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将军此次北征带兵二十万,一半为禁军,再一半由各地方厢军与乡兵凑上。伤亡不足四万即大获全胜,凯旋而归。大多士兵在边城或沿路所属地就地解散,独留镇远将军麾下两千禁军与少许功高者及关键战俘一同回朝。人虽不多,在官道上也显得浩浩荡荡,甚有声势。
队伍最前一队骑兵,中间一人举着萧字大旗,大旗下萧将军带着一文一武两名副手骑马领军。后随一列马车,四周有士兵严密看守。看来战俘都是马车带回,可见身份非常。再其后为骑兵队列,最后为步兵队列与辎重。
方才钟承止几人吃饭的功夫,这横道交口处聚集了越来越多人。约莫将军凯旋之事昨日在建安镇一传十十传百,正巧路过的都想来看看热闹。此时官道两侧站了有近百人,纷纷上前伸着脑袋往军队方向张望,等着一睹镇远将军风采。
重涵、韩玉、张海云三人本就有些惹眼,现在加了更惹眼的钟承止与景曲。五人一起走到路边,倒是比将军先吸引了众人目光。几人向周围人见礼寒暄了几句,在路边站好。钟承止抱起双臂,望着军队过来的方向。
萧字大旗在尘风中猎猎飘扬,从灰朦的天际渐行渐近,仿佛大军从云雾中走出,一点一点变得清晰可见。周围人顿时高喊阵阵:“萧将军!重将军!大华万岁!……”混着远远传来的万千步伐,整条道上雷动一片,欢呼雀跃。
遥遥可见镇远将军萧正,背脊挺立端坐马上,双目炯然,握缰向前。其左侧跟着一位年轻将领,白马银铠,丰神俊逸,时而与萧正聊几句。
一丝幽暗的绿火在钟承止瞳孔中亮起,时明时灭,缓缓旋转。只是在正午的阳光之下,难以被人察觉。
军队行至离人群五十步不足,周围喊声变得震耳欲聋,有人迫不及待冲往道路中间。
突然,萧正似有所感,头猛一转,对着钟承止一行投来如炬目光,在几人身上扫了下,最后视线落在了重涵身上。
萧正与左边马上的年轻将领说了几句,指了指重涵方向。俩人便一拉缰绳,离开队伍直直朝着重涵几人驾来。
四周本在欢呼的人全都惊讶无比,停下喊声让开了一条道。萧正与那位年轻将领行到重涵身旁,下了马。
“涵儿是提前回京参加春闱的吧,看家里来信道过了。你们来接他的?”年轻将领对着重涵几人说道。
细看这位年轻将领的面容,与重涵有几分相似。但不同于重涵的清朗温和,这位年轻将领目光锐利夺人,周身散发出掩盖不住的锋芒。其年岁看起来不过二十七八,但站在威风凛凛的镇远将军萧正身旁,丝毫不落下方,反有更盛之势。这位年轻将领正是作为此次北伐副将出征的重涵大哥——重熔。
重涵几人赶紧对萧正与重熔见礼答话。钟承止也跟着见了礼,只有景曲直直站在一旁,目不斜视,一动不动。
四周的人见与自己无关,又慢慢围上来,但隔着一段距离不敢太过靠近。
“涵儿见过萧叔叔,大哥好。今日正从建安往京城赶,但得知萧叔叔恰好今日凯旋归京,涵儿便在此处等候迎接,望能赶在入京前给萧叔叔问个好,涵儿回京后方可安心备考。”重涵十分顺溜地说了这心口不一的话。
萧正一抹胡子,浑厚而深沉的嗓音响起:“嗯,如未记错,涵儿已近弱冠之年,往后便是大人了。此科定要考个好成绩,为我大华效力。”萧正转头看了看重涵身旁几人,目光在钟承止与景曲身上多停了片刻,又马上收了回去,“你们马车跟在队中吧,以免军队入城封门须耽搁至夜方能进城。”
重涵见礼谢过,萧正便上马行回队伍。
重熔摸了摸重涵的头:“跟着队里走,回家再说。”说罢也回了队伍。
待两位将军走远……
“哈哈!果然被你猜到,这下我们能混在队里进京了!”刚端端正正站得笔直的张海云与韩玉顿时没了正形。张海云身子一歪,搭在重涵肩上说道。
重涵一脸得意:“我猜得没错吧。”
张海云:“一会可要帮我瞧瞧,哪家姑娘漂亮。”
重涵瞥着韩玉:“别最后如玉儿,看上的是霞凌阁的红牌。”
张海云双臂一抱,也看着韩玉说:“霞凌阁又如何,本公子一样娶。反正本公子没爹拦着。”
重涵似乎满是苦恼地摆手道:“别别,一个玉儿就够了,别再来个了,我与章明可受之不住啊。看我的名声,全赖玉儿。”
韩玉一脸不爽地瞪着调侃自己的重涵与张海云,三人又打闹起来。
玩笑了几句,几人便各自回马车,依着萧正派来的士兵指示,跟进了军队队伍的马车列里。
钟承止拿重涵当枕头舒舒服服睡了一上午,此时精神抖擞,回了马车就与重涵闲聊起来:“萧将军与重将军不但有大将之风,又为人和善,实属难得。”
重涵点头道:“萧将军是难得的正人君子,只是现在国泰民安四海平定,武将能有作为处不多。加上本朝重文轻武,听我爹说早些年有颇多不公之事,我哥也曾多受打压。只带两千兵回京,也是怕朝中有人想得太多。”
“故重大人便培养你从文,而非如重将军一般从武?”钟承止随意地回道。
重涵一愣,对这个问题有点意外:“这个……”
钟承止微微一笑,岔开了话题:“只要西北各部与大华关系稳定,东北小域的外族确实不足为惧。”
“嗯。”重涵答,“大华立朝最后归为汉统亦有着阴差阳错,但却因此稳定了中原自古最大的北部外患。不过我爹与大哥都认为稳定的关系除了建立在双方俱荣的外交之上,还须有强大的军力做震慑才能保证长稳的和平。”
“那重兄认为呢?”
