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初八这天一早,殷裴楠拖着耧车,文逸推着左安一起出发去城里。

    临出发前,左宝莹死死揪着左安的衣袖不放手。小爹爹和阿兄都出去还不带她,她心里害怕,怕被丢下。

    左安心里叹气,这怕是左宝莹心里永远都过不去的一个疙瘩。

    他拍拍她的手背,安抚她:“我们去县衙有事,下午就回来。乖,在家里跟宁哥儿玩,下午回来给你们带糖葫芦吃,好不好?”

    左宝莹低着头抿唇不说话,倔强地揪着不放手。

    水珠过来揽着左宝莹的肩膀,劝说道:“莹莹,你看阿楠阿兄也去的,他们下午就会回来了。我们去看阿娘编鸡笼,好不好?”

    宁哥儿也过来拉她:“莹莹姊姊,我们去玩竹蜻蜓。”

    左宝莹看了殷裴楠一眼,又看看水珠和宁哥儿,最后见左安点了点头,她才同意了,还不忘问清楚:“下午几时?”

    左安想了想,以防万一赶不回,道:“酉时前一定会回来的。”

    得到了保证,左宝莹不舍地放开了左安的衣袖。

    从村里到县城要大半个时辰,因为左安的轮椅不方便,他们走了一个时辰才到。

    到了县衙门口,他们跟门卫说了找吴明,门卫早得了吴明的嘱咐,很快便进去通报了。

    吴明见他们按时到了,很高兴。正好今天刚上工,没多少事,他带着他们直接去见了县令刘尚直。

    刘尚直今年三十七岁,二十七岁那年考中进士,后来就被分到了这新平县当县令,十年过去,他还是县令。

    倒不是他没有上进心,只是这新平县也就普普通通的一个县,十年间没出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政绩。而且他这人不太会钻营,又没有什么后台,于是他干了十年也还只是个县令。

    今早他听到吴明禀告说是发现了一件新农具,可以极大地缩短农民的劳作时间,他精神一振,感觉这是个机会。

    此刻看到吴明来了,他立即从案桌后面走出来,没等吴明行礼,便问道:“人来了?”

    吴明:“回禀大人,来了。”

    “那个什么什么耧车呢,赶紧给我看看什么样的。”

    “大人,就在门口。”吴明带着刘尚直走出门口。

    刘尚直看到殷裴楠三人,也没问他们叫什么,先去看他们身后被稻草遮住的板车,问道:“是这个?”

    “是。”吴明答道,示意殷裴楠把稻草拿开。

    殷裴楠上前把稻草拿掉,把耧车搬下来,道:“大人,这就是耧车了。”

    那耧车竖着放不稳,殷裴楠便直接扶着了耧把。

    刘尚直前后左右围着圈地看了一会儿,好像在研究这东西怎么用。不过他从小就没种过地,也就不是很明白。

    吴明提醒他:“大人,要不要试试看?”

    一经提醒,刘尚直便点头,“好好,要看看。”

    吴明早有准备。

    几人到了县衙后面,侧边有两条花圃,里面的花有些被雪冻死了,吴明让人清理了一小畦地出来。

    殷裴楠和文逸把耧车弄进去,一边操作一边跟县令解释。

    县令在花圃外弯着腰跟着耧车走的,看见种子一粒一粒掉下来又被盖了土,直点头。

    “大人,这耧车还可以用畜牲拉着走,效果是一样的。”殷裴楠又指着前头的铧头说道:“您看这里,这个现在是木头的,到时候装上铁的铧头,那就更好用,更省力。”

    刘尚直现在看明白了,懂了之后就十分兴奋,他说道:“那怎么不现在就装上?装上来看看!”

    殷裴楠笑道:“大人,这耧车还是咱们弄出来的第一台,还没来得及去定做铁铧头。”

    刘尚直闻言,赶紧吩咐吴明,“现在就叫人去定做,越快越好。”

    吴明点头,“好。”

    随后,他吩咐了人量了木铧头的尺寸,拿着殷裴楠画的铧头图去定做了。

    确定了耧车确实有用,剩下的事情就得好好谈谈了。

    殷裴楠问道:“大人,您看,这耧车确实好用,可以上报朝廷吗?”

    刘尚直高兴点头,“可以可以。”

    “那,朝廷给的奖励?”

    刘尚直现在心情好,很干脆,道:“不会少你们的,不过上面的要等上面看过后再确定。县衙这部分可以先发给你们。”

    殷裴楠上前一步问道:“大人,冒昧问一下,有多少?”

    “二十两。”

    二十两有点儿少。

    殷裴楠看向吴明,问道:“吴大叔,不知我们之前说的事,您跟大人提过没有?”

    吴明点头,跟刘尚直说道:“大人,之前我跟您禀告过,他们想用奖励换田地,您看?”

