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晋江独家

    *

    江晓月和钟建军即便能在一起, 可见面却没那么容易。

    毕业后, 钟建军直接去了临港。

    部队上一切行动听指挥,命令一下就要出发。钟建军到了驻地,就上岗了。他的见习期为一年, 转正后就是副连长,管着一百多号人呢。

    训练结束后,钟建军拍了一张全身照,给江晓月寄了过去。

    江晓月看着, 啧啧连声。

    钟建军虽然挂着副连级,穿着上跟士兵一模一样,都是草绿色军服,红领章, 红五角星帽徽,解放鞋。

    从六月一号开始,部队上取消了军衔制。包括夏爹爹在内,服装都有了变化, 那些带着肩章、领章的军服都收起来了,都是清一色的草绿色军服, 跟战士们一样。

    官兵一致,打破官僚主义, 出发点是好的,可真到了打仗的时候,就会发现弊端。军官上衣是四个口袋,士兵是两个口袋, 可军官与军官之间又怎么区分?级别不明显,又怎么指挥战斗?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六月是毕业季。

    各大高校的分配结果出来了。

    夏奕宁分到了物理研究所,这是所里点名要的,七月一号就要去报到了。

    江晓月很开心。

    豆豆还是蛮争气的,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进了研究所。这种单位非同一般,多少有点国防军工背景,赶上运动受到的波及也小一些。

    夏奕宁也是得意洋洋的,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一届进研究所的只有他一个,算是破格录用了。

    拿到派遣证之后,夏春望和江采莲也松了口气。

    江采莲抚儿子的额发说:“豆豆,妈妈的心终于放到肚子里了!”

    前年晓月分配的事在那里摆着,今年怎么也不敢松懈了。好在,学物理的不是做研究就是去教书,别的方面也派不上用场。

    今年,其他专业就没这么幸运了,除了“支边”之外,就是支援“三线建设”。

    这是国家从安全角度,提出的建设目标。

    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大部分工业、铁路、国防军工都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而海防线相对薄弱,防空力量也有待加强。一旦敌人从海面上或空中发起打击,会对整个工业体系造成严重破坏。

    外部形势依然很复杂,从南到北强敌环伺,虎视眈眈。尤其是米帝挑起了南部某邻国内战,对我边防构成极大威胁。从战略上考虑,不打无准备之仗,唯有做好两手准备,才能应对敌人的挑衅和威胁。

    这么一来,应届大学毕业生大都去了西南地区。

    这是非常具有战略性的一步,一方面解决了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西南、西北经济发展。多少年后,西南腹地成了军工重地,就跟这项政策有关。

    刘咏华也赶在今年毕业。

    她本来都计划好了,要留在市里。可没想到政策起了变化?像她这种情况,即便没去“支边”,也要去西南地区。

    刘咏华提前得到了消息,就让家里托关系,说无论如何都要留下来。

    可拿到派遣证时,却被分到了崇明岛。

    那边虽然属于申城地界,可离市区有一百多公里,还要坐船,很不方便。她去找姑姑,可姑姑板着脸说:“咏华,这已经是特殊照顾了,不然就去大西南了……”

    听到这个,刘咏华没敢吱声。

    她本想钻个空子,可结果跟明年毕业有啥两样?

    她宽慰着自己,去郊县总比去西南好吧?只要在那边待上几年,再想办法调回来,还多了一点政治.资本。

    算起来钟建军也毕业了。

    她想跟他联系,却联系不上,只好埋下了那点心思。

    *

    暑期到了。

    上面发了通知,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地区,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通病的预防和治疗要加大投入。(注释1)

    在市里统一部署下,医学院组织了几支医疗队,赶赴边疆支援,为期一个月。

    江晓月报了名。

    本来,她就有这方面的打算,现在跟着医疗队更安全一些。

    夏春望和江采莲听到后,也没阻拦。

    他们明白晓月的心思,总想为边疆做点什么?

    周教授也参加了医疗队。他听江晓月讲过“支边”情况,知道那边缺医少药,能出一把力当然很好。

    赶在七月十五号,一行人乘坐火车出发了。

    经过四天四夜的长途跋涉,江晓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边疆。她去了兵团医院,见到了昔日的同事,杨虹快要生产了,韩秀梅还在后勤上,见了面亲热得不得了。

    “晓月,中午来家里吃饭哦!”