“……嗯……怎么说呢……”
“但说无妨,愚弟又不会去对重大人重将军胡言乱语,给重兄穿小鞋儿。” 钟承止一手撑着脑袋,懒懒的样子。
“……那我也不当钟弟是外人。虽然我认为爹与大哥有一定道理……军事确是稳定的保证,但目的终归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过好日子。若一味加强军事,征兵招役且每年抽取大量国库在兵器军马城备上,岂不是反让百姓过不好日子?似乎有些本末倒置。这也是我家与章明他爹李大人最大的政见之差。”
重涵一手顶着下巴,想了想又说:“李大人主张,全力提高生产,让百姓富足安乐。且既让我大华子民富足,也让外疆子民一样富足。古来战事多是贫富差异巨大而造成的掠夺,若大家都过得好又何来掠夺之说?我大华稳定如此多年也确实靠的这点。故李大人的主张也有道理……但自古以来的战火,并非全因贫富差距,就如我大华现在给外疆诸国丰厚的岁币,但依然有战事隐患的原因……”
重涵皱了皱眉,有点欲言又止。
“是皇帝那位置太诱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不想坐坐龙椅感受一番?始皇本欲一统天下,终结战事。结果从那时开始,这争来斗去就更没完没了了,是吗?”见重涵踌躇未言,钟承止便接道,颇有调侃的语气。
重涵转头看着钟承止,展颜一笑:“钟弟真没当我是外人,这话可不是随便能说的。”
钟承止也笑了笑,没继续这个话题:“一会重大人应该也在城门迎接吧?”
“嗯,今晚我爹与我哥都要参加宫里的庆功宴,没人管我,我们正好出去玩玩。想来今日镇远大军凯旋,京城必定歌舞升平,临水道那热闹得很,你就跟着我一同去,可不许说不。”
“呵呵,涵儿如此盛情,我岂能说不。”钟承止一脸戏谑,对重涵特别柔情地说了“涵儿”二字。
“嗯?要叫涵儿哥。”重涵一边说一边与钟承止打闹起来。
钟承止挡住重涵玩笑拍来的掌:“叫我承止就好,这兄弟就心里认了吧,涵儿。”
“哈哈,承止不介意我当然乐意。承止以后不用对我客气,我认你这兄弟。”重涵爽朗地回道。
跟着军队队伍一起走,要比先头快不少,没过未时已到京城。
京城南薰门门口早已仪仗排开,车骑演象都摆了出来。七头大象头戴金辔,身披文锦,其上安置金莲花座,锦衣人跨坐象颈之上。数众骑马之士则头戴黑漆圆顶,身着红黄罨画锦服,手持画戟长矛,列阵而立。
至镇远大军离城门不足二里,远远听见铜锣一声,急鼓三下。象马列队盘转行于城门口,数圈后面北而站。只见七头大象前掌屈起跪地,敬拜北方,大声唱喏,再转过身来齐齐正对镇远大军一字站好。这时,天子与文武百官出城门,按品列位而站,迎接镇远大军凯旋而归。
萧正、重熔与另一位副将在城门口对天子行三跪九叩礼,随后走上前去,接过凯旋酒,君臣一饮而尽。象马队再次列阵盘旋,跟着天子与文武百官一起浩浩荡荡从南熏门往大内行去,军队跟随其后。
进了南熏门,仿佛立刻闯进了另一番神仙天地,满城锦绣缤纷,处处花光夺目。
街道两旁被士兵拉着黄锦做隔,每家每户都挂着七彩的锦或布或花或叶,锦布随风飘扬,花叶清香遍途。
黄锦外,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人车马驴层层围挤。男丁无所忌惮,伸着脖子张望。女妓们多骑着驴马,戴着连盖头的头冠。贵家士女则坐在插花小轿之内,掀开骄帘往外观看。
天子与文武百官及其后军队行过,万人磕头高喊万岁,欢呼凯旋,亦有投花扔绢、吹拉弹唱,四处不知从哪传来的乐声不断,一路可谓花天锦地,笙歌鼎沸,整城欢腾,甚为壮观。
重涵他们的马车混在军队里,几人掀开窗帘看着这难得的热闹,也不知看清哪家姑娘好看没有。
凯旋队伍沿御街经州桥过运河,走到内城的兵营便停步。天子与文武百官进宫。重涵与韩玉、张海云约好晚上一更霞凌阁见,还派了个小厮去通知李章明,其后便各自回家。
城门口后各项礼节花去不少时间,进城又走得十分缓慢,到军营时已是黄昏。元宵不久,晚上黑得早,这会行于回家路上天已完全暗下。军营在内城西北侧,而重府在内城东南侧,要转大半个内城才能到。
内城里住的不是在朝高官就是王公贵族,多为深宅大院,朱门高墙。平常街道间就无甚行人,入夜更是安安静静,一片寂寥。很多宅子大门偏门全挂着红灯笼,不知是春节刚过未来得及取下,还是庆祝北伐得胜而从新挂上。
幽暗的街道摇曳着月光与笼烛交织的暗红光晕,如分不清虚实的朦胧梦境。
重涵、钟承止一行,两辆马车一匹黑马,穿行其间。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