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日之后,赵偲又到过谢老丈家几次,尽心的为谢妈妈调治身体。那谢妈妈又哺了三两次后,身体渐渐恢复正常。赵偲后又嘱咐了谢老丈诸多饮食禁忌以及疗养的食谱,那谢老丈一一记住,不在话下。
再说赵佶近日来觉得日子过得无趣,赵偲又常不见人影,不能陪着他去寻花问柳,故赵佶心下自是有些不快。
刚好这两日“齐云社”组织了一场“八仙楼”与“秋月社”的蹴鞠友谊赛。
那赵佶是个酷爱蹴鞠运动的主儿,有这样的比赛他自是不会缺席的,于是便拎着赵偲,一同前去看球。
“齐云社”乃是宋代时类似现代足球协会、足球俱乐部的蹴鞠组织。
“齐云社”的工作包括发展会员,传授、切磋踢球技术,订立协会章程,制定蹴鞠规则与礼仪,考核球员技术等级,组织足球比赛与表演等,不过“齐云社”并不是官办的机构,是民间蹴鞠的自治组织。
宋代时的蹴鞠比赛的规则也由“齐云社”制定,通行于全国。
这日,赵偲一早便被赵佶拉出了门。
宋代时的球场叫做鞠城,和现代的球场可大不一样,蹴鞠比赛并不是在草地上举行的,只要是空旷宽阔的地方便能举行蹴鞠比赛。
而且蹴鞠比赛有许多玩法,有时候不需要用到球门,不用球门,只是单纯一人一球互相斗技的叫作“白打”,而用到球框的则叫作“筑球”。
“筑球”的玩法是:在场地中央用竹子或者木头柱子架起一个高三丈左右的球门架,顶端结网,网中间留一个的洞,这就是球门洞,宋时称作“风流眼”。由于是要用脚将球踢进“风流眼”,所以其实古代蹴鞠比赛的难度要高于现代足球,对踢球的精准度要求极高。
“筑球”比赛的规则是7个球员相互传球,最后将球传给球头,也就是队长,再由球头将球踢向“风流眼”。若射进了“风流眼”,便得一分。若没有射进,球掉下来若能接住,比赛便继续进行。如果将球射出了场外,或者射门落网的球没有接住,则此局便算输了。一般是六局定胜负,得分高的队伍为胜。
赵偲与赵佶到达鞠城时,已是巳时。
现今刚过了端午,天气愈发的炎热,而这鞠城里设置的观赛坐席又皆是露天的,赵偲心中暗暗叫苦。
幸而宋代商业发展兴盛,就是这鞠城之中也有许多贩售冰凉饮品的商家。端午过后,许多夏日特饮均一一上市,如甘豆汤、木瓜水、荔枝膏水等。
赵偲赶忙到一个小摊上买了两碗甘豆汤,与赵佶分着饮下后方觉得舒服了一点。
与此同时“八仙楼”与“秋月社”的球员在观众的呼喊声中一一登场,宋代时一支球队是有16人,但上场时只许派出7个人。故场上便是两队,共14人的角逐。
“八仙楼”与“秋月社”的球员们上场后并没有马上开始比赛,而是一齐先对观众台的方向鞠了一躬。参加蹴鞠队的青年多是一些十四五岁的少年,长得都是硕大且卷,浑身洋溢着一股青春勃发之气,且因为他们时常需要在日头下训练球技,或是做各种体能训练,故肤色都较黑,多是小麦色皮,和赵偲和赵佶这类常年在市内活动的粉面哥儿自是不同。也因着肤色黑,一笑起来,齿如瓠犀,这牙真好似比常人白了一倍。这会儿几个球员鞠完躬挺起身来,便对观众台这边露出微笑,霎时观众席上男女沸腾呼喊之音不断。
由于此次比赛属于友谊赛,故比赛之前还有一些斗球表演,就是将球用各种花哨的技法互传。
就在赵佶与赵偲皆看得目不转睛连声叫好时,突然两个襕衫男子从赵佶眼前走过,惹得赵佶大为不快正要发作,其中一个男子却忽然回身,赵佶定睛一看,此人竟是当朝的宰相章惇。
那章惇今日正逢休沐无需上朝,于是与好友来鞠城观球。方才从两位白面郎君面前走过,只觉两人甚是面熟。回过身来一看,原是端王和永宁郡王二人。
章惇在朝廷上是个一呼百应的人物,行事老辣,且官场阅历极其丰富。
章惇年轻时与苏轼还是至交好友,后来苏轼被打倒流放了,章惇却一步一步走上了丞相之位,足见此人城府极深。
而赵佶与赵偲都是在政治上毫无作为的亲王,赵偲便罢了,章惇偶尔还能听到他的美闻;赵佶平日里除了风花雪月、纸醉金迷之外也就会写两个字,画两幅画。
章惇素日里便瞧不起端王赵佶,此时不想竟在鞠城遇见了,于是也就不冷不热的与赵佶、赵偲打了个招呼。
赵佶又怎看不出章惇眼中的轻蔑之意,他素日也不待见章惇,只是他不过是手无权势的亲王,章惇却是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丞相,不宜与他正面冲突。
赵佶于是也就不冷不热的与章惇一番寒暄,而后那章惇便携着他的好友坐到远一点的位置去了。
待章惇走远后,赵佶先是冷笑了一声:“呵,坐得那么远,莫是怕你我有什么恶疾会传染给他。”
赵偲却是不甚在意,目光仍在球场上:“他正是炙手可热势绝伦的时候,你我不过是无权的亲王,他自然不稀罕我们。”说着赵偲转身看向赵佶:“说来你可有听我的,每日入宫去给向娘娘请安?”
