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大早唐慎便来到傅府, 温书童子却早就等着他了。

    唐慎惊讶道“这么早”

    温书童子吐槽道“唐小公子, 您也是知道的, 咱们家先生年纪大了, 每日也没其他事可做,睡得早、自然也就起得早。他刚赏完一盆月季, 是姚大人送的。如今正在花厅用早饭。”

    唐慎来到花厅后,傅渭十分热情“小童子, 去给景则也拿双碗筷来。景则, 用过早饭了吗。”

    唐慎“用过了。”

    傅渭“撑着了”

    唐慎“”

    “并未。”

    傅渭大袖一挥“那就拿双碗筷来。坐吧, 景则。”

    唐慎“”

    傅渭和唐慎一起坐在圆桌旁, 吃起早饭来。盛京的早饭和姑苏府不同, 稀粥小菜,还有一些糕点油食。唐慎随意用了点, 两人用完早饭时, 王溱也到了。唐慎没想到今天傅渭把王溱也请来了, 见到自己的得意门生,傅渭道“子丰你可来晚了, 咱们吃完了。”

    不同于上一次见面穿的是簇新的正红官服, 今日王溱穿了身锦缎长衫。仆从将桌上吃完的残羹空碗撤掉, 师生三人一起来到书房。书房中央的镂空香炉中没有燃香, 王溱竟然不假他手,从抽屉中拿了一盒沉香, 轻轻剪去顶上的一头,放入香炉, 燃了起来。

    不过多时,书房中便沉香袅袅。傅渭坐在上座,王溱和唐慎一左一右,坐在下手。

    唐慎看着对面的王溱,道“王师兄。”

    王溱“叫我子丰便好。采祁斋的糕点尝得如何。”

    唐慎“确实美味,这几日也让我的仆从买了一些带回家尝。”

    傅渭看着他们二人“哦,你们之间还发生了些我不知晓的事”

    唐慎正打算解释,王溱道“先生将我们二人一起找来,是有事”

    傅渭想起正事,立刻坐直了。他先看向唐慎“景则,还有四个多月你便要秋闱了。可有信心”

    整个大宋科考最难考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江南贡院,一个就是盛京国子监。唐慎这叫刚出狼穴,又入虎口。而且乡试又是科考三目中,最残酷的一科。每年来盛京参考的秀才有上万人,可每次只收一百号人,淘汰率极高。

    不过有过目不忘金手指,和自己对八股文的一些独特体会、思想看法,唐慎有九成把握,自己能考上举人。可想要拿到好的名次,难度极大,他也不敢保证。

    唐慎“学生自当竭尽全力。”

    傅渭一听,心道不好,觉得唐慎可能没什么把握。王溱倒没说话,他端起茶盏又杯盖拂了拂茶面,拭去表层的浓香后,轻轻饮了一口。

    傅渭和梁诵同为天下四儒,梁诵这些年来收了不少学生,傅渭则是精益求精,不收则已,收就收了个王子丰。王溱十二前还经常向傅渭求学,等过了十二岁,十四岁时,王溱拿了当年的童试小三元。两年后,进考乡试,得了解元。次年又得状元。

    是本朝第一个真正的状元三元。

    梁诵是为人师表,桃李天下。至于傅渭还真没什么教人的经验。

    当初王溱没让他操心,他如今转念一想唐慎出身乡野,进学的条件当然没琅琊王氏好,先天基础就比子丰差。能拿到姑苏府的童试小三元,这是他天资聪颖。可再想考到解元,乃至状元,短短几年,难如登天。或许再过三年让唐慎去考,他也能考出一个很好的名次,可现在他才十五岁,想如王溱一样考个状元,着实强人所难了。

    傅渭感叹道“在国子监如何”

    唐慎“讲习、博士们都十分照顾我,这还要多谢子丰师兄先前的那封举荐信。”

    听到“子丰师兄”四个字时,王溱拂茶的动作稍稍顿了顿,他看向唐慎“小师弟不必多礼。”

    傅渭看向王溱“近日户部可忙”

    王溱笑了“海晏河清,边境没有战乱;百官忠其位,未听说过贪墨之事。且如今不是年末,先生是想听我说一句不忙。不过,户部不忙,我倒是有些忙。”

    傅渭“你忙甚呢”

    王溱“逗鸟浇花,先生忙什么,我便忙什么。”

    傅渭“”

    傅渭朝王溱使了使眼色你新来的小师弟在这呢,给为师一点面子。

    王溱品了品茶,没有回应。

    唐慎瞧着这师生二人交锋的模样,忽然察觉到了些什么。难道说,傅渭是想让王溱教他书

    俗话说长兄如父,师兄代为教书的事,在历朝历代都不罕见。但唐慎看王溱并没有教自己的意愿,他其实也不勉强。他如今对这王子丰颇为忌惮,要是日日相对,不知什么时候就让对方不如意了,他可不想平白得罪王子丰。

