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一百1一十三章

    张卫国说要去, 张安国和张定国也很心动,他们还没有去妈妈那里看过,他们也想要去。

    但他们想要去也去不成。

    每个系的课程安排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张卫国大四了,他比较有空闲, 张安国和张定国忙着呢,来回太花费时间了, 对他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相对的,对于很快就要进入职场的张卫国来说就有用了。

    张保国根本没说话,他也很想去, 但是他知道自己去不了。

    除非他利用自己的假期去, 但是他自己的假期时间又短,没办法支撑这从南到北的旅途。

    如果飞机普及了就好了, 他叹了一口气, 或者是地铁也行, 地铁比火车要快多了。

    今年首都的地铁开始运行,他也去体验了几次,比火车上的感觉好多了。

    张国和张定国都没办法去,张卫国可以, 他立即报名,就等着通知看通不通过了,要是通过的话,他就能跟着老师他们一起南下调研,能顺路看看妈妈在那里过得怎么样。

    要是有时间的话, 他还能回老家去看一看。

    当然回老家去看一看这事儿他也就是想想。

    能顺路跟妈妈聚一两天就不错了,就算能南下那也是带着任务去的,到时候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

    他先是兴奋激动,然后就去做功课去了,特区那边很受关注,相关的报道很多,他又去找了找,报名不代表就能选上被,文爷爷也说了要提前做好准备。

    他之前就因为妈妈的情况对那边的消息格外留意,现在去图书馆找了更多的资料做笔记。

    那一边的情况很好,看他妈妈就知道了,有很多发展的机会,变化很快,他要先提前做好完善的功课,到时候做调研,他不想只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跟班。

    要是他提出的观点很有前瞻性,或者别具一格,被上面的人赏识,这对他接下来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这个年一过,大四下半学期他就要去实习了。

    他做的功课没有白费,报名的人不少,老师做了的考核,他通过了,成为了八个学生之一,八个学生都是大四的。

    这一次有两名老师带队,唐科平和肖万言老师,到时候分头调研,各自带着4个学生,从方方面面观察经济特区的,找出它的优点缺点,思考它的模式是否值得推行,会有什么影响等等。

    名单最终安排下来了,他跟唐科平老师一组,张卫国这才给苏茴打了电话通知他。

    苏茴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忙碌着,听到之后说知道了,问了他们的日期和大概的行程。

    他到这里还有老长一段时间。

    她现在正忙着出货。

    王海雯牵线的酱料生意不错,第一批卖出去上架,不到一个月就接收到了第二笔订单,数量翻了三倍。

    看在王海雯的份上,他们下单了,但是下的第一个单子只是试探性的,现在接到了反馈,那就不一样了,给客人优质的商品也是他们的宗旨。

    知道他们的产品能够销向海外,工人们都打起了十万分的精神,干活更有劲了。之前还觉得老板太龟毛,每一个步骤都要洗手换衣服,保证卫生,现在也不觉得繁琐了。

    澳洲那边也来了电话,他还给她介绍了别的生意,苏茴给他发了货,给了大大的一个折扣表示感谢。

    除了这些海外的市场以外,国内的市场也是苏茴不想放弃的。

    国内她现在的主要目标是推销,招聘代理,最好能够推销进供销社,尤其是附近的供销社。

    他们这招牌打的还挺好用的,这是远销国外的产品,物美价廉,上档次,是居家生活、送礼佳品,加上她以前在李村的时候伪装到处去换钱认识的那些人脉,改头换面,味道也有些差异的酱料一推出来,根本不缺销量,红红火火。

    好味道,同样销售到了首都,还是由曹燕红负责。

    她另外招了两个人,在旁边新起一间屋子,专门负责酱料的生意。

    曹燕红动力十足,她现在可是拿着两份工资的人了,她现在每个月不算奖金,工资就有一百多,比那些个正式的工人工资要高得多,刘晓怡和陈柳的薪水也同样让她们满意,工资加上奖金,根本没考虑过离开。

