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盐价

小说:大宋庄园主 作者:玄北
    在没弄懂之前, 白玉堂反倒不急着回去复命, 找了个卖饮子的地方,先解解渴。

    商贩舀了一碗饮子,放入散碎的冰块,又挖了一勺糖进去。

    白玉堂先前并不知道那亮晶晶的东西是什么, 喝到嘴里尝到甜味后,他惊讶起来,“刚才那是糖”

    商贩并不奇怪他这样问,他这摊子就在桥头, 平日里接待的客人都是外地人,这段时间见了白糖后都忍不住问一回。

    商贩见怪不怪的回答他,“这是新出的白糖, 比红糖价格要高一点,不过比不上紫糖的价。”

    红糖容易将饮子的色给调混了,一般做饮子的都选择价更高的紫糖, 这回又出了白糖比紫糖价还低, 做饮子也不容易变色,一时间各大饮子铺都换了糖,甚至还拿白糖做噱头,使得外来的人都愿意花钱尝一尝这跟冰长的差不多的糖是什么滋味。

    “嘿”

    白玉堂手一伸, 拦住了向他肩上拍过来的手,他转头有些意外, “张龙”

    再看他身后跟着的一群衙役, 白玉堂不由挑了挑眉, “这是进入开封府了”从地方衙役一转眼变成开封府衙,这绝对是升官了。

    张龙粲然一笑,“这是包公安排,不过只是临时的,得一年后才能转正。”

    大宋在录取官吏可以说是开了先河,凡是录取的官吏都有试用期,若是没过试用期绝对会退货。

    这导致大宋的官员并不只一套班子,就算有人罢工,也有随时能够接替他的人。

    冗官二字不是随便说的。

    白玉堂向他道生喜。

    张龙道谢然后告诉白玉堂,“开封府今日是包公当值,白五爷若是不回包府可去开封府。”

    “展昭呢”

    “一早赶去陈留,有人在陈留看到疑似陈氏的人。”

    白玉堂顿时不高兴了,他千辛万苦才赶回来,不说这途中遭遇的危机,就说之前在扬州差点没回来这事儿,他都打算跟猫儿说道说道,没想到这猫儿竟然不在京中。

    衙役中有人叫张龙,张龙回过头去应了一声,随后拱手向白玉堂告别。

    “在下还得继续巡逻,对不住白五爷了,得先告辞了。”

    白玉堂不大爽快的挥了挥手。

    衙役走后,白玉堂也没心思弄清楚他离开这段时间东京都有变化。

    今日是包拯审案的日子,好在案件不多很快就处理完了。

    大宋在判案方面特别严厉,若判错案子还有追诉期,之前就有个已经熬到至仕的官员,被翻出二十年前有一桩案子判错了成了冤案,被证实后在花甲之年还要遭遇流放之刑。

    若怕断错案子想慢慢审都不可能,大宋在这方面有明确规定,得在多少天之内结案。

    在这种高压之下,导致衙门的官员流动性极大。

    就如同包拯现今的上司范讽,开封府少尹没做多久,这眼看着又要调任了。

    结束完审判后,包拯坐在自己办案的厅内,手上呢,正在备明日给小皇子要上的课。

    刚动笔没多久就看到公孙策带着白玉堂走了进来。

    包拯意外,随即脸上带上了笑意,“白义士此番可有收获”

    白玉堂不客气的拉了把椅子坐下,“何止是有收获,这一次的收获可大了”

    公孙策为他倒了一杯茶。

    白玉堂将此行发生的事情一一说了一遍。

    公孙策有些吃惊,“你确定是王爷”

    白玉堂将茶饮尽,把玩着杯子回他,“我听到的是王爷,至于是高高在上的王爷,还是姓王的大爷,这我就不清楚了。”

    包拯神情凝重,“这次劳烦白义士了,若不是白义士,大概朝廷一直会瞒在鼓里。”不管是不是宗室王爷,能养高手死士就说明对方绝对有所企图。

    至于那摩尼教,还没被包拯放在心上,在包拯看来,摩尼教只是四处乱专研的一个教派,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无声无息在民间消失。

    白玉堂哼了哼,“也幸好这次去的是我,若是展昭,你们就等着为他收尸吧。”他直接忽略了展昭很有可能不像他那么大胆,独身涉险。

    公孙策摇头失笑。

    包拯也带着笑意说,“好,等展护卫回来,老夫让他亲自向白义士道谢。”

    跟白玉堂差不多时间进京的还有户部尚书。

    出去两个来月,沿途不知跑死多少匹马,户部尚书终于将晒盐之法给鼓捣出来了。

    等到第一批盐出来,他立刻调来了厢军将晒盐地牢牢围起来,保证一只苍蝇都钻不进去,才提着一包盐日夜不休的赶回东京。

    赵祯接到户部尚书求见,第一时间将人请进宫。

    户部尚书将手中的盐呈上去,然后激动的说,“官家,这晒盐之法大善呀,只有两个池子,不需要耗费多少人力,几天时间池子里就白花花一片。这比煮盐之法不知胜出多少”

    赵祯表现得很镇定,“看来这一次卿家收获不小。”