    唐慎道“考举一事,学生还是有把握的。”

    傅渭“哦”

    唐慎发现王溱也放下杯盏,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他思量片刻,说道“乡试三场,第一场考三篇制艺,一首五言八韵试帖诗;第二场考五篇经文,第三场考三道策问。除了第一场的试帖诗外,其余十一篇皆为八股制艺。”

    傅渭“说得倒是不错。”他拐弯抹角地说道“子丰的制艺写得可是极好,当初连梁博文也连连称赞呢。”

    唐慎心想本朝唯一一个三元,被圣上亲笔御书点名的状元无双,制艺能写得不好么。

    他继续道“学生一直以为,八股制艺,其实并非没有规矩可言。”

    “你倒说说。”

    “众所皆知,八股八股,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手以及后股,束股。众人皆以为,乡试乃三场科考中最艰难残酷的一科,学生却认为,这反而是最好得手的一科以盛京为例,每年来参考的秀才假设为一万人。其中字体不规范、有错字漏字、格式不对者,先除去两千人。”

    王溱突然道“继续。”

    唐慎看了他一眼“这下便只剩下两千人。每年乡试主考官都必须是翰林院的学士,从京城分派到各地。层层分下去,最后能留在盛京参与阅卷的,最多十人。再加上抽调上来的学政、编书等六七品小官,最后能阅卷的,最多三十人。而这三十人,要在三天内,将一万份卷子阅完。平均每人每天一百份。假设是第一场乡试,那他们每人每天要看的,就是三百篇制艺和一百篇试帖诗。”

    唐慎话锋一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馆阁体写得好,便得了一半的分。接着只需要无功无过,不偏题不犯忌讳,考上举人的概率便有五成而如果在破题承题上下功夫,力求让阅卷官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只要后面没写错,哪怕写得平平庸庸,也绝对能得上游分数。所以先生,学生要做的事其实十分简单,八股八股,学生只需要专注前两股,后面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考上举人应当不难。”

    唐慎说完,书房中竟然有一瞬的寂静。

    傅渭回想起梁诵曾经给自己写的那些炫耀的信。果然,他那位老友性格刚直,从不说谎,他这位学生确实是人中龙凤,未来不可限量。

    傅渭忽然有了教学生的心思。能亲手培养出第二个当朝权臣,对他来说可比逗鸟浇花更有趣。傅渭心中有了熊熊斗志,如果放到后代他恐怕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这种心情养成

    然而傅渭还没开口,王溱笑道“小师弟,你说得倒是不错,但是你此言的前提是,你的馆阁体写得让人啧啧称赞,你的破题承题也足够新颖亮眼。”

    唐慎一时语塞。

    理论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他用未来高考作文的得分要领来走捷径,可他也不能说自己就能做到。

    傅渭“写字有何难,子丰的字天下有名”都是我这个老师教得好。

    后面这话还没说出口,王溱突然笑了“先生又说我制艺写得好,又说我字写得好,可是要我代您教导小师弟”

    傅渭“诶”

    王溱长叹一声“先生有令,不敢辞。”

    傅渭“”

    唐慎“”

    你刚刚还说你特别忙,忙着逗鸟浇花

    然而傅渭没有否认王溱的话,比起他,让唐慎多和子丰交往,对他未来的仕途恐怕更有利。

    送走了两个学生,傅渭拎着鸟笼,命抚琴童子去给自己找鸟食。他逗弄着笼子里的金丝雀,想起了一句话,念道“蛾儿雪柳黄金缕梁博文啊梁博文,你将你那学生送过来,可给我挖了一个大坑。你的意思我岂会不懂。咱们年岁大了,颐养天年多好,何苦再掺和进那些糟心事里。这是他们年轻人的时代了啊。”

    唐慎出了傅府,还觉得十分懵逼。

    怎么这傅希如、王子丰完全不按寻常套路出牌啊

    来盛京前,唐慎想了很久,该怎么和傅渭处好关系,该怎么一步步接近王溱。谁料如今,傅渭和王溱两人,一个瞌睡了给他送枕头,直接把人送到他面前。另一人也将计就计,不假拒绝。

    唐慎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们是真心把我当学生、当师弟了”

    唐慎心里一暖。

    出了傅府,王溱道“小师弟,要去国子监么,我可以送你一程。”

    唐慎摇首道“不用了子丰师兄,今日我已经向国子监请了假,现在想去买点东西。”

    王溱没多言,他上了马车,道“那过几日见,你知晓尚书府在哪。”

    唐慎问道“师兄可要我准备些什么,再登门拜访”比如先写一篇制艺、一首试帖诗,让你看看我的水平

    唐慎做好准备,自己这两天要做很多课业了。

    却听王溱道“带上你的人就好。”