    虽然这份工作说是不好听,但谁干谁知道,来了就不愿意走了。

    她们在有货到的时候是忙碌了一些,但不是时时刻刻都有货到的,在其余时候她们就比较悠闲一点,就是忙碌她们也是甘愿的,就怕忙碌了一通还没有回报,现在她们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同样有回报的还有吴胜海,他直接跟苏茴联系上了,然后就同样成了一个代理商,他代理的部分在首都更北的地方。

    那里还有一片广袤的还未开发的,等着他去占领。

    对于他这种情况,又跟曹燕红不一样,曹燕红那边苏茴是已经把其余的都处理好了,她只要按照规定来做就可以,吴胜海那是完全要靠他销售门路,运货渠道等等全部靠他,苏茴也不管他是怎么做的,给他一个批发价,拿多少就收多少钱,品牌不改,他要卖多少都是他的事。

    他个人一开始做的不大,不过一直在提升。

    一开始,他把自己的全副身家都砸在了这上面,然后他不声不响的就成了万元户。

    不过他这万元户很低调,根本没声张,他媳妇都没告诉,更别说家里人了,他在家里是不受待见的,他的媳妇孩子也受了不少的委屈。

    他挣了钱之后,不敢立刻告诉媳妇,怕出什么状况,也没有立刻改善家里的条件,而是继续把钱全部砸在了上面,这要是亏了一朝回到解放前,又要从头再来,他一点余地都没给自己留,所幸,上天对他还是不薄的,就跟他想的一样,这是一片兴旺的市场。

    他的万元很快就翻了倍。

    他这才拿出了一部分买了房子,把妻子女儿接到了那里,不用再寄人篱下。

    是的,哪怕那是自己亲爸妈家,过得跟寄人篱下也没多大差别,那已经是他弟弟的家了。

    搬出来之后,他才把他做的事完完全全的告诉媳妇,责怪是有的,不该瞒着她,不过看到他这成绩,他媳妇也跟他一起踏上了这条道路。

    孩子大了能上学的上学,还小学校不收的就送去托儿所,夫妻两个一起拼搏,共同承担风险,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

    “哐当哐当”

    火车规律的前进。

    在这个车厢里的人全都拿着书本,要么彼此默契的压低了声音交谈。

    他们一行人是去南方特区调研的。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买的都是卧铺票,这一路上坐着或者是站着太辛苦了,他们需要养足精神,在到达的时候才有充足的精力做调查。

    对于有卧铺票,老师还好,他们早就知道了,学生就表现得惊喜了,他们还以为他们出行会是坐票。

    现在的学子中还是穷人比较多一些,在这一行8人当中,论经济实力的话,张卫国可以当之无愧的说,他家现在是最好的,毕竟买房子几十万,他妈妈说拿就拿出来了,也有两个人出身不差,家里都是干部家庭,还有一个家里是高知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有一个在以前是会被人歧视嫌弃的资本主义家的孩子,他的经济实力排第二。

    剩余四个就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子弟,农民子弟的话也有,但是少,能够考上首都大学的,除去天分和勤奋之外,还有一个限制,那就是一定的家庭经济,实在穷的,根本就不会送孩子去上学念书,他们连上学的机会都不会有。

    让他们惊喜的是卧票一般人买不到,因为它不卖,不是出任务的工人,就是干部才能买得到。

    一开始的新奇过后,他们就继续学习了起来,他们要掌握的还有很多,这样到了目的地才能充分的利用时间了解自己想知道的,而不是浪费在一些之前就能知道的事情上。

    看到这些学生个个勤奋,,两个带队的老师也很欣慰。

    这一次出发的,老师和学生系别很杂,学生是从报名的学生中抽选合适的人选,这两个老师也是在老师群体中经过了考核才能当带头人的。

    他们两个人中,最主要的负责人就是文学倾的朋友,经济学的教授唐科平,他在之前是出国留学见修过的,资历没得说,在他们系也是饱受大家尊敬爱戴的一个教授。

    分到了唐科平老师这一组,他们四个人自然也熟悉了起来,在这几个同学之中,张卫国跟唐科平的高徒特别聊得来。

    搭上话以后,他们互相验证了一些彼此了解到的观点,展开讨论,这一讨论发现“咦,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也是啊”

