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霍小玉

    霍小玉第四章

    尽管她这次的任务只是帮助霍姑娘报复李益, 并无其他要求,可当她看到李倓迎风立在自己面前时, 她便再也不愿见到数日后李倓惨死的情景。

    这个时代, 需要英雄。

    英雄,也不应该壮志未酬身先丧。

    就着温暖月光, 霍小玉看着李倓,轻叹一声,慢慢道:“这些事情, 大王当做笑话也好,趣闻也罢,妾都要说与大王听。”

    张致远看了看李倓,又看看霍小玉,忍不住问道:“霍姑娘看到了什么?”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比较迷信, 信奉天命,像霍小玉这种死而复生的人, 若被人知道了,只会一把火将她烧死。

    纵然是霍姑娘的母亲,只怕也会被这种事情吓得不行。

    好在霍小玉求助的对象是张致远, 是不拘小的武人, 而李倓,更是将生死看淡的皇室中人。

    二人之所以会救她, 一是因为原来的霍姑娘委实可怜, 让人心生怜爱, 二么, 当然是因为李倓和张致远并非常人,无论是见识还是心胸,都远超这个时代,根本不会被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吓破胆。

    既然不会被这件事情吓破胆子,其他的事情,自然也不会被吓到。

    霍小玉轻声道:“妾看到大王的魂魄飘荡在黄泉路。”

    张致远脸色骤变,李倓眼睛轻眯。

    霍小玉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像是化不开的哀愁。

    张致远道:“这不可能,大王活得好好的,魂魄怎么会去黄泉路?!”

    霍小玉笑了一下,抬头看着张致远,道:“许是妾看错了。”

    她不需要把话说太透,李倓是极其聪明的人,她只要稍稍一点,李倓便知道是什么情况。

    霍小玉道:“当今战乱不断,广平王虽为天潢贵胄,却也要随军出征。大王与广平王一样,同为亲王,却被陛下留在身边,想来大王是陛下最为宠爱的亲王,不舍得大王在战场上厮杀。”

    听到这,张致远心情有些复杂。

    霍小玉的看法,便是当世大多数人的看法,觉得皇帝甚是宠爱建宁王,才会让他上战场的。

    可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建宁王是皇帝最不喜欢的儿子。

    皇帝忌惮建宁王再立下军功,威胁皇权,所以才夺了他的军权,让他闲散在长安练兵。

    霍小玉看着李倓,浅浅一笑,道:“大王有陛下的喜欢,普天之下,想来无人敢害大王。”

    李倓眸光微闪,须臾之后,月光沉寂在他眼底,黑漆漆的一片,叫人看不清其中神色。

    张致远张了张嘴,目光转向李倓,咬了咬牙没说话。

    夜风拂面,霍小玉解下束着发尾的红绳,走到李倓身边。

    戏已经唱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便是看李倓的选择了。

    推波助澜,她只需要推波就好了。

    霍小玉道:“大王救妾一命,妾无以为报。”

    “只是妾在黄泉路上的见闻委实诡异,妾心难安。”

    月光温柔洒在世间,凉凉夜风抚弄着衣襟和鬓发,霍小玉手里握着红色发带,对着李倓摊开掌心,道:“此物陪妾走过黄泉,又带妾出黄泉,想来有遇难成祥之功,今日妾把此物送与大王,望此物能保佑大王,事事顺遂,百岁无忧。”

    霍小玉一边说,一边把红发带系在李倓的手腕。

    这根发带是她从随身空间拿出来的东西,能保人性命,只要系在那人身上,不过一个时辰,便会自动消失,印在宿主身上,之后无论是下毒,还是刀砍,都不会伤及宿主。

    李倓低头瞧着霍小玉系发带的动作,嘴角为民。

    霍小玉的动作很轻柔,但还是会碰触到他的手腕,肌肤相交,他能感受到霍小玉指尖的细腻润滑。

    李倓目光上移,月光下霍小玉的神情分外温柔,脸色略显苍白,越发衬得眉心的小痣殷红,那一点殷红,便将她与尘世间的女子隔绝开来。

    明明出身娼家,却美得不像人间的女子。

    许是因为在生与死的界限处走了一遭,她身上有着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淡泊,细长的眉微微蹙着,又聚着浅浅的哀怨。

    李倓手指微动,抚着手腕上的红丝带,眼睑微合又展开,看了一眼霍小玉,淡淡道:“此物若能让姑娘安心,我便带着。”

    霍小玉轻轻舒了一口气。

    李倓知道肃宗李亨对他的忌惮吗?