    江晓月也不客气,就提着两包点心去了韩秀梅家。

    从家属院出来,她跟廖政委去药圃看了看。

    那片空地又扩大了一块,绿油油的,长势良好。

    廖政委说:“这些药材都派上了用场,以后还要多开垦一些……”

    江晓月很欣慰。

    这是她留下的,将会继续发扬广大。

    这一趟“支边”,她觉得很有意义。这跟后世的对口支援有点类似,把先进技术传授过去,提高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

    她想,只要坚持下去,就有收获。

    *

    返回申城时,已是八月下旬。

    学校就要开学了。

    回到家,江晓月睡了一天一夜,才歇过乏来。江采莲心疼得不得了,可她知道晓月的脾气,闹不好明年还要去。

    毛毛和苗苗不敢打扰姐姐,就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写作业。

    姐姐说了,开学之前如果没写完就要罚站,写检查。

    开学后,毛毛就升到初二了,个子长高了不少,有了少年的模样。苗苗也上小学五年级了,变成大娃娃了,虽然还是顽皮,可见了姐姐却老老实实的。

    苗苗眼皮子很活,看到姐姐休息过来了,就拿着作业本跑过来献宝。

    “姐姐,我作业写完了……”

    江晓月仔细检查了一遍。

    她看着两个弟弟,鼓励了几句。

    “毛毛,苗苗,平日里玩归玩,学习可不能拉下了,没有文化考军校都不要的……”

    她知道运动就要来了,即便两个弟弟参军入伍,文化课也不能丢下。

    *

    江晓月从边疆带回来一些瓜果。

    就提着去了东里弄。

    “欧呦,娇娇回来了,看看脸都晒黑了!”

    江瑞丰呵呵笑着。

    对晓月的举动,他很赞同。对他来说,只要晓月不在那边扎根,怎么弄都行。

    “娇娇,以后可别跑那么远了……”

    吴阿秀埋怨了几句,主要还是心疼。

    江采文也在家里,就跟晓月打听边疆的情况。

    江晓月说了一通,就提起了当前形势。

    “舅舅,看报纸上说文艺界又受到批评了……”

    “是啊,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自己搞一套怎么行啊?”

    江采文也注意到了。

    他跟晓月嘀咕了几句,笔杆子不好当啊!可处在那个岗位上,还得硬着头皮干下去。现在提倡下乡搞支援,调动什么的就不要想了。

    “舅舅,要多看报纸多听广播,注意风向的变化……”

    江晓月明白一场运动就要开始了,现在不过是前奏而已。

    为了以防万一,她想给外公弄一点中药,搞点“毛病”出来,好去医院开个病历,在学校里挂个号,省得突然生病惹人怀疑。舅舅这边情况复杂,实在不行也弄点“毛病”出来好了。

    文化界的风声会越来越紧。

    她虽然做了准备,却不晓得后续会如何发展?

    *

    一九六五年,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来年六月,钟建军见习期满了,当上了副连长。他刚满二十四岁,雄姿英发,前途不可限量,惹来了不少关注。

    部队上有家属给建军张罗对象,被孙桂花婉言谢绝了。

    “俺家建军刚刚转正,要以事业为重……”

    孙桂花知道儿子的想法,早就盼着转正了,好跟组织上汇报一下“个人问题”。

    江采莲也在等消息。

    建军去了临港,一年才回来一趟,在家里呆了一天就走了,话都没说几句。她知道建军在见习期是不能请探亲假的,只能趁着年假回来看看。

    江采莲操着心,忍不住打探着。

    “娇娇,建军打申请了吗?”

    “姆妈,不要着急……”

    江晓月嘴上不说,心里也在盼着。

    等到组织上批准了,她和建军就能光明正大地谈对象了。

    钟建军那边也很着急。

    他为了表现得好一点,硬是挨到了七月底。

    这天,钟建军跟徐指导员谈了心,汇报了思想,顺便提了“个人问题”。当然,他做了一点隐瞒,只说是家里介绍的,没敢说是军校期间自己谈的。

    徐指导员的思想很开通,让钟建军把对象的情况介绍一下。听到江晓月同志是军属子女,就说:“钟建军同志,你写个书面申请,等组织上审批之后,就把关系确定下来……”

    钟建军故作镇定,可心怦怦直跳。

    他等了那么久,终于能光明正大地谈对象了。

    *

    到了八月初,江晓月收到了钟建军的来信。

    厚厚的一封,跟以往有了不同。

    江晓月的心咚咚直跳。

    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看到关系确定下来了,还是感到欣喜若狂。

    她回到房间,趴在床上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建军说,“国庆节”之后回来看看。

    可她不晓得到时候能不能回来?运动就要开始了,一切都会发生变化。虽然部队上受到的影响很小,可还是有的,看看夏爹爹在机关里天天学习就知道了。

    今年暑期,她没参加“支边”,就是考虑到运动来了,得看着两个弟弟,省得他们瞎胡乱跑。

    ---

    (晋-江-独-家,谢-绝-转-载)

    作者有话要说:  捉虫~

    ---

    注释1:参考了百科知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