    “你这个是哪里来的给我看看”

    “我也同样赞同上面的观点,我们不应该固步自封。”

    “对,我们要睁开眼看世界,一步一步的开放市场,这留下了缓冲,也能让大家慢慢稳健的接受改变。”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我们不能落后。”

    “有些人对个体户带着偏见,实际上,同样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得到劳动成果,这跟辛勤劳动的人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能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商品的流通也是十分重要的,商人负责把一样商品从另一个地方带到别的地方,之前物资紧缺的时候大家想要买某种东西,但是国家的生产排不上来,只能缺货,民众们也无法享受到想要购买就能购买的该样商品的福利,如果开放市场的话,看到有利可图,就会有商人从别的地方或者是自己生产来卖到该地来赚取薪酬。”

    “当然,不过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把控,有一些市场是不能完全开放给个人的,比如说粮食,民以食为天,过于放宽限制,很容易在灾难的时候出现粮商囤粮以抬高粮价,弄得民不聊生”

    “还有的就是国家战略物资石油等等,这些都要国家出面,而一些比较次要的,可以”

    “对,管控和放开缺一不可。”

    他们在那里越说越默契,只恨之前因为不是同一个系的,他们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机会,错失了那么多时间互相交流。

    严路他家里就是干部出身的,接触的事情多,接触面也广,在家里耳濡目染。

    张卫国同样也是个接触面广的,除了自己本专业的,他杂七杂八的旁听了不少的课,经济方面也有,被他妈妈说过之后,他也去听了几次课,自感受益良多。

    严路也对张卫国很是惊艳,张卫国在他们学校还是挺有名气的,因为他是一个才子,还是一个天才,他考上他们大学的年龄比较小不说,还修了双学位,而且在两边的成绩都相当不错,一般人哪里应付得来,但他就行,不但行,还做得津津有味,有声有色,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他写的文章就读过几次,确实写得好。

    交谈着,他无法避免的对张卫国的妈妈产生了好奇心。

    张卫国虽然没有张口闭口我妈说,但是话里话外显然受了他妈妈不小的影响,他妈妈也是一个名人,差点就被当做一个典型来采访表彰了,后来据说是他妈妈不想太张扬才作罢,说出来确实让人很佩服。

    他家四个兄弟,四个兄弟都考上了名牌大学,三个就在他们首都大学,你说这厉不厉害

    更厉害的是他们的出身,就是普普通通的乡下人,唯一不普通的就是他们爸爸是个烈士,可以想象,没有唯一的一个壮劳力家里的生活会过得多么困难,这给他们增添了不少色彩,在这样的家庭他们都能培养成这样,他们妈妈肯定居功至伟,据说他妈妈是小学老师,应该是一名很出色的老师,是他们学习上的引路人,后来,有下放的文老师帮忙教导,但那也无法抹去他们妈妈的功劳。

    现在,他对她的妈妈更好奇了。

    张卫国看他这样,就说到时候有机会了,邀请他去他妈妈那里看一看。

    他没有隐瞒的意思,平时不会主动说,涉及到了不会特意隐瞒。

    他表现得很坦荡,不觉得这是什么不方便告诉别人的事情。

    这是国家号召的呀,他们跟着国家的方针走,还能有错吗

    听到张卫国这么说,严路没推辞,他想见一见。

    何止是他想见,唐科平也想去采访一下,她在那边待了这么久,还做出了一番成绩,从正式设立特区的时候就来了这里,肯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他就找了张卫国“等到了那里,到时候你跟你妈妈说一下,我们想跟她请教一些问题,帮我们问问方不方便。”