向娘娘指的是向太后,宋代时太后的通用称谓是娘娘。向太后乃是神宗的皇后。
“自然去了,就算我有事,也两日去得一次。”赵佶答得利索,“说来,究竟为何要给向娘娘请安,你现在总能告诉我了吧。”当日赵偲嘱咐赵佶再忙也得每日入宫去和那向娘娘请安,赵佶看赵偲一脸认真,便也应下了,但一直不知缘由。
赵偲难得严肃一回,压低了声线与赵佶道:“你我皆不涉政,平日里你玩你的字画,我治我的病人,看似惬意。但方才你也见了,那章惇见了我们也似没见一般,打了招呼也不过是为了羞辱你我。面上不说,谁不知道那章惇背后有朱娘娘撑腰。你我又早年丧母,宫里若没个人靠着,日后怕是福祸难料。”
朱娘娘指的是朱太妃,她是神宗的妃嫔,当今官家赵煦便是她所生,赵煦当了皇帝后她自然就变成了太妃。朱太妃除了给神宗生了六皇子赵煦外,还有一子乃是十三皇子,简王赵似。
赵佶听着脸上表情变了又变,忍不住低声赞道:“十四郎,我观你平日全不顾朝堂之事。不想你竟分析得如此透彻,我竟没有想到!你说得甚是!甚是!”
赵偲看赵佶已通晓,便也不多语,只说:“你晓得便好,之后我让三五再送些绫罗布匹并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去你府上,你自己留一些,其他的都送去给向娘娘。”
赵佶欢喜的应下。
两人这边刚说罢,场上的两支球队已经戴好护具,在球框两边就绪,比赛开始。
由于两队的实力相近,赛况激烈异常。“八仙楼”这边刚得了一分,“秋月社”便马上追平,双方你来我往的拉锯着。
直至未时,场上比分依旧是二比二,而比赛时间只剩下最后一炷香。
这时“秋月社”突然提出要换人,裁判便宣布暂停比赛,让替换的球员上场。正当大家猜测着上场的球员会是怎样一个玉树临风的小伙子时,不曾想上场的竟是一个女球员。
一头油亮的黑发梳成马尾扎在脑后,面上带着护具看不清面容,只隐隐能看到丰盈含丹的双唇若隐若现。身材修长而协美,体态轻盈而有力,与一般弱柳迎风之女子大不同耶。
这女球员一上场,观众席更是呼声震天。尤其是男性观众,都恨不得冲上场去一般。而女性观众则是嘘声一片,交头接耳。
赵偲也纳罕,怎会换个女球员上场,正想与赵佶逗趣两句,谁知转头一看,那赵佶竟已是看呆了。
赵偲赶忙推弄着赵佶:“十一哥,十一哥。”
那赵佶痴傻好一晌,忽的回过神来,面上喜色异常对赵偲道:“美人!十四郎!此女定是个美人!”
赵偲原以为赵佶是受了暑邪,正想拿出银针来扎,不想竟是色邪。
赵佶见赵偲拿出针来,一脸不解:“十四郎,你拿着针做什么,绣花?”
赵偲现在只想一针扎赵佶脑袋上,这么个好色之徒,也难怪北宋亡在他手里了。
可赵偲能怎么办,她现在活在宋史里头,也算寄人篱下,除了抱住赵佶这条大腿,她还能怎么办呢?赵偲也很绝望啊!她只能是绝望的收起针来,和和气气的继续与赵佶逗趣道:“脸都看不清楚,你怎知道她是美是丑。”
赵佶的心思本也就不在那针上,听赵偲与他说那女球员之事,便露出极尽惋惜又痛心疾首之来。
赵偲见他如此,又想掏针了。
却见赵佶捶胸道:“十四啊十四!你说你平日聪慧通透,怎得这么不懂女人?”
说着赵佶一会儿摸摸自己的脸,一会儿摸摸自己的胸道:“你看那脸,虽是护具挡着看不清,但看光泽也定是个香肌玉面!再看那酥胸!挺拔而健美,简直多一分则......唔!!!!”
赵佶终于说不出话了,因为赵偲终于无法忍受的用手边的小点心堵住了赵佶的嘴。只怕赵偲再不让赵佶闭嘴,赵佶下一秒就要现场创作《端王好色赋》了。
赵佶嚼了嚼将口中点心吞下,忙道:“十四你做什么!我还没说完呢!”而后又道:“这点心不错!叫什么名字?”
赵偲没好气的答道:“叫蜂糖糕。好吃就多吃一点,少说话!”
赵佶忙又抓了几个塞嘴里,一边嚼一边说道:“十四啊......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老古董了!我和你说啊......我最近搞到了一本神书!晚点我让人送到你府上去......”
赵佶这边自言自语还未罢了,他抬头一看,赵偲正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
“十四啊,有什么你就直说,你别这么笑,怪吓人的......”
“十一哥,我听说你最近好像在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是啊!我找了好多年了!你可有消息?”
“呵呵,消息谈不上,只是这画现在正在我府里挂着呢,我原先是想送与你作为生辰之礼,不过如今......烧了罢。”
“十四!十四哥!十四郎!别!千万别!你要我做什么我都答应!”
“闭嘴。”
“好!”
于是两人终于可以继续认真观赛。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