    肯定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的,是李亨竟然狠心赐死他。

    赐死他的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李倓没有防备,李豫远在千里之外,李倓除却一死,别无他法。

    若李倓知晓此事,早做打算,结果完全不同。

    李倓纵然顾及父子之情,不行谋逆之事,但也不会坐以待毙,以他之果决,多半去找监督郭子仪打仗的自己的大哥李豫。

    只要还活着,东山再起不过是时间问题。

    霍小玉笑了一下,道:“既是如此,那,妾便祝大王武运昌隆,大唐江山永固。”

    听到这句话,张致远忍不住多看了霍小玉一眼。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刚刚被他从棺木里拉出来的霍小玉,与之前的霍小玉有上一些不同。

    但他又说不出是什么不同。

    想了想,张致远觉得那些不同,大概是劫后余生的豁达。

    原来的霍姑娘在李益身上花费了不少钱财,财宝家私所剩无几,只余下城里的一处院子,与城外的一处庄田,这个时代有宵禁,城里是回不去的,李倓便将霍小玉送至城外的庄子里。

    霍小玉的母亲郑净持操办霍小玉的葬礼,没有在城里的院子住,住在了城外的庄子里,想起霍小玉往日承欢膝下的情景,频频落泪,擦拭眼泪间,忽听仆人惊声来报霍小玉回来了。

    郑净持既惊且喜,顾不得整衣便出门相看。

    台阶下,霍小玉穿着旧时衣裳,雪肌乌发,眉心小痣殷红。

    郑净持跌跌撞撞跑下台阶,抱着霍小玉大哭不已。

    死后还阳实在蹊跷,不过郑净持沉浸在女儿死而复生的喜悦里,倒也没想许多,只听张致远言及女儿托梦,他去坟地里救女儿出来,便忙不迭喊恩人,又让仆人操办宴席,答谢二人的救命之恩。

    皇帝李亨颇为猜忌李倓,李倓不好在外面久留,把霍小玉送到,便告辞上马,郑净持苦留不住,只能眼望李倓而去。

    霍小玉见自己母亲眼巴巴地看着李倓背影,抿唇一笑,道:“阿娘,人走远了,你还瞧什么?”

    郑净持手指戳了一下霍小玉的额头,看着黑夜里渐渐远去的李倓背影,恨铁不成钢道:“你懂什么?”

    “你瞧瞧他身上穿的是什么,以往来寻你的那些王孙公子,十个也不顶他一个。就连你的那个李十郎——”

    说到这,郑净持声音突然停了下来,抬眉小心翼翼看了看霍小玉,烟圈一红,把霍小玉搂在怀里,颤声道:“我苦命的女儿,你活着就好,可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

    “以你的才情相貌,何愁找不到如意郎君?何苦在那个负心人身上牵扯一生?”

    想起往事,郑净持泪如雨下。

    一恨李益薄幸,二恨女儿痴情,险些葬送了自己性命。

    可当女儿失而复得,活生生站在她面前时,她再多的埋怨,却也说不出口了。

    这个庄子的仆人都是老人了,最是忠心,也不多话,初见霍小玉死而复生时,个个惊讶不已,惊讶之后,便是失声痛哭,霍小玉只说自己是气急攻心,没有死透,这才能俏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

    仆人都道好人有好报,被霍小玉一阵安抚后,忙里忙外扯孝服,给霍小玉准备吃食。

    霍小玉扶着郑净持回到房间。

    这个时代的茶分三种,开水冲泡后饮用为阉茶,煮沸水加食盐加茶末为煎茶,还有一种是点茶,将先把茶末调好,再注入沸水。

    煎茶和点茶是最常见的,也是富贵人家最为追捧的,程序复杂,需要时间和意境。

    霍小玉抬眼瞧了瞧擦拭着眼泪的郑净持,提着水壶冲了茶。

    自己母女,讲究什么名妓风雅和才情?