    深圳被他们放到了行程的最后一个。

    他们先去了珠海。

    分成两队,然后就被这里的成绩给镇住了,他们多少看了一些之前照片和文字描述,知道之前这里是什么模样,现在呢,人,很多人,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用普通话、粤语、肢体语言等等一切交流方式来交流。

    路面平坦宽敞,旁边伫立着一间间的工厂。

    他们去厂区,一个个穿着厂服、面貌统一的工厂员工在出没。

    他们去了高楼,这里穿着衬衫、穿着西裤,早上踩着锃亮的皮鞋的人多了。

    无一例外,各个都很充实,忙忙碌碌。

    他们也去了正在建设厂房的工地,许多男子光着膀子在那里挥洒汗水,经过他们的手,很快这里又会变成敞亮的厂房或者是写字楼。

    原先的黄泥路,净整洁的水泥路、柏油路代替。

    宽敞又平坦。

    在这样的路上骑自行车,特别愉快。

    而且这里原本的居民脸上的笑容也格外的灿烂。

    他们随意挑选了一个在门口劈柴的老汉,说想要讨一碗水喝,他很干脆的就迎了他们进去,然后就交流上了。

    老汉不会说普通话,南方出生的张卫国就承担了交流的重任。

    听着翻译的话,他们五个人同时也仔细打量这里,看到他们打量,夸赞这屋子敞亮,老汉很自豪,张卫国一句句的翻译他的话“这房子是今年新建的,本来家里攒不够起新房子的钱,不过后来这里不是成立特区了吗来了好多人,我两个儿子都去找活了,他们两个长得有一把子力气,就去工地上干活,一个月有二三十。”

    “后来,我孙子儿媳妇都出去找活了,就农忙的时候回来帮衬,其余时间都在厂里干活,没多久就攒够了钱,起了这房子。”

    说起这个,老汉是十分骄傲的,也愿意多说一些。

    其他人听着,默默的在脑海里计算,唐科平“有那么多工厂招工吗都能找到工作”

    老汉“一开始的时候少,我两个儿子去给人在工地挑砖头,后来慢慢的也熟练了,帮忙砌墙,做了好一阵,我儿媳她们才找到工作的,她们也好找工作,细心勤快又爱干净,眼里有活,那些工厂里面的就爱找这样的进去干活,不过好的工作,不好找的,有的工作给的钱少还辛苦,老是加班,不包吃不包住。”

    “但就这样还要抢着呢,现在有更多厂子建起来了,不过来找工作的人也多了,以后不知道有没有现在这么好找了。”

    很明显,对于老汉来说,这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

    他家的两个儿子儿媳,还有成年的孙子孙女都找到了工作,还是不错的那种,每个月算起来好大一笔钱。

    “那地里的活怎么办是分了田到家庭的吧”

    “这地就靠我们老两口,还有几个还在上学的孙子孙女帮忙,早上晚上他们有空闲会帮把手,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就请假回来,也够了,我们商量着过段时间养头牛,那就更省事了。”

    唐科平“这样子会不会影响产量”

    老汉摆手“不会不会,现在有钱了,可以买肥料,之前都买不起的,有肥料,有我们打理,产量挺好的,不仅不需要买粮食,估计一年还能剩一点换钱,他们去厂里有包吃午饭的,多吃点,晚上少吃点,节省了好多。”

    唐科平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同志,你们这边的生活可以啊,我们爷几个来看看,没想到变化这么大了,大家也过得挺好。”

    老汉哈哈笑起来,说着他控制不住嘴角的笑意“我有个孙子就在自行车厂里面上班,他是内部员工,打算再过几个月就给家里买一部自行车了。”