    唐慎“啊”

    王溱清雅一笑“来尚书府,只需带上你这个人,便可。”

    王溱这么说了,唐慎却没真放心里。

    王子丰能考上状元,被御笔亲赐“状元无双”,确实是有大才的。梁诵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过目不忘的人我也见过”,想来这个过目不忘的人指的就是王溱。唐慎也可以过目不忘,甚至倒背如流,但这是他两辈子加起来老天爷白送的金手指,他有些心虚。王溱却是真才实学。

    唐慎回了家,先写了一篇制艺,又仔仔细细地做了一首试帖诗。写完一遍,他还觉得不满意,又用簪花小笔誊抄了多次,才选中写得最好的两篇馆阁体文章。

    这时陆掌柜正好从姑苏府来到了盛京。

    唐慎将他安置在自己的院落里。

    陆掌柜见他便道“姑苏府的情况一切皆好。那些乡绅不过都是跟红顶白的,听说小东家来了盛京,又拜了傅大儒为师,细霞楼和唐氏物流的状况便好了,很少有人再背地里动手脚。听姚三说,小东家喊我来盛京,是想在盛京开细霞楼的分店在船上我想了许多,盛京毗邻辽国,牛羊众多,确实可行”

    唐慎“我是有这个想法,只是如今我要忙着秋闱。秋闱过了,还要忙明岁的春闱,一时间抽不出空。”

    陆掌柜“小东家不急,其实我也不急。我先在盛京住下,这盛京咱们毕竟是外人,两眼摸黑,要探清楚其中的门道才能开店。明日起我就去牙行买几个伙计,先把盛京摸熟了。”

    唐慎笑道“如此甚好。”

    三日后,唐慎拿着自己写好的一篇制艺、一首试帖诗,来到了尚书府。

    尚书府的管家早已知道他的名字,直接将他带到府中花园,说王溱正在接客,劳烦唐慎等一会儿。唐慎在花园里逛了一会儿,这花园中凿出了一个人工池塘,里头养了十几条锦鲤,姹紫嫣红,各个肥美硕大,似乎被人喂得很好。

    再看假山嶙峋,百花争艳,池塘边的柳树无意争春,独自对着池水,摇影自怜。

    唐慎看了会儿,忽然一道清越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烟笼寒水月笼沙”

    唐慎一愣,转过身,只见王溱从柳树下走了过来。碧绿的柳芽拂过他的肩头,又顺着锦白的长袍落下。唐慎定了神,道“师兄从哪儿知道这句话”他随即想到,“我忘了,师兄出身琅琊王氏,是金陵人。”

    王溱摊开手,这时唐慎才发现,他的掌心偷偷藏了一捧鱼食。

    唐慎愣愣地看他,王溱微笑道“喂鱼么”

    唐慎只好接过鱼食,和王溱一起撒进池子里。

    鱼食落入池塘,荡起一圈圈涟漪,锦鲤们争相夺食。唐慎忽然知道这些锦鲤是被谁喂得这么肥的了。

    王溱一边扔鱼食,一边道“这诗的下句是什么。”

    唐慎顿了顿,道“夜泊秦淮近酒家。”

    “然后呢”

    唐慎“”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指名道姓的亡国之诗

    唐慎“然后没了。我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那书找不着了,后半句也不记得了。”

    王溱“可惜了。”

    喂完了鱼,唐慎将自己写好的一篇制艺和一首试帖诗拿了出来。王溱竟然没惊讶他提前写了文章,他拿起唐慎写的文章和诗看了起来。看完后,他道“不错。”接着,便把这两张纸放到一旁,“小师弟可曾想过,四个月后,盛京的乡试主考官是谁”

    唐慎震惊地瞪大眼,不敢置信地看向王溱。

    卧槽,还带这样的

    这还没考试,王子丰居然打算给他开后门,开到这种地步了

    “不会是师兄您吧”

    王溱骤然失笑。唐慎这几年营养好,个头窜得快,但始终比王溱矮了一个头。王溱低头望着唐慎惊恐的模样,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又有点有趣。他这小师弟,哪怕平时再聪慧机敏,面对他和先生时,还是藏不住心思。

    终究只是个十五岁的俊俏小儿郎。

    王溱将手里的鱼食全部倒进池中,他认真地思索半晌,眉头蹙了蹙,好像十分为难。良久,他长叹一声,认真道“虽说我不是翰林院学士,但如果小师弟你真这么想,我倒也试着争取争取,当一回今年的秋闱主考官。只是小师弟,你与我是同门,不如先让先生将你逐出师门,免得我当了主考官,你避嫌不能进考。这般倒也不是不行,以小师弟写得这首馆阁体,我定会睁大眼,努力将你从那一万份考卷中找出来,可好”

    王溱清雅地笑着,唐慎却“”

    王子丰其人,着实不可信也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