    差不多对付对付得了。

    霍小玉抿了一口茶,对郑净持道:“阿娘,我在棺木里想了许多。”

    听到棺木二字,郑净持眼圈又是一红,握着霍小玉的手,不住地安慰霍小玉。

    霍小玉摇摇头,嘴角微扬,梨涡晕开,道:“我是死了一次的人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君若无情我便休。”

    “李益负心,我又何必苦苦挽留?我只盼着,余生与阿娘在一处,看这乱世终结,我们也过一过太平日子。”

    ....

    李倓回到军营,扫了一眼自己营帐外立着的卫士,被李辅国和张皇后派来监视他的人已经不在了,想来是又去告状了。

    张致远见此,不免有些担忧,忧心忡忡道:“大王,要不咱们使点银钱打点下?”

    李倓摇头,淡然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与他们积怨甚深,打点也无用。”

    张致远默然。

    与此同时,皇帝李亨接到心腹宦官李辅国和张皇后的密报,说李倓恨他收走了兵权,有不轨之心。

    大殿上的烛火长燃,李亨双手背在身后,在大殿中走来走去。

    张皇后与李辅国对视一眼,李辅国上前一步,假意笑着劝道:“许是老奴的人听错了,安史之贼反叛时,是建宁王劝陛下收拾军马,整理军队北上御敌,才有了陛下的问鼎九五,南面称孤。”

    李亨的步子停了下来。

    李倓能劝他登基,自然也能自己振臂一呼登基。

    且与李倓身先士卒的军功盖世相比,他对战局的把控便显得极为平庸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战绩,便是李家祖传的父子相残僭越登基。

    李亨闭了闭眼,手指微紧。

    李辅国继续道:“建宁王如此为陛下着想,当不会对陛下心怀怨恨才是。”

    李辅国说完话,给张皇后使了一个眼色。

    张皇后走到李亨身边,轻轻给李亨揉着肩,娇笑道:“是啊陛下,世人常道,建宁王有太宗之风——”

    李亨身体猛然一震,汗水顺着衣服往下淌,夜风袭来,他只觉得通体冰凉。

    张皇后后面的话,他有些听不清了。

    太宗之风是什么?是杀兄诛弟囚父。

    李倓若是太宗,那他便是被囚禁的太上皇,他的几个儿子,都是李倓刀下鬼。

    李亨扶着张皇后的手,慢慢坐下来。

    过了好久,李亨疲惫道:“传朕旨意,三...”

    三郎二字尚未说出口,李亨便改了话头,声音微冷,道:“建宁王蓄意谋害皇嗣,意图不轨,杀之。”

    一骑精骑夜出长安,飞奔军营而来,迅速包围了李倓所在的中军大营。

    李倓批衣而起,长发未束,散在肩头。

    为首的宦官手一挥,身后之人端来一壶酒水。

    宦官声音尖细,像是刀剑滚过粗粝的石子:“受陛下昭命,建宁王欺君罔上,犯上作乱,杀无赦。”

    墨染的长发在李倓肩头两侧晕开,李倓目光落在酒壶上,眸光渐深。

    清冷月光落下,李倓伸手抚弄手腕上霍小玉系的红丝带,却摸了个空。

    不知何时,那根丝带已经不在了。

    或许是他纵马回营的路上被枝头挂走了,又或许解甲时不小心弄丢了。

    总之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不在了。

    宦官倒上酒水,端至李倓面前,下巴微抬,声音尖细,道:“建宁王,请吧。”

    张致远听到消息,衣服都不曾穿好,便连忙赶过来。

    刚跑到营帐处,便被卫士拦下了。

    银质的酒杯在月光下闪着幽冷的光,张致远呼吸一滞,大喊道:“大王,不能喝!”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