    唐科平“那你觉得这里人多了以后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老汉“不好的地方也有,来的人杂了,我们地里的庄稼之前村里人都不会怎么动的,现在有那些外人偷偷拿了,有果子他们也偷偷的去摘,不能一天总守在那里吧,这没办法,还有就是小偷小摸的多了,晚上要关好门窗,有的人家家里的钱就被偷了,那之后我家里就养狗了,养狗了警醒一些。”

    唐科平这点记了下来。

    “我之前看到你院子里养了很多鸡呢。”

    “是啊,有人收,我们在家有空就多干点,有的在家种菜,有的在家养鸡鸭,一个月下来,家里的开销基本就平了,不用额外出钱。”

    唐科平恭维“同志,你们这生活,给个神仙也不去做了。”

    “我看你这暖壶是新的,这花色我之前也没见过”

    他们的用具也丰富多了。

    他们在这个很好说话的老汉这里待了很长时间,了解了很多事,不过当然不能全都听他一个人说,他们陆续去其他的本地村民那里去采访,然后又问了一些工作的人。

    有的是不会说明身份的,有的需要说明身份,一般都愿意说几句,大道理不会说,对自己的影响是可以说的。

    有一个老实巴交的工地的汉子,问起这个感性的眼眶都红了,说他那里过不下去了,他妈扭了腰,媳妇摔了,肚里的孩子没了,还得了病,眼看着这个家就要过不下去了,他没办法了,就来这边孤注一掷,看能不能给家里找个活路,结果他在这找到了工作,每个月都有钱回去,他妈现在每天都吃药,好了很多,他媳妇也是,现在他家还好好的。

    要是之前老老实实的种地,挣那几个工分,哪里有这个结果

    他们那里一个工分折算成钱又少,一年辛苦到头也才挣个十来块,根本做不了什么。

    他也说了,有他这个例子在,还有同乡来投奔“那边那个小子,还有那边那个搅水泥的都是我的同乡,家里都很困难。”

    他一开始来这里什么都不会,辛苦一个月,只能拿十几块钱,现在好多了,可以拿二三十,不过也不稳定,他也说了别人工资,他说,大工的工资可高了,一个月就有七八十,还有那些什么设计师的更多了,上百块的都有。

    他们辛苦劳累了几天,事后把这些一统计,毫无疑问,好处是占了多数的,既提高了大家的收入,又丰富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终于到了最后一站,深圳。

    苏茴在厂里有房子,另外在特区中心这里也有房子,是二层的小洋房,带着个小花园,她还请了人打理卫生,这里该有的都有,偶尔会在这里接待客人。

    上次苏仲来找她,就是在这里招待他的,厂房那边没有这里修建的这么体面讲究,不过因为忙碌,在那里居住可以节省时间,她更多的是在厂房那边安置的。

    现在张卫国他们一行过来,她同样是在这里招待他们。

    来到这里的当晚,唐科平他们去住了旅馆,两个老师住双人间,他们八个学生定了两个四人间。

    到的当晚,张卫国就先离开了,跟他们打了招呼,按照地址去找她妈妈。

    按照唐老师的规划,他们要先在深圳这里转几圈再去拜访。

    苏茴已经在那里了,张卫国不认识路,问了人到的时候,看到这个漂亮的小洋房,看着这花园里漂亮的花朵,张卫国就是一震,这跟外国电影里面的小房子好像啊。

    确实很像,这个就是按照西方的风格设计的,当然很像。

    给他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看到他,愣了一下后笑着说“你就是苏姐的儿子吧,我是在这帮忙打扫卫生的,苏姐现在就在屋里呢。”

    张卫国礼貌的笑了笑“谢谢阿姨。”

    然后张卫国就看到了刷得雪白的墙壁,墙壁上挂着几幅风景油画,地上铺着干净整洁的瓷砖,厅里有柔软的皮质沙发,还摆有一台彩电,旁边格子柜插着一些花朵。

    跟他们在首都四合院的家是不同的风格,这完全是西式那边的装修。

    苏茴正在看电视,听到动静,回头“你来了,要不要去休息,你的房间在左手第二间,里面我已经放了一些衣服,你可以直接用,里面有单独的洗浴间,想要先洗个澡吗还是吃东西”

    张卫国第一眼放在妈妈身上,妈妈感觉跟之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容光焕发,看来妈妈这边很顺利。

    随后他的注意力就放到了电视上面。

    他们首都那里是没有买电视的,住的少,买了浪费,文学倾那里有一部,不过是黑白的,现在看到这个,张卫国不太想动,想好好研究。

    “想要先吃饭,有什么吃的”

    苏茴从冰箱里拿了几个鸡蛋,给他下了一碗面条。

    “你老师和同学他们呢”

    “他们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下了,我明天一早也要过去,还要继续的,唐老师说过几天找个时间来拜访,想问一些问题,妈,你有时间吗”

    “这几天啊,应该有,你提前跟我说,到时候过来吧。”苏茴“需不需要问问我的合伙人看他感不感兴趣我最近跟一个港籍老板谈的不错,我也可以问问。”

    张卫国是知道潘佳业的,也知道他有妻有子,但是这个港籍老板

    “那就最好了,这位老板该怎么称呼”

    “你叫一声王姨就好了。”

    张卫国眨了眨眼睛“好,我跟我老师说,他肯定很高兴,就想要接触多一些的人。”

    说着,他速度的把一碗鸡蛋面吃完,满足的坐在凳子上。

    在火车上也有吃东西,但是跟家里吃的东西不一样。

    是的,这里虽然是第一次来,但有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家。

    “妈妈,这里好多电器啊。”除了彩电,还有冰箱,洗衣机

    “都是香港那边的,比国产的要好用一些,就买了。”

    苏茴“你们调研顺利吗”

    张卫国“挺顺利的,大部分人都愿意回答我们的问题,个别有些不愿意说的也不勉强,我们把他们的回答归纳整理,很多都是共通的。”

    苏茴点点头“顺利就好,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就说,不过要提前说,我有事,大部分都在忙。”

    张卫国点头“嗯,好,妈,你这边怎么样”

    “一切顺利,所以我才会这么忙,已经有国外的单子了。”

    听到这个,张卫国也有些骄傲“真的,太好了。”

    印象中都是国外的东西进口到他们国家,比如说什么巧克力手表电视机等等,现在他妈妈也有东西出口到国外了,这给他们争气了呀。

    “是啊,都很高兴,你要是有空我带你们去酱料厂看看,看看大概的流程。”苏茴脸上有些笑意,要是能被当成典型夸几句,他们的知名度肯定能上几个台阶。

    张卫国有些犹豫“这样子没关系吗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没关系,来采购的,只要他们心有疑虑,我都会带他们走一圈,看看产线,让大家放心,这些没什么的。”

    “好。”老师他们肯定会同意的,他们之前也进了两间厂子看过,不过对方不太愿意让他们看的太仔细,匆匆浏览一下就带着他们走了。

    “你哥他们最近有什么事吗”

    “没有,一切都好,就是我来的时候,大家都想来的。”

    “没关系,有的是机会,又不会跑,先完成学业要紧。”

    闲话了一会儿,看他脸上有疲色,苏茴就让他去洗澡早点休息了,他明天还要跟着他老师他们到处跑,这也需要耗费体力。

    躺在床上,盖着柔软的被子,张卫国翻来覆去了好一会儿,他有些不习惯,但不能说不舒服。

    床垫软硬适中,被单柔软,床头灯不会刺眼又能看到大概,他翻来覆去,翻来覆去,还是起来了,打开衣柜。

    他刚刚拿睡衣的时候看到了两套挂着的崭新西装。

    从衬衫到西服西裤领带,全都有。

    他没穿过,要不试试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的地雷和营养液

    s:作者参加了征文大赛,一瓶营养液  一票,猛虎下扑式求更多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