    刘尚直皱眉:“我们回屋说。”

    几人回到屋里。

    刘尚直喝了口茶,然后说道:“这个事呢,本没有先例,不过因为你们造出来的这个耧车,能为百姓谋福祉,本官就代表百姓满足你们的要求。”

    殷裴楠笑道:“那就多谢大人了。”

    刘尚直吩咐吴明:“把主簿叫来。”

    不一会儿,吴明带着主簿来了。主簿知道什么事,便把土地账册带了过来。

    刘尚直跟他说了一下。

    主簿问殷裴楠:“你们是哪个村的?”

    “城东南坡村。”

    刘尚直挑眉看了一下殷裴楠三人,居然是南坡村的。

    主簿翻看了一下,皱眉道:“南坡村已经没有官田了。”

    殷裴楠皱眉:“村北头不是还有二十几亩良田的吗?”

    主簿摇头,道:“之前是有的,年前全被人买了,包括你们前边那个村子剩余的官田也全买了。”

    殷裴楠看了下左安,左安也皱眉。田离村里太远难管理,特别是他们的种植方法更加难管理。

    左安问主簿:“那村东边那里还有地吗?”村东边的地土壤肥力要好一些。

    主簿点头,“有的。不过二十两银子你们只能换到不足两亩的地。”

    殷裴楠道:“大人,请容我们商量一下。”

    三人到一边商量了一会儿,然后回来。

    主簿看着他们问道:“要换吗?”

    殷裴楠问道:“主簿大人,朝廷有规定,若是开垦荒地,开垦者可以免除开荒地三年的赋税,是吗?”

    主簿点头,道:“对,是有这么一条。”

    得到确切答案,殷裴楠转向刘尚直,道:“大人,咱们南坡村还有不少荒地,荒着也是荒着,我准备把它们开垦出来。”

    刘尚直:“这是好事。不过,这跟今天的事有什么关系?”

    殷裴楠看着他,异想天开道:“我们可以把耧车和图纸全交给您,条件是,我们开垦出来的荒地,以后都归我们所有,行吗?”

    刘尚直还没说话,主簿大人先急了,“这可使不得,朝廷有令,荒地开垦出来都是官家的,免除三年赋税已经是朝廷给的恩惠了,要是给你们,我们都犯法了呀。使不得使不得。”

    刘尚直:“主簿说得有理,这不行。”

    虽然很想要那耧车,但是殷裴楠提出的条件已经触犯律法,他是万万不敢同意的。

    殷裴楠他们自然也懂,他作势皱眉,看向左安。

    左安道:“那三年免税期过后,都不收我们的租金和赋税,行吗?如果我们不开垦,那荒地也就是荒地,不在账册里,就没人会知道。”

    刘尚直简直被他们的狮子大开口都吓到了,气道:“荒唐!你以为不登记就没人知道了?衙门每年征税都要核对土地的!你们这是在为难我。”

    殷裴楠摊摊手,道:“那就没办法了。大人,我看我还是把耧车带回去吧,正好也差不多到春耕了,我们还要回去再改良一下其他的农具,就先告辞了。”

    说着,殷裴楠三人就转身要走。

    听他们说要把耧车弄回去,又听说他们还有其他的农具可以改良,刘尚直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道:“慢着!”

    三人停步。

    谁知,刘尚直问了个不相关的问题:“你们村,以前有个叫左世贵的在京城当官的人,你们知道吗?”

    左安挑眉,道:“正是家父。”

    刘尚直这下是真惊讶了,没想到这个坐轮椅的青年就是那个左大人的儿子。

    他现在再看左安,便也察觉到了,眼前的青年虽然腿脚不便,但是那气质确实不像是农家子。

    刘尚直想着,左世贵虽然倒了,但是他在京城里总还有些旧识,自己对他儿子好一点,总是没错的,以后说不得自己还可以请他儿子引荐引荐一些京城的大官呢?

    想到这里,他道:“五年!最多五年不收你们的税。”

    殷裴楠道:“十年。”

    刘尚直气死,“六年,不能再多了!我要是不在这任上,其他人很快就能发现了,到时候还参我一本。”

    说得也是,刘尚直要是不是县令了,没人给他们兜了,官府到时候说收回田地就能收回田地。

    古代封建社会,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本来还想再讲讲价的,不过也达到他们原本五年免税的预期了,殷裴楠就算了,反正以后他是打算把土地都买了的,到时候县令还是不是刘尚直都不知道。

    他遂补充道:“还有租金。前面六年免除,过后优先以现有最低租金租给我们。”

    刘尚直狠狠道:“可以。”

    殷裴楠想了想,又补充道:“大人,咱们村后面有两座小山包,我也想要,但是那山上荒山野岭的,土地不肥沃,这租金是不是得少算一些?”

    刘尚直被气得没脾气了,问道:“你想多少?”两座小山,也种不出什么东西。

    “两座小山包,反正也没多少用,每年一百文钱,我承包五十年,您看如何?”

    刘尚直:“……”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