。刚刚陛下说什么?长公主?谁?
“隆隆…”街边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郢萱并没有按曹操安排那般乘坐銮與。她骑着赤兔疾驰而来,身上明黄色的宫装显得格外飘逸。来到天台前,郢萱跳下战马,一步步登上高台,站在了曹昂这个太子身边,而后俯身跪下。
曹操接过内侍递过来的圣旨,亲自宣读,道:“曹氏长女曹瑛,为天下计,远赴求学,而后为朕训练士卒,征战天下,功劳盖世。世德钟祥,夙承华阀,聿茂令仪。其德才堪配天地,故册为辅国长公主,加荣昌王。”
郢萱也愣了一下,他们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她应下的是荣昌长公主的封号啊!
“姑姑,接旨啊!”曹昂在一旁提醒道,这是他和父亲商量好的,之前就是因为姑姑一直不肯接受高位,才会将封赏功臣之事拖到新年来,不然其实登基大典之后便应该封赏众臣了。
呵!养大的小崽子也会算计人了,说什么帮自己劝服了哥哥,都是瞎扯。如今旗鼓难下,逼自己不得不接旨啊!
事已至此,圣旨已下,郢萱还能说什么,俯首道:“陛下厚恩,臣妹万死难报,然君上之赐,臣妹亦不敢辞,叩谢陛下。”其中的咬牙切齿便只有亲近之人能听得懂了。
台阶下的郭嘉遥望着那个熟悉的面容,想到多年前那玩笑般的赐婚之说,只觉苦涩在舌尖蔓延。主公,嘉后悔了,何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