    “不小,岂止是不小”户部尚书乐得合不拢嘴,“虽然开始时晒盐之法没有煮盐来得快,但这其中省掉的人力炭火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最重要的是若池子一直能用,盐将取之不尽。”

    “官家,您瞧,这是我带回来的盐,这盐一点不发苦,粒要比如今的小上很多,都可以比得上上等盐。”

    赵祯叫了一声好,在案桌前走来走去,平抑了激动的情绪,站定问他,“若是在沿海大批量造盐池,是不是百姓都能吃上盐”

    户部尚书激动之色减缓,“官家,臣试验过,这晒盐之法不像煮盐可以任选一地,晒盐的地方需要选海面平静的地方,最好是内海,否则潮水一上来会将盐池淹没。”到时一淹什么都没有了。

    赵祯也猜到制盐之法有限制,仙界的法子用在凡间肯定不会那么顺利,他沉吟了一声,先给户部尚书赐了座,然后命人将中书门下的几位相公请来。

    众宰相来得很快。

    赵祯先将户部尚书带回来的盐传给他们,再说晒盐之法。

    几位相公知晓户部尚书出京,之前也几番询问过,都被官家给搪塞了回去。

    没想到两人竟然隐藏着这么大一个消息。

    不管怎么说,大宋有了晒盐之法绝对是利国利民之事。

    盐的产量提升,首先朝廷财政会有所缓解,其次可以满足百姓对盐的需求。

    宋庠依依不舍将雪白的盐传给左手边的人,开口问官家,“这晒盐之法出自谁口,官家应当重重赏赐。”

    宋庠以为这晒盐之法肯定来自于生活在海边的人,内陆的人绝对不会考虑怎么将盐从海里弄出来。

    户部尚书闻言脸上神色变得古怪起来。

    赵祯一脸自豪道“这是景儿说出来的办法,我也觉得应当重重赏赐。”

    中书门下的几位相公顿时跟吃了翔一样,皱起了眉头。

    官家该不会为了捧小皇子,将别人的荣誉都塞到小皇子身上,这样可就亏待了真正的有功之人。

    几位相公很快联想到前段时间小皇子在京中大肆的挥洒方子,这些方子每一个都能作为传下去,可任性的小皇子却将这些方子变成了大路货,即为相公不得不猜测,这些方子该不会是官家网罗的,这是因为白得的才不珍惜。

    不得不说,经过这些人脑补还真捕捉到真相。

    那些方子可不就是白得的。

    “官家,有些事还是适可而止的好。”

    宰相们纷纷暗示赵祯,有些事还是见好就收,若闹大了小心收不了场。

    今年几个人暗示赵祯才明白过来他们的意思,立时被气笑了。

    “这些方子都是景儿拿出来的,我要是能找来这些能人,怎么能眼看着国库一直空虚。”

    宰相们相视一眼,难道他们猜错了。

    有人发出了质疑声,“官家,小殿下才多大,哪能拿出那么多方子来,该不是哪个奸细特意拿这些方子出来博取殿下的信任。”

    赵祯大怒,这哪里是说景儿身边混入了奸细,分明是在暗示景儿身世有疑。

    有些人就是这样,自己做不到的事一旦别人做到了,他们就开始找各种理由推翻。

    反正正理歪理都在他们那边

    赵祯闭了闭眼很快又睁开,他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着你们了,景儿幼时有奇遇,曾得过仙家赐法。那些方子都来自仙家,他的任务是扶持我朝,待功德圆满就会被接回天上。”

    官家这是驴我这是众相公的第一反应。

    赵祯一副爱信不信的表情,几位相公将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看到他们憋屈的模样,赵祯心情好了许多,询问,“有了这晒盐之法,这盐价能否降下来”

    他还记着儿子曾经说过,许多百姓连盐都吃不上。

    繁荣的大宋竟然无法让百姓吃上盐,这乃朝廷之过。

    听到赵祯又降低盐价的打算,相公们大惊,纷纷阻拦“不可啊,官家”

    赵祯不愉,一皱眉,“莫非你们不相信能晒出盐来”要真有人敢这么说,他就拿桌上的盐齁死他

    相公们相视一眼,将首相文彦博推了出来。

    文颜博只上前说了一句,“官家,如今市面上的盐都是煮出来的,在没有大量盐充斥市场时,盐价是很难降下来的。”

    宋庠跟着附和了一句,“盐价若降的太快极容易扰乱市场,很有可能官盐被质疑,最终受利的是那些私盐。”

    两人开个头,其他相公纷纷开口。

    “官家,目前最紧要的不是盐价问题,而是在沿海选合适区域开盐田。等市面上的盐多起来,盐价自然而然会降下来。”

    “是啊官家,朝廷最应该做的是尽快开盐田,多余的盐先储存起来慢慢放入市场,不知不觉将盐价降下来。而这段时间朝廷还可以将盐运输到周边国家,用更低价的盐去冲击对方的盐价。一旦人习惯了大宋的低价盐,本地的盐场会受到致命打击。到时只能吃大宋的低价盐,说不得到时候这些盐能起不小的作用。”

    这种事他们又不是没干过,吐蕃的茶叶就